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微量白蛋白(UMA)增加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病史,测定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及舒张压;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UMA等相关性指标;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计算受试者分值。结果检出糖尿病肾病128例(59.2%),非糖尿病肾病88例(40.8%);其中糖尿病肾病组年龄、TC及UMA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Framingham评分糖尿病肾病组年龄评分及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评分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年龄评分及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评分增加,提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  相似文献   

2.
黄斌  封东来  马兆琴  杜燕  陈君辉 《西部医学》2011,23(7):1236-1238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探讨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糖尿病患者中进行ABI测定的患者524例,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T2DM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比值〈0.9入PAD组,≥0.9入非PAD组,同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身高、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C)、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心电图(EKG)检查,计算体重指数(BMI)、HOMA-IR、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PAD组156例,占29.8%。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前者的年龄大、病程长、2hPG、TG、LDL-C、脉压差、吸烟率明显增高,DBP和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TG、HbA1c是影响AB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增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下肢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对高危患者及时进行ABI检测,以早期诊断糖尿病合并PAD,防治糖尿病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超联合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及ABI、TBI检测方法,分别对127例T2DM患者进行测定,根据有无血压、血脂异常分单纯T2DM组62例,T2DM+合并症组65例,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 T2DM组及其合并症组的PAD超声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T2DM+合并症组的PAD超声检出率高于T2DM组;T2DM组以ABI≤0.9为标准,3组间PAD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单纯ABI检测结果比较,PAD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BI联合TBI检测结果比较,PAD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PAD随患者病程、年龄的增加而加重,并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的影响.结论 ABI、TBI检测具有无创、简单、可重复性强的特点,结合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可早期诊断T2DM患者PAD.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1年11月接诊的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史回顾、生化检查、踝肱指数(ABI)测定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ABI〈0.9为异常,双侧ABI中有一侧〈0.9,即入选PAD组;ABI均≥0.9者入选非PAD组。结果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的病程时长、合并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率、HbA1c达标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促发PAD的重要原因之一,病程长、合并高血压、冠心病,HbA1c达标率低等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PAD发生率明显增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的测定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利于PAD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踝肱指数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李锦华  陈越  赵敏 《广西医学》2009,31(1):45-46
目的以踝肱指数异常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探讨PAD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液探测仪测定208例糖尿病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以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NPAD)。结果208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45例,占21.9%。合并PAD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PAD组病程长,年龄大,餐后血糖(2h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脉压差大,吸烟率高,合并冠心病明显增多。舒张压(DB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明显降低。结论ABI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高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下肢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踝肱指数( ABI)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外周动脉病变( PAD)的相关性,对外周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ABI作为评价外周动脉病变简易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以0.9≤ABI<1.3为正常组,ABI<0.9为低ABI组,对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白蛋白/肌酐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ABI值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低ABI组年龄、病程、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收缩压、尿白蛋白/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正常ABI组(P<0.05)。年龄(OR=1.21,95%CI:1.08~1.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43,95%CI:1.27~1.53)、尿白蛋白/肌酐(OR=1.29,95%CI:1.01~2.33)是ABI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降低与多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关,ABI测定可作为预测糖尿病PAD的简易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 ABI(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指数)不同将其分为DM1组(0.9≤ABI≤1.3,n=46)、PAD1组(0.5≤ABI〈0.9,n=51)、PAD2组(ABI〈0.5,n=14),正常对照组35例,为同期体检健康人群.分别测定皮肤AGEs、糖化血红蛋白、ABI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1组相比,PAD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PAD2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高于PAD1组.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升高并可能参与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踝肱指数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PAD)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英国产ES-1000SPM血管多谱勒诊断仪对98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HbA1C. 结果 检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38例(38.8%),其中无临床症状者15例.和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 h血糖、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踝肱指数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且无创、价廉、简单,患者易接受.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引起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凯  贾程芳  董雪红  郑芬萍  李红 《浙江医学》2010,32(7):1001-1003,1006
目的分析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测定2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踝肱指数(ABI)。并将ABI〈0.9者列为PAD组。ABII〉0.9为非PAD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包括non—HDL,C)、C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并探讨与PAD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PAD组53例(22.7%);PAD组LDL—c与non—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PAD组(均P〈0.05或0.01);在TG≤2.26mmol/L和〉2.26mmol/L时,PAD组的non—HDL—c水平均高于非PAD组(均P〈0.05或O.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non—HDL—c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PA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non—HDL—c是2型糖尿病伴发PA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0.
