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松生等总黄酮的最佳优化提取工艺,并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分的镇痛抗炎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松生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小鼠冰醋酸扭体法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筛选松生等不同溶剂提取部分镇痛抗炎作用。结果回流提取法提取松生等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30、乙醇浓度60%、提取2次,黄酮提取率最高5.63%;松生等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能够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结论该工艺提取松生等总黄酮提取率高,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松生等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为  张洪  曾嵘 《中国药师》2007,10(10):965-967
目的:优选枳楔子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得率及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检测指标,对提取溶剂进行筛选;通过考察小鼠肝匀浆中的SOD活性、MDA含量,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同时采取正交设计法对最佳提取方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以75%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热回流提取法,乙醇浓度为75%、提取时间2h、乙醇加入量为8倍量时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该优选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药仙鹤复方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以及中药仙鹤复方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瘤作用,进而对中药仙鹤复方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测定中药仙鹤复方乙醇提取物的LD50,建立荷实体型肝癌H22小鼠模型,观察中药仙鹤复方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多糖的抑瘤作用.结果 中药仙鹤复方乙醇提取物的LD50为26.95g·kg-1,95%可信区间为21.99~33.01g·kg-1;中药仙鹤复方乙醇提取物9.25g·kg-1·d-1剂量组与中药仙鹤复方水提取多糖8.05g·kg-1·d-1剂量组时小鼠移植性肿瘤H2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49.2%(P<0.01)和33.7%(P<0.01).结论 中药鹤复方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均匀设计法优选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超声法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次数等5个因素对葛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总黄酮的含量;以提取率和提取物中葛根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选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20mL.g-1,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68℃,超声提取5次。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复方槐花颗粒中槐花和侧柏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浸提法对复方槐花颗粒中槐花和侧柏叶总黄酮进行提取,以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选,确定较优提取工艺,并与常规的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超声浸提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60%乙醇,在料液比1:10和超声功率40kHz条件下超声波辅助连续提取2次,每次15min,槐花和侧柏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93.31%。结论 该工艺研究为复方槐花颗粒中槐花和侧柏叶总黄酮共提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思路,具有耗时短、能耗低、溶剂用量少和提取效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文为  张洪  曾嵘 《医药导报》2008,27(1):77-79
目的 优选枳椇子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方法 以提取物得率及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检测指标, 对提取溶剂进行筛选;通过考察小鼠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 确定最佳提取方法. 同时采取正交设计法对最佳提取方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考察. 结果 以75%乙醇为提取溶剂, 采用热回流提取法, 选择乙醇浓度为75%, 提取时间2 h、乙醇加入量为8倍量为最佳提取工艺. 结论 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复方金钱草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复方金钱草颗粒中多个代表性成分的峰面积之和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温度以及乙醇比例3个提取条件进行3因素3水平回归分析,优化最佳提取条件。结果 超声提取时间和乙醇比例是复方金钱草颗粒提取工艺的重要因素,超声温度对其提取效果作用不明显。复方金钱草颗粒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10 min,超声温度55 ℃,乙醇比例55%。结论 结合正交试验以及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可用于复方金钱草颗粒代表性成分的提取以及后续的药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乐颗粒的处方配伍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三七提取结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同时比较水煎煮法、甲醇冷浸法和95%乙醇回流3次法提取豨莶草奇壬醇;比较乙醇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和超声加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绞股蓝皂苷;混合各提取物与其余各药的水提物、炮甲珠粉来制备舒乐颗粒。结果优化三七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乙醇用量6倍,提取时间30 min,提取1次;甲醇冷浸法提取豨莶草优于水提法;绞股蓝较佳提取法是75%乙醇超声提取。结论按最优组合的三七提取液中总皂苷含量较高,乙醇超声提取绞股蓝皂苷效果好,甲醇冷浸提豨莶草简便快捷,适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中药复方制剂妇炎宁栓的提取工艺。方法将组方中9味药材分两组提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黄芩组以黄芩苷为指标,苦参组以苦参碱为指标,分别设定三水平,对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回流次数、回流时间四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了妇炎宁栓的醇提工艺。结果黄芩组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 in;苦参组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本文对妇炎宁栓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为该复方的剂型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波  李子鸿 《今日药学》2006,16(4):29-33
目的 制定中药复方制剂妇炎宁栓的提取工艺.方法 将组方中9味药材分两组提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黄芩组以黄芩苷为指标,苦参组以苦参碱为指标,分别设定三水平,对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回流次数、回流时间四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了妇炎宁栓的醇提工艺.结果 黄芩组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苦参组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 本文对妇炎宁栓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为该复方的剂型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鲜地黄闪式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鲜地黄闪式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对提取工艺影响较大的乙醇体积分数、溶剂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梓醇提取率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对考察因素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使用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1次,每次加入16倍量30%乙醇提取95 s。结论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该实验中因素与指标的关系,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优选得到的鲜地黄闪式提取工艺,方法简便,节能高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波技术从阿维菌素菌丝体中提取阿维菌素B1a的工艺。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并以阿维菌素B1a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提取阿维菌素B1a的工艺。结果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m(物料)∶V(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1 g∶5 mL,超声波提取功率400 W,总辐射时间为10 min,每100 g阿维菌素菌丝体可提取得到6.10 g阿维菌素B1a。结论应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阿维菌素B1a的方法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3.
