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的5种分型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MPCNL)的技巧和疗效。方法 2006年~2009年,采用MPCNL术治疗453例上尿路结石。根据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结石梗阻的程度等将上尿路结石分为5种类型:Ⅰ型154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或肾盂合并肾中度积水;Ⅱ型157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或UPJ或肾盂合并肾重度积水;Ⅲ型61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或UPJ、肾盂合并肾轻度积水或无积水,肾实质厚度正常者;Ⅳ型76例,肾多发结石,结石除位于肾盂外,上盏、中盏、下盏的其中一或两个肾盏有结石的病例;Ⅴ型5例,结石呈鹿角状充塞于肾盂和各肾盏内。在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10~12肋间的范围内,根据结石的类型,在C臂X线机、B超引导下用18G肾穿刺针对目标肾盏穿刺,并建立F18~F22通道碎石。结果 453例中成功建立通道431例,不成功22例(改开放手术5例,中转经尿道留置双J管加ESWL 12例,穿刺失败放弃治疗出院5例),无肠瘘、肾切除、死亡病例。Ⅰ型153例,手术时间20~95 min,平均45 min,首次结石清除率92.2%(141/153),二期PCNL术12例,最终残留结石(直径〉0.5 cm)率5.2%(8/153),选择性肾动脉栓塞2例,术后液气胸2例;Ⅱ型151例,手术时间30~102min,平均52 min,首次结石清除率90.1%(136/151),二期PCNL术15例,最终残留结石率7.9%(12/151),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例,术后液气胸1例;Ⅲ型52例,手术时间60~132 min,平均93 min,首次结石清除率69.2%(36/52),二期PCNL术16例,最终残留结石率13.5%(7/52),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例,术后液气胸2例;Ⅳ型70例,手术时间78~212 min,平均130min,首次结石清除率41.4%(29/70),二期PCNL术38例,最终残留结石率28.6%(20/70),选择性肾动脉栓塞2例,术后液气胸1例;Ⅴ型5例,手术时间120~286 min,平均210 min,均行二期PCNL,最终残留结石率100%(5/5),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例,术后液气胸1例。结论上尿路结石因结石类型不同MPCNL手术难度差异大,按结石类型选择合适病例开展,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B超定位引导穿刺的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U-mPCNL)治疗幼儿双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安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3月采用U-mPCNL治疗的17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儿(5岁)的临床资料,记录微通道碎石取石手术时间、净石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双侧单纯肾盂结石4例;双侧肾盂结石合并肾盏结石5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一侧肾结石对侧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双侧结石平均大小(14.1±5.2)mm。结果:Ⅰ期双侧微通道取石6例;Ⅰ期双侧肾造瘘或放置双J管Ⅱ期微通道取石11例;微通道取石手术时间(65.8±7.4)min,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7.72±1.53)g/L,红细胞压积平均下降(3.24±0.57)%。平均住院时间9.5d,术后23.5%(4/17例)发热(≥38.5℃),无输血病例,无感染休克病例,无邻近脏器损伤病例。结石清除率88%(15/17),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100%。结论:U-mPCNL可以作为治疗5岁幼儿双侧上尿路结石的一种临床选择,特别是双侧上尿路结石伴有梗阻、无尿、发热的患儿,Ⅰ期肾造瘘或留置双J管引流便于控制感染,恢复肾功能,防治并发症发生,在确保患儿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患儿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微创综合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术(MPCNL)综合其它技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4年11月采用MPCNL结合经皮肾造瘘术、ESWL、URL和开放手术等方法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73例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史特点、综合治疗方法、并发症和结石取净率等临床资料。73例患者,男43例,女30例,平均45岁。均为肾铸形结石或多发结石。结果 Ⅰ期治疗结石排净率71.2%(52/73),Ⅱ期治疗排净率61.9%(13/21),结石总排净率89.1%(65/73)。并发症:发热12例(16.4%),术中大出血8例(10.9%),术后继发大出血3例(4.0%),尿外渗7例(9.6%),肾盂,输尿管穿孔3例(4.0%)。平均住院天数17.6d。MPCNL结合ESWL15例(20.5%),开放手术结合MPCNL5例(6.8%),术前结合肾造瘘术治疗28例(38.4%),术中结合URL治疗26例(35.6%)。结论 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综合治疗需制定个体化方案,MPCNL结合其它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有利于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提高碎石取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作用。方法 从2003年5月-2005年5月应用MPCNL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326例,其中肾铸形结石或鹿角形结石52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101例,双肾结石2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或合并肾结石127例,孤立肾肾结石3例。结果 326例中有246例均行I期取石;48例行Ⅱ期取石;6例行Ⅲ期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163例,双通道取石38例,三通道取石5例,平均结石清除率89.18%,平均手术时间86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天,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经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及置及外支架管后治愈,其余随访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较好方法,有望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5.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鹿角状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MPCNL)治疗肾鹿角状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2月采用MPCNL治疗的85例肾鹿角状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取石者55例,Ⅱ期取石者27例,Ⅲ期取石者3例,无结石率为90.59%。平均手术时间2.4h,Ⅰ期取石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8天,平均6.5天。