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构建DD3启动子调控并携带SATB1基因shRNA溶瘤腺病毒,研究其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抗肿瘤作用。方法:以pSilencer3.1-SATB1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SATB1-shRNA表达框并克隆至pZD55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ZD55-SATB1-shRNA。EcoRⅤ和XbaⅠ分别酶切pZD55-SATB1-shRNA和pZXC2-DD3-E1A,将目的片段连接重组,获得质粒pDD3-ZD55-SATB1,将其与腺病毒包装质粒pBHGE3共转染293细胞。PCR鉴定正确者即为溶瘤腺病毒DD3-ZD55-SATB1。扩增,纯化,测病毒滴度。结晶紫染色观察对前列腺癌细胞毒性;Western印迹检测E1A在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列腺癌细胞中SATB1基因沉默效果。结果:成功构建DD3启动子调控同时携带SATB1-shRNA的溶瘤腺病毒DD3-ZD55-SATB1,初步证实DD3-ZD55-SATB1复制具有高度的前列腺癌靶向性和特异的SATB1基因沉默效果。结论:成功构建的溶瘤腺病毒DD3-ZD55-SATB1为进一步体内外研究其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甾体类激素受体AR、ER对前列腺癌中L-plastin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甾体类激素受体AR、ER对前列腺癌L-Plastin基因的调控作用,确定甾体类激素对前列腺癌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L-plastin启动子于含荧光素酶的pGL3质粒,利用PCR定点突变法依次构建切除ARE1、ARE2、ARE3、ERE序列的pGL3重组子,将重组子转染到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检测荧光素酶强度,以了解ARE1、ARE2、ARE3、ER调控L-plastin表达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L-plastin启动子的荧光素酶pGL3重组子以及切除ARE1、ARE2、ARE3、ERE位点的重组子,将这些重组子转染细胞后其荧光素酶强度有明显改变,切除ARE1位点后,荧光素酶活性下降1/3;切除ARE2后,荧光素酶活性与单纯切除ARE1相比下降1/2;切除ARE3后荧光素酶活性升高1倍;切除ERE后。荧光素酶活性下降约4/5。结论在L-plastin启动子转录活性中ARE1、ARE2、ARE3、ERE在前列腺癌中对其下游基因L-plastin起到调控作用,ARE1、ARE2、ERE起促进作用,ARE3起抑制作用。而且,L-plastin启动子上存在其他受甾体类激素调控的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骨保护素(hOP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转染能力。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OPG基因片段插入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与骨架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胞内进行同源重组,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得到携带hOP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asy-PAdtrack-CMV-hOPG,将重组腺病毒AdhOPG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MSCs) 进行感染。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载体进行鉴定,利用绿色荧光报告基因转染结果,以荧光计数法检测重组腺病毒的滴度。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hOPG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成功, 病毒滴度可达2.5×108pfu/ml,具有很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 hOPG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负载PCA3启动子联合CD-TK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包装及滴度测定.方法 将PCA3启动子无缝克隆到pHBAd-U6-GFP上,取代原有U6启动子形成pHBAd-PCA3-GFP,AgeI单酶切该重组载体,将CD-TK基因片段无缝克隆至线性化pH-BAd-PCA3-GFP上,抽提质粒抗性筛选后经PCR及测序鉴定为pHBAd-PCA3-CD-TK载体.取上述重组载体质粒及骨架质粒pHBAd-BHG,用LipofiterTM转染试剂进行转染HEK293细胞包装成病毒,大量扩增并测定病毒感染性滴度.结果 经PCR及测序验证证实成功构建负载PCA3启动子及CD-TK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HBAd-PCA3-CD-TK并包装扩增,病毒滴度为1×1010PFU/mL.结论 构建负载PCA3启动子及CD-TK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体内外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含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发光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重组DNA技术,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双酶切得到的目的基因fluc+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重组质粒pL(fluc)SN在脂质体介导下乒乓转染GP+E86和PA317包装细胞,G418筛选,直至出现抗性克隆。扩大培养,测定病毒滴度,并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经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载体插入基因大小、位置均正确,并用GP+E86和PA317细胞进行包装、病毒滴度测定、筛选,建立具有较高滴度的重组逆转录病毒fluc细胞系,该细胞可高效表达荧光素酶。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L(fluc)SN,为标识干细胞进行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和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研究斑马鱼notch1a对pka的转录调控作用。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获得斑马鱼notch1a基因序列,克隆notch1a基因的胞内段NICD(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构建pCMV-N1aICD表达载体,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1aICD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基因组浏览器数据库获得斑马鱼pka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pGL3-pka报告基因载体,然后在HEK293T细胞系中证实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具有活性;将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N1aICD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验证notch1a胞内段对pka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经测序验证克隆成功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1aICD蛋白能够正常表达,且蛋白大小与预测结果一致。