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126个椎间盘)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结果 108例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优90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为94.4%,有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无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2.
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优点和疗效。方法选择单节段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68例,器械采用山东冠龙公司MED系统。结果共治疗68例椎间盘突出症,随访2~9个月,平均6.2个月,疗效评价标准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腿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优59例,良6例,可3例,差0例。术中硬膜囊破裂2例,无神经根损伤及椎间盘炎发生。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出血少,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花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2例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贤康 《右江医学》2007,35(3):278-279
目的总结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术中技术操作要点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椎间盘摘除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优213例,良35例,差14例,优良率94.65%,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4例,神经根损伤1例,神经根激惹2例。结论椎间盘后路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高效、微创、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采用德国鲁道夫公司生产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优良率88%。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是肯定的,是治疗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35-63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36例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1.0~2.5h;术后无硬膜囊破裂,无神经根损伤,无椎间隙感染,无伤口延迟愈合。随访1年,疗效优26例,良10例。结论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00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手术节段:第12胸椎一第1腰椎4例,第1—2腰椎5例,第2~3腰椎7例;单侧开窗14例,双侧开窗2例。采用Maenab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5d~24个月,平均12个月。单侧手术时间平均40min,出血量平均75ml;术后1~3d下床活动;无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疗效:优12例,良3例,可1例。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Microendoecopicdiscectomy,MED)施行间盘摘除术,探讨手术要点;手术适应症、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使用第三代MED腰椎间盘镜系统,全部在工作三角区内规范操作完成手术。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随访,平均l0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92.3%,术中损伤硬膜l例,术中平均出血35ml,术后三周恢复原工作。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MED)行腰间盘摘出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强  侯伟光  刘德胜  丁晓川  张强  刘煊文 《四川医学》2009,30(10):1511-1512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3年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200例再次进行随访调查。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5-65岁,平均40岁。以上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无效,症状较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过科内讨论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摘除椎间盘髓核。结果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信件共随访到患者178例。按Nakai疗效评定分级属优147例,良16例,可15例,随访时间36-84个月,平均60个月。总体有效率是91.57%。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期随访疗效确切,熟练的手术技术及术后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92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对我院1999~2004年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椎间盘摘除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92例随访6月~7年,平均1年2个月.疗效为优63例(68.5%),良17例(18.5%),可9例(9.8%),差3例(3.3%),优良率87.0%,术中并发硬膜破裂2例,未出现神经损伤,术中改用开窗手术切除为3例.术后1~6月复发腰腿疼痛再次采用开窗手术6例,全椎板切除1例,其中椎间盘切除不彻底5例,血块机化压迫2例.结论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同盘突出症,具有高效、微刨、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但由于存在一定的适应症与并发症,根据老年人患者的生理特点,尽量少用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腰腿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按Macnab[2]标准进行评价:按照Nakai[1]标准进行评价,优22例,良13例,可2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2.5%,无神经损伤和椎间盘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ED)应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日短、安全性能高,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良 《四川医学》2006,27(2):180-18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至12月采用后路榷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疗效优37例,良4例,差1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评价椎间盘后路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间突出瘁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经椎间盘后路镜治疗的326例腰椎间盘间突出症患者,随机选择100例进行随访观察,时间3~48个月,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缓解,100例中平均随访18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97%。结论:经椎间盘后路镜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间突出症的较好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但需掌握好适应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MED组50例(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和OD组55例(传统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MED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0%,与OD组(9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D组相比,MED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术后卧床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伤口更小,手术后恢复时间短,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4.
蒲小兵  代飞  周强  谢肇  何清义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7,36(11):1016-1018
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 208例获随访, 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 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手术适应证及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手术经后入路进行,采用椎间盘镜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等减压步骤。【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0mL,平均手术时间1h。术后随访3~36个月,依据Macnab标准:优91例、良51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达92.8%。【结论】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ED)的体会.方法 通过对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118例获得1~8年的随访,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89例,良23例,可4例,差2例,手术优良率94.9%.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脊椎稳定性好等优点,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盘镜手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和(或)侧隐窝狭窄,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38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29/32);按脊柱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通过125例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病人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7.6%。结论椎间盘镜在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MED(Micro Endoscopic Discetomy)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该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均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3-10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52例椎间盘突出病人经MED椎间盘镜治疗后近期疗效满意。结论:本术式是现代微创技术和内窥镜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破坏少、临床疗效佳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任德轩 《微创医学》2014,(5):635-636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应用腰椎JOA评分系统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评价术后早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26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3.42±3.26)分,术后3个月为(24.53±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为(25.58±5.35)分,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8%,本组优71例,良19,可6例。结论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成本低、不破坏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微创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