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健刚  梁耀基  李初 《广东医学》1999,20(8):622-623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在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的2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2例先行气管插管后再行食管异物取出术。其中对手术时间较长的患儿使用高频喷射通气技术,大大减轻了病人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频喷射呼吸机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附属湘雅医院麻醉科邓跃林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血气分析;气管;异物;儿童小儿气道异物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急症,随着高频通气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其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作者总结我院1990年48例小儿...  相似文献   

3.
高频通气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频通气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余大松(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243000)自1985~1991年以来,我院应用高频通气施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28例,现将临床结果和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文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1个月~4岁。急症...  相似文献   

4.
高频喷射通气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机在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方式。方法本组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65例,术中均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机供氧,保留自主呼吸,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经支气管镜侧孔高频喷射供氧,支气管镜在气管内操作期间若SPO2下降<90%则以支气管镜侧孔为进气口,操作孔为出气口,利用高频喷射通气机辅助或控制呼吸。结果65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39例患儿在支气管镜取异物期间SPO2下降<90%,其中35例利用高频喷射通气机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维持正常SPO2,不必退出支气管镜而保证手术操作的相对连续性。结论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合理应用高频喷射通气机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的供氧方式,供氧效果良好,便于手术操作,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供氧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的疗效和相关问题。方法 对206例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在顺利取出异物后均痊愈,无一例因窒息而循环衰竭。结论 高频喷射通气是防治窒息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较常见的小儿急症手术。异物取出危险性极大,因异物堵塞常合并有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给麻醉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2005—2007年我们采用高频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麻高频喷射通气辅助下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麻下高频喷射通气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8年6月期间采用全麻下高频喷射通气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儿均成功取出异物,术后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操作与麻醉、有效通气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技术应用于年龄较大儿童呼吸道异物全麻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麻后经支气管镜的供氧管行高频喷射通气供氧。结果22例患者在全麻过程中均保持口唇红润,心率平稳。结论高频喷射通气供氧在纠正和预防较大儿童呼吸道异物全麻取出术中缺氧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异物和食道异物取出术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29例结果。气管异物24例,食道异物5例;采用国产KR-Ⅱ型呼吸机,频率为60次/min,驱动压为0.6kg/cm ̄2或0.8kg/cm ̄2,呼吸比1:1.5~2为预选参数。结果,全部手术顺利,术中无任何意外及并发症出现,术前有Ⅲ°呼吸困难的患儿在HFJV供氧后2~3min即可缓解,因支气管镜检查刺激喉气管粘膜发生的喉痉挛及呼吸暂停在给予HFJV供氧后很快恢复正常,5例食道异物取出过程中未出现窒息和缺氧表现。作者认为,全麻状态下进行呼吸道异物和食道异物取出术,HFJV可改善术前缺氧状态,减轻窒息,保证术中供氧,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硬支气管镜目镜行手控通气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收集 2001 年 3 月至 2010 年 8 月,我院行气道异物取出术,无其它合并症的健康患儿共 72例,按通气方式的不同分为分 3 组,A 组保留自立呼吸,B 组采用 KR-Ⅱ型高频呼吸机(江西第五机床厂制造),喷射导管经硬支气管镜侧孔行高频喷射通气。C 组,硬支气管镜目镜连接麻醉机行手控通气。记录术者置镜满意情况、术中缺氧发生情况、异物移动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 A 组比较,B 组和 C 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缩短,置镜满意率升高,术中缺氧发生率、屏气和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与 B 组比较,C 组术中缺氧率降低(P<0.05)。 结论 气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术中经硬支管镜目镜行手控通气可降低术中缺氧的发生机率,增加了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且不影响术者操作,增大异物取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宋桂兰 《吉林医学》2007,28(16):1771
气管异物是小儿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急症手术,其主要麻醉方式是静脉全身复合麻醉,通过硬直管支气管镜的管腔向气管内给氧。我科于1999年1月-2003年1月间改变小儿气管异物的麻醉给氧方式,通过自制的高频通气延长管向支气管内给氧,成功取出了15例特殊类型的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小儿气管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易产生气管阻塞和缺氧,在取异物过程中更为明显.保证肺通气是异物取出术的关键,我院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气管镜下行异物取出术10例,均获成功.现将其应用和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1.5~10岁;体重11.2~28.6kg;呛入异物部位:气管内5例,右支气管4例,左支气管1例.术前均有严重呼吸道梗阻及缺氧表现,氧饱和度61%~84%,手术时间10~32min.2 操作方法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0.2mg/kg,阿托品0.025mg/kg,入室充分供氧,常规胸前区听诊,用omini—Trakvvs连续监测ECG、SaO_2、ETCO_2、HR、BP,静注r-OH80mg/kg,氯胺酮4mg/kg,同时行1%利多卡因喉头喷雾,充分表麻.麻醉后置入气管镜,用KR-ⅢB型喷射通气机连接气管镜侧孔进行喷射通气.驱动压0.023kg/(cm~2·kg),通气频率60~80次/min.手术开始后静注地塞米松5~20mg,缓慢静注氨茶碱2mg/kg.手术中患儿安静,无挣扎躁动,无1例严重并发症,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安全康复.  相似文献   

