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腰腹肌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观察组在腰腹肌肌力训练基础之上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变化及满意率。结果护理训练前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孕>0.05);护理训练后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腰腹肌肌力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孝敏 《大家健康》2013,(4):172-173
目的:探讨预防干预训练及饮食护理措施在防止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随机划分,分为对照组及预防干预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嘱其加强对腰部的防护,预防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嘱患者进行长期预防性腰肌功能的训练,并嘱患者采取高蛋白、高营养的均衡饮食。对上述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疾病复发率及腰椎功能评定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一年内的复发率为42.3%,而干预组一年内的复发率仅为11.5%,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半年及一年的腰椎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肌预防训练,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的功能,配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能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30例,对照组(骨盆牵引联合传统腰背肌体操训练)30例。腰椎功能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疼痛评定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治疗一疗程后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及6月后随访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在治疗一疗程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降低。结论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复发率明显降低,为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腰椎功能及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缓解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4例,对脊柱各种运动的作用肌进行肌力训练,每周3次,每次90 min,时间6个月;对照组23例,自然发展不做针对性肌肉训练。试验结束后对2组病人的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训练后实验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提高(t=2.83,P<0.05),而对照组试验前后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93,P>0.05)。训练后实验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87,P<0.05)。训练结束后随访半年,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3,P<0.05)。结论肌力训练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腰椎功能及预防复发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盆牵引联合悬吊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骨盆牵引联合悬吊训练)35例,对照组(骨盆牵引联合传统腰背肌体操训练)35例。腰椎功能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疼痛评定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结果观察组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在治疗一疗程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降低。结论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复发率明显降低,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麦肯基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椎牵引、理疗等常规治疗及麦肯基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腰部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2组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腰椎前屈关节活动度对患者的功能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2组有效率的回访调查.结果:2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前屈关节活动度评定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肯基疗法结合常规康复理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作用,但联合腰部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缓解患者的腰部症状,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腰痛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腰腹肌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影响及满意度。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腰腹肌运动疗法,联合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腰腹肌运动疗法。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满意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消失、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程度、红细胞变形指数、JOA得分。结果联合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消失、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红细胞变形指数、JOA得分相近,P 0.05;干预后联合组疼痛程度、红细胞变形指数、JOA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腰腹肌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有缓解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腰椎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临床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过程中,实施腰背肌功能锻炼,并观察疗效及远期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非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法:观察组,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临床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41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常规临床保守治疗方法.结果: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2个月治疗效果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观察出院1年后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0.05).结论:综合治疗配合主动腰背肌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LDH的复发率,可获得显著可靠的远期疗效,凸显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美英 《包头医学》2016,40(1):40-41
目的:观察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接诊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家庭牵引治疗,实验组在家庭牵引治疗基础上加以腰部护理、腰肌功能锻炼、以及行走护理;对照组只告知护理方法不进行师范和监督,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经过x2检测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指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能降低腰椎键盘复发概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腰腹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腰腹肌锻炼,对照组不用腰肌锻炼,采用下腰痛评价表(JO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JOA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JOA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腰腹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观察目标性干预护理对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所选的护理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人.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护理,观察组行目标性干预护理,患者在出院时,调查护理满意度.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后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不同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总满意度100% ,对照组总满意度81. 7%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目标性干预护理对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腰椎功能恢复较常规护理效果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梯式快速康复护理对椎间盘突出微创治疗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5月收治椎间盘突出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腰及以下肢体功能障碍程度、术后恢复情况、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腰腿功能、术后康复情况、临床效果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有利于腰腿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情绪管理和康复路径的联合式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疼痛管理、情绪管理和康复路径指引的联合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疼痛变化以及腰椎、脊髓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前,2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经联合式康复护理干预后,HAMD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2组腰痛评分标准(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经联合式康复护理干预后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病人实施联合式康复的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和疼痛程度,提高了病人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福饮加减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腰痛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我院行手术治疗且中医证型属于肝肾亏虚型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观察组45例则联合五福饮加减口服,4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5-羟色胺(5-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腰腿痛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疼痛视觉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残余腿痛、残余腰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优良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而言联合五福饮加减口服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术后腰椎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田海英 《当代医学》2022,28(2):53-56
目的 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温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接受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温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部活动度、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蜡疗护理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梧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58例,分为对照组、试验组2组,每组患者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蜡疗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经治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腰椎间盘功能以及治疗后皮肤温度和炎症状况。 结果 治疗护理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评分和腰椎间盘功能相对比,试验组显著升高,2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评分升高幅度和腰椎间盘改善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皮肤温度显著降低、炎性反应显著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蜡疗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腰椎间盘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射频靶点消融术后行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疼痛科行射频靶点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干预组给予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仅接受常规护理和常规药物消炎止痛.调查出院时患者的满意度及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出院时调查显示,干预组满意度达100.00%,对照组满意度为70.83%,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随访率均为100%,随访结果干预组有2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远低于对照组的10例,复发率分别为8.33%和41.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复发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前对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Rdand-Morris问卷(Rdand-Morris questionnaire,R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干预组RM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进行调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于术前、术后着重强调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干预。结果干预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着重强调健康教育的干预,对于疾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牛角罐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科就诊的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牛角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以及腰椎活动度,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量表分值、JOA评分量表分值、腰椎活动度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量表分值、JOA评分量表分值、腰椎活动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角罐联合骨科常规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骨科常规治疗,说明牛角罐在缓解腰部疼痛和改善活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