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Lewis肺癌小鼠炎性微环境中血清白介素-6(IL-6)及瘤体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 3)的影响,探讨麦粒灸对Lewis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 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液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成瘤后治疗组予以麦粒灸治疗,取双侧"后三里"穴,每穴5壮,1次/d,共10d。观察各组小鼠的体质量、生存状态积分、瘤体体积和生存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瘤体中STAT 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瘤体体积逐渐增大,治疗8、10d时治疗组小鼠瘤体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生存状态恶化、生存率降低,治疗6、8、10d时治疗组小鼠生存状态积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6和瘤体中STAT 3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血清IL-6和瘤体中STAT 3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结论:麦粒灸可提高Lewis肺癌小鼠生存状态,降低死亡率,控制瘤体生长速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炎性微环境、抑制信号因子IL-6及STAT 3持续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WCAP及其拆方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对白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胰腺癌BxPC-3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30只SPF级裸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复方组、健脾组、清热解毒组和软坚散结组,每组5只,观察各组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瘤质量及抑瘤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瘤组织中IL-6/STAT3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瘤质量均轻于空白对照组,5-FU组、复方组及各拆方组均可抑制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复方组抑瘤率高于各拆方组(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FU组、复方组和软坚散结组IL-6/STAT3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 D1、VEGF...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贯煎对肝癌细胞增殖和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JAK1/STAT1)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原癌基因(C-myc),B淋巴细胞瘤-2(Bcl-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50 mg·kg-1·(2 d)-1]组,一贯煎高、中、低剂量(46,23,11.5 g·kg-1·d-1)组。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一贯煎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CTX组造模后开始给药,模型组造模后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继续给药2周。处死各组小鼠,取瘤组织称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JAK1,STAT1蛋白磷酸化水平,蛋白电泳法检测C-myc,Bcl-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46,23,11.5 g·kg-1·d-1)及CTX均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P0.01);一贯煎高、中剂量均可明显降低JAK1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明显提高STAT1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一贯煎高剂量可明显降低C-myc蛋白表达,并促进p53蛋白表达,一贯煎高、中剂量可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一贯煎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控JAK1/STAT1磷酸化,促进其下游p53蛋白表达,抑制其下游Cmyc,Bcl-2蛋白表达,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复方丹参滴丸靶向调节JAK2/STAT3途径抑制卵巢癌大鼠的机制研究。方法:大鼠荷卵巢癌模型制备采取大鼠右腋窝皮下注射接种NUTU-19卵巢癌细胞悬液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阳性组,每组20只。观察大鼠肿瘤生长情况并计算抑瘤率;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性形态学变化。取卵巢癌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p-JAK2、p-STAT3、JAK2、和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和阳性组肿瘤瘤体质量、瘤体体积显著增多,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模型组、治疗组和阳性组大鼠卵巢癌组织内VEGF表达显著增多(P0.05);VEGF、p-JAK2、p-STAT3、JAK2、和STAT3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阳性组大鼠皮毛松散、饮食差状况减轻,卵巢癌组织呈现片状坏死、瘤细胞皱缩等病理性形态学变化,瘤体减小,肿瘤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和阳性组大鼠卵巢癌组织内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VEGF、p-JAK2、p-STAT3、JAK2、和STAT3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阳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瘤体质量、瘤体体积、抑瘤率、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比较无显著差异,VEGF、p-JAK2、p-STAT3、JAK2、和STAT3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靶向抑制VEGFJAK2/STAT3途径产生抗大鼠卵巢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STAT3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00只健康I CR小鼠进行空白分组和造模分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实验药物灌胃,1d1次,连用14d药。第15d处死,测出抑瘤率,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表达情况。结果:用药组小鼠瘤体重量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1),说明药物组都有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扶正抗癌方组及联合用药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高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中药组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提升作用;用药组小鼠肝癌中STAT3阳性率均低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扶正抗癌方能下调STAT3的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也能够保护免疫器官,从而使得小鼠的一般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与化疗药物共同使用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结论:扶正抗癌方能抑制移植性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及转移,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抗肿瘤生长可能与下调STAT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解毒方通过JAK2/STAT3通路对小鼠HCCLM3皮下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HCCLM3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联合组, 每组8只。