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27例类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类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1990年8月~2008年6月该院经病理确诊的27例类癌病例.并对类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变分布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确诊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27例类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6.3±16.4)岁;②消化道类癌19例(70.4%),其中直肠9例(33.3%)最多,其余依次为胃、肝、结肠、阑尾及直乙肠交界处.非消化道类癌8例(29.6%),其中肺4例,还有纵隔、肾、卵巢及前列腺等;③类癌的临床表现多与原发部位有关;④18例(66.7%)依靠内镜下活检术前确诊,9例依靠术后病理检查.结论 类癌好发于消化道,直肠多见;类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病理检查是确诊类癌的关键;内镜检查是确诊类癌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类癌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9年我院经病理确诊的21例类癌病例,并对类癌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临床阳性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确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1例类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②消化道类癌20例(95.2%),其中直肠16例(76.2%)最多,其余依次为胃、阑尾、回盲瓣。卵巢1例(4.8%);③类癌的临床表现可能与原发脏器有关;④13例(61.9%)依靠内镜下活检术前疑为类癌病变,8例内镜下未疑为类癌病变依靠术后病理确诊。结论类癌好发于肠道,以直肠最为多见;类癌的临床表现无典型和较为特异的症状,易漏诊;最终确诊需靠病理;内镜检查是发现疑似类癌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类癌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方法:收集8例胃肠道类癌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胃肠道类癌镜下主要有两种形态: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免疫组化均表达嗜铬蛋白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铬酶。结论:胃肠道类癌患临床一般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通过内窥镜检查取材活检或以“息肉”行高频电切除后,经病理检查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4.
胃类癌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肿瘤,但其发病率在最近20年增长了9倍,占胃恶性肿瘤的1.8%[1].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胃类癌并进行文献复习,讨论胃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类癌作了临床分析,见于胃肠道者16例,其他部位类癌4例。临床局部症状表现腹痛、肠梗阻、腹块及消化道出血。出现类癌综合征有4例。20例全部嗜银染色阳性。因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可借助内窥镜检查,在术前确诊。  相似文献   

6.
胃类癌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华山 《安徽医学》2002,23(5):57-57
胃类癌临床上较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但X线检查发现有助于胃类癌诊断.1982~1999年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为胃类癌9例,现就X线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肿瘤,其中胃类癌更为罕见,仅占全部类癌的1%。现将我院手术前经胃镜检查取材、病理确诊为胃类癌且病变较为早期的一例报道如下。患者53岁,男,1981年4月3日入院,住院号170655,病理号25677。病史:心窝部疼痛二年,有时恶心、发堵,近半年来症状加重。既往有肝炎史。体检:发育正常,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8.
李强  黄波 《当代医学》2011,17(6):33-34
目的 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老年人,临床症状相似,好发于胃贲门部或胃窦部.10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典型类癌1例,不典型类癌3例,小细胞癌6例,大部分癌细胞均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Ⅲ型胃类癌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Ⅲ型胃类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根据Modlin 等的分型标准,对2006 年1 月- 2013 年4 月本院确诊的Ⅲ型胃类癌14 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Ⅲ型胃类癌患者以消化系统症状和肿瘤相关症状( 出血或转移) 为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为半球形或息肉样黏膜下肿物,孤立存在,表面常伴有充血、糜烂,触之质韧或硬,有滑动感,当病变累及肌层时不易推动。3 例行内镜下治疗,2 例内镜下治疗后再行外科手术治疗,3 例行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治疗,4 例行外科开腹胃部分切除治疗( 其中1 例术后辅以化疗),1 例发生肝转移采取化疗姑息治疗,1 例死于类癌广泛转移。随访13 例,平均随访时间11.7(3 ~ 79) 个月。结论Ⅲ型胃类癌无特异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及病理免疫组化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早期正确判断胃类癌类型,有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类癌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膀胱类癌并复习文献予以讨论.结果: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膀胱类癌.结论:原发性膀胱类癌发病率低,无明显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需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高晓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12-1413
胃类癌很少见,约占消化道类癌的5%,为低度恶性肿瘤。类癌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能产生多种肽类和生物胺。本文复习5例胃类癌,探讨胃典型类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提高胃类癌的诊断水平。对临床的治疗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胃内降起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不但对常规活检未确诊的病变可进一步行病理确诊,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消化道早期癌检出率,对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有显著疗效.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本院消化科为50例胃内隆起病变患者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术,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一点癌”是微小胃癌,由于早期发现预后良好,已受到病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报道日渐增多。胃一点癌以腺癌为最多见,其次为黏液癌和绒毛腺瘤恶变,尚未见有胃类癌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胃类癌的一点癌。  相似文献   

14.
胃原发性类癌的病理生物学特征赵凤凯,辛彦,吴东瑛,张荫昌(肿瘤研究所胃癌研究室)关键词类癌;胃;病理生物学特征类癌是分泌5羟色胺(5-HT)的肠嗜银细胞为母细胞的肿瘤。胃肠道类癌虽不多见,但其恶性程度随其发生部位、浸润深度、病灶大小和分化程度而悬殊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胸腺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胸腺类癌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胸腺类癌发病率低,大部分无临床症状体检行常规胸部X、CT发现;病理特征:光镜检查示类癌后,电镜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显示NSE、CgA、ACTH阳性.治疗首选手术,化放疗不敏感.结论胸腺类癌是一种罕见的前纵隔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病变日益引起重视和研究。现总结我院1977~1985年经胃内窥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残胃病变120例,并对其防治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类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中组织分化较好、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类癌在体内分布较广泛,超过70%的类癌发生在消化道内, 直肠类癌发生率仅次于小肠、占第二位[1] .由于所有的类癌均具有恶变倾向,因此必须重视对类癌的诊断与治疗.我院1999~2005年共收治直肠类癌2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由病理切片确诊的17例胃肠道类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7例类癌病例中,以胃和直肠较多见,除1例结肠类癌外,其余均直径大于3cm,且有76.5%浸及肌层,65%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无1例有类癌综合征。结论:病理学诊断是胃肠类癌确诊的主要方法,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及早期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2000年32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资料和31例患者1~5年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包括阑尾类癌10例,结肠类癌8例,直肠类癌7例,胃类癌4例,小肠类癌2例,十二指肠类癌1例.32例胃肠道类癌中,良性类癌25例,恶性类癌7例.8例患者术前经内镜活检证实,4例出现恶性类癌综合征.在平均29个月的随访中,7例患者死于转移.[结论]胃肠道类癌大小、有无浸润及远处转移是判断胃肠道类癌良恶性的主要依据.胃肠道类癌的良、恶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手术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胃类癌(gastric carcinoid)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消化道类癌的1%~3%和胃恶性肿瘤的1%~1.5%.随着对胃类癌认识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改进,胃类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自1997年以来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