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 1999年 4月 ,对 1例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 ,术中发生心搏骤停进行了及时抢救 ,复苏良好 ,现报道如下。1 病例  患者 ,女性 ,44岁 ,因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 ,术前用药肌注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于L2~ 3 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 ,向头方置管 3.0cm ,置管时稍感不畅 ,回抽无脑脊液。注入 1.5 %利多卡因 5ml,阻滞平面为T10 ~L1,10min后再经导管注入 1.5 %利多卡因 13ml,阻滞平面为T6~S3 ,开始手术后麻醉效果好 ,间隙30min后 ,又注入 1.0 %利多卡因加 0 …  相似文献   

2.
孙建 《黑龙江医学》2002,26(8):653-653
1 典型病例与处理患者 ,女 ,2 5岁。足月妊娠 ,早破水 ,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前患者血压 12 6 / 8 0kPa ,脉搏 84次 /min ,呼吸 18次 /min。在常规消毒后行硬膜外穿刺术 ,穿刺成功 ,给予试验量 1 6 %利多卡因 5ml,5min后患者一切正常 ,给予全量 1 6 %利多卡因溶液 15ml,10min后 ,麻醉平面在L4~T8,血压 12 0 / 7 6kPa ,脉搏 80次 /min ,手术开始。 2 0min后 ,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无力及烦燥不安。继而发展为呼吸量不足。血压 10 6 / 7 0kPa ,脉搏 88次 /min ,平面在C4~L4…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2 8岁。因重度妊高征 ,拟施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取左侧卧位选L2 ~L3椎间 ,行硬膜外穿刺。因患者全身浮肿 ,穿刺点定位不清 ,重复穿刺时间长。穿刺成功抽吸无血 ,无脑脊液 ,尾向置管 3.5cm ,再次作回抽试验无液体回流。注 2 %利多卡因试验量 4ml,含 1∶2 0万肾上腺素 ,5min后测无腰麻征 ,分次追加麻醉药共 10ml。 15min后手术开始 ,麻醉平面固定T8~S2 。术中抽吸腹腔积水 10 0 0ml,生命指征平稳 ,麻醉效果佳。术毕拔硬膜外导管 ,安返病房。术后 9h患者自述腰部被敷较湿。查体 :穿刺点渗出能成行下流 ,“…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4 6岁。急性阑尾炎 ,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Bp14 7/ 9 3KPa、HR84次 /min ,于T11~ 12 间隙正入法穿刺 ,向头端顺利置管 3cm ,给予1 5%利多卡因 5ml试验量 ,5min时测平面 ,右侧无平面 ,左侧达T9~L2 ,血压未下降。 10min后开始手术 ,打开腹膜时疼痛加剧 ,给予氟芬 1/ 2剂量 ,疼痛未缓解 ,随即又经导管缓慢注药 8ml,约 10min患者主诉头晕 ,左面部发胀 ,鼻塞感 ,检查见左眼睑下垂、眼裂变窄、瞳孔较对侧小 ,面红而无汗。诊断为霍纳氏综合征。再测得平面已达C7,Bp10 6/7 6KPa …  相似文献   