中药组灌胃健脾补肾解毒方醇提物0.68 mg/ml, 联合组灌胃索拉非尼混悬液3.5 mg/ml加健脾补肾解毒方醇提物0.68 mg/ml, 1次/d, 连续给药4周。观察各组小鼠HCCLM3皮下移植瘤体积、瘤重、小鼠体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CCLM3皮下移植瘤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中药组、联合组小鼠HCCLM3皮下移植瘤平均瘤重降低(P<0.05), 皮下移植瘤组织JAK2、STAT3、p-JAK2、p-STAT3、N-cadherin、Vimentin表达降低(P<0.05), 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结论健脾补肾解毒方对小鼠HCCLM3皮下移植瘤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厚朴酚-二甲双胍缀合物(MMC)对人肝癌细胞(HepG2)移植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HepG2人肝癌细胞接种于雌性Balb/c小鼠构建肝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将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2 mg·kg^-1)及MMC低、高剂量组(22、44 mg·kg^-1),共4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给药21 d。记录小鼠体质量、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采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Tunel法检测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HepG2移植瘤组织中P-SAPK/JNK、p53、Bax、Bcl-2、细胞色素C(Cyt-C)、Pro-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荷瘤小鼠的体质量及移植瘤质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MMC低、高剂量组去瘤小鼠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顺铂组去瘤小鼠的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的细胞排列相对紊乱,部分肿瘤细胞细胞核深染、固缩,表现出凋亡现象,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的Bax、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0.01);MMC低、高剂量组的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MMC高剂量组的P-SAPK/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ro-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MMC高剂量组及顺铂组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内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细胞质内Cyt-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C能够抑制小鼠人肝癌细胞HepG2移植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能与调节P-SAPK/JNK/p53信号转导通路诱发线粒体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和胃法及其代表方六君子汤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组织中STAT3通路相关因子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食管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用EC9706细胞皮下注射裸鼠制备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空白组(C组)、模型组(M组)、六君子汤组(L组)、抑制剂组(S组)、六君子汤加抑制剂组(L+S组),C、M组为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组灌服六君子汤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组灌服生理盐水和腹腔注射Stattic工作液;L+S组灌服六君子汤水煎液和腹腔注射Stattic工作液。4周后摘除眼球取血和移植瘤,ELISA检测血清中IL-6、VEGF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34和VEG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中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君子汤组肿瘤体积较小(P0.05);各组移植瘤重量及组织中CD34表达均下降(P0.05);血清中抑制剂组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它各组没有明显差异;仅六君子汤组和抑制剂组中JAK2和STAT3表达下降(P0.05),抑制剂组中p-STAT3明显降低(P0.05),其它各组无明显差异。与抑制剂组比较,六君子汤组中CD34表达略高于抑制剂组(P0.05),其它各组无明显差异;STAT3蛋白表达中六君子汤组表达降低(P0.05),而联合抑制剂组则明显升高(P0.05);p-STAT3表达中,六君子汤组和及其联合制剂组均明显升高(P0.05)。与六君子汤组比较,除STAT3表达在联合抑制剂组表达有所增高(P0.05)外,其它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健脾和胃法及其代表六君子汤可以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下调移植瘤中CD34、JAK2、STAT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对肺癌细胞凋亡和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50只,随机分为环磷酰胺(CTX)组,模型组,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在小鼠右腋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癌荷瘤模型,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清燥救肺汤11,5.5,2.75 g·kg^-1·d^-1,造模前2周开始灌胃给药,CTX组以CTX 50 mg·kg^-1·(2 d)-1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接种后继续给药,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并取瘤组织;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肺癌组织JAK2蛋白磷酸化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TAT3,Bax,Cyclin D1的表达;透射电镜(TEM)观察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燥救肺汤高、中剂量组,CTX组肺癌细胞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和CTX组均出现显著的凋亡现象。结论:清燥救肺汤能明显促进肺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上调其下游Bax蛋白表达,下调其下游Cyclin D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隐丹参酮(CPT)对雨蛙素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模型的疗效及胰腺组织中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因子-kappa B(NF-κB)通路蛋白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处理组(高、低剂量组),每组5只,处理组分别予以5、10 mg/kg CPT预处理,采用雨蛙素(50μg/kg)联合LPS(20 mg/kg)造模;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变及p-STAT3表达情况;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TAT3、NF-κB通路蛋白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及病理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炎细胞浸润明显(P<0.01),STAT3、p-STAT3、NF-κB p65、IL-6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处理组血清脂肪酶活性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炎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1),STAT3、p-STAT3、NF-κB p65、IL-1β、IL-6表达降低(P<0.01),IκBα表达升高(P<0.01)。