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1年,于美国匹兹堡会议,脑复苏首次被加入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体系中,CPR就演变为目前的心肺脑复苏(CPCR)。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患者CPR后脑损害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1)CA引起的早期短暂性脑组织完全缺血(无血流状态);2)CPR过程中的不完全缺血(低血流或/和微血流状态);3)自主循环恢复时的复苏后综合症(postresuscitationsyndrome)。后者主要包括:①灌流衰竭;②再氧合损伤;③脑外器官衰竭;④血液成分紊乱。为了…  相似文献   

2.
诱导高血压对心肺复苏后神经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灌流衰竭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后脑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1 ] 。用诱导高血压的方法改善CPR后脑低灌流状态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功能的恢复[2 ] 。本研究通过比较诱导高血压组与对照组4 8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comascore,GCS)及 7d生存率 ,来探讨诱导高血压对CPR后神经预后的影响。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选自我院急诊科 1999年10月至 2 0 0 2年 1月 ,心搏骤停 (cardiacarrest,CA)后已经恢复自主循环的连续病例 32例。男 18例…  相似文献   

3.
对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病人的溶栓治疗已成为确定的减少梗死面积和降低死亡率的方法。但对于实施心肺复苏 (cardio 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的病人溶栓治疗一直未得到肯定和重视 ,甚至被列为溶栓治疗的禁忌症[1 ,2 ] 。然而 ,对于经历CPR的病人不进行溶栓治疗的结论并不是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 ,而是出于对CPR过程引起的损伤可能导致溶栓出血等并发症增加的推测。但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未发现CPR后溶栓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增多。AMI及…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resucitation ,CPR)是对心搏、呼吸停止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在过去 30余年中 ,人们对心脏停搏的流行病学、CPR中血流动力学及体内病理生理变化等方面作了较为广泛的探索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不少研究成果已应用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与Alzheimer氏痴呆的经颅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CD对28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和24例Alzheimer氏痴呆(AD)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ID患者的Vm、Vd、EPR低于对照组,PI高于对照组;AD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AD与MID比较,除EPR外其余各项指标都没有差异。RDC曲线分析表明以-1cm/sec的EPR临界点可鉴别AD与MID。  相似文献   

6.
王一镗教授应邀参加  WolfCreekCPR专家会议,系由JamesElam,JamesJude,和PeterSafar所发起,其目的为推动实验和临床研究以改进CPR的临床实践。首次会议由JamesJude邀请10位著名专家,于1975年在其住所Georgia州的WolfCreek举行,因而从此称为WolfCreek会议。第二次会议于5年后由JosephRedding主持。再5年后,第三次会议NicholasBircher、MickeyEisenberg和CharlesOtto主持。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4月在P…  相似文献   

7.
介绍香港医院的病人综合服务机构——病人资源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受香港护理教育基金会的邀请,参观和考察了香港主要医院和护士学校。对香港同仁在医院构架、功能和管理等方面做出的改革和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病人资源中心”(PatientResourceCentre,PRC)即是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1 PRC概况1.1 PRC的宗旨:1993年香港始创PRC。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PRC以“关怀与分享”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做指导,以物质和精神两种资源为手段,为病人提供治疗、康复和保健中所需的物质帮助、技术支持和心理支持。其服务宗旨是:提高病人…  相似文献   

8.
抢救心脏停搏病人时,在首发现场立即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CPR)尤为重要。然而既往常用的标准CPR技术所获得的抢救成功率并不高,新型 CPR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包括辅助间隙腹部按压(IAC)-CPR,主动胸部加减压(ACD)-CPR,和带有一个辅助器械(lifestick-CPR)的复合式胸腹部加减压按压。本文特就上述CPR手法在抢救心脏停搏病人时产生的前向血流和全身灌注压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结果,监测仪器显示标准CPR所能获得的前向血流和全身灌注压分别为1.3 L/min与 3.3 kPa (25mmH…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肺复苏护理进展沈阳部队总医院(110015)张亚卓赵文静徐凯春单莉莉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是对心跳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也是护理人员在配合抢救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原始CPR已普及现场抢救技术,使...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病人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群体淋巴细胞来源。采用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进行了55例肾移植病人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和随机淋巴细胞毒试验(random panel lymphocytotoxicity test,RPLT)的检测,结果显示,55例病人进行血清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实验(CDC)检测,只有1例阳性(1.82%),而PRA及R  相似文献   

