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CA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46例,测量胰岛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抵抗指数表示。结果CAD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血糖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AD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与缺血性中风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病程脑硬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脂蛋白(a)[Lp(a)]、胰岛素(RI)、载脂蛋白Al(apoAl)、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在急性期组、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ISI、Lp(a)、apoAl在各组分别与各个监测指标无相关。在脑梗死不同发展阶段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B(apoB)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IR、高Lp(a)血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相互独立的危险因素,HDL下降、apoB水平升高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内脂素(visfatin)的表达,探讨内脂素在肝糖代谢的作用。方法雄性 SD 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 组)、肥胖组(DIO 组)、糖尿病组(DM 组)、胰岛素治疗组(INS 组)、二甲双胍治疗组(MET 组)。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 )、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RT‐PCR 测定大鼠肝组织 visfatin 、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mRNA 的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 visfatin 、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蛋白表达量。结果 DM 组 FBG 较 NC 组、DIO 组均显著升高(P<0.01);INS 组、MET 组 FBG 较 DM 组显著下降(P<0.01)。 DIO 组、DM 组 HOMA‐IR 均较 NC 组显著升高(P<0.01);DM 组 HOMA‐IR 较 DIO 组显著升高(P <0.01)。DIO 组、DM 组 ISI 均较 NC 显著降低(P<0.01),DM 组 ISI 较 DIO 组显著降低(P<0.01)。 DIO 组 TG 较 NC 组显著升高(P<0.01);INS 组、MET 组 TG 较 DM 组显著降低(P<0.05),DM 组、INS 组、MET 组 TG 、TC 均较 NC 组升高(P<0.05)。 DM 组、MET 组、INS 组 FFA 均较 NC 组明显升高(P<0.05);DM 组 FFA 较 DIO 组明显升高(P<0.05)。 DM 组 visfatin mRNA 表达较NC 组、DIO 组显著升高(P<0.05);INS 组、MET 组 visfatin mRNA 较 DM 组显著降低(P <0.01)。 DM 组、MET 、INS 组 G‐6‐Pase mRNA 较 DIO 组显著升高(P<0.05),MET 组 G‐6‐Pase mRNA 较 DM 组显著降低(P <0.05)。 DM 组、INS 组、MET 组visfatin 蛋白表达较 NC 组显著升高(P<0.05);DM 组、MET 组、INS 组 AMPKα蛋白表达较 NC 组显著降低(P<0.05),DM 组AMPKα蛋白表达较 DIO 组显著降低(P <0.05);DIO 组、DM 组、INS 组、MET 组 p‐AMPKα蛋白表达较 NC 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大鼠肝组织 visfatin 表达可能与肝糖脂代谢有关联,visfatin 可能未参与到二甲双胍激活 AMPK 降低血糖的机制中。  相似文献   

4.
陈桂丽 《华夏医学》2001,14(4):425-42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和血压正常时胰岛素作用和分泌的变化,方法:298例2型糖尿病分为高血压组95例和血压正常组203例,比较两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糖及胰岛素,并以稳态模型(Homa model)评估公式胰岛素抵抗指数(IR),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评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P<0.01或P<0.05),与IR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IAI和HBCI呈负相关(P<0.05)。各组内肥胖者亦显示与IR明显正相关而与IAI负相关,P<0.01,说明高血压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显著,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伴有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更加显著。结论: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存在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分泌的功能紊乱,肥胖加重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聂晓莉  周世炳  赵思勤  李秋  吴涛  刘小蓉 《四川医学》2002,23(11):1143-114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并存2型糖尿病对其心血管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6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A组)及274例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B组)进行了血压,血脂的检测,以及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脑座中和死亡的随访比较分析。结果:A组比B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增高(P<0.05和<0.01),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B组增高显著(P<0.01)。无论是冠心病,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和死亡A组比B组发生都显著增加(P<0.05和<0.025),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并存糖尿病对脂质代谢紊乱,血压升高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二者并存在是导致冠心病、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早发现和早控制病人血糖和血压有利于防止或延缓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脂蛋白(a)[Lp(a)]水平的改变。方法 测定8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2例非糖尿病患者的Lp(a)及其他血脂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病变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1),Lp(a)浓度在非糖尿病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P<0.01),Lp(a)与FBG、FINS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Lp(a)水平增高,高水平的Lp(a)可能人微言轻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预测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患者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及血压(BP)与其血清脂蛋白(a)[Lp(a)]浓度的相互关系。方法 四组研究对象共116例,其中HBW组29例及HB组29例,BW组29例,O组29例为正常对照组。H:血压≥140/85mmHg,B:BMI≥25,W:WHR≥0.85/0.90(女/男),O:血压、BMI、WHR均在正常范围。分别检测其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p(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C-肽(C-P)、胰岛素(Ins)及BMI、WHR,间隔2周共测4次,并测其血压。结果 HBW组患者Lp(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Ins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HBW组较HB及BW组Lp(a)升高显著(P<0.01);Lp(a)水平与HbA1c、C-P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腹型肥胖患者合并高血压易导致血清Lp(a)水平升高。这是肥胖并高血压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人抵抗素基因5’端调节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胰岛素抵抗、血脂关系。方法:对81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肥胖、非肥胖2组)及40名非糖尿病患者抵抗素基因测序分析,比较3组间SNP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3组抵抗素基因5’端调节区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糖尿病肥胖组和非肥胖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肥胖组血HDL—C低于糖尿病非肥胖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而糖尿病非肥胖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非肥胖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人与抵抗素基因5’端调节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没有显著相关性。胰岛素抵抗与肥胖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是甘油三酯紊乱合并HDL—C紊乱,与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分析46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Ⅱ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的变化,表明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P<0.001),予卡托普利治疗后,其空腹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敏感性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前后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卡托普利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胰岛素作用,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对血糖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探讨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选择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发现:(1)2型糖尿病中医各证型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正常(P<0.01),其IR的程度依证型变化呈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逐渐加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TG)较正常显著升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阴阳两虚型下降明显(P<0.01)。