结论CPT可缓解雨蛙素联合LPS诱导的小鼠SAP,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TAT3和NF-κB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痰通腑方对结直肠癌前病变模型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CD)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中药组(消痰通腑方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柳氮磺胺吡啶加消痰通腑方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四组采用AOM/DSS"四步三循环法"造模。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及结直肠黏膜上皮病理情况,计算结直肠癌前病变成瘤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造模过程中(6周、14周、18周)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中NF-κB/IL-6/STAT3及AIC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运用消痰通腑方后,小鼠一般状况较模型组好。中西医结合组的成瘤率(33.33%)低于模型组成瘤率(50.00%)。在14周和18周,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NF-κB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而IL-6、STAT3和AICD表达水平均下调;与中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在IL-6和STAT3表达上差异不明显,但AICD表达显著低于中药组。结论消痰通腑方能够改善小鼠一般状况,降低结直肠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下调结直肠癌前病变小鼠直肠黏膜上皮中IL-6/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AICD蛋白表达水平,此作用途径可能是其降低结直肠癌前病变发生率、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赵梦溪  罗斌  吕建瑞  王宁 《陕西中医》2023,(8):1027-1031+1036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48只。造模组连续给予8周高脂饲料+红糖水构建NAFLD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隐丹参酮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2只。治疗4周后,检测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检测小鼠肝脏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油红O和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Nrf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和血清TG、TC水平,血清AST、ALT和MD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SOD、GSH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隐丹参酮组小鼠血清和肝脏TG、TC水平,血清AST、ALT、MD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SOD、GSH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HE染色和油红O染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PCOS模型动物卵巢细胞内PI3K信号通路的变化与卵巢内分泌功能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索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PI3K信号通路的变化趋势,并探讨隐丹参酮调节PCOS模型大鼠颗粒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从空白对照大鼠及PCOS模型大鼠获得的颗粒细胞分别分为空白组(空白对照组获取)、模型组(DHEA诱导PCOS模型大鼠获取)和隐丹参酮组(DHEA诱导PCOS模型大鼠获取,300 n M终浓度隐丹参酮处理24 h)进行体外培养及相应药物的预后。对各组细胞进行凋亡比率、培养液激素水平、甾体激素合成酶表达水平、葡萄糖摄取能力及PI3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隐丹参酮能够显著缓解PCOS模型大鼠颗粒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及培养液激素水平的异常;在显著提高卵巢颗粒细胞PI3K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同时,降低了PCOS模型大鼠颗粒细胞甾体激素合成酶STAR及CYP17的表达水平。结论:隐丹参酮治疗PCOS模型大鼠生殖机能异常的机制与PI3K途径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复方(肠复康,CFK)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STAT3、p STAT3及VEGF、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裸鼠结肠癌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种植后第1周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5-FU(5-FU组)、CFK低剂量(CFK低剂量组)、CFK高剂量(CFK高剂量组)、5-FU与CFK联合应用(CFK+5-FU组),1次/d,共用4周。种植后第5周末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瘤质、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结肠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 STAT3、VEGF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组及CFK+5-FU组平均瘤质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FK高剂量组、CFK+5-FU组平均瘤质均低于5-FU组(P0.05);CFK高、低剂量组、CFK+5-FU组MVD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FK高剂量组、5-FU组肿瘤组织中STAT3、p STAT3、VEGF及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解毒活血复方(CFK)可通过干预STAT3磷酸化,下调VEGF、MMP-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人结肠癌Lo Vo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大七气汤联合顺铂对上皮性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用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株构建60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复方大七气汤低剂量组(15.16g/kg)、中剂量组(30.33g/kg)、高剂量组(60.66g/kg),顺铂组(3mg/kg),联合组(复方大七气汤30.33g/kg+顺铂3mg/kg),连续给药14天,每隔两天测量瘤体积,治疗结束后剥取瘤体称重。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Bax、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瘤体积、瘤重均显著减小,联合组瘤体积和瘤重均显著小于其余各组。治疗组STAT3与Bcl-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Bax 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联合组STAT3、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最低,Bax mRNA及蛋白表达最高。结论:复方大七气汤对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能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少STAT3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于向艳  崔雯萱  孙士萍  赵连梅  张超  单保恩 《中草药》2016,47(10):1740-1745
