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97年12月~2000年1月共收治急性白血病129例 ,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47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82例。129例中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15例 (占11.6 % ) ,其中ALL10例 (占总例数的8% ,ALL数的21.3% ) ,ANLL5例 (占总例数的3.9 % ,ANLL数的6.1%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CNSL15例 ,男性9例 ,女性6例 ,年龄16~58岁 ,细胞类型 :ALL10例 (66.7 % ) ,ANLL5例 (33.3 % ,其中M21例 ,M32例 ,M41例 ,M…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在白血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平似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血清IL-8浓度。结果:ALL、ANLL和CML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LL与ANLL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急性单细胞白血病组水平显著高于急粒白细胞病(M1 ̄M3)组,治疗有铲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检测脑脊液(CSF) D-二聚体(D-dimer,DD)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诊断、疗效评价的价值,我们检测了64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浆、CSF中 DD水平,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64例患儿为我院1997年1月一1999年6月的住院患者,均符合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男39例,女25例;年龄5-13岁(平均8.3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4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22例,经治疗(ALL采用 VDLP或 VDCP方案,ANLL采用HA或DA…  相似文献   

4.
我们检测了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脑脊液(CSF)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以探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1.1 病例:48例AL患者均为住院病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31.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8例,其中临床确诊的CNSL29例(ALL19例,ANLL10例),28例缓解,1例未缓解。上述病例的诊断均符合文献[1]标准。1.2 CS…  相似文献   

5.
HLA抗原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HLA多态性是人类遗传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发现许多疾病与HLA的特定型相关联。我们对儿童急性白血病HLA抗原分型作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临床资料和标本来源1 .1 研究对象 :选择临床确诊的不同时期急性白血病患儿99例进行HLA Ⅰ类抗原分型。按FAB标准诊断[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92例 (L11 9例、L2 56例、L31 7例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7例 (M1和M2 各 1例 ,M32例 ,M5a3例 )。其中男 62例 ,女 3 7例。年龄分布 :0~ 3岁 2 2例 ,4~6岁 3 9例 ,>6岁 3 8例。同时期健康儿童 1 0 0…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IFN-γ及IL-10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发现肿瘤组织分泌Th2类细胞因子 ,并认为机体处于Th2类细胞因子优势状态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但迄今尚未见有关白血病患者Th1 Th2水平的报道。我们通过测定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IFN γ、IL 10水平及检测IL 10在白血病细胞膜上的表达 ,以探讨急性白血病免疫微环境改变。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38例 ,其中M1 5例 ,M2 10例 ,M313例 ,M51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8例。其中男 30例 ,女 2 6例 ,年龄 13~ 6 9岁 ,中位年龄 36岁。…  相似文献   

7.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是白细胞介素 2 (IL 2 )介导的免疫反应的调节拮抗蛋白[1] ,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均有异常表达 ,且其血清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2 ] 。作者动态检测了 2 5例急性白血病与 1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患者的脑脊液 (CSF)SIL 2R水平 ,以探讨其相关关系与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急性白血病 2 5例 ,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 15~ 5 6岁 ,中位数 33岁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4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11例。急性白血病合并CNSL 10例 ,其中ALL…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 (AL)是血液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 ,我院血液内科收治AL患者 15 6例。所有病例均以细胞形态学、组织细胞化学为基础 ,或加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诊断 ,按FAB分型。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990年 1月 1日~ 1995年 12月 31日在我院血液内科确诊的AL患者 15 6例 ,男 96例 ,女 6 0例 ;年龄 15~ 78岁 ,平均 38岁。 15 6例中原发性AL(PAL) 138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3例(2 3.9% ) (L15例、L2 2 5例、L33例 )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10 5例 (76 .1% ) (M110例、M2 2 5例、M333…  相似文献   

9.
WT1基因表达对儿童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1基因是最早发现与儿童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近年来有人发现WT1在其他恶性肿瘤中表达 ,尤其是在许多类型的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1 ] 。我们采用筑巢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了儿童白血病患儿WT1基因的表达 ,以探讨WT1基因表达在微量残留白血病 (MRD)检测中的意义。对象和方法1 对象 选择 1998年 6月以来收治的急性白血病 (AL)患儿 5 2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6例 ,年龄 1.5~ 1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2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2 0例 ,8名正常儿童外周血及 8例…  相似文献   