11.
王文辉  李毅宏 《新医学》1996,27(4):207-208
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临床观察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王文辉,李毅宏,何钟肾上腺素(E)对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病人心肺复苏(CPR)产生有效作用是不可置疑的。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HDE)抢救CA病人(辅以其它药物及电击除颤)是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痛温觉障碍。方法:应用电刺激对15位健康人进行电刺激痛觉相关诱发电位(electricalpain-relatedevokedpotentials,EPREPs)研究。结果:确定了EPREPs的方法学、正常值及其神经传导纤维,阐明其临床应用范围。结论:EPREPs是一项简单、实用、客观的评价痛温觉障碍的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心肺脑复苏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自从 6 0年代心肺复苏 (CPR)以来 ,不少患者重新获得了生存机遇 ,这期间 ,国内外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制定了标准化CPR ,于 2 0 0 0年出版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不仅许多内容做了修改和补充 ,而且提出了围心搏骤停期的新概念。本文就现代心肺脑复苏(CPCR)介绍如下。一、基本生命支持 (basiclifesupport,BLS)BLS的程序 :评估 (assessment) ,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EMSS) ,心肺复苏 (CPR) ,除颤。(一 )评估评估应答反应 :判断患者有否反应 :轻拍或摇动患者 ,询问 :“喂 ,你怎么了 ?”如…  相似文献   

14.
NURSINGPROCESSThenursingprocesisamethodfororganizinganddeliveringnursingcare.Tounderstandthefunctions,componentsandinteracti...  相似文献   

15.
准确把握心肺复苏程序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迄今 ,对心搏骤停患者通过变更传统心肺复苏(CPR )程序 ,即ABC程序 (A airway气道、B breath呼吸、C—circulation循环 ) ,而采用CAB程序进行CPR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在CPR历史上 ,ABC程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渐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前的医疗康复残疾测量和功能预后预测。方法:使用儿童功能独立检查(FunctionalIndependentMeasureforChildren,简称WeeFIM)和临床神经肌肉系统障碍程度分级的方法评定23例痉挛性脑瘫(SpasticCerebralPalsy,SCP)患者的功能状态。结果:各年龄组WeeFIM总分、行动和步行等与障碍程度的排序是一致的,结论:WeeFIM可作为基本的功能预后预测指标为SPR手术及手术前后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因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虽然CPR技术不断改进 ,监测系统有所加强 ,救治措施有所提高 ,但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仍有待提高。我科自1996年 5月~ 1999年 2月共收治心脏骤停患者 56例 ,护理中探讨了心脏骤停原因、时间、机械通气及肾上腺素剂量等方面与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系 ,并采取相应对策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6年 5月~ 1999年 2月共收治心脏骤停患者 56例 ,其中心肺复苏成功 2 2例 ,占 39 2 9%。根据CPR结果 ,56例心…  相似文献   

18.
认真贯彻和普及"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国际指南2000"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新指南的由来美国有关心脏紧急救治 (emergencycardiaccare,ECC )和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的指南 (简称指南 ) ,原由美国心脏病学会 (Americanheartassociation ,AHA) ,及其下属的各个专业委员会共同负责 ,先后多次出版 ,1992年公布新的指南 ,鉴于近几年来 ,这方面又有了不少进展和新的认识 ,故AHA于 1998年开始着手进行指南的再次修订 ,并确定将指南于2 0 0 0年修订成国际指南 (简称新指南 )的目标。1999年 3月 2 3~ 2 …  相似文献   

19.
41例人脑活体H-1频谱,皆用PRESS技术加CHESS水抑制序列,完成于2.0特斯拉MRI/MRS(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一体化系统。其中健康志愿者(n=14)的频谱较好地显示了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盐(Glu);谷酰胺(Gln);磷肌酸/肌酸(Pcr/Cr);胆碱(Cho);肌醇(Ins);萄萄糖(Glc)等脑代谢产物的共振峰。其余来自不同病例(n=27)的频谱和健康人的相似,但共振峰的强度各有差异,表现了不同特点,对此笔者也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电刺激痛觉相关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实用、客观的检查痛温觉障碍的方法,本文研究了20例伴有感觉障碍病人的电刺激痛觉相关诱发电位(electricalpainrelatedevokedpotentials,EPREPs)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