目的探讨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p-hydroxycinnamaldehyde,PHD)对黑素瘤B16细胞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S法检测PHD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变化。构建黑素瘤B16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2组:治疗组小鼠ip 2 mg/kg PHD,模型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2组小鼠成瘤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酪氨酸酶(Tyr)、S-100B、MMP-9、p-P38和p-ERK蛋白的表达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分析小鼠肝和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PHD对黑素瘤B16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20μmol/L PHD处理B16细胞48 h后,细胞数量减少,呈典型分化形态。PHD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和质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肿瘤组织中Tyr和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MMP-9、S-100B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治疗组小鼠肝和肺无明显组织形态学改变,模型组小鼠肺部有肿瘤转移。结论 PHD对小鼠体内黑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董宏丹 《陕西中医》2021,(6):696-700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小鼠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96只,采用人结肠癌HT-29细胞悬液右前肢腋窝处皮下注射建立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低剂量组、黄芩苷中剂量组、黄芩苷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各16只,均腹腔注射给药10 ml/kg、1次/d,连续14 d。检测比较各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抑瘤率,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血清IL-6、IL-10水平,以及肿瘤组织IL-6、STAT3、p-STAT3、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抑瘤率、肿瘤组织AI较高,且黄芩苷低剂量组<黄芩苷中剂量组<黄芩苷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血清IL-6、IL-10水平、肿瘤组织IL-6、p-STAT3、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且黄芩苷低剂量组>黄芩苷中剂量组>黄芩苷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芩苷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抑制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荷肺癌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右侧腹股沟区皮下接种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方法建立荷肺癌裸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UA 5 mg/(kg·d)组、UA 10 mg/(kg·d)组、UA 20 mg/(kg·d)组和顺铂2 mg/(kg·d)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14 d。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裸小鼠生存状态和肿瘤特征;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后剥取肿瘤组织,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TUNEL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IHC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均明显改善,移植瘤组织瘤体较小、活动度和硬度均较低,移植瘤组织细胞不同程度皱缩、数量减少、间隙增大以及片状坏死等,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其中UA 20 mg/(kg·d)组改善情况最为显著。UA 10 mg/(kg·d)组、UA 20 mg/(kg·d)组和顺铂组小鼠移植瘤瘤体质量和Bcl-2蛋白表达OD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各给药组抑瘤率和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OD值及Bax/Bcl-2比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UA 20 mg/(kg·d)组瘤体质量、抑瘤率、Bcl-2和Bax蛋白表达OD值与顺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spase-3蛋白表达OD值及Bax/Bcl-2比值均显著高于顺铂组(P均<0.05)。结论 UA具有抑制荷肺癌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UA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表达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贞术消积汤作用H22移植瘤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探讨该复方体内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肝癌细胞移植于ICR小鼠皮下,贞术消积汤灌胃给药10 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和贞术消积汤组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和抗凋亡因子(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用药组细胞排列稀疏,组织产生大量空泡;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贞术消积汤组细胞内发现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贞术消积汤组Survivin mRNA低于模型组;贞术消积汤组STAT3和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贞术消积汤体内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细胞自噬有关,并通过抑制STA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1):128-131
目的:研究定心胶囊对ACE2-/y小鼠血压升高和心功能异常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静脉注射ACE2-/y小鼠建立高血压及心功能障碍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CE2+/y对照组、ACE2-/y模型组、定心胶囊组(12.5g/kg)和卡托普利组(3.75mg/kg)。造模后,监测小鼠收缩压,检测心功能,观察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STAT1的表达及活化。结果:定心胶囊降低血浆Ang Ⅱ水平,显示持续的降压效果。心脏超声多普勒显示显著增加短轴缩短率和应变率、降低LVEDd和LVSDd并改善左室前壁厚度。蛋白免疫印迹显示定心胶囊降低STAT3的磷酸化并抑制其核转位。结论:定心胶囊改善Ang Ⅱ诱导的血压升高及心功能障碍,与其抑制STAT3的磷酸化及核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