除1例患者在术后第6天发生严重出血,经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愈外,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MPCNL)治疗肾鹿角状结石安全有效,相对传统开放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斜卧位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斜卧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10月,采用斜卧45°体位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57例,包括肾结石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结果 57例均Ⅰ期建立经皮肾通道成功,无穿刺失败或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5 min(45-120min)。一期结石清除率100%(57/57)。肾造瘘管留置时间1-3 d,平均住院时间6 d(4-7 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斜卧位施行MPCNL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高效、微创的特点,患者体位舒适,便于术中麻醉监测,术中碎石易排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C臂X光机定位或B超引导下穿刺,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在输尿管镜下采用钬激光碎石系统治疗肾、上段输尿管结石185例。结果本组患者185例均Ⅰ期穿刺取石成功,48例复杂性肾结石采用单通道取石25例,双通道取石23例;Ⅰ期取石172例,Ⅱ期取石13例;平均定位时间8(1~25)min,平均建立通道时间15(5~3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复查KUB、超声,结石排净率92%,未出现严重出血、液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D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对450例从2000年5月至2009年3月应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I期手术时间80±25min,平均76min,估计术中出血量约50-140ml,其中381例行I期取石,61例行Ⅱ期取石,8例行Ⅲ期取石,平均结石清除率90.18%;建立单通道取石443例,双通道取石7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d,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7.5d,术中术后有明显出血16例,1例出现术后不可控制出血,经介入治疗失败行患肾切除术,余均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经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后治愈。结论微造瘘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mini-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35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行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按结石位置、大小、形状和积水情况将mPCNL手术分为难度各异的6种类型。结果mPCNL成功346例,其中Ⅰ期279例(80.6%),Ⅱ期67例(19.4%);5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放弃出院。单通道取石294例(85.0%),双通道41例(11.8%),三通道11例(3.2%)。309例(89.3%)取净结石,残石(大于0.5 cm)37例。术后动静脉瘘2例,经介入栓塞治愈。平均住院7.2 d。结论m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9月~2009年12月,选择位于L3水平以上的输尿管结石〉0.8 cm,单发肾盂、肾盏肾结石≤2.5 cm,共56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2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单发肾盂、肾盏结石15例。术前10 min肌注盐酸哌替啶50~100 mg,术中1%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采用X线引导建立通道行MPCNL。结果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56例69侧上尿路结石均为单通道取石,平均手术时间67 min(38~91 min)。一期手术结石取净率92.8%(64/69),二期手术取石5侧,1侧肾内残留少量小结石,结石总清除率98.6%(68/69)。平均住院时间7.4 d(4~11 d)。无胸腹腔损伤、肠穿孔等周围脏器损伤。51例随访3~6个月,未见结石残留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病例,局麻加强化麻醉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附106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内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3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mPCNL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061例的临床资料。肾结石9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41例。651例进行了Ⅰ期取石,374例行Ⅱ期取石,36例行Ⅲ期取石。手术通过单通道取石863例、双通道取石181例、三通道取石17例。结果:平均结石清除率90.1%,平均手术时间86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6.5天,平均住院13天。术中8例输血,6例术后因发迟发性大出血需要输血,其中3例经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愈。5例术后出现尿外渗,经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及充分引流肾周后治愈。在开展的早期,1例患者因出血、冲洗液外漏并大量重吸收而致死亡。结论: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上尿路复发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尿石成分进行分析,对血、尿理化指标及代谢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术后复发结石成分中,与原发结石成分相同者34例;与原发结石成分不同者8例,其中1例为尿流改道术后(草酸钙结石变为尿酸结石),1例为ESWL术后(草酸钙结石变为尿酸结石),3例为开放取石术后(草酸钙结石变为感染结石及尿酸结石),2例为输尿管碎石取石术后(尿酸结石变为感染结石)。在血、尿理化检测中,糖尿病8例,尿路感染7例,肥胖6例,甲状旁腺机能亢进3例。结论:根据复发性尿路结石的临床特点及诱发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建立取石通道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08年11月应用mPCNI。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500例570侧。所有患者均行Fzs通道穿刺取石,其中单通道取石425例,多通道取石75例。结果:570侧肾脏采用单通道一期和分期mPCNL共635次;双通道一期和分期mPCNL共97次;三通道一期和分期mPCNL共6次。单通道术后8例有残石,1例大出血,1例迟发性脾破裂出血;双通道术后5例有残石,1例大出血,2例血气胸,1例肝破裂大出血;三通道术后1例有残石。所有并发症经过积极地相应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单通道mPCNI。