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增强子Ⅰ对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自身增强子Ⅰ(enhancerⅠ,ENHⅠ)对HBVDNA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以HBVadr亚型全基因DNA序列为模板分别扩增表面抗原(HBsAg)和HBsAg-ENHⅠ基因片段,重组到载体VR1012中,构建两种HBVDNA疫苗,转染COS-7细胞及HepG2细胞并免疫BALB/c小鼠。采用蛋白印迹、ELISA、ELISPOT等方法检测其在COS-7和HepG2细胞内的表达及小鼠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效果。结果转染的HepG2和COS-7细胞均表达HBsAg;连接ENHⅠ的HBVDNA疫苗转染HepG2细胞后HBsAg表达量明显升高,两种疫苗转染COS-7细胞表达HBsAg无明显差异;免疫小鼠后第2周产生HBsAb及HBsAg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两种疫苗免疫产生的HBsAb及HBsAg特异性CTL无明显差异。结论ENHⅠ可使HBVDNA疫苗转染HepG2细胞表达HBsAg明显增加,对转染COS-7细胞表达HBsAg及接种BALB/c小鼠引起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2提高HBV-S DNA疫苗的免疫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IL-2真核表达载体对HBV-S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基因疫苗及IL-2真核表达载体,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4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活性.结果免疫8周后,单纯注射pCR3.1-S及共注射IL-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鼠血清450nmA值分别为1.24±0.10及1.98±0.17.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50.5±6.4)%及(61.9±7.1)%,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IL-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HBV感染.  相似文献   

3.
HBV DNA疫苗诱导健康及HBV转基因小鼠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BVCTL表位多肽体外刺激或冲击免疫效 (E)、靶(T)细胞 ,以观察DNA疫苗诱导健康及HBV转基因 (Tg)小鼠细胞免疫效果。结果发现 ,DNA疫苗能有效诱导健康BALB/c小鼠CTL活性 ,活性强弱与E/T比值及其上清液中IFN γ分泌水平有一定关系。HBsAg表位多肽(pp2 0 )体外刺激DNA疫苗免疫组效应细胞 ,培养上清IL 1 2释放水平 (2 1 1 3± 39 8pg/ml)明显较对照组 (86 7±2 7 1 pg/ml)高(P <0 0 5 ,t=4 4 82 )。DNA疫苗免疫HBVTg小鼠诱导CTL活性 (1 2 7%± 6 7% )较蛋白疫苗免疫对照组(1 7%±3 2 % )高(P <0 0 1 ,t=3 6 2 9) ;其效应细胞体外受 pp2 0刺激后分泌IL 1 2水平 (4 0 0± 30 1pg/ml)明显高于同期空载体免疫对照组 (3 8±3 0 pg/ml,P <0 0 5 ,t=2 376 )。采用在体电脉冲法DNA疫苗接种的 5只HBVTg小鼠中 ,于 4周时有 2只血清HBsAg阴转 ,并于 8周时出现抗 HBs阳性 ,而对照组中无一例血清HBsAg发生变化。表明HBVDNA疫苗能有效诱导健康及HBVTg小鼠细胞免疫应答 ,提示其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作为抗HBV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65增强小鼠对HBV DNA 疫苗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65的真核表达载体(pHSP65)对HBV 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H-2d)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肌内注射空载体pcDNA3,HBV DNA疫苗加HSP65佐剂(pHBVS2S pHSP65)或不加佐剂(pHBVS2S);ELISA法测定血清抗HBs抗体;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4 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s活性。结果:HBV DNA佐剂组免疫小鼠抗HBsAg抗体滴度虽高于不加佐剂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其IgG1/IgG2 a的比例不同于多肽免疫组,二者分别为0.395与10。佐剂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量是不加佐剂组的2~3倍。CTLs细胞杀伤活性(E∶T=100)佐剂组与不加佐剂组分别为:(53.68±7.5)%、(42.81±7.7)%,差异显著(P<0.05)。结论:HBV 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CTLs反应;HSP65佐剂能够有效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有望成为DNA疫苗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5.
