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顾烨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253-4254
目的 研究CK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同分期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内在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妇科经病理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45例,分为3组,其中CINⅠ级组11例、CINⅡ级组13例、CINⅢ级组21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同分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IN Ⅰ级组阳性表达率为18.3%,CINⅡ级组阳性表达率为62.3%,CINⅢ级组阳性表达率为81.4%,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K17的阳性表达率与CIN病情程度的加重呈正相关,可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师婕  张林燕 《疑难病杂志》2013,12(5):359-361
目的探讨miR-145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和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8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取49例宫颈鳞癌组织(宫颈癌组)、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和2例原位癌(CINⅢ级组)、11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健康对照组)组织中的miRNA,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析miR-145在各组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miR-145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CINⅢ级组降低(P<0.05),miRNA-14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是CINⅢ级组的0.579倍,是健康对照组的0.521倍;(2)miR-145在宫颈鳞癌Ⅲ~Ⅳ期与Ⅰ~Ⅱ期以及在宫颈鳞癌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iR-14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提示其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及进展可能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ag-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39例,CINⅢ25例)及36例宫颈鳞癌组织的Bag-1和HSP70蛋白进行检测,以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结果:(1)Bag-1在 CINⅠ-Ⅱ组、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2%(19/39)、80.00%(20/25)、83.33%(30/36),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各组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阳性率(P<0.05).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SP70在CINⅠ-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72%(19/39)、72.00%(18/25)、86.11%(31/36),各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P<0.05).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Bag-1与HSP70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r=0.393,P=0.016).结论:Bag-1和HSP70在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提示它们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Bag-1与HSP70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调控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E2F-1和p16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CINⅠ-Ⅱ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宫颈鳞癌各40例中E2F-1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对照。结果 E2F-1蛋白在CINⅠ-Ⅱ级、CINⅢ级和宫颈鳞癌组中阳性率分别为17.5%、67.5%和80.0%,3组间有差异(χ2=37.278,P<0.001)。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5%、70.0%和8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08,P<0.001)。CINⅠ-Ⅱ级与CINⅢ级组及宫颈鳞癌组比较均有差异,但CINⅢ级与宫颈鳞癌组间无差异。p16蛋白的表达与E2F-1蛋白表达有正相关关系;在鳞癌组中E2F-1与p16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子宫颈鳞癌的形成与E2F-1、p16蛋白过表达是呈正相关关系,E2F-1、p16蛋白可能作为子宫颈鳞癌及CIN的标志物,对子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用细胞块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P16、HPV16表达在筛查ASCUS中高度宫颈上皮内癌变的意义.方法 选取TCT检测为ASCUS的1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取其TCT保存液中的剩余物质制备宫颈细胞块,然后,在细胞块上进行P16、HPV16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120例ASCUS患者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宫颈炎64例,CIN Ⅰ 33例,CIN Ⅱ 17例,CINⅢ 16例,其中高度官颈上皮、内瘤变者(CIN Ⅱ、CINⅢ)为23例,占19.17%.2)ASCUS中P16阳性表达在宫颈炎组、CIN Ⅰ组、CIN Ⅱ组、CINⅢ组分别为6.25%、51.52%、82.35%、83.33%.P16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炎组与ClN Ⅰ组,CIN Ⅱ组,CINⅢ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P16强阳性表达为判定标准,则检出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26%、92.78%、72%、94.74%.3)Ascus中HPV16阳性表达率在官颈炎组、CIN 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分别为21.88%、39.39%、76.47%、83.33%,HPV16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炎组与CINⅡ组、CINⅢ组,CIN Ⅰ组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细胞块上检测P16,HPV16可用于ASCUS中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stathmin 1和HIF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tathmin 1和HIF1在宫颈鳞状上皮、上皮内瘤变和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tathmin 1在宫颈鳞状上皮、CIN Ⅰ、CINⅡ、CINⅢ、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4%、20.7%、21.9%、72.7%和84.3%,CINⅢ级与宫颈鳞癌中stathmin 1表达率较宫颈正常组、CIN Ⅰ级组、CINⅡ级组显著增高.HIF1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 Ⅰ、CINⅡ、CINⅢ、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6%、15.9%、29.3%、73.5%和79.5%,CINⅢ级组与宫颈鳞癌组中HIF1表达率较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CIN Ⅰ级组、CINⅡ级组显著增高.Stathmin 1和HIF1在Ⅲ-Ⅳ期宫颈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工-Ⅱ期,两者表达之间有关联.结论:Stathmin 1和HIF1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和演进有关.  相似文献   

7.
