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局限性脑皮层挫裂伤后海马CA—1区的神经元形态学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通过大鼠右顶叶局限性脑挫裂伤模型,采用光镜下特定区域坏死神经元计数的定量研究方法,观察脑皮层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害反应。结果表明,伤后6h伤侧海马CA-1区坏死神经元占36.70%,伤后24h则高达77.65%,其后未见进展,海马神经元的这一特征性损害反应可能是脑损伤后记忆和学习能力减退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局限性脑皮层挫裂伤后海马CA-1区的神经元形态学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大鼠右顶叶局限性脑挫裂伤模型,采用光镜下特定区域坏死神经元计数的定量研究方法,观察脑皮层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害反应,结果表明,伤后6h伤侧海马CA-1区坏死神经元占36.70%,伤后24h则高达77.65%,其后未见进展.海马神经元的这一特征性损害反应可能是脑损伤后记忆和学习能力减退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NT - 4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4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NT - 4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的表达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NT - 4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挤压伤后 2 4h ,背角NT - 4的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及反应强度与正常者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但从术后第 7h至术后第 2 1h则逐渐增加且高过正常者水平 (P <0 0 1) .结论 :脊髓挤压伤位点尾侧端背角NT - 4的表达从术后第 7h开始明显增加 ,术后第 2 1h时又进一步增多 .提示NT - 4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110只,落体致伤法造成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测定了伤后2h,6h伤区脊髓组织中血栓素B2(TXB2)与6-Keto-PGF1α(6-酮)的含量;以及伤后2h,6h,24h,72h的丙二醛(MDA)...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在心血管效应中枢调节机制中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 收集家兔脑脊液,用放免法和荧光分光技术在测定侧脑室注射乙胆碱(ACh)后,P物质(SP)和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含量的改变。结果 侧脑室注射ACh后,SP含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升高,而NA和A的含量则明显降低。结果 脑内ACh可刺激SP能神经元释放SP,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释放NA和A。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NT - 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3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NT - 3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的表达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数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NT - 3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挤压伤后 2 4h ,背角NT - 3的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及其反应强度均较正常者明显降低 (P <0 0 5 ) ,术后 7h者又较术后 2 4h者明显降低 (P <0 0 1) ,而术后 2 1h时又显著升高且高过正常者水平 (P <0 0 1) .结论 :NT - 3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从术后 2 4h至术后 7h进行性减少 ,而术后 2 1h时则增加并高过正常者水平 .提示NT - 3可能与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有关并具有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早期伤段脊髓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伤段脊髓组织催化〔∧3H〕标记的精氨酸转化生成〔∧3H〕标记的瓜氨酸的量,测定脊髓压迫伤后0~60min伤段脊髓组织NOS的活性。结果 脊髓压迫伤后,NOS活性明显增加,伤后5min达最高点;然后又迅速下降,于伤后1h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在脊髓伤后1h内,伤段脊髓组织NOS活性迅速而短暂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啡肽A在脊髓损伤(SC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ien打击法复制大鼠SCI模型,应用强啡肽A放免检测技术和氢清除法分别测定伤段脊髓组织24h内主A含量和脊髓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强啡肽A及其受体拮抗剂nor-BNI对SCBF的影响。结果;SCBF在伤后10min即有明显下降,2h较1h略有回升,4-8h又进一步下降,两次下降相差显著;SCI后脊髓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OS蛋白在创伤动物丘脑束旁核(ParafascularNucleus,Pf)的表达。观察电针“夹脊穴”对Pf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是大鼠在截肢后5h.双侧丘脑PfFOS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伤肢痛阈也较术前显著降低;而截肢后即刻电针“夹脊穴”双侧PfFOS蛋白表达则较创伤组为低,伤肢痛阈降低也不明显。提示:电针“夹脊穴”可抑制创伤痛诱发的PfFOS蛋白的表达,对痛感受区束旁核神经元的激活具有压抑作用,从而起到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0.
局灶性脑挫裂伤对脑血管和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脑挫裂伤的病理变化和机理,取Wistar大鼠60只,参考Feeney’s等人落体致伤法,造右顶大脑皮质局灶性脑挫裂伤,分别于伤后2h,24h,72h,14d和28d断头取脑,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了病灶处微血管构筑 ,血脑屏障和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出血灶周围区2-72h血管内皮细胞水肿,血脑屏障破坏,神经元水 细胞器减少,7d后水肿逐渐消退,14-28d病灶中心区胶质细胞瘢痕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脊髓半切损伤后 ,脊髓、下丘脑室旁核 (PVN)和视上核 (SON)的c -fos蛋白表达的规律。方法 :将 5 6只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 2 4只、假手术组 2 4只和正常组 6只 ,损伤组行左侧半脊髓横断术 ,损伤后 1,6,12 ,2 4h取脊髓、PVN和SON行冰冻切片 ,免疫组化法标记c -fos阳性细胞。结果 :脊髓半切损伤后 ,各时间点损伤侧脊髓灰质中有明显的c -fos阳性表达。PVN和SON在损伤后各时间点均有c -fos表达阳性细胞的增加 ,与假手术组、正常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脊髓损伤后脊髓、PVN和SON可产生明显反应 ,PVN和SON以不同的反应特点影响着神经递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对颅脑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实验性颅脑伤大鼠脑内生长抑素mRNA变化,并观察了电针治疗颅脑伤时对生长抑素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电针可增加下丘脑室周核生长抑素基因表达,而在海马则降低生长抑素基因表达.结论:颅脑伤时,电针与生长抑素可能在缓解疼痛方面起协同效应,并且电针可能对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强度的电针对大鼠脑内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电针大鼠足三里穴位后 ,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内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周核和视上核c fos的表达。结果 :电针组上述部位的c fos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电针可引起大鼠脑内上述部位c fos表达增强 ,表明电针引起了这些部位神经元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将HRP注入大白鼠一侧下丘脑室旁核,用TMB成色,观察逆行标记的神经元结构。标记神经元见于同侧的下列结构:1.边缘系统:外侧隔核,杏仁内侧核及中央核,海马及海马下脚。2.下丘脑:下丘脑前核,视前内侧核,视上核,交叉上核,弓状核,下丘脑后核,前乳头体核,乳头体上核,乳头体外侧核。3.脑干:中脑中央灰质,中缝背核,兰斑,旁结合臂背侧核,外侧网状核,孤束核。  相似文献   