治疗型HBV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治疗型HBV基因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行性 ,自行构建了HBV包膜蛋白前S2 ·S基因及人IL 2和IFN γ融合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并将双质粒融合蛋白作为佐剂组合成治疗型HBV基因疫苗 ,在健康小鼠、HBV转基因 (Tg)小鼠、新西兰兔和恒河猴体内进行了免疫效果试验。结果发现 :①特异性CTL活性提高 ;②对HBsAg特异性T细胞增殖能力提高 ,HBsAg 3 0 μg /ml对pcS2 ·S免疫的小鼠脾细胞的刺激指数 (SI =5 6± 0 9)明显较空白质粒pcDNA3 1组 (SI =2 0± 0 5 )为高 (P <0 0 1) ,免疫组的IL 2 /IFN γ分泌水平为 (2 2 6 3± 41 0 5pg/ml) /(5 1 1± 7 7pg/ml) ,明显较空白组的 (69 0± 2 2 1pg/ml) /(0 9± 0 7pg/ml)为高 (P <0 0 1) ;③HBV基因疫苗免疫健康小鼠局部引流淋巴结中DCs的诱导HBsAg致敏T细胞增殖指数 (4 2 0 )较pcDNA3 1组 (2 5 5 )为高 ;⑤用在体电脉冲法注射治疗型HBV基因疫苗后 ,检测血清抗 HBs水平 ,无论是小鼠、兔还是猴均有明显提高。提示该治疗型HBV基因疫苗能较好地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 ,为其治疗HB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鼠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转移、表达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受植物凝血素(PHA)和脂多糖(LPS)刺激BALB/c小鼠脾脏细胞中扩增出IL-18的cDNA,并构建表达IL-8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IL-18,转染PA317细胞,以逆转录巢式RT-PCR方法,验证细胞培养液上清分泌的假病毒颗粒中IL-18的表达,将假病毒颗粒感染2.2.15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上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HBV DNA。成功克隆出580bp的小鼠IL-18全基因并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在转染PA317细胞的上清中检测出含IL-18假病毒颗粒,上清感染2.2.15细胞后第3、5、7、14天,HBsAg、HBeAg逐渐下降,到14天时HBsAg已变为阴性,对HBV DNA有明显抑制作用。IL-18能成功地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表达,并有抑制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开发针对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HIV 1)流行株的艾滋病治疗性疫苗 ,构建含中国流行株HIV 1核心蛋白(gag)基因的核酸疫苗 ,并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效果。方法 将HIV 1gag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 pCI neo中 ,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I neoGAG ,并经XbaⅠ/Sal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pCI neoGAG和空载体pCI neo免疫BALB/c小鼠 ,通过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和IFN γ,通过MTT实验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通过乳酸脱氢酶 (LDH)实验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反应。结果 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HIV 1gag基因核酸疫苗 ;与空载体pCI neo组比较 ,pCI neoGAG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HIV 1p2 4抗体滴度和IFN γ均升高 (P<0 0 1)。pCI neoGAG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刺激指数 (SI)以及特异性CTL活性均高于空载体pCI neo组 (P<0 0 1)。结论 构建的针对我国HIV 1流行株的gag基因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可以诱导特异性体液和细胞性免疫应答 ,为进一步研制适用于我国的HIV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东部马脑炎病毒E2基因的表达及DNA免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东部马脑炎病毒E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对其DNA免疫原性进行观察。方法:采用RT-PCR扩增东部马脑炎病毒全长E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E2,以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经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证明E2基因可以表达后,用庐重组质粒DNA免疫Balb/c小鼠,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中病毒的特异抗体。结果: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表明E2基因在COS7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pcDNA-E2基因免疫小鼠可产生抗东部脑炎病毒的特异抗体。结论:东部马脑炎病毒E2基因的重组质粒DNA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东部马脑炎病毒体液免疫应答,为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靶向HBV C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对HepG2.2.15细胞中HBV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构建两个靶向HBV C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S1和S2,以及用于对照的非同源shRNA表达质粒S3。转染HepG2.2.15细胞后,通过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HBV C基因表达和细胞上清中HBV DNA、HBsAg和HBeAg表达。结果在转染后24 h时,HBV C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58%~83%,HBV DNA下降了2.44~3.36个log值,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51%~79%和50%~77%。S1、S2联合运用可以提高对HBV的抑制作用,而S3无抑制效果。结论靶向HBV C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S1、S2及其联合运用,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彩虹明樱蛤多糖(MIP)对转染HBV的HepG2细胞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10-2~104μg/ml)MI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2.15细胞,采用MTT法、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法(TRFIA)和ELISA法检测MIP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及HBsAg、HBeAg、Pre-S1Ag表达的影响,采用FQ PCR检测MIP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MIP在10-2~102μg/ml浓度范围内对HepG2.2.15细胞无毒性作用,TC50为4633μg/ml。MIP在10-2~102μg/ml浓度范围内,对HBsAg、HBeAg、Pre-S1Ag以及HBV DNA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相应的治疗指数分别为129、28、20和83。结论 MIP具有一定的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11.