5.
张坤全 《广东医学》2001,22(11):1014-1014
患者 ,女 ,2 6岁。初诊为急性腹膜炎、胃肠道穿孔 ,拟行剖腹探查术 ,入室前肌注苯巴比妥 0 1g,阿托品 0 5mg,入室时患者烦躁 ,四肢湿冷 ,血压 7/ 5kPa ,心率 13 8次 /min,呼吸 2 4次 /min,SpO292 % ,接心电示波监护 ,鼻导管吸氧。在病房补液带入室 ,5 0g/L葡萄糖 2 5 0ml加入阿拉明 10 0mg ,多巴胺 10 0mg静脉滴注维持血压。选用硬膜外麻醉 ,取T8-9间隙穿刺 ,过程顺利 ,回抽无脊液 ,向头置管 4cm ,平卧后分别推注 2 %利多卡因共 10ml,10min后测得麻醉平面在T6 ~L12 之间 ,随着麻醉平面的出现 ,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42岁 ,因子宫肌腺病于 2 0 0 0年 5月 17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麻醉前 30min肌注鲁米那钠0 .1g、阿托品 0 .5mg。L1,2 间隙常规穿刺 ,确定穿刺针在硬膜外腔后留置硬膜外导管。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 2 %利多卡因 3ml,5min后测麻醉平面满意。再次回抽无异常后向硬膜外腔中注入 0 .75 %布比卡因 10ml。 5min后 ,患者突然神志恍惚 ,面部及四肢肌肉颤动 ,呼吸变浅变慢 ,血氧饱和度由 99%降至 70 %以下 ,脉搏徐缓 ,5 0 /min ,考虑为局麻药中毒。立即给予吸氧 ,2 .5 %硫贲妥钠 4ml缓…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性 ,5 4岁。ASA Ⅰ级 ,因足部损伤而两次行修补术。第一次麻醉选择L2 - 3 间隙行硬膜外阻滞 ,穿刺顺利 ,判定为硬膜外间隙后向骶部置入硬膜外导管 3cm ,回吸无回流后注入局麻药 (1.33%利多卡因 ,0 .2 5 %丁卡因 ,1∶2 0万肾上腺素 )的混合液5ml。 5min后出现痛觉减退平面为T12 S2 ,又追加局麻药混合液 15ml。 5min后病人主诉上肢麻木 ,并感觉呼吸困难。此时测得痛觉平面消失在C3 S5。病人开始躁动 ,因无明显的血压下降 ,故静注安定10mg。病人入睡 ,面罩加压吸氧辅助呼吸。 30min后病人完全清醒 ,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8.
田辉 《西部医学》2005,17(5):511-511
病例1 男,45岁,ASAⅠ级。诊断:L4-5椎间盘突出症。正侧位下L1-2椎间隙穿刺,穿刺置管顺利,向尾端置管3.0cm。俯卧位后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注入2%利多卡因5ml(试探剂量),观察无全脊髓麻醉症后,再注入1%利多卡因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9.0ml,15分钟后测平面达T10。手术开始25分钟时打开硬膜外腔,68分钟时硬膜外腔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5ml。8分钟后病人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测血压下降,SOP2 88%-92%,测麻醉平面达T2,取头高斜坡位,给麻黄碱升压、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 3 8例小儿斜疝手术应用了骶管阻滞麻醉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年龄 3 8岁 ,体重 13 2 3kg ,全部应用了骶管阻滞麻醉。术前 3 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3 5mg/kg(总量 <10 0mg) ,阿托品 0 .0 2mg/kg(总量 <0 .3mg)。麻醉前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取伏卧位 ,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骨盆下垫一小枕。常规消毒铺巾定位 ,以 6号针尖行骶管穿刺 ,用 5ml针筒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 ,注入试验剂量麻醉药 1%利多卡因 1 2ml,观察P、SPO2 ,麻醉平面 3 0s内无反应后继续推注局麻药。2min全量注入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我院 1 995年以来用硬膜外麻醉对70岁以上胆囊、胆道手术 6 0例做一分析。1 临床资料及方法本组 60例 ,年龄 70~ 82岁 ,平均 76 5岁 ,单纯胆囊切除术 4 8例 ,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 1 2例。合并心肌缺血 ,高血压 ,冠心病 2 5例 ;慢支、肺气肿 2 3例 ;糖尿病 2例 ,手术时间 2~ 3 5h ,平均 2 5h。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选T9~ 10 间隙穿刺 ,头侧置管 3~ 5cm ,先给 2 %利多卡因 3~ 5ml为试验剂量 ,5min后据测试平面及血压变化情况给维持量 1 5%利多卡因 6~ 8ml,8~ 1 0min后 (维持量后 ) ,据麻醉平面及呼吸、血压情…  相似文献   

11.
本组20例子宫颈癌根治术病人(ASA1~2)手术时间(160±205)min,硬膜外麻醉选择T12L1椎间隙穿刺,局麻药用133%利多卡因加016%地卡因混合液,试验量5ml,切皮前将麻醉平面调节为T4~T6至L5~S5(12~18ml),每间隔45min追加5ml。切皮前1min静注异丙酚1mg/kg,静脉滴注每小时10~37mg/kg。结果表明,在注药后1~3min,潮气量、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明显降低(P<005),其后逐渐恢复注药前水平。停药后唤醒时间和语言能力恢复时间较快。我们认为,静脉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麻醉能消除硬膜外阻滞不全所致的不适感和疼痛,对呼吸和循环抑制较小,尤其在面罩吸氧情况下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 ,5 0岁 ,因右股骨颈骨折 ,活动受限 ,卧床 2 0余天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心肺、化验、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 ,有青霉素过敏史。术前肌注鲁米那钠 0 1g、阿托品 0 5mg。入室测血压 14 7/ 9 1kPa ,心率 90次·min- 1,脉搏血氧饱和度 98%。选L2 - 3 间隙顺利穿刺 ,向头置管 3cm ,平卧后硬膜外腔给予试验量 2 %利多卡因4ml。 5min后测阻滞平面T8- L3 ,再给予 2 %利多卡因 6ml,血压、心率平稳 ,病人无不适感 ,选左侧卧位。术前 5min静脉小壶加入度非合剂 1 5ml,加速滴入 ,患者安静入睡…  相似文献   

