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愈风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模型组,另设正常组作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TUNEL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UNEL阳性数,bcl-2,bax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中药组及西药组脑组织TUNEL阳性数,bax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数及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 愈风颗粒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促凋亡基因bax水平,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提高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方不同配伍药组含药血清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半夏泻心方配伍中辛开组、苦降组和由其组成的辛苦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辛甘组、苦甘组、甘补组和全方组(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辛苦组可显著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上调bax基因的表达。结论半夏泻心方中辛开、苦降的配伍形式可能通过促进bax的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达到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辛开、苦降配伍后(辛苦)有显著的协同增效趋势,而其它配伍药群可能存在拮抗作用。提示辛开苦降法可能是中医药防治胃癌的主要治则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姚明忠  赵伟康 《中草药》2001,32(6):521-524
目的 探讨调心方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Aβ 1-42诱导神经细胞毒模型。采用FDA与PI双染检测神经元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TUNEL判断神经元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研究Caspase-3表达,Northern Blot、RT-PCR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jun、c-fos)表达。结果 神经元经Aβ 1-42处理后,活细胞数减少,染色质浓缩、核碎裂,TUNEL染色阳性神经元增多,Caspase3表达增加,bcl-2 mRNA表达减少,而bax与c-jun表达增加、c-fos的表达变化不明显。调心方可显著改善上述变化。结论 调心方对Aβ 1-42神经细胞毒有保护作用,可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bcl-2 mRAN水平,降低bax和c-jun mRAN水平,减少Caspase-3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愈风颗粒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CAO大鼠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模型组,另设正常组做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TUNEL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UNEL阳性数,bcl-2,bax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中药组及西药组脑组织TUNEL阳性数,bax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数及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愈风颗粒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促凋亡基因bax水平,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提高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黄角颗粒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脑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MCAO大鼠分为中药大、中、小剂量组,西药组及模型组,另设正常组作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脑神经细胞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组织bcl-2、bax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及西药组脑组织bax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bcl-2及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脑组织bcl-2、bax阳性细胞数与西药组相近,其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西药组。结论 黄角颗粒能下调MCAO大鼠脑组织促凋亡基因bax水平,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提高bcl-2/bax比值;此可能是其抗急性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熄风通络方与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后,分别予以熄风通络方与补阳还五汤治疗,于缺血后24小时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量(定性与定量).结果:模型组bcl-2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明显降低,而熄风通络方组呈过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也高于补阳还五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bax mRNA表达量则较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增高,而熄风通络方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也低于补阳还五汤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熄风通络方防治大鼠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是影响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其对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优于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7.
黄芪甲甙保护阿霉素心肌损伤大鼠抗凋亡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黄芪甲甙(简称黄芪)抗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3个剂量(低、中、高)组。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余4组分别给予阿霉素造模(15mg/kg,隔日腹腔注射1次,共6次)。黄芪3个剂量组同时用不同剂量黄芪甲甙灌胃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时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增高(P〈0.01),抑制凋亡因子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P〈0.01),而促进凋亡因子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强(P〈0.01),bcl-2/baxmRNA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bcl-2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增强(P〈0.05),bax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下降(P〈0.05),bcl-2/baxmRNA比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 高剂量黄芪甲甙治疗可以抑制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尹学永  王志文  赵鑫 《陕西中医》2011,32(8):1083-1085
目的:观察抗骨增生片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bcl-2及其抑制基因bax的影响,探讨抗骨增生片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细胞凋亡与调节bcl-2及bax的表达有关。方法:选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成3组:A正常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抗骨增生片组。用1.6%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内注射,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抗骨增生片组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全部动物,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中bcl-2、bax的水平。结果:C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bcl-2在C组中的表达高于B组(P<0.05),bax的表达低于B组(P<0.05)。结论:抗骨增生片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达到抑制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过度凋亡,这可能是该药治疗骨性关节炎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复制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复智颗粒24.84、12.4、6.21g/kg灌胃对实验动物脑组织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及bax/bcl-2的影响。结果益气复智颗粒能抑制脑缺血后脑组织中bax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并明显降低bax/bcl-2的比值。结论益气活血法及益气复智颗粒具有较好的调控脑缺血后基因蛋白表达的能力,可能是其抑制脑神经元凋亡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赤芍水提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中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乙醛造模后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作为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体外研究模型;以赤芍水提物给彼格犬一次性灌胃,取给药后2h的血清作为实验药物血清;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星状细胞HSC-T6中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乙醛造模后的HSC-T6细胞中bcl-2的表达较正常组细胞增加,bax、caspase-3表达降低;药物血清作用后的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中bcl-2的表达较模型组的HSC-T6细胞显著性降低,bax、caspase-3的表达较模型组细胞显著性增加。结论 赤芍水提物可能是通过影响bax、bcl-2、caspase-3等基因异常表达来实现对HSC-T6的抑制增殖及促凋亡作用的,这可能与一些凋亡相关疾病如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