EGFP-HBVP22e融合蛋白在HepG2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P22e的HepG2细胞系.方法 以含1.2拷贝HBV基因(adr亚型)的p3.8Ⅱ质粒为模板,PCR获得HBVP22e cDNA片段,分离插入通用T载体pMD18-T中鉴定,然后装入真核表达型载体pEGFP-C2中,HBVP22e与EGFP基因融合,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HBVP22e融合蛋白的胞内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阳性克隆细胞EGFP-HBVP22e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HBVP22e,并转染HepG2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鉴定,获得稳定表达EGFP-HBVP22e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结论 该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HBVP22e的生物学功能与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登革3型病毒NS1基因重组质粒DNA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登革3型病毒NS1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观察其免疫原性,为登革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感染鼠脑中提取登革3型病毒RNA,经RT-PCR获得NS1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NDA转入COS7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将重组质粒DNA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免疫原性。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了NS1基因片段已经插入真核表达载体,用免疫荧光法证明转染了重组质粒的COS7细胞的胞浆中有特异荧光。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后可观察到诱发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结论:含有登革3型病毒NS1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可以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而且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3(NS3)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NS3和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1(-)-X,分别瞬时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病毒基因的表达。两个表达质粒分别及同时与报告质粒pCAT 3-promoter共转染HepG2细胞,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水平,酶的活性反映了表达的肝炎病毒蛋白对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两个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NS3及pcDNA3.1(-)-X在HepG2细胞均以瞬时表达相应的肝炎病毒蛋白;单独共转染实验中pcDNA3.1(-)-NS3.1(-)-X组的CAT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的3.6倍和4.4倍,两种质粒共同转染时酶的表达是对照的8.5倍;表达质粒对CAT酶表达的激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研究表明,HepG2细胞中表达的HCV NS3蛋白和HBV X蛋白均具有反式激活SV40早期启动子的功能,并且两种蛋白的反式激活功能具有协同特性。本实验有助于解释HCV、HBV感染,尤其是共同感染的致病(癌)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蛋白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XNRDl)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 以302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自行构建的乙型肝炎病毒前-S2蛋白反式调节的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TXNRD1的启动子区域(TXNRD1p),PCR扩增TXNRD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TXNRD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pcDNA3.1(-)-preS2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pCAT3-TXNRDlp和pcDNA3.1(-)-preS2瞬时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5.7倍、pCAT3-TXNRDlp的2.2倍。结论 该TXNRD1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HBV的前-S2蛋白具有反式激活TXNRD1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2真核表达载体(pWRG3169)对HBV-SDNA疫苗(pCR3.1-S)诱导Balb/c小鼠(H-2d)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稳定表达HBsAg的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P815-HBV-S)成瘤性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DNA疫苗主白细胞介素12真核表达载体,背部皮下接种P815-HBV-S细胞,观察成瘤情况,4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活性。结果:对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阵列技术筛选HBV前-S1蛋白的反式调节基因谱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阐明前-S1蛋白的表达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以含有HBV全基因组的质粒G376-7(GenBank号:AF384371)作为模板,应用PCR扩增前-S1蛋白编码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preS1,以脂质体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并比较。结果 在1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30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38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 前-S1基因的表达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影响。DNA芯片技术是分析反式调节靶基因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蚓激酶基因在真核细胞COS-7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实现蚓激酶基因片段F-3,F-5在真核细胞COS-7中的表达,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蚓激酶蛋白。方法:将F-3,F-5与分泌表达载体pcDNA3,1( )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和pcDNA-5,利用COS-7细胞进行基因F-3和F-5的瞬时表达;纤维蛋白平板法对培养液上清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蚓激酶基因片段F-3,F-5在真核细胞COS-7中实现了表达;SDS-PAGE显示蛋白质条带,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培养液上清有明显的纤溶活性。结论:蚓激酶基因片段F-3,F-5可在真核细胞COS-7中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GFP-N1-CB,转染体外培养的COS-7细胞,以观察CB重组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PCR方法扩增得到去除终止密码的cB融合基因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CB。脂质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COST细胞后,以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验证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在活细胞状态下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直接观察CB-GFP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RT.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均证明CB—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N1-CB在COS.7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空载体pEGFP-N1转染组中,COST细胞内荧光呈弥散分布;重组质粒pEGFP-N1-CB转染组中,绿色荧光主要聚集在细胞浆中。结论:CB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COST中得到高效表达,且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本试验为CB重组蛋白的提取及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