徐韶杰  董稚明 《疑难病杂志》2010,9(6):430-432,F000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宫颈内瘤样变(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法检测92例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和40例CIN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PTEN阳性表达率为19.57%,CIN组为42.5%,癌旁正常宫颈组为97.8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INⅠ级、Ⅱ级、Ⅲ级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35.71%和18.18%,CINⅠ级与CIN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级、Ⅲ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宫颈鳞癌组中的表达随TNM分期的上升而下降(P<0.05),而在不同年龄和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进展PTEN的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表达降低是宫颈癌进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也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嗅素4(OLFM4)、细胞增殖抗原67(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1例正常宫颈上皮、26例CINⅠ、32例CINⅡ及28例CINⅢ组织中OLFM4、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计算两种标记物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CIN组织中OLFM4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9.012~9.463,P<0.05);而OLFM4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OLFM4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1%,阴性预测值为76.2%,约登指数为0.740。Ki-67在不同级别CIN组织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4.24~5.46,P<0.05);而Ki-67在CIN不同级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Ki-67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为60.2%,特异度为5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23.3%,约登指数为0.102。结论 OLFM4、Ki-67的表达随CIN进展而增强,OLFM4的辅助诊断价值高于Ki-67。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pithelial-cad,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在宫颈上皮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 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E-cad和β-cat在正常宫颈上皮、CIN Ⅰ级、CIN(Ⅱ~Ⅲ)级及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中E-cad和β-cat为膜表达.E-cad表达在正常宫颈与鳞癌之间、CIN Ⅰ级与鳞癌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的不同病理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表达在正常宫颈与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以及CIN Ⅰ级与鳞癌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鳞癌的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d和β-cat异常表达是宫颈上皮性肿瘤进展的早期表现;在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LEEP刀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LEEP刀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CIN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对LEEP标本病理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并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LEEP标本诊断CINⅠ符合率为54.5%,诊断CINⅡ符合率为61.8%,诊断CINⅢ符合率为60.0%。CINⅠ级、Ⅱ级、Ⅲ级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简单、易行,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TCT与HPV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1500例女性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HPV、TCT检查,观察和分析两项检查指标的阳性率及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500例患者中HPV-DNA检查阳性305例,阳性率为20.33%。慢性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患者中HPV阳性率分别为2.44%、6.59%、16.49%、40.74%。CINⅢ级患者HPV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Ⅱ级、CINⅠ级及慢性宫颈炎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TCT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对比发现ASC-US患者中CINⅠ级比例最高,达到61.61%。LSIL患者中CINⅠ级、CINⅡ级比例均较高,分别为43.89%、34.44%。HSIL患者中CINⅡ级比例最高,达到48.75%。结论在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中TCT、HPV检查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病程程度加重HPV阳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黄光辉  陈应智 《广东医学》2007,28(5):778-780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病理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内在关系.方法 观察429例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病理活检诊断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活检诊断为CIN Ⅱ级和Ⅲ级的组织切片全部进行复习,分年龄组进行对照与细胞学与活检符合率对比.结果 显示液基细胞(ASCUS)131例(30.5%),低度瘤变216例(50.4%),高度瘤变82例(19.1%);活检为慢性炎症221例(51.5%);CIN Ⅰ级78例(18.2%),CIN Ⅱ级39例(8.6%),CIN Ⅲ级(含原位癌)93例(21.7%).有少数病例上皮内低度瘤变,活检亦为CIN Ⅲ级.细胞学显示高度上皮内瘤变高发年龄组为20~40 岁,而活检显示CIN Ⅱ,Ⅲ级高发年龄组为30~50岁.结论 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高度瘤变均应做活检,以及早发现CIN Ⅲ级或原位癌,以防漏诊;上皮内低度瘤变亦有发现CIN Ⅱ,Ⅲ级,建议应积极做活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钙黏附素(E-cad)和β-连接素(β-ca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宫颈组织病理存档石蜡包埋组织钙黏附素和β-连接素的表达.