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寿阳县流动人口避孕情况和生殖健康影响因素,对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进企业、社区、乡村对18~49岁非本县户籍并居住3个月以上的育龄人口进行检查,包括经腹B超和生殖道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473人接受调查,平均年龄32.5岁,男性占44.2%,女性占55.8%,月平均收入1100元,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90%是农业户口。职业以农民工、服务业为主,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815人,以女性为主,宫内节育器占所有避孕措施的69.1%,其次为避孕套,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65.0%。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和生殖道感染知识的宣教、咨询和体检服务,强化这一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及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状况与服务可及性,为完善深圳市宝安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体系提供建议。方法为了保证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采用完全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街道的600名16~49岁女性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流动人口迫切需要妇幼保健和避孕知识,渴望得到优质廉价的避孕药具服务;女性流动人口在打工地的生殖健康服务可及性较差;女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或单位为她们提供的生殖健康服务缺乏热情性、合理性与科学性。结论建立公平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建立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基金,在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领域实行医疗保障;建立融于社区的生殖健康服务网络,提高社区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加强对未婚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宣传和服务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白云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认知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白云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探讨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方法以随机抽样实名方式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500人。其中95%知道生殖道感染常见症状,83%能够说出二种以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21%知道避孕方法知情选择;7%的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于计生宣传;2%~15%的人有生殖健康需求时想到计生服务站(所、室)。结论计划生育部门应关注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向她们提供相关的教育与服务。  相似文献   

4.
李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634-4635
目的了解青少年女性生殖健康情况,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在我站进行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的350例非意愿妊娠青少年进行分析。结果350例非意愿妊娠者中279例未采取避孕措施,占79.71%;采取措施71例,占20.29%;有措施但避孕失败35例,占42.29%。结论青少年女性生殖健康受到威胁,其原因主要为知识缺乏,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其进行避孕知识和生殖健康教育,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育龄妇女避孕状况及对生殖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社会名界人士重视和关心育龄妇女的健康提供探讨依据。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37例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状况及生殖健康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237对夫妇都有采取综合避孕措施,因避孕失败而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占38.39%,对知情选择最满意的妇女为28.27%,要求获得避孕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女性为63.18%。结论通过多种途径使妇女掌握避孕知识和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及方便有效的避孕措施是降低避孕失败率,减少人工流产,提高女性生殖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大连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及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方式方法.提升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水平.为政府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比较集中的市内三区为调查点.在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时,进行调查及免费生殖健康检查.结果 调查1056例育龄妇女,平均年龄为32.67;受教育程度初中44.32%.小学32.67%,个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73.74%;避孕方法知晓率少于5项的61.28%;长效节育率为61.74%,生殖健康检查,妇科发病率为51.52%.讨论 建立"流动人口之家",为流动人口提供便捷实用的生殖健康服务和避孕节育药具取用路径;拓展城市女性用工市场.多渠道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外来劳务工的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行为、态度的现状.方法 从宝安区目前管辖的工厂中随机抽取1 200名劳务工,采用匿名填写和调查员面对面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比较男性和女性劳务工回答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行为、态度的比例等.结果 本次调查1 200人,拒访52人,实际调查1 148人,有效调查率为95.67%.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在17.42% ~84.41%之间,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态度问题的肯定回答率在22.56%~74.83%之间,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行为问题的肯定回答率在6.88%~54.09%之间.女性比男性更高的比例正确回答了最容易怀孕的月经周期、节育环的适应症、药流从流的危害和经期性行为的危害等问题;男性比女性在可适当手淫、可有多个性伙伴、接受婚前性行为和同意未婚先孕等态度问题的肯定回答率的比例更高.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外来劳务工的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应针对男女不同对象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8.
