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ELISA法检测了12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28例健康者血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a「LP(a)」、结果表明脑梗塞、脑出血及冠心病三组疾病olLDL及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尤以脑梗塞最为显著,oxLDL和LP(a)阳性率高达76.3%和73.7%,结果说明oxLDL及LPa)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关,本方法可以做心、脑血管疾病的辅诊手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脂水平与脑梗塞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105例脑梗塞与非脑梗塞病人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奚蛋白(a)[LP(a)]含量。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中TC、TG、LDL-C及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揭示,LP(a)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脂蛋白(a)水平与脑血管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对11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LP(a)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血管病组LP(a)平均为468.77±147.84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6.42±82.61mg/L(P<0.01);其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塞患者LP(a)平均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LP(a)异常在脑血管病不同年龄及病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析表明,LP(a)升高与脑血管病发病显著相关,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血栓性脑梗塞和脑出血之间脂质代谢的异同,评价脂质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本文测定了40例血栓性脑梗塞、32例脑出血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脂类含量,结果发现血栓性脑梗塞组甘油三酯(TG)含量和脂蛋白a[Lp(a)]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脑出血组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脑出血组和血栓性脑梗塞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及其亚组分(HDL2-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载脂蛋白ApoB-10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屠 血经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测定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并分析其合并症及病情与血浆oxLDL的关系。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老年冠心病合并NIDDM患者血浆oxLDL高于无此合并症组(P〈0.02),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oxLDL高于其它冠心病患者(P〈0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α)的水平与其病情发展关系,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5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DM)和43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脂蛋白(α)〔Lp(α)〕的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血清oxLDL及Lp(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且糖尿病伴有慢性病变者oxLDL及Lp(α)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此结果提示:血清oxLDL及Lp(α)两项血脂指标与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对于监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的动脉硬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72例心血管病人、51例脑血管病人和71例健康对照,进行了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在年龄、性别等因素均衡的基础上,显示心、脑血管病例组的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116mg/L和083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43mg/L)。进一步将两病例组分为心肌梗塞、非心梗性冠心病、脑梗塞和脑出血亚型后,发现除了脑出血组外,其余三组的DD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果揭示D二聚体的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其含量可作为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此外,根据D二聚体水平鉴别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实际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血浆OXLDL,LP(a)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和31例正常人的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血浆中OXLDL和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OXLDL与Lp(a)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OXLDL,Lp(a)是两种相互独立的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与血脂蛋白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秋杰  陈秀琴 《北京医学》1998,20(4):272-275
目的:探讨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apo)AI,AⅡ,B,CⅡ,CⅢ,E在脑血管疾病发病中的意义及其作用,方法:选择脑梗塞病人165例,脑出血病人135例,健康对照组30例,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脂蛋白谱,结果:脑梗塞病人Lp(a)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C(HDL-C),apoAI显著降低,脑出血前人apoE显著增高,脑梗塞与脑出血共同存在着apoAI/apoB比值降低,apoAI,HDL-C,a  相似文献   

10.
张晓平  张建荣 《吉林医学》1999,20(3):140-141
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的水平与其病情发展关系,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5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DM)和43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脂蛋白(α)「Lp(α)」的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血清olLDL及Lp(α)水平同于健康对照组,而且糖尿病伴有慢性病变者oxLDL及L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11.
《JAMA》2005,294(23):3037
  相似文献   

12.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蒙医药的地位和现状,并对如何继承和发展蒙医药科学进行了探讨,为发展蒙医药产业,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蒙医药资源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 (ET )、降钙基因相关肽 (CGRP )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AH后血浆、CSF中ET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 ,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 :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 ,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 (CVS)的一种观察指示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AH后血浆、CSF中ET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CVS)的一种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Ⅱ型视盘血管炎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观察Ⅱ型视盘血管炎(ODV)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在临床特征与荧光血管造影等方面的异同点,以期正确区分ODV,提高其治疗效果。②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12例ODV与30例CRV0病人在病因、临床表现、荧光血管造影(FFA)、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特点。③结果ODV病人多为青壮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视力≥0.5(含矫正视力),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敏感,勿需激光治疗,预后较好,FFA检查未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CRVO病人多见于中老年,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视力下降明显,多数视力〈0.1,甚至数指或眼前手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无效,预后差,FFA多可见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病史长者可见新生血管形成。④结论Ⅱ型ODV极易误诊为CRVO,因两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不同,因此,临床上通过二者的病因及辅助检查为其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种改进的方法,从100g猪心室肌中提取心肌肌球蛋白370mg,并进一步分离和纯化其亚基成分,分别得到肌球蛋白轻链24mg和重链210mg,核酸含量<1%,不含有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及其它杂蛋白;SDSPAGE显示,猪心肌球蛋白重链为200~220KD一条带,肌球蛋白轻链则为27kd、21.4kd、19kd三条带;纯化猪心肌球蛋白的Ca2+激活ATP酶活性为0.24μmolPi/(mg·min),但其分离后的亚基则无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