13.
患女,70岁,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入手术室后测BP20/1.3kPa、P85次/分、R20次/分、Sp0294%,于L1~2椎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5cm,平卧后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试验量用2%利多卡因4ml,5min后测麻醉平面达T12,再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和0.25%丁卡因混合液10ml,30min后麻醉平面T8以下并手术。常规吸氧、ECG、SPO2监测,手术历时50分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缝皮时出现痛觉。撤硬膜外注射器发现导管有液体外溢,经化验证实为脑脊液,跟踪随访1周,无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例 1 ,患者 ,男 ,56岁。因肾功能衰竭 5年 ,要求行异体肾移植入院。糖尿病史 1 5年。术前检查 :血压 2 5/1 5kPa ,心肺正常 ,肝功能正常。空腹血糖 36 .3mmol/L、血小板1 1 0× 1 0 9/L、尿素氮 2 6 .8mmol/L、肌酐2 0 0 μmol/L、血钾 6 .1mmol/L。于 1 998年 1 0月 1 3日行异体肾移植术。入手术室后 ,选择T12 -L1间隙穿刺、置管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置管后回抽有血 ,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无效 ,拔出导管 ,再次穿刺置管后回抽无血 ,推注 1 .6 %利多卡因 1 0ml后麻醉效果满意 ,手术顺利 ,病人安返病房。术后…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2 8岁。因左腰胀不适 2年余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肝、肾功能正常。CT示 :左肾上腺肿瘤。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前 3 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10 0mg ,东莨菪碱 0 .0 3mg。 8∶3 0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输液 ,取左侧卧位 ,于T11~ 12 间隙穿刺 ,穿刺置管过程顺利 ,回抽无脑脊液溢出。 15min后注入局麻药 1.6%X + 0 .2 %D(加副肾 1∶2 0万 )试验量 3ml,15min后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3 0min后BP10 .5 /5 .5kPa ,HR72 /min ,P2 0 /min。予麻黄素10mg…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7岁。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前 3 0min用药 :苯妥英钠 0 .1g ,肌注。入室后给予患者常规静脉输液 ,鼻管给氧 2ml/min ,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监测。在左侧位下选择T11~ 12 棘间旁正中法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顺利 ,各项指征明显后置入一次性硬膜外导管 3 .0cm ,回抽无液、血回流后注入 1%利多卡因 4ml。硬膜外导管接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内装 1.6%利多卡因加 0 .2 %丁卡因及肾上腺素1∶2 0万U的混合液 2 0ml,皮外固定硬膜外导管。检查患者双下肢活动良好后请患者自已翻身平卧…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27岁,妊娠38+2W待产,T8脊髓非完全性损伤。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入室BP14.5/10kPa,HR78bpm,SP0295%。于L2~3椎体间隙穿刺。成功后置管顺利,留管4.0cm。平卧位后开放静脉通道,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注入1.5%利多卡因5.0ml。5min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再次注入同浓度利多卡因4.0ml,又5min后注入4.0ml,15min后血压略下降,呼吸平稳,SPO298%。手术开始,患者平静。手术至45min,手中未再注麻醉药,顺利取出一男婴。手…  相似文献   

18.
1 患者,女,50岁,以下腹部包块准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术前血压16.9/12kPa,脉搏95次/分,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器质性病变,其它化验检查均正常。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0mg。取T11~T12间隙穿刺,成功后,用2ml注射器回抽无脑积液,注射空气无阻力、注射局麻药后有气泡外溢,然后置管并留置导管3.5cm,再用注射器回抽无液体流出后注入2%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5ml后改为平卧,平卧后病人一条腿从手术床边滑下自己无力抬起,我…  相似文献   

19.
李心宽  柳胜华 《吉林医学》2010,31(7):934-935
目的:通过给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后观察硬膜外腔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的变化,以压力梯度探讨椎管内联合麻醉中,硬膜外注药对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椎管内麻醉成年手术患者54例,均分成A、B两组。A组硬膜外腔穿刺以玻管法为穿刺成功的指标,不行气泡外溢及注气试验,穿刺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立即观测硬膜外腔峰压。B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并测其压力,然后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立即同时测定硬膜外腔及蛛网膜下腔的峰压。结果: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后其峰压A组为(1.565±0.175)kPa,B组为(1.078±0.179)kPa,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为(0.865±0.204)kPa,硬膜外腔压力为0 kPa;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后其峰压为(1.078±0.179)kPa,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峰压为(1.711±0.275)kPa,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随着硬膜外腔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且其压力大于硬膜外腔峰压。结论:椎管内联合麻醉是安全的,但应适当延长硬膜外腔注药间隔时间或首次硬膜外腔注药少量多次以免容量效应引起平面过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2 4岁。术前各项检查均正常 ,无高血压病、癫痫病、头痛等病史及家族史 ,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前BP∶1 7/ 9KPa、P∶74次 /分。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 ,无血及脑脊液回流 ,首先注入 2 %的利多因 +0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1∶1 ) 5ml,观察 5min ,无脊麻现象及其他异常反应 ,即缓慢注入此药液 2 0ml,局麻药量共计 2 5ml(未加肾上腺素 ) ,2 0min后麻醉平面T6~L5 ,术中监测压、脉搏。手术至1 5min时 ,血压降至 1 3 5/ 7 5KPa ,加快输入平衡液 ,同时给予麻黄碱 1 5mg静注 ,约 4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