可以治疗绝大部分上尿路结石;多通道mPC—NL在复杂结石治疗中更具优势,但并发症相对较多;保留通道分期手术可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肾中盏为目标肾盏,采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方式治疗鹿角形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俯卧位,采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的方式,以肾中盏为目标肾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鹿角形结石患者145例184侧,其中不完全性鹿角形结石115例侧,完全性鹿角形结石69例侧。观察结石的排除率及并发症。结果:144例侧行一期单通道碎石(中盏),7例侧行一期双通道碎石(中盏及下盏5例,中盏及上盏2例);2例侧残留肾盏结石未进一步处理,自动出院;31例侧行二期碎石,单通道者29例,其中4例先行ESWL再行PCNL碎石;双通道者2例(中盏及上盏1例,中盏及下盏1例)。151例侧排尽结石,其中完全性鹿角形结石54例侧,不完全性鹿角形结石97例侧,结石清除率82.1%。手术时间120~330min,平均(147±23)min。血红蛋白下降1~4g/L,平均下降(2.0±0.6)g/L,术中输血22例,术后输血5例;术后肾盂内感染3例,合并肾周感染、单侧分肾功能受损1例。平均住院时间(13.0±3.5)天。结论:以肾中盏为目标肾盏行PCNL治疗鹿角形结石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对鹿角性结石的清除率较高,治疗时问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探讨适宜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方案,以提高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根据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将87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高危组(ASA.III或IV)(218例)和低危组(ASA—I或II)(654例),依据结石位置、形态、梗阻程度等将上尿路结石分为3种类型:I型155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肾盂,合并中重度肾积水;II型302例,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肾盂或肾盂和1~2个肾盏,合并轻度或肾无积水;Ⅲ型415例,结石呈鹿角状,除肾盂外,多个肾盏内都充塞结石者。所有患者均行微通道(16~20F)PCNL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取净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高危组和低危组分别接受235次和1117次PCNL手术。高、低危组各对应结石类型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石大小、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危组患者平均伴随疾病数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6和0.7种,P〈0.05),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高、低危组I型结石清除率均为100%,Ⅱ型分别为97.8%和98.2%,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分别为69.2%和8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患者及不同类型上尿路结石MPCNL手术难度差异大,按结石类型、患者自身情况等选择适宜的MPCNL方案,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微创肾镜与输尿管镜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0年4月由同一医师应用mPCNL(一期单通道)治疗21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微创肾镜组125例,结石平均直径3.4cm,鹿角形结石84例,肾盏多发结石29例,肾盂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输尿管镜组88例,结石平均直径3.2cm,鹿角形结石49例,肾盏多发结石17例,肾盂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2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出血量、术中灌注液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两组结石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肾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分别为(32±11)min及(65±18)ml,明显低于输尿管镜组(48±15)min和(84士23)rnl,而微创。肾镜组的术中灌注液量高于输尿管镜组,分别为(15.0±2.6)L及(u.0±1.4)L。两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刨肾镜是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内镜设备,能明显提高手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泌尿系结石成分4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发病年龄及性别特点,探讨结石部位与患者年龄及性别的关系,根据结石不同成分采用不同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化学分析法对450例尿路结石做成分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对尿路结石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结石部位及结石成分做对比分析。姑杲男性患者321例,高发年龄21~60岁;女性129例,高发年龄41~60岁;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49倍。发病部位肾脏结石319例(70.8%),输尿管结石115例(25.6%),膀胱结石16例(3.6%);单一成分结石275例(61%),其中单纯草酸钙结石260例(57.7%),两种及以上混合成分结石175例(39.0%)。结论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尿路结石发病部位主要为上尿路结石;单一成分结石以草酸钙为主,约40%的尿路结石为两种及以上混合成分结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106例在C-臂机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击碎结石的上尿路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性顾分析。结果平均住院天数13d,106例患者中93例成功I期取净结石(87.7%)。平均尿液转清时间2.5d。肾造瘘管留置时间4—11d,平均7.5d。2例(1.9%)患者术后出现高热,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术中无周围脏器损伤,术中均未输血。结论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结石相关因素。方法:对3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血生化及24h尿液分析结果,与3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尿石症患者中,草酸钙结石232例(77.3%),磷酸盐结石50例(16.7%),感染性结石9例(3%),尿酸结石9例(3%)。结石患者血清镁、钙、磷及24h尿氯、钙、镁、磷、尿酸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而血钾、尿枸橼酸则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尿结石与多种代谢异常关系密切,结石成分及代谢评估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因、治疗和预防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