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使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KA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缝合关节囊完成后仅给予观察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 g,对照组不给于氨甲环酸。观察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引血量、总失血量、输血率及血红蛋白下降率。结果两组患者APTT、PT、纤维蛋白原及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术后24 h引血量、总失血量及血红蛋白下降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PE)、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症状。结论给予TKA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失血量,且未提高术后PE、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在减少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首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在置换开始前将氨甲环酸15 mg/k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术后夹闭引流管3h后开放;对照组用100 mL生理盐水静滴,余步骤同观察组.记录2组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比率及输血量,同时观察下肢是否有深静脉血栓的症状.结果 观察组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4d均未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静脉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术后的显性、隐性失血量、输血量,降低了输血比率,且没有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王小军  陈永华  程昊  张占丰  林清宇 《浙江医学》2017,39(16):1373-1375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围术期总失血量和输血率的影响,评估氨甲环酸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术前所有患者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双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氨甲环酸组术中将1g氨甲环酸加入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分别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3d的血常规,并记录患者红细胞比容(HCT)和Hb水平,定期复查患者双下肢静脉彩超,根据公式计算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容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等指标,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内的病死率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术后1、3dHb和H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甲环酸组患者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输血率为37.1%,低于对照组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患者围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且不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但临床应用仍需谨慎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伤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间8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65岁,受伤时间≤6 h),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n=41)与对照组(n=40)。入院后即刻,氨甲环酸组一次性给予氨甲环酸10 mg/kg或总量1 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伤后1~3 d检查血常规,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超探查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隐性失血量、术前输血率和术前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骨折AO分型,入院即刻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1~3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逐渐降低,隐性失血量逐渐增加(P<0.000 1)。受伤后1~3 d,氨甲环酸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0 1)。氨甲环酸组术前输血率低于对照组(P<0.000 1)。两组术前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伤后隐性失血量,降低术前输血率,且不增加术前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王溪淳  胡斌  杨宏志 《当代医学》2021,27(16):132-133
目的 探讨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骨髓腔注入20 mL 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将2 g氨甲环酸注射液与20 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注入股骨髓腔,比较两组隐性、显性、围术期总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显性失血量略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隐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 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因骨性关节炎( OA)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 A组,23例),对照组( B组,23例),A组于手术缝皮结束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0 g氨甲环酸溶入20 mL生理盐水),B组注射20 mL生理盐水,均夹闭引流管2 h。比较两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术后6周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或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Hb及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术中、术后3小时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术后2周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未发现DVT形成,术后6周随访未发现下肢DVT或肺栓塞发生。结论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失血量及输血率,并且没有增加下肢DVT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氨甲环酸治疗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髓内固定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术中扩髓前应用1g氨甲环酸加入至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28例,术中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分别计算其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并术后10d超声检查是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结果2组患者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失血平均为(426.69±56.2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8.36±60.76)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性失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所有患者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应用氨甲环酸治疗能有效减少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后围术期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减少了输血患者人数及输血量。同时未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8.
王林鹰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646-4647
目的:分析全膝置换术中静滴氨甲环酸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全膝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氨甲环酸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静滴生理盐水,研究组静滴氨甲环酸。比较2组患者出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以及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5 d时,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膝置换术静滴氨甲环酸有利于降低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  相似文献   

9.