李薇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567-1569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对计划生育服务相关问题的态度、认知及参与情况,为更有效地在社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711例育龄社区居民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服务需求、计划生育问题调查分析。结果:47.3%的女性有2次以上的流产经历,且与文化程度无关,男女双方自主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迫切性不足;对采取避孕措施的态度,男性责任感低于女性;男女双方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于40%;男女双方对社区服务利用率不足30%,且男性低于女性。结论:社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镇人工终止妊娠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及其需求。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四川省城镇4283例人工流产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及其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避孕率为78.5%,避孕方法自愿选择率98.2%;多数人知道1~2种避孕方法,但43.0%~69.4%的人不知道此次避孕失败的原因;仅4.1%的人了解“生殖健康”的真正含义,知识的来源主要为书面、声像媒介或医务人员及计生人员;5.8%~75.7%的人需要不同方面的生殖健康知识。结论 我省人工流产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相对贫乏。通过易接受的书面、声像媒介,计划生育及其他医务人员的咨询可望提高人工流产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避免意外妊娠及不必要的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天河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天河区1244例15~45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主要生殖健康问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获取有效问卷1206份。受调查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9.82岁;文化程度主要是初中及以下(58.1%);职业以工人、商贸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为主(80.6%);流动人口对受孕知识知晓率不高,正确率仅占44.9%,已婚人群正确率远高于未婚人群(P〈0.05);流动人口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56.4%,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33.5%;已婚人群和未婚人群对计划生育服务政策知晓率分别为69.0%和42.6%(P〈0.05);已婚人群进行生殖健康咨询的比例高于未婚人群(P〈0.05);未婚女性和男性在避孕措施上主要选择使用避孕套(分别占75.2%和89.1%);绝大多数已婚女性(94.0%)和已婚男性(93.9%)采取的前三位避孕措施为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避孕套。结论流动妇女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及政策了解不足,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流动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认知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东莞市流动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探讨流动青年生殖健康服务最佳途径模式,更好地为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服务。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通过对流动青年进行封闭自填式问卷调查以收集定量资料,掌握流动青年人群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生殖健康知识了解情况等。结果流动青年获得药具最多的途径为药店(95.5%);只有24.77%的流动青年在第一次性行为时采取了避孕措施,且女性多于男性;39.91%的男青年性伴侣I〉2个,这一数值女性为16.29%;79.84%的流动青年主要通过看电视了解生殖健康知识;在希望得到的服务上男女有别,男青年最希望得到的服务是派发宣传资料(82.29%),女青年则希望得到免费咨询(68.33%)。结论数据显示,被调查的流动青年具有明显的“三低”特征(就业职位低、经济收入低、知识水平低),避孕套在流动青年中的使用情况不理想,性行为存在不安全因素,生殖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有巨大的避孕知识需求,且男女有别。怎样在流动青年中推广避孕套使用知识和性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是我们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的不断追求,值得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女性流动人口生殖感染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深圳市罗湖区女性流动人口共1304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流动人口自我报告生殖感染率较高,1年内感染率为58.9%。年龄、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地位、生殖卫生习惯直接影响女性流动人口生殖感染,生殖卫生知识掌握程度间接影响女性流动人口生殖感染。生殖卫生知识掌握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结论女性流动人口生殖感染受到多因素影响,在制订对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干预措施时,应注意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外来劳务工的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行为、态度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我区目前管辖的工厂中随机抽取劳务工1 200人,采用匿名填写和调查员面对面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比较男性和女性劳务工回答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行为、态度的比例等。结果:本次调查1 200人,拒访52人,实际调查1 148人,有效调查率95.67%。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回答率在4.62%~81.71%之间,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服务渠道的回答率在22.56%~74.83%之间,各项希望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服务方式的回答率在3.92%~65.59%之间,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服务可及性的回答率在0%~54.09%之间。男性与女性在避孕药品/药具、药流/人流和定期生殖健康检查,在书籍报刊杂志、热线电话和面对面咨询等的回答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男性劳务工更多地考虑避孕和流产的问题,更愿意接受热线电话的服务方式,而女性更多考虑自己的生殖健康问题,更愿意接受通过书籍报刊杂志和面对面咨询的服务方式。建议双方多沟通、协商解决此类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相关影响避孕生殖健康的因素与人流风险相关性。方法:本次选取流动人口中有≥1次人流史的已婚育龄妇女100例作观察组,均为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集,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集的无流史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资料100例进行比较,评估关联性。结果:本次选取资料妇女年龄平均为(30.9±4.9)岁,其中74%在20-35岁之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占15%;小学及以下占30%,初中占55%。长效避孕76%,短效避孕24%。观察组乡镇/市计生服务占获得避孕方法占20%,对照组为34%,有统计学差异(P<0.05)。避孕知识来源,观察组计生干部占22%,对照组占3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析流动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生殖健康影响因素,探讨与人工流产风险关联,可显著降低流产率,确保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广东省流动人口不同群体生殖健康知识的状况以及影响其生殖健康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提供合理的措施.方法 在广东东莞市4个镇区进行流行病学匿名问卷调查.