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pGL3-pka组活性为pGL3空载组的3.25倍。转染pGL3-pka和pCMV-N1aICD组活性为转染pGL3-pka和pCMV空载对照组的0.31倍。结论斑马鱼notch1a对pka启动子具有转录抑制作用。在骨形成和骨重建中,Notch通路可能通过调控pka来参与成骨与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并鉴定特异性大鼠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基因siRNA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对肝卵圆细胞系WB-F344增殖的影响。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GSK3β基因不同部位所设计的2对shRNA序列克隆到高效RNAi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Genesil-1.1中,构建shRNA表达载体pGenesil-1.1-GSK3β。分别酶切重组质粒及pDC312载体,转化连接,构建腺病毒载体pDC312-GSK3β,PCR扩增与鉴定。脂质体法介导腺病毒载体与骨架质粒pPE3-F11共转染293细胞,包装产生腺病毒颗粒AdD C3 12-GSK3β并测定滴度。取病毒上清感染WB-F34 4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GSK3β蛋白表达。CCK-8测定转染前后WBF-344增殖变化。结果经PCR酶切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证实成功构建了针对大鼠GSK3β基因RNAi质粒pGenesil-1.1-GSK3β及GSK3β基因RNAi重组腺病毒载体AdDC312-GSK3β。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抑制WBF-344细胞GSK3β的表达。CCK-8结果显示干扰GSK3β可促进WBF-344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GSK3β基因RNAi的腺病毒载体,并在大鼠肝卵圆细胞系WBF-344中稳定表达,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携带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质粒pET-30a-PSMA行PCR扩增、酶切获得PSMA cDNA片段,并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的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PSMA,线性化后与骨架质粒pAdEasy-1在细菌BJ5183内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质粒pAd-PSMA,经293A细胞包装成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SMA.将Ad-PSMA体外感染DU145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 构建了携带PSM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病毒滴度1.4×109 pfu/ml,能有效感染DU145细胞,转染率约95%,并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100 000的目的蛋白PSMA在DU145中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PSM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为开展靶向PSMA的基因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两种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构建hTERT启动子和保留HBV同源序列的缺失点变hTERT启动子(pGL3-del445)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与hTERT启动子的关系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双酶切及PCR方法从pCR-TRTP载体上将全长及含有HBV同源序列的hTERT启动子的基因序列克隆到pPL-basic多克隆位点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L-3-TRTP与pGL3B-del445,将该两质粒与pRL-tk共转染不同细胞系,评估其端粒酶启动子活性。结果:经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全长及含有HBV同源序列曲hTERT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GL3-TRTP和pGL3B-del445,共转染实验中,证实在永生细胞系中重组子高效表达,在非永生正常细胞中重组子不表达。结论:构建的两种重组表达载体具有端粒酶启动子活性,在不同端粒酶表型的细胞系中其表达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p21基因调控序列E-box位点的突变分析,研究E-box位点对p21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方法:将人野生型p21基因启动子全长序列构建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并进一步对重组载体pGL3-p21p启动子E-box位点做定点突变,构建突变载体E1、E2、E3,分别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DLR系统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并观察E-box位点突变前后荧光素酶活性变化。结果:测序结果表明野生型pGL3-p21p及突变载体E1、E2、E3构建成功。野生型pGL3-p21p荧光素酶活性(105.82±16.55)明显高于空载体pGL3-basic(1.56±0.62);突变载体E1、E2、E3的荧光素酶活性(70.71±16.46、37.87±3.26、83.25±11.48)较野生型载体不同程度下降(P〈0.01)。结论:p21基因启动子某些E-box位点参与了p21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survivin启动子片段,并检测其在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人正常张氏肝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该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中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扩增survivin基因启动子S1pro和S2pro克隆入pPRIME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PRIME-S1pro和pPRIME-S2pro,脂质体转染LNCaP细胞和张氏肝细胞,检测survivin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survivin基因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具有较强活性,其中S2pro启动活性明显高于S1pro,达到CMV启动子活性的39%。结论:survivin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具有较强启动活性,可望成为新的前列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工具。  相似文献   

12.
