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吴茱萸本为行气之药,具有通行经络、温经散寒的作用,仲景将吴茱萸作为君药经过配伍组成吴茱萸汤方,确立了温通经脉、降逆止呕、温经散寒的功效。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发现,近代吴茱萸汤的临床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限于《伤寒论》书中所述病证,指出可从吴茱萸汤所主经络循行部位的角度来理解,将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以温通经络作为吴茱萸汤的首要方义,探究其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证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吴茱萸汤”为关键词,全文检索1994~2007年CNKI,对收集的150例完整病案进行统计,归纳总结吴茱萸汤现代临床治疗疾病的主症分布规律和临床新用,一般发病规律与辨证特点,不同主症中各单味药的用法用量差异等,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病案分析,探讨<伤寒论>湿病证治规律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左金丸首载于《丹溪心法·火六》,由黄连、吴茱萸二味药组成,是治疗肝火犯胃证的代表方。笔者通过考证左金丸的源流及发展,筛选整理古今医家在黄连-吴茱萸药对基础上衍化的13首方剂,并依据中医病因病机等理论,结合古今医家的相关阐释分析黄连与吴茱萸的配比、方中的配伍关系,以此探析左金丸类方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探讨崩漏古代医案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为崩漏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的研究,提取崩漏的证候要素和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结果显示: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进行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是:气虚、血虚、阴虚、内火、气郁、阳虚、血瘀。其靶位为:脾、肝、冲任、肾、心、肺。证候要素组合与临床证候诊断符合率的研究发现,7种证候要素可以组合成25种证候形式,涵盖了90.30%病案例数,临床涵盖率较高。得出结论: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构建崩漏辨证体系的新思路,其核心是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6.
探讨崩漏古代医案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为崩漏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的研究,提取崩漏的证候要素和靶位,应证组合规律。结果显示:通过对崩漏古代医案进行研究,提取的主要证候要素是:气虚、血虚、阴虚、内火、气郁、阳虚、血瘀。其靶位为:脾、肝、冲任、肾、心、肺。证候要素组合与临床证候诊断符合率的研究发现,7种证候要素可以组合成25种证候形式,涵盖了90.30%病案例数,临床涵盖率较高。得出结论:以“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构建崩漏辨证体系的新思路,其核心是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搜集名医名家对头痛的认识及对典型病案的分析,总结厥阴头痛的论治经验。发现《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作为辨证论治之纲领,主张分经论治头痛,其中厥阴头痛采用吴茱萸汤治疗疗效显著。探求《伤寒论》中厥阴头痛的辨证论治规律。  相似文献   

8.
温维  张梅奎 《四川中医》2013,(12):24-26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各类病案的整理和总结,可知叶天士非常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惯用天人观辨析病情,灵活运用其规律辨证施治。可见,“天人合一”辨证思路是叶天士重要的临证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9.
吴茱萸敷脐愈阳痿疗痛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茱萸敷脐愈阳痿疗痛经青海医学院中医系(810001)王付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主治寒性脘腹疼痛,头痛,疝痛,以及泄利、呕吐等证。余在《金匮要略》温经汤中用吴茱萸之启发下,以吴茱萸伍细辛、桂枝治疗阳痿、痛经,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此...  相似文献   

10.
康辉  陈天朝  姬海南  隋峰 《中草药》2020,51(23):6006-6014
目的 以虚寒大鼠为模型,观察吴茱萸汤对模型大鼠血清代谢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虚寒呕吐证可能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复合法(大黄+顺铂)制备虚寒呕吐模型。通过超高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技术非靶向获取虚寒呕吐大鼠血清的高通量代谢组数据,结合多元变量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对不同组别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鉴定出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并通过Metabo Analyst软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血清代谢谱对照组和模型组完全分离,吴茱萸汤给药组靠近对照组,表明从机体内源性物质变化的水平模型复制成功,且吴茱萸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干预大鼠的虚寒呕吐症状,提示吴茱萸汤干预后机体具有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趋势。对筛选出来的35种差异性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发现虚寒呕吐证的机制可能与体内脂代谢、氨基酸代谢通路异常相关,且吴茱萸汤对其通路可能具有调控作用;网络模块化分析发现7个模块之间关系密切,焦谷氨酸、花生四烯酸、5-羟基色胺、异柠檬酸、三酰甘油等生物靶点可作为虚寒呕吐证的生物标志物。结论 吴茱萸汤能够改善虚寒呕吐模型的生理特征,机制可能与吴茱萸汤调节虚寒呕吐大鼠体内紊乱的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代谢等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明确病理诊断、伴发癌性疼痛、中医辨证为三阴伏寒的5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在减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吗啡类药物的使用量、纠正吗啡类药物毒副反应等方面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苓桂半夏汤加味治疗无反流症状Btarret食管(Btarret esophagus,BE)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经内镜及活检病理证实的BE患者167例,其中48例患者不存在反流症状.48例患者均给予苓桂半夏汤加味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48例无反流症状BE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有效率95.83%.结论:苓桂半夏汤加味治疗无反流症状Btarret食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吴茱萸散联合甘草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脉滴注,1次/d,3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甘草锌颗粒,6个月龄以下10 mg/d,6个月龄以上20 mg/d,同时脐窝外敷吴茱萸散,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12.27,P0.01),且患儿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时间和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散与甘草锌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结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7月-2019年12月选取164例眼肌型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2人。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溴吡斯的明片(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口服,初始剂量60mg/次,4小时1次,根据病情酌情加量,最多每日用量不超过480mg,若症状好转可减为一次30mg,6小时1次。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与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肌无力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肌无力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结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治疗组56例,2组均给予莫沙比利口服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吴茱萸加粗盐热敷腹部、神阙穴,5天后观察2组患者肠鸣音改善情况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能更早改善,总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吴茱萸热敷腹部、神阙穴能有效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秦艽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秦艽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64例 ,其中湿热痹阻型32例 ,寒湿痹阻型32例 ,对照组30例 ;观察组以秦艽汤为基础方进行辨证加减治疗 ,对照组以英太青(双氯芬酸钠)治疗 ,观察2组治疗8周后血沉、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变化及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双手平均握力、15m步行时间的变化 ,以及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除IgM外)差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 %和33.3%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秦艽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疗效好、副作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增液承气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中风便秘患者口服增液承气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1个疗稃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86例中风便秘患者中痊愈65例、显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19%.结论 口服增液承气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便秘,可改善症状积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用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对照组3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正虚邪实症状改善也较对照组好(P<0.01)。结论: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黄玉明 《四川中医》2009,27(5):66-67
目的:观察加减逍遥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确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加减逍遥散,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和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0%,对照组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逍遥散汤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10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伤寒论》葛根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各型颈椎病102例。结果:总有效率93.1%。提示:以葛根汤为基础加减治疗各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