复方六月雪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 :优选复方六月雪颗粒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 :先对处方中的药材用乙醇渗漉提取 ,药渣再用水煎煮提取。以齐墩果酸、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 ,用正交设计法对两步提取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 :以80 %的乙醇为渗漉溶媒 ,溶媒用量为药材量的8倍 ,浸渍时间24h作为乙醇渗漉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以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2倍 ,每次煎煮1 5h ,共煎煮3次作为水煎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论 :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经验证其结果稳定 ,指标性成分含量高 ,可以用于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海芦笋为原料、乙醇为浸提剂,在传统浸提技术基础上,辅以微波提取总黄酮。方法分别考察时间、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确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60℃,微波功率700 W,料液比1∶40,乙醇浓度55%,在此条件下提取海芦笋干粉中的总黄酮,得率为1.37%。结论微波辅助萃取海芦笋总黄酮的效率高于传统浸提工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温度对总黄酮得率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国霞  李平 《中国药师》2007,10(8):774-776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选养血扶正颗粒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及淫羊藿苷的含量作为考核指标,通过L9 (34)正交试验设计比较醇提与醇提水沉的提取工艺条件,确定养血扶正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结果:醇提水沉提取工艺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浸渍时间(C)>乙醇浓度(D)>加醇量(A)>浸渍次数(B),最佳提取工艺为处方药材加10倍量乙醇,浸渍提取1次,每次5 d,乙醇浓度65%。结论:醇提水沉淀后浸膏得率及淫羊藿苷的含量有所降低,醇提法优于醇提水沉法,该提取方法合理、可行,为养血扶正颗粒醇提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化健胃灵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健胃灵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用乙醇作溶剂提取处方中7种药材的醇溶性成分,按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以芍药苷含量和浸膏得率的加权和为定量指标,对影响醇提取效率的4个因素进行考察;再加入其余药材,用水煎煮法提取水溶性成分。结果:醇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8倍量60%乙醇、浸泡45min、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结论:本法能最大限度地提取处方中各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可为健胃灵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黄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平鸽  刘晓 《海峡药学》2010,22(9):29-32
目的研究从地黄中分离纯化多糖的方法,并探讨地黄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地黄粉末石油醚、乙醚除去脂溶性杂质,80%的乙醇脱单糖、低聚糖,热水浸提液经浓缩,醇析,Savagc法除蛋白,离子水逆流透析,H2O2脱色得地黄粗多糖。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测多糖含量。将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的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地黄多糖治疗组(RGP治疗组)、阿卡波糖治疗组(AR治疗组),另设立正常对照组。每组给药后4周末测定空腹12h血糖(GLU)、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总胆固醇(TC)的含量及小鼠体重,对各组的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490nm为样品的吸收波长,线形回归方程为:Y=0.0056X+0.4361,相关系数R2=0.9995;地黄粗多糖的提取率为45.5%,总糖含量为35.2%。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降低、血糖升高,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R治疗组、RGP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体重增加、血糖降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模型组血清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R治疗组、RGP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TG、VLDL-C降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TC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以作为地黄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的有效方法;地黄多糖具有能缓解糖尿病小鼠体重降低,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调节血脂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多指标综合优选复方降脂缓释片的水提醇沉工艺及其降低血脂的活性研究。方法:选择丹酚酸B、荷叶碱、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的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媒量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水提工艺;以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和浸膏相对密度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采用动物高脂血症模型对复方降脂缓释片提取物进行活性研究。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10倍加水量、提取3次,每次1.5 h,提取温度100℃,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1.15 g·mL-1(40℃),加入乙醇使醇量达到70%,放置12 h;通过高脂血症模型实验研究得出复方降脂缓释片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血脂。结论:优选后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行;复方降脂缓释片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血脂。为确保开发出安全有效、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复方降脂缓释片提供了实验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坎离砂的提取工艺,以提高坎离砂的疗效,降低用药剂量,保证临床疗效的稳定性。方法以坎离砂的浸膏得率,升麻苷、川芎嗪、阿魏酸的含量为指标,比较坎离砂在水、醋和乙醇溶液中的提取工艺,并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醇提工艺;用RP-HPLC法同时测定升麻苷、川芎嗪、阿魏酸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坎离砂用8倍量的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升麻苷质量浓度在8.440~135.1 mg.L-1内、川芎嗪质量浓度在6.910~158.0 mg.L-1内、阿魏酸质量浓度在14.35~328.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升麻苷、川芎嗪、阿魏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6%、99.21%、99.24%,RSD分别为1.2%、1.2%、1.2%。结论优选后的提取工艺适用于大生产;RP-HPLC法可用于坎离砂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