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肌腱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肌腱解剖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在肌腱损伤后若未予及时修复,常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而修复后也需要长时间的外固定,既影响功能锻炼,损伤肌腱也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影响手术效果[1]。  相似文献   

2.
曲德海  刘冰 《医学综述》2014,(24):4433-4436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现象,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一种早期炎性因子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抗HMGB1治疗可以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甘草甜素可以与HMBG1结合并抑制其炎性因子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就HMGB1的结构、释放、受体及转导通路、功能及甘草甜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和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作为人体组织器官的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内皮功能障碍则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首要环节。肥胖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极为紧密的联系。本文就肥胖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机制及减重后内皮功能的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灌注加权成像(PW I)通常用于鉴别有足够血液供应、结构保持完整而不足以保持功能正常的大脑区域。以前的观察认为,皮质区功能障碍比自身皮质下结构的神经元缺失更能解释皮质下卒中导致的空间疏忽。本研究旨在鉴别空间疏忽患者由基底神经节卒中所致的皮质区功能障碍。在以基底神经节为中心的卒中损伤患者群中,使用立体标准化的PW I图谱以及半球间对照均衡容量成分方法,对共同区域结构完整而功能异常的皮质组织进行检测。上述新技术可以在不同个体的相同脑功能定位区对结构完整而灌注异常区域进行比较,同时避免由于局部灌注不同以及依赖观…  相似文献   

5.
蒙烨 《医学综述》2012,18(9):1325-1327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尤其是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常对机体正常敏感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化疗导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在全身感染、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中有着重要影响。化疗时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与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和化疗方式有关,亦和化疗前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相关。现对化疗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其防治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C)的使用是造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最常见的原因,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近期研究认为GC引起的ONFH与骨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损伤密切相关,骨内微循环功能障碍是ONFH的病理基础已得到共识,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瘀滞和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骨内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股骨头长期暴露于GC导致局部内皮功能障碍,BMECs的损伤及凋亡在ONFH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GC损伤BMECs的机制、BMECs损伤与凝血功能障碍及成骨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表现为是尿失禁、盆腔脏器的脱垂和夫妻性生活不和喈发生性功能障碍。如上述疾病的患者在产后不能尽早发现并进行康复训练,盆底支持组织因妊娠与分娩所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或者修复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患者排便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尽管内在系统尚优质完好,但脊髓损伤打断了自主神经和体壁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  相似文献   

9.
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目前被认为是诱发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环节,其中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受损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重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与内皮舒张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高血压导致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表现和临床意义,高血压导致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以及降压药物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目前被认为是诱发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环节,其中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受损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重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与内皮舒张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高血压导致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表现和临床意义,高血压导致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以及降压药物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药源性疾病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有药源性心肌损害、肺纤维化、肝损害、肾损害、贫血、药源性骨病等。本文通过对药源性疾病的定义,其造成的危害及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诊断,处理方法及防范措施的的收集、整理,提出合理使用药物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络病既包括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也涵盖了因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络病与脑小血管病共同具有病位迂曲、易于阻滞,病机复杂、难以治愈,症状多样、难以辨识等特点."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是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脑小血管病的病变过程.脑小血管病初起在气,脑络郁滞;久病在血,虚瘀互结.治疗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活血利水中药对脊髓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脊髓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120只脊髓损伤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复方组、方Ⅰ组、方Ⅱ组和激素组。前三者和激素组术后分别给予中药治疗和甲基强地松龙,于术后24h、7d、14d、21d、28d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运动功能恢复、脊髓局部钙离子浓度变化及脊髓组织学改变。[结果]复方组脊髓运动功能评分、及抑制钙离子浓度优于激素组;复方组的病变与方Ⅰ、方Ⅱ组相比,有缩小病灶的表现。[结论]中药与激素在抑制脊髓损伤的进程中,能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损伤、抑制BNDF增生及钙离子浓度上发挥有益作用。从功能和形态上证实中药较激素在近期治疗的类似性及远期疗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吴澎泞  熊帅  蒋晓涵  张怡  梁超  陈敏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5):1800-180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非胃肠道结构损害和生化异常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西医采用多种药物、心理疗法、调节饮食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近年中医药治疗IBS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便秘型与腹泻型,众多研究中针对5-羟色胺(5-HT)信号通路的中医药研究居多,且多获良效,故本文总结中医药基于5-HT治疗IBS的主要机制及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元医家李东垣的奠基之作《内外伤辨惑论》的辨惑本质以及内伤与外感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内外伤辨惑论》立论背景的研究,分析该论中主要的十三辨,进而思考辨惑的本质;同时联系李氏代表著作《脾胃论》中对解表药(风药)升发阳气作用机理的阐发,并与张仲景《伤寒论》等学术思想相比较,讨论外感风寒与内伤脾胃的对立与转化关系。[结果]发现《内外伤辨惑论》的辨惑实质并非在于病位之表里,而在于病证之虚实;从风药的作用机理以及表证、风药与脾胃的关系等分析,提出了内伤与外感病存在相关性。[结论]对《内外伤辨惑论》辨虚实本质的揭示及对解表药作用本质、内伤和外感相关性的认识,可以为临床辨证用药打开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华  郑少雄 《医学综述》2008,14(4):572-574
脂毒性是指持续的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造成的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游离脂肪酸增加,一方面造成胰腺本身的胰岛素抵抗,加剧β细胞的凋亡;另一方面,沉积于肝脏、肌肉等非脂肪组织,造成这些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因此,脂毒性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中医、西医、内服、外用、手术等多种方式治疗功能性便秘,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疗效确切、安全、且不易复发、远期疗效好的各种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功能性便秘治疗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各种疗法中都有效果良好的病例。结论:功能性便秘的疗法较多,临床上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斌  王耘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2):1190-1194
化学成分-靶点作用关系是在分子层面对中药作用机制的阐释,没能有效结合中医对“人”是功能性认识的特点,同时也难以体现中药整体作用的特色。本文在借鉴西药作用靶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所有中药功效术语的整理,得到135个功能靶点。以功能靶点与作用方式作为网络的节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边构建了中药功能靶点作用网络,并结合四君子汤、麻黄汤对功能靶点及其作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对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紧密结合了中药整体作用的特点,有助于在整体层面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药复方的设计与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致命的重要原因。但是糖尿病肾病的致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明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无疑可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包括诱发性、自发性和转基因等多种类型的动物模型,各种类型的动物模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变化等多个方面与人类糖尿病肾病具有相似的特征。应用这些模型有助于开展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发病机理、相关药物的开发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干细胞移植促进缺血后受损的脑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单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科研人员就中药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多集中在中医药对BMSCs体外增殖及诱导分化方面,中医药体内干预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报道较少。本文就不同中药体内干预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