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建立五味子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Xbridge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建立了五味子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各批五味子配方颗粒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可用于五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地对五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忍冬藤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Xbridge C18柱(4.6×2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甲醇- 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6 nm;流速1.0 mL/分;柱温30℃.结果:建立了忍冬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确定了6个共有峰,各忍冬藤配方颗粒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8以上,可以用于忍冬藤配方颗粒的定性鉴别.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地对忍冬藤配方颗粒的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三七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建立三七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Xbridge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三七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各三七配方颗粒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可用于三七配方颗粒的定性鉴别。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地对三七配方颗粒的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何首乌配方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主要的共有峰进行成分归属,为配方颗粒的快速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 RRHD(2.1 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4 m L·min~(-1),柱温30℃,同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指纹图谱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归属。结果:建立了何首乌配方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并对其中5个共有峰进行了指认,各何首乌配方颗粒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能有效地对何首乌配方颗粒的质量进行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5.
菊花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菊花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Xbridge C18柱(4.6 mm×250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1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菊花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7个共有峰,各菊花配方颗粒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85以上,可以用于菊花配方颗粒的定性鉴别。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菊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炒牛蒡子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炒牛蒡子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anbon Hedera C18(25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2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炒牛蒡子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共有18个共有峰,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各批炒牛蒡子配方颗粒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结论采用HPLC指纹图谱可实现全面和整体的评价,为有效提高炒牛蒡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姜黄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姜黄配方颗粒共标示了10个共有峰,10批姜黄配方颗粒样品相似度在0.887~0.993之间。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姜黄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秦皮配方颗粒U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秦皮配方颗粒的超高效液相(UPLC)指纹图谱,为秦皮配方颗粒的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以Zorbzx Eclipse XDB C18(2.1 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甲醇-0.4%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秦皮配方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以秦皮甲素为参照,确定了15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并指认出1号峰为秦皮甲素、2号峰为秦皮乙素、3号峰为秦皮苷、4号峰为秦皮素,对照指纹图谱色谱峰丰富,相似性好。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秦皮配方颗粒的快速鉴别、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质量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以对照指纹图谱对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白鲜皮15批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呈现了10个共有峰,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从10个共有峰中指认出白鲜碱、黄柏酮、梣酮3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了白鲜皮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了三者的多组分情况,为白鲜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头翁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白头翁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白头翁配方颗粒的鉴别、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Waters XbridgeTM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流速0.8 mL· min-1.结果:建立了白头翁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以白头翁皂苷B4为参照,确定了12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对照指纹图谱色谱峰丰富,分离度高,相似性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白头翁配方颗粒的鉴别、质量评价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白芍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HPLC方法,梯度洗脱,测定了 10批白芍样品。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速 1.0mL·min-1,柱温为 25℃,流动相 A为乙腈;流动相 B为0.05%磷酸水,分析时间为95min。同时利用 TLC方法,建立10批白芍药材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展开剂为三氯甲烷 -乙酸乙酯 -甲醇 -甲酸(405100.2)。结果:10批白芍药材样品 HPLC指纹图谱获得包括芍药苷(9号峰)在内的 15个共有峰,其中安徽、浙江的白芍饮片的指纹图谱相互之间差异较小。结论:白芍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全面控制白芍的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川麦冬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整体控制和评价川麦冬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96nm,柱温30℃。以甲基麦冬黄烷酮A为参照物,对10批市售川麦冬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建立了川麦冬药材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3个共有峰,10批川麦冬药材的相似度在0.960~0.995。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专属性地研究川麦冬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有效地控制该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不同厂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Exte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LC/Q-TOFMS对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相似度分析(SA)、聚类分析(HCA),对色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时采用LC/Q-TOFMS方法指认了5个共有峰,分别为银杏内酯J(M)、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及白果内酯。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市售14批银杏叶片,结合PCA、SA及HCA生成了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对照指纹图谱,并根据质量差异将样品分为4大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血塞通注射液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大连江申CenturySILC18 BD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9mL/min。紫外检测波长203nm,柱温(40.0±0.5)℃,进样量5μL。以"中药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软件进行评价。结果:以人参皂苷Rb1峰为参照物峰,确定14个共有峰,建立了血塞通注射液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应用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等参数对不同批次血塞通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的超信息特征进行了数字化评价,同时应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和系统指纹定量法评价血塞通注射液质量。结论:所建立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适用于血塞通注射液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四氢呋喃甲醇-2.6%冰醋酸(35∶8∶1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0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牡荆素在2.08~2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为1.3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中牡荆素的含量,为山楂叶总黄酮固体自乳化颗粒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调经冲剂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lent ODSCm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7:63),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为25℃,流速为1.0ml/min。结果:阿魏酸进样量在0.0232~0.2552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1.60%,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了哥王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了哥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lhima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柱温为25℃。结果:建立了哥王HPLC指纹图谱分析的研究方法。结论:了哥王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了哥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舒筋通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色谱柱为DIONEX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载气流速为2.5L.min-1,漂移管温度为105℃。结果: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9688—9.688μg,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2%。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准确,可作为舒络通络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金菊颗粒质量研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菊颗粒中的菊花、连翘、赤芍和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溶液[水-冰醋酸-三乙胺(85:1:0.3)l(17:83);检测波长:327nm;流速:0.8mL/min;柱温:30℃。结果:大黄、黄芩、赤芍、连翘和菊花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250.8~1504.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0.9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金菊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舒络颗粒中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30min,乙腈20.5%,30~70min,乙腈20.5%→38%),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0℃。检测器参数为漂移管温度为60℃,载气压强为4.00bar。结果: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22~11.22μg(r=0.9990)、0.694~6.94μg(r=0.9991)、1.732~17.32μg(r=0.9994)和1.398~13.98μg(r=0.9991),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8%(RSD=1.80%)、100.08%(RSD=1.27%)、100.27%(RSD=1.82%)和100.20%(RSD=1.26%)。结论:测定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舒络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