刘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31-1332
目的:探讨踩臂指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483例(年龄≥60岁)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分为PAD组(ABI≤0.9,n=144)和非PAD组(ABI>0.9,n=339),随访1年。结果:PAD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冠状动脉血运重建)49例(34.0%),高于PAD组的59例(17.4%);(P=0.001)。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BI(OR=2.45),糖尿病(OR=2.01),年龄(OR=1.74),陈旧心肌梗死(OR=1.65)。结论:ABI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及其伴下肢动脉病变(PAD)患者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以比值小于0.9为异常.结果:本组128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27例,占21.1%.下肢动脉病变组与非下肢动脉病变组比较,前者的年龄大、病程长、餐后血糖、TG、LDL-C、脉压差、合并冠心病率明显增高,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ABI早期诊断并治疗PAD对预防糖尿病其他心血管并发症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意义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对10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检测,按照ABI值分为两组,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BI异常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年龄、病程、收缩压、脉压差、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吸烟率以及合并溃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bAIC、餐后血糖、高TG、收缩压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 ABI检测是临床方便、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指标.年龄、病程、高TG、血搪及血压控制差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踝臂指数(ABI)在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检测284例2型糖尿病(172DM)患者ABI,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对部分ABI<0.9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生化间的差异,分析ABI与血糖、血脂、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血压的关系.结果 检出PAD 96例(33.8%),其中68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和狭窄.PAD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均高于非PAD组.结论 ABI是诊断糖尿病PAD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方法,T2DM患者常规进行ABI检测可以及早发现PAD.ABI与FBG、2hBG、HbAlc、TG、LDL-C、收缩斥相关,均是P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踝肱指数(ABI)评价高血压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日本欧姆龙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对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ABI测定,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脂、血糖、肾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并比较两组共患病情况及吸烟率等指标。结果检出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病变28例(35.0%),其中无症状者12例。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hs-CRP明显升高,且PAD组合并糖尿病(DM)比例升高,和非PAD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PAD组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升高,且合并冠心病(CHD)、吸烟者比例升高,和非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可用于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炎症可能参与了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ABI降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踝肱指数(ABI)检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108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检出PAD患者28例(25.9%)。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h血糖、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PAD;合并糖尿病PAD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血糖高、TG高、LDL—C高、HbA1c高。常规进行ABI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PAD。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肾小球滤过率、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ABI),在我院测定过ABI值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挑选40例ABI≥0.9的患者为非PAD组,40例ABI0.9的患者为PAD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PAD组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较非PAD组降低或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非PAD组升高。结论高同型半胱酸血症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朱翠颜  林健才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67-1169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8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并进行分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低ABI组),0.9≤ABI<1.3为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正常组),ABI≥1.3为下肢动脉硬化组(高ABI组),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吸烟史等一般情况,并检测糖脂等代谢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BI的危险因素。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ABI为21.2%,与正常组比较,低ABI组和高ABI组年龄、吸烟率、HbA1c、TG、收缩压、UA均明显升高,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亦明显升高。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外周动脉病变(PAD)患病率;高龄、高血压、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踝肱指数(ABI)检查,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并分析影响ABI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长寿区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糖尿病患者112例,使用多普勒血管超声仪检测ABI,同时检测血脂、HbA1C等;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BI的危险因素.结果 112例糖尿病患者中,ABI降低组(ABI<0.9)13例(11.6%);ABI升高组(ABI≥1.3)6例(5.3%);ABI正常组(0.9≤ ABI< 1.3)91例(83.1%).与ABI正常者相比,ABI降低组患者年龄更大,病程更长,收缩压、TC、LDL-C更高;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导致ABI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病程和LDL-C是导致ABI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ABI检测发现,大约11.6%的糖尿病患者存在PAD;合并糖尿病PAD的患者血压、血脂代谢紊乱更为明显.因此,对门诊和住院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ABI检测以早期发现糖尿病PAD;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对于预防糖尿病PAD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2-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相关性。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ABI检测值分为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ABI≤0.9)组50例和非PAD组(0.9ABI≤1.3)62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患者血糖72 h,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的差异。结果两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Hb A1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性别、体重指数(BMI)、TC、TG、HDL-C、胰岛素、C肽水平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AD组平均血糖水平(MBG)及标准差(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均高于非PAD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ABI与年龄、病程、收缩压、Hb A1c、LDL-C、MBG、SDBG、MAGE及LAGE呈负相关(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ABI与MAGE及LAGE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06、-0.351,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MAGE、LAGE是P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糖波动与P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张旭  刘清源  万建平 《海南医学》2010,21(11):24-27
目的观察高危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情况,探讨踝臂指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93例高危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科林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受试者的ABI值,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高危患者中合并PAD者为121例,总的患病率为30.8%,女性PA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9.8%∶18.6%,P〈0.01)。PAD组年龄、总胆固醇、2型糖尿病显著高于非PAD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是高危患者伴PAD的危险因素。结论踝臂指数是筛查高危患者伴PAD的简单易行又可靠的指标,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是高危患者踝臂指数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