结果:E-cad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各级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66.7%和55.6%,42.9%,即从柱状上皮移位→CIN Ⅰ级→CINⅡ级→CINⅢ级,E-cad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β-catenin在柱状上皮移位组织、CIN各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7.8%和61.1%,50.0%,即从柱状上皮移位→CIN Ⅰ级→CINⅡ级→CIN Ⅲ级,E-cad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黏附素、β-连接素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进展相关,在估计CIN的预后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保守性治疗Ⅰa1期宫颈鳞癌及不适于行宫颈锥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2年7月—2011年4月,选择经大面积CINⅢ(阴道镜下病变面积≥3/4)、CINⅡ~Ⅲ锥切术后或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复发、病变残存、切缘阳性、LEEP并活检后病理诊断的宫颈鳞癌Ⅰa1期(除外脉管受累)、CINⅢ合并阴道上段上皮内瘤变(VAIN),且要求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的患者,行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3例患者顺利完成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治疗,其中4例因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癌Ⅰb1期退出研究。在79例接受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患者中,Ⅰa1期宫颈鳞癌6例,大面积CINⅢ61例(23例累及腺体),CINⅢ合并VAIN 3例,CINⅢLEEP术后病变残存6例、切缘阳性2例,CINⅡ锥切术后复发1例。患者年龄23~40岁,中位年龄33岁,平均手术时间39 min,平均出血量40 ml,平均住院天数10 d。随访8~85个月,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9个月,无一例出现手术副损伤,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及术后复发病例,无性生活影响。5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1例患者自然流产1次,人工流产1次,现术后第3次妊娠20+2周。足月妊娠分娩4例,其中3例为剖宫产,1例为顺产。结论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是一种保守性治疗Ⅰa1期宫颈鳞癌、大面积CINⅢ、CINⅢ合并VAIN以及CINⅡ~Ⅲ锥切术后复发、病变残存、切缘阳性等不适于行宫颈锥切术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对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0例正常宫颈、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50例宫颈鳞癌封存标本进行FHIT蛋白表达及HPV16/18 DNA检测.结果 (1)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以及宫颈鳞癌中,FHI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 (100%)、10 (83.3%)、16 (59.3%)、11(22%).其中,正常组与CINⅡ~Ⅲ之间、ICC有明显差异性,CIN Ⅰ与ICC之间有明显的差异,CINⅡ~Ⅲ与ICC有明显差异.(2)宫颈病变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与HPV16/18 DNA阳性表达率呈现负相关(r=-0.446,P=0.006).结论 宫颈癌中FHIT蛋白的异常表达与HPV16/18 DNA呈现明显负相关,FHIT蛋白和HPV16/18 DNA联合检测可能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55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LEEP术治疗宫颈内瘤变平均时间6.8min,出血量9.6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 CINⅡ、 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Ⅰ、CINⅡ、CINⅢ呈正相关关系,rs=0.785(P<0.01),治愈率为98.6%(149/151),151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34例(88.7%).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宫颈黏膜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乙酰肝素酶在56例CIN(CINⅠ12例,CINⅡ26例,CINⅢ18例),宫颈鳞癌5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20例)中的表达.结果:在CINⅠ,CINⅡ,CIN Ⅲ组织中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38.48%,44.44%,宫颈鳞癌中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率为48.14%.CIN与宫颈鳞癌的表达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20例宫颈鳞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癌组织内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70.00%)明显高于无转移组(35.2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乙酰肝素酶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无关.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艳东  郑建云  刘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11):876-879,939,94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E-cadherin、p16、Ki67的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CINⅠ、40例CINⅡ及40例CINⅢ中的E-cadherin、p16和Ki67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80%,40%,37.5%;p16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65%,87.5%,95%;Ki67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82.5%,92.5%,100%。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Ⅰ中,E-cadherin表达于细胞膜,p16表达在上皮的下1/3,Ki67增殖指数较低;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Ⅲ中,E-cadherin异常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p16弥漫表达于上皮的2/3到上皮全层,Ki67增殖指数较高。结论生物标志物E-cadherin、p16及Ki67对准确地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其分级,并且评估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AE1/AE3检测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结果免疫组化AE1/AE3检测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HE染色检出率;宫颈鳞癌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Ⅲ无明显差异;VEGFR-3阳性淋巴管数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VEGF-C表达与VEGFR-3阳性淋巴管数呈明显正相关;VEGF-C及VEG-FR-3均与淋巴结的转移有关。结论AE1/AE3检查有利于发现淋巴结微转移;VEGF-C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管的生成,从而利于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宫颈刮片(TBS分级)、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对2010年扬中市免费宫颈癌筛查中159例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刮片细胞学阳性率CINⅠ44.44%、CINⅡ73.33%、CINⅢ76.19%,阴道镜检查阳性率CINⅠ66.67%、CINⅡ88.89%、CINⅢ90.48%.阴道镜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刮片(TBS分级)检查,CINⅠ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阳率显著低于CINⅡ和CINⅢ,CINⅡ和CINⅢ的阳性率无差别.结论 联合采用宫颈刮片(TBS分级)、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能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减少CINⅠ的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