13.
陆海斌  张楠  曾玲双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231-1232
目的 评价经硬支气管镜目镜行手控通气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行气道异物取出术、无其它合并症的健康患儿共72例,按通气方式的不同分为分三组,A组保留自立呼吸;B组采用KR-Ⅱ型高频呼吸机,喷射导管经硬支气管镜侧孔行高频喷射通气;C组采用硬支气管镜目镜连接麻醉机行手控通气.记录术者置镜满意情况、术中缺氧发生情况、异物移动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缩短,置镜满意率升高,术中缺氧发生率、屏气和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术中缺氧率降低(P<0.05).结论 气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术中经硬支管镜目镜行手控通气可降低术中缺氧的发生几率,增加了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且不影响术者操作,增大异物取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高频通气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较常见的小儿急症手术。异物取出危险性极大,因异物堵塞常合并有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给麻醉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2005-2007年我们采用高频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气管异物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15.
杨少玲  陈群先 《河北医学》2005,11(7):604-605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全麻下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前肌注氯胺酮4~8mg/kg,待患儿安静入睡后进手术室,开通静脉通道后缓慢注射羟丁酸钠(r—OH)80~100mg/kg,约10min后以1%地卡因作喉部表面雾化喷入,较大患儿于环甲膜穿刺注入1%地卡因1ml,5min后即可手术,手术时间超过90min者,可追加氯胺酮、r—OH等。术中HFJV采用国产KR-Ⅱ呼吸机,电控气动进行喷射通气。频率根据缺氧程度选用144~200次/min,气源驱动压0.6~1.2kg/cm^2。结果:术中麻醉平稳、缺O2改善,5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高频喷射通气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静脉复合全麻下行HFJV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效果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控制供氧转换装置对小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过程呼吸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气管异物患儿,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术中供氧分为高频喷射通气(Ⅰ组,n=60),应用高频/控制供氧转换装置供氧(Ⅱ组,n=60),根据术中患儿情况切换相应供氧方式,保证有效氧供。结果 120例气管异物小儿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Ⅰ组比Ⅱ组长(P<0.01),插入气管镜的次数Ⅰ组比Ⅱ组多(P<0.01)。结论高频/控制供氧转换装置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可灵活转换供氧方式,保障手术安全,避免反复置镜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高频正压人工呼吸在全麻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作者将YR-Ⅱ型压力转换呼吸器改装成自动喷射呼吸器。小儿气管内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时,以每分钟60次的频率,进行喷射人工呼吸。本组23例实践表明,高频率、低潮气量人工通气时,在呼吸道最高压及平均压较低的情况下,能获得充分的肺泡通气。HFPPV不仅为患儿提供了良好的氧合,而且,为支气管镜检提供了安静的条件和充裕的时间。使全麻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异物术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疗效。方法:33例气管异物的患儿,诱导用异丙酚1-2mg/kg静脉注射,1%的卡因1-2ml依次口腔,咽喉,声门,气管充分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气管镜侧孔高频通气输氧,麻醉转浅时,可追加异丙酚1~2mg/kg静脉注射,术中严密监测脉搏、SpO2和皮肤粘膜颜色。结果:33例患儿麻醉成功,在静脉全麻下顺利完成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均痊愈出院。结论:异丙酚基础麻醉复合咽喉气管充分的表面麻醉,简单实用,可控性强,对患儿生理干扰小,麻醉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胡智勇  李超  朱智瑞  蒋一蕾 《浙江医学》2021,43(19):2051-2053,2089
气管异物是导致4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麻醉难点在于麻醉科医师和耳鼻喉科医师共用一个狭小气管通道的同时,麻醉既要保证通气顺畅、充分氧合、麻醉深度足够,又要争取患儿平稳快速的康复。本文对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式和通气方式作一述评,阐述不同麻醉方式(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不同通气方式(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的优缺点,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γ-羟基丁酸钠组(B组)各26例,比较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各时点生命体征变化,并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A组患儿在置入支气管镜和钳取异物两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而脉搏氧饱和度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儿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B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高频喷射通气能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利于手术操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