10.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HAL)是指外周血白细胞≥10 0× 10 9/L ,是一种高危型难治性白血病 ,观察了解其临床表现及其早期死亡原因 ,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以降低其早期病死率。作者对本院 1987~1999年收治的 62例HAL与 30 7例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NHAL)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观察对象1.1.1 观察组  62例HAL中男 37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37.5 (13~ 65 )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2 7例 (L110例 ,L2 14例 ,L33例 )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 35例 (M17例 ,M2 10例…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 (AL)治疗前后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并对其出现率和数量进行了比较。试图确定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病理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细胞凋亡 ,可能成为早期观察临床患者用药疗效的指标。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2 0例均为本院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43 5岁。按FAB分型标准进行类型确定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 14例 (M2a2例 ,M2b1例 ,M56例 ,M3 4例 ,M4 1例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例。1 2 化疗方法 ANLL用HA方案 (高三尖…  相似文献   

12.
寇清 《华西医学》1999,14(3):301-302
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使用较大剂量细胞毒药物,易引起可逆性的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期由于全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抵抗力下降,极易引发严重感染,其感染程度、致病菌种、抗感染治疗均与一般内科感染不完全相同。下面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急性白血病初治病人,病例数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0~66岁,中位年龄35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其中M2a8例,M2b6例,M31例,M44例,M52例,M61例。12 化疗方案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应用HAD方案(高三尖…  相似文献   

13.
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1 8例 ,使用不同剂量HA(VP -1 6)、DA(VP - 1 6)方案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老年ANLL1 8例 ,男 1 4例 ,女 4例 ,年龄60~ 78岁。按FAB分型M1 3例 ,M2 5例 ,M31例 ,M43例 ,M56例 ,其中MDS转为M52例 ,M2 1例。诊断标准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张之南主编 1 998年版 )。中等剂量联合化疗方案 :1 0例 ,年龄 60~ 70岁 ,全身一般情况可 ,HA(VP - 1 6) :高三尖杉酯碱 (H) 2~ 4mg静脉滴注 ,1次 /d ,1~ 7d ;阿糖胞苷(Ara -c) 1 …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治疗效果不满意,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ANLL的治疗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总结我院自1987年至 1997年间30例老年ANLL患者在不同剂量HA(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 老年人 ANLL 30例,其中男 18例,女 12例,年龄 60岁至83岁,中位年龄65岁。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5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bcl-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分析它与AL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mdr1基因间的关系。病例和方法1 病例与对照 50例AL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初发22例,复发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急变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NHL→ALL)4例。对照组8例,其白细胞系统均无异常。初发性AML采用DA、HA或MA方案化疗,其中M3型加用维甲酸;ALL用DOLP方案化疗;复发难治性AL用Vm26 …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病人医院感染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张青夏 《护理研究》2002,16(10):601-601
急性白血病病人由于疾病本身及化疗而致免疫和造血功能抑制 ,极易发生医院感染 ,成为急性白血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因素。通过收集 5a来我院住院急性白血病病人 2 38例 ,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 12 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提出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7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收治急性白血病 2 38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6 7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 171例 ,年龄 3岁~ 72岁 ,均经MICM诊断标准确诊。其中 12 6例 14 8例次发生医院感染 ,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1] 。2 …  相似文献   

17.
《新医学》1995,(2)
混合造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的应用孟海祥,高瑞兰,钱申贤等。中华内科杂志,1994,33(9):619~620作者选取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作治疗组,与同期该院收治化疗方案相同的ANLL12例、ALL4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5年 3月~ 1999年 10月用脐血预防化疗时骨髓抑制期感染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5 2例均为住院者 ,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患者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2 6例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13~ 73岁 ,平均 36 5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6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14例 ,多发性骨髓瘤、慢粒急性变期各 1例 ,恶性淋巴瘤 4例。对照组 2 6例 ,男 13例 ,女13例 ,年龄 13~ 6 2岁 ,平均 39 4岁。ALL 5例 ,AML 16例 ,多发性骨髓瘤 ,慢粒急性变期各 1例 ,恶性淋巴瘤 …  相似文献   

19.
孙玲  孙慧  路丽娜 《临床荟萃》2001,16(18):847-847
我们自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5 6例 ,分组采用VD (L)P和VDC(L)P方案作诱导缓解化疗 ,现将两组方案的疗效及相关副作用比较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6例患者均为我院初治的ALL患者。按1980年苏州全国白血病分型标准分为L1、L2 、L3 型。其中L1型 18例 ,L2 型 35例 ,L3 型 3例。男性 2 6例 ,女性 30例。年龄14~ 5 8岁 ,中位数年龄 2 8.4岁。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入院时情况 ,白血病分型、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A组 2 1例 ,采用V…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技术研究了国内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MTS1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和突变情况,以探讨MTS1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和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79例,均为1988年8月~1997年8月在我院初治的住院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56岁。按全国血液学会议诊疗建议[1]分型:高危型32例,标危型18例。截止1997年8月,27例已死亡。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