15.
W Zhang  X Zhou  X Zou  D Liao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49-50, 154
NADPH-diaphorase 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Positive neurons in the hypothalamus of adult cat. NOS-positive neur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dors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 perifornical nucleus, anterior hypothalamic area and 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 Tw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t and rat were noticed. Firstly, NOS-positive neur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of cat, but the neurons in that of rat were negative for NOS. Secondly, the neurons in supraoptic nucleus of rat exhibited an intensive reaction to NADPH-diaphorase, but those in that of cat were faintly visible.  相似文献   

16.
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猫下丘脑的分布。结果显示: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猫下丘脑的室旁核、视交叉上核,背内侧核,穹窿周核,下丘脑前区及下丘脑外侧区等区域。其中两处与大鼠有明显的差异:一是猫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而大鼠视交叉上核内则为阴性;二是大鼠视上核内一氧化氮合成酶呈强阳性反应,而猫视上核内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仅隐约可见。  相似文献   

17.
研究氟烷吸入麻醉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部位。应用c-fos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D大鼠在吸入氟烷浓度为0.75%.1。5%和2%麻醉1h后,Fo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端脑;梨状皮层,杏仁核簇,伏核,外侧隔核,终纹麻核、海马CAI区,海马回嗅觉小岛;  相似文献   

18.
Anesthesiohogyisayoungbranchofscience.Themechanismofgeneralanesthesiahasnotbeenclarifiedinthepastdecadesprimarilyinthatnomethodhasbeenfoundfittodisplaythefunctionallocationofinhalationanesthesiaal'2.Avarietyofrecentpapershavesuggestedthatactivationofimmediateearlygenes(lEG,Proto--oncogenes)suchasc--fosmightprovidesomeinformatiomfornoxiousstimulation.Thec--fosoncogene,calledthethirdmessenger,participatsinmessagetransmissioninthecellsoforganism.lEGsarealsoexpressedinthebrainfollowingavarietyof…  相似文献   

19.
大鼠神经系统内5-HT5A受体亚型的定位分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亚云  武胜昔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23):2175-2178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系统内5-HT5A受体亚型(5-HT5AR)的定位分布。方法:5-HT5A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结果:5-HT5AR阳性元主要分布于斜角带核、终纹床核、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区、弓状核、视产叉上核、乳头体上核、杏仁基外侧核、蓝斑、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中缝隐核、中 缝苍白核、孤束核以及三叉神经节和脊神经节。结论:5-HT5AR阳性结构比较广泛地分布于大鼠神经系统,5-HT可能通过5-HT5AR实现对神经系统多种功能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大鼠免疫相关脑区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位免疫功能相关的中枢脑区。方法以大鼠脑内细胞因子 IL- 1β、 IL- 6、 IL- 2和 TGF-β 1的表达为观察指标 ,应用免疫组化 ABC法和免疫荧光法 ,比较不同免疫状态大鼠与正常对照大鼠脑内 IL- 1β、 IL- 6、 IL- 2和 TGF-β 1阳性细胞的分布,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免疫状态的关系;分析 IL- 1β、 IL- 6和 TGF-β 1阳性细胞的细胞性质。结果( 1)在免疫组和对照组大鼠多个脑区中观察到 IL- 1β、 IL- 6和 TGF-β 1阳性细胞的分布,但仅有下丘脑外侧区 (LH)和前杏仁核( AA)内 IL- 1β、 IL- 6和 TGF-β 1的表达与大鼠是否被抗原免疫有关。( 2)细胞双标记证明表达细胞因子的细胞为神经元。结论下丘脑外侧区和前杏仁核为参与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的特定脑区之一,该脑区的神经免疫调节功能是通过神经源性细胞因子介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