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明末清初著名医家.李氏重视研读《内经》等理论,兼取众家之长,临证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著书颇多,如《内经知要》、《药性解》、《删补颐生微论》、《诊家正眼》等[1].在其所撰写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删补颐生微论》中分别提出“先天根本论”和“后天根本论”,分别从肾和脾的生理功能、发病机制、洽法用药及日常保健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音乐疗法对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霞 《护理研究》2010,(8):2213-2213
牙科恐惧症(dental—phoobia)又称牙科焦虑症(dental—anxiety)或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是指牙科疾病病人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的某些环节,持有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并且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挫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体征,  相似文献   
3.
4.
任何人对手术都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反应,尤其脑部手术,因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及时掌握病人心理变化,对病人进行身心护理十分重要。1 临床资料11 本组45例,男16例,女29例,年龄6~75岁。患胶质瘤19例,脑膜瘤14例,垂体瘤7例,颅咽管瘤2例,恶性淋巴瘤、松果体瘤、左小脑囊肿各1例。通过术前进行身心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均需行手术治疗。2 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21 恐惧、焦虑心理 本组有28例,患者平时身体健康,突然得知患有脑部肿瘤,毫无思想准备,加上周…  相似文献   
5.
格雷夫斯病辩证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苹茂  张国霞 《中医杂志》2002,43(7):500-501
  相似文献   
6.
肾主水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经过历代医家的阐述,使肾主水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近年来,对肾主水的内涵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不再单纯局限于中医理论的阐述,而是注重从中西医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生物解剖基础的角度来论述肾主水,这也是为肾主水理论寻找科学依据.临床上,基于肾主水的观点,对于水液代谢失衡的疾病也往往从肾论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利尿剂、肾素抑制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利尿剂组与ARB、利尿剂、肾素抑制剂联合用药组,两组用药时间为6周。另选15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观测治疗前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压、血浆内皮素及FMD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较治疗前均下降,联合治疗组较单纯利尿剂组降压效果更明显(P〈0.05);单纯利尿剂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均降低,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单纯利尿剂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MD数值均明显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较单纯利尿剂组血管扩张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ARB、利尿剂、肾素抑制剂联合应用,可有效降压,并且能使血浆内皮素含量降低、,FMD数值升高,从而改善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历史悠久,对外交流也源远流长,改革开放后中医药国际交流日渐广泛,我校因具有较强的外事教育优势,而走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由于工作需要我们也参加到这一行列中,多年来从事了中日中医药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工作中也有点滴体会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心身疾病,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水平.情志变化贯穿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各个阶段.为了减少心身疾病的产生,应从情志入手,注重精神情志的调摄,积极预防;在治疗方面,采取情志调养与药物治疗并用等方法,从而提高心身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采取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4例COPD伴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6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5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知识掌握率分别为84%和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7);2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2组肺部感染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相比,干预组效果更佳(P均〈0.01)。干预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护理后(P均〈0.01)。干预组和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89%和6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78)。结论对COPD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有利于患者心理及身体的尽快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提高COPD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