(2)ISI与病程、TG、TNF-α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证型在ISI、血脂、细胞因子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tion,EH)患者血糖水平与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比较EH组与对照组及EH按血糖水平分组后与对照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FINS)的水平。结果:EH组患者血脂成分及胰岛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EH组与对照组相比,EH组的TC、TG、LDL-C、FINS显著升高(P〈0.01,P〈0.05),HDL-C显著降低(P〈0.05)。结论:EH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水平增加是血脂异常的原因之一,血脂异常的程度随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65倒2型糖尿病伴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同时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同时给予微粒化力平之0.2QD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血腊、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IAI明显降低且与TG、LDL-C、Lp(a)呈明显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血TG下降28%,LDL-C下降25%,Lp(a)下降45%,HDL-C升高24%,胰岛敏感指数IAI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IAI无显著变化。结论:脂代谢异常与IR有明显的关系,2型糖尿病调脂治疗可明显改善I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胰岛素抵抗及血瘀证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血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血瘀证的关系,并与未合并冠心病组作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较无冠心病组空腹胰岛素升高,存在脂代谢紊乱(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瘀证有共同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CE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承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ACE抑制剂(苯那普利片)和降糖药,对照组只口服降糖药。疗程6个月。结果:ACE抑制制剂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P<0.05),显著增加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P<0.0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CE抑制剂是安全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与胰岛素抵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脂联素水平与广州地区2型糖尿病人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241例居住在广州的2型糖尿病人群(正常对照114例,2型糖尿病127例)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脂联素、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结果与CON组比较,T2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T2DM组中腰臀比、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长高(P〈0.01);载脂蛋白B升高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人群的载脂蛋白A1、脂蛋白-α则无显著性差异。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系数为0.791。结论T2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CON组,并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脂联素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脂联素可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N)、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T2DM患者分为A、B两组各40例,均采用胰岛素治疗,A组同时合用二甲双胍,观察治疗8周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G降低、HDL-C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变化非常显著(P〈0.01);A组BMI、TC、FN、HOMA-IR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Fins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Fins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其余相应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好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高凝状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特点及血脂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83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累及血管情况分为单支组,双支,三支组,对其血脂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的TC,LDL-C,apoA,apoB,Lp(a)与冠心病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0.02,P<0.01),单支病变组与双支,三支病变组间在TC,apoB,Lp(a)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高TC,LDL-C,低apoA,高apoB,Lp(a)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TC,apoB,Lp(a)在致CHD方面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的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0岁)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特征。方法收集106例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标准,用B型超声检测合并NAF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情况,将研究对象按合并NAFL及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进行分组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合并NAFL32例(30.1%),非脂肪肝74例(69.9%)。合并NAFL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ALT、hsCRP和白细胞计数及体重指数、Homa IR、血糖异常和CA比例、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均〈0.05)。hsCRP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ALT和Homa IR正相关(r=0.420,P=0.000;r=0.200,P=0.040;r=0.218,P=0.048;r=0.546,P=0.000),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r=-0.220,P=0.023)。白细胞计数与空腹血糖正相关(r=0.211,P=0.030)。高胰岛素抵抗组体重指数、hsCRP、ALT、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NAFL患病率及CA比例均高于低胰岛素抵抗组(P均〈0.05)。结论合并NAFL的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慢性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程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新诊断且糖化血红蛋白(HbAIC)≥7.5%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马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4mg/d,共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α、空腹血糖、HbAIC、空腹胰岛素、血脂水平以及安全性指标,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用罗格列酮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下降,空腹血糖、HbAIC、空腹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罗格列酮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值无明显改变。罗格列酮治疗耐受性良好,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TNF-α表达增加,罗格列酮能减少TNF-α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20.
王刚 《血栓与止血学》2007,13(3):128-12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86例冠心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使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连用12周。结果辛伐他汀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能降低FINS水平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0.05),CRP显著降低(P<0.01),与此同时其还能显著降低TC、LDL-C(P<0.01)并提高HDL-C(P<0.01),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G(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抑制冠脉炎症反应中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