涉及个人基本情况、有关避孕套的知识、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技能、其他避孕经历等五个方面.结果 82.32%的人同意性生活中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14.24%的人表示不愿意用避孕套,66.78%的人听说过体外排精,其中只有67.16%的知道其不能预防性病/艾滋病.65.96%的人听说过安全期避孕,其中有69.48%的知道其不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77.74%的听说过口服避孕药,62.94%的知道其不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49.92%的听说过避孕药膜/栓,其中有53.44%的人知道其不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65.96%的人听说过紧急避孕药,66.01%的人知道其不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14.08%的人依赖对方避孕.31.91%的女性或其性伴曾非意愿怀孕做过人流,当中31.72%的有过两次或以上,其原因有27.78%是因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33.06%的人表示不知道避孕失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56题生殖健康知识中错20个以上的人达33.22%.生殖健康状况与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农业户口的受教育程度OR值是13.71;而农业户口的受教育程度OR值是9.32,均明显高于性别、工作性质、居住时间、居住环境的OR值.56题生殖健康知识中错20个以上的人达33.22%.结论 广东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普遍较低,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受制度因素、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城市中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及对避孕节育知识的需求,并探讨其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北京、上海和成都三个人口高度集中的大城市选择研究对象6 304人,并就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以及意愿问题对所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在近1年内获得过避孕节育知识的比例上,成都(32.59%)低于上海(43.38%)和北京(34.43%);不同城市、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场所、家庭人均月收入、现居住地的主要居住方式、小孩个数、性生活频率、是否采取避孕措施等因素与是否获得避孕节育知识有关联;在现居住地,调查对象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宣传资料(37.25%);流动人口最期望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是面对面咨询(43.56%);最期望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内容是避孕方法的使用(33.96%)。结论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较少,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不够,政府对于开展流动人口有关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咨询和指导也有很大的不足与欠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适宜方式提高流动人口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有关的生殖健康态度及行为。方法在武汉市9个城区随机抽取流动人口女性120人作为研究对象,由生殖健康专家向流动人口女性讲授基本知识,并在讲授前和讲授后一周采用同样的问卷了解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流动人口已婚女性生殖健康及性传播疾病知识中相当一部分干预后的知晓率比干预前提高了11.32%-21.7%;但一些专业性较强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的生殖健康知识干预后未见提高。结论短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流动人口已婚女性生殖健康基本知识的知晓,对短期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加以改进,对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要反复强化。  相似文献   

18.
年轻流动人口妇女生殖健康宣教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流动人口年轻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宣教和技术服务干预,并通过对其在干预措施前后的避孕生殖健康知识、态度以及行为的调查,分析评估干预活动的效果,探索该人群适宜的、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形式,为建立科学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和效果评估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项目点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的15~35岁女性非户籍人口进行了基线和终末两次问卷调查,两次调查之间实施为期两年的以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和技术服务为重点的干预活动。结果两次调查中不同婚姻状况、年龄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和避孕节育知识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前、后对避孕节育方法正确知晓的种类分别为2.76±1.41和3.40±1.19,(t=-16.06,P<0.001)。干预前、后避孕节育措施现用率分别为63.8%和92.9%(P<0.000),干预前、后曾经有过避孕失败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6.8%和24.1%(P<0.001)。干预前、后认为可以方便地获取避孕药具的人分别为82.8%和88.0%,(P<0.001)。干预前93.7%的人希望进一步学习避孕/生殖健康知识以及得到有关技术服务,干预后上升至96.5%(P<0.05)。结论加强生殖健康宣教与技术服务干预措施,使该人群在避孕/生殖健康认知、态度以及行为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和改变,并且可以提高避孕效果。针对该人群的适宜、有效的生殖健康宣教和技术服务措施有很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流动人口中年轻女工的流产原因及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状况,探讨加强对该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降低人工流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个人调查问卷和小组访谈形式调查了3000名18~35岁的流动人口。结果:生殖健康知识答卷60分以上者占35.9%,59分及以下者占64.1%;其中有流产史者,生殖健康知识答卷60分以上者占18.7%,59分及以下者占81.3%。能说出3种以上避孕药具及正确使用方法的人只占15.6%。能正确描述紧急避孕方法的占11.2%,听说过紧急避孕但不能正确描述者占34.7%,不知道紧急避孕者占54.1%。结论:流动人口年轻女工生殖健康知识贫乏,无防护性行为率高,人工流产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  相似文献   

20.
牛俊利 《包头医学》2010,34(2):104-10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避孕节育的现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为推广适宜的避孕节育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类摸底调查的方法,在镇域范围内开展摸底调查,力争使数据全面、真实、可靠,具有参考价值。结果:镇域范围内流动人口的来源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无鸟兰察布盟。在短期避孕措施中,最常使用的是避孕套;在长期避孕节育措施中,使用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最多,其次是女性绝育。在使用免费避孕节育药物药品、药具中,调入和发放最多的是避孕套。结论: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镇域范围内的流动人口,女性使用长期避孕节育措施的人数较多;男性使用长期避孕节育措施的人数太少,应积极促进男性参与避孕节育,以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由于流动人口的来源集中于贫困地区,因此应当积极发挥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服务功能,提高免费药品、药具的发放率,此外,积极开展对流动人口有关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推广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