孟涛  尚希福 《安徽医学》2015,36(11):1325-132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铁剂和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失血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因单侧膝骨关节炎就诊并行初次 TKA 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于术前2周至术后2周口服补充铁剂,术中于松止血带前20 min 静脉给予15 mg/ kg 氨甲环酸,并于切口缝合完毕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0 g 氨甲环酸+20 mL 生理盐水),其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人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前检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 FIB、PT、APT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2周时 Hb 及 Hct 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输血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应用铁剂和氨甲环酸可安全、有效地减少单侧 TKA 围手术期的失血,促进患者术后 Hb、Hct 水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局部灌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2组病人均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局部灌注氨甲环酸溶液,对照组灌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病人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2组病人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和肢体周径变化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所有病人术后10 d均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均无静脉血栓形成,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心、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氨甲环酸局部灌注能够明显减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且不增加血栓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汶  李海波  许圣茜  王娜  徐琳  苟永胜 《重庆医学》2021,50(13):2237-2241
目的 评估术前联合静脉滴注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 A)内固定围术期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前30 min,以15 mg/kg氨甲环酸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术中于股骨近端开槽后将1 g氨甲环酸溶于50 m L生理盐水注入髓腔内;于植入PFN A前再将1 g氨甲环酸溶于50 m L生理盐水注入髓腔内.对照组不使用氨甲环酸.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与受伤间隔时间、年龄、手术耗时、性别、体重指数等).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后1、3、5、10、14 d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入院及术后1、3、14 d D-二聚体,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围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1、14 d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Hb及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患者术后1、3、5、10、14 d Hb及H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14 d 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对照组围术期失血量分别为(483.13±178.28)、(655.18±163.31)m L,隐性失血量分别为(364.25±45.37)、(531.78±47.28)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失血量分别为(118.36±32.36)、(123.87±35.51)m 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对照组输血率为分别为32.50%、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对照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0.00%、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明显降低PFNA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失血量及输血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甲环酸静脉重复给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39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9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30例;单次剂量组130例:术中松止血带前20min给予1000m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双次剂量组130例:分别于术中松止血带前20min、术后3h各1000m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记录术后48h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12h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术后14d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症状,术后1个月随访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必要时超声检查。结果单次剂量组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504-156)mL、(3524-237)mL;双次剂量组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分别为(426±198)mL、(221±216)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双次剂量组最低。术后12h血红蛋白保持水平单次剂量组[减少量为(2.2±0.7)g/dL]及双次剂量组[减少量为(1.6±0.5)g/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输血量双次剂量组(0.4±0.2)u明显低于单次剂量组(0.7±0.6)U和对照组(1.64-0.8)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小剂量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氨甲环酸并没有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风险,另外,术后重复给药可以显著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输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对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根据是否在术前30min时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分为两组。观察记录隐性失血量、输血率等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失血量分别为619(325~786)m L和913(681~1259)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P=0.021)。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427(301~653)m L和738(502~943)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19)。术后凝血机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输血人数及输血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0.010)。结论氨甲环酸可减少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隐性失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止血,对照组静脉注入氨甲环酸止血。观察统计两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输血量及输血例数。结果两组输血例数、隐性失血量及术中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以局部应用方式应用图单侧TKA术,可减少术中失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优于静脉注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关节囊内注射氨甲环酸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的影响。方法:行单侧THA患者40 例,均采用直接前方入路,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术中缝合关节囊后于关节囊内注射2 g氨甲环酸,对照组缝合关节囊后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隐性失血量、术前血红蛋白、术后血红蛋白、输血率等指标。结果:术后引流量(术后显性失血量)观察组155.0±23.0 mL,低于对照组的265.0±55.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观察组266.0±51.8 mL,低于对照组的315.0±57.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 d血红蛋白观察组98.0±4.5 g/L,95±5.5 g/L,高于对照组的88.0±3.8 g/L,82.0±4.5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3例(15.0%),输血量325.0±28.5 mL,对照组输血9例(45.0%),输血量460.0±60.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关节囊内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术后显性及隐性失血量,降低输血率,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2):135-138
[背景]探讨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4h对首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总失血量的影响.[病例报告]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给施行单侧THA,术后术区内留置1根引流管,氨甲环酸组40例向术区内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50mL,对照组40例注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4h后进行负压吸引.术后3d内每日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分别记录术后8,12,24h引流量及输血人数,计算隐性失血量;术后3~5d行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波检查.氨甲环酸组术后3d的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输血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血栓形成、术后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4h可有效减少首次行单侧THA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使用氨甲环酸,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血红蛋白和术后凝血3项。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松开止血带时与术后3小时,两组患者的凝血3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此药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进行氨甲环酸灌洗,探讨其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孟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分配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未使用氨甲环酸,观察组进行氨甲环酸灌洗,切口关闭后,采用引流管将氨甲环酸灌注入关节腔,且将引流管夹闭2 h。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总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行氨甲环酸灌洗,可以减少术后总失血量、引流量以及隐形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出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人工TKA的老年骨关节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于止血带松开前用注射器将TXA注射液0.5 g均匀洒于关节腔内;对照组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两组于手术后12 h内口服利伐沙班。记录和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例数,同时观察是否有术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及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形成。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不良事件及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形成。结论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减少老年TKA患者出血量,同时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失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4例患者,男9例,女65例。年龄57—83(67.2±6.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氨甲环酸组松止血带前30min将氨甲环酸1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后静脉点滴,对照组不给予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72.3±38.7)ml和(769.6±34.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手术总失血量分别为(691.8±88.7)ml和(968.5±38.2)m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结论老年患者TKA围术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手术失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