带PSA启动子的hytk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人前列腺组织特异性的hytk基因治疗载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PSA启动子序列替代含hy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tgCMV/hytk中的CMV启动子序列 ,应用Fu GENETM6系统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并检测hytk基因的表达情况 ,MTT法检测GCV(丙氧鸟苷 )的毒性作用。 结果 成功获得带PSA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tgPSA/hytk ,PCR、RNADotBlotting及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hytk基因仅在PSA阳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中表达 ,且转染hytk基因的LNCaP细胞对GCV敏感。 结论 含有PSA启动子的hytk真核表达载体是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新型、理想候选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前列腺癌细胞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下能否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态(EMT)改变,进而致侵袭能力增强,并初步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LNCaP细胞及其亚细胞系C4、C4-2、C4-2B这4种EMT阴性的人前列腺癌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情况,并凭此筛选出适合于进一步作转染诱导试验的细胞。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包装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和pCD-NA3.1(-)空质粒后,分别转染上步试验所挑选出的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600μg/mLG418筛选抗性克隆。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法鉴定HIF-1α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EMT标志蛋白——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验证转染后LNCaP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RT-PCR证实4种EMT阴性的细胞中,仅LNCaP表达有vimentin编码基因,适合作转染诱导试验。免疫荧光也观察到HIF-1α转染细胞胞质中荧光亮度较空质粒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明显增强。Western印迹法证实HIF-1α转染细胞发生了EMT转化,其E-cad-herin表达缺失,而vimentin表达增加。同时,Transwell体外侵袭试验也发现,LNCaP/HIF1α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高于LNCaP细胞和LNCaP/pCDNA3.1(-)细胞。结论:HIF-1α过表达可以通过调节两种EMT相关蛋白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发生EMT改变并致其侵袭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下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靶向性体外杀伤效应。方珐利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重组腺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感染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人成纤维细胞MRC-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感染效率;利用携带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以及Ad-CMV-HSV/TK感染LNCaP和MRC-5细胞,加入不同浓度GCV,MTT法观察受转染细胞的存活率。结杲重组腺病毒Ad-hTERT-EGFP能特异地转染LNCaP,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P〈0.01),MOI为1时转染率为8.3%,MOI为1000时转染率达100%;应用GCV处理后,Ad-CMV-HSV/TK对LNCaP和MRC-5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而Ad-hTERTp-HsV/TK只杀伤LNcaP(P〈0.001),随着MOI和GCV浓度的增加,LNCaP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MOI为1和GCV浓度为1μmol/L时存活率为95.4%,MOI为100和GCV浓度为1000μmol/L时存活率仅为6.1%,并有旁观者效应。结论重组腺病毒携带EGFP报告基因可准确、简便地确定转染效率;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9-顺维甲酸对前列腺癌细胞系 LNCaP 中同源盒基因 NKX3.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反转录 PCR 和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9-顺维甲酸对 LNCaP 细胞周期及 NKX3.1表达的影响;构建和转染 NKX3.1启动子-报告基因质粒及其缺失突变体,通过报告基因活性测定,鉴定 NKX3.1启动子中受9顺-维甲酸调控的区域。结果:通过转染及报告基因检测,发现9-顺维甲酸在 LNCaP 细胞中可明显提高 NKX3.1启动子的活性:RT-PCR 和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9-顺维甲酸可提高 NKX3.1mRNA 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通过启动子缺失突变分析,发现 NKX3.1基因上游-936至-921区明显受9-顺维甲酸诱导调节;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结果显示,9-顺维甲酸可阻止 LNCaP 细胞于 G_1期,减少 G_2/M 期细胞。结论:9-顺维甲酸作为诱导分化剂可阻止 LNCaP 细胞于 G_1期,减少细胞有丝分裂,并明显上调前列腺特异的抑癌基因 NKX3.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并比较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启动子、增强子和survivin基因启动子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和PC-3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前列腺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PSMA基因的启动子、增强子和survivin基因启动子,分别克隆入pGL3-Basic,脂质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和张氏肝细胞,检测各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survivin基因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均具有较强活性,均明显高于PSMA启动子/增强子,其中S2pro启动活性最强,达到CMV启动子活性的1/3,然而,survivin启动子及PSMA启动子/增强子在肝细胞系中几乎不表达。结论:survivin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具有较强启动活性,可望成为新的前列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GF-β/Smads信号转导的核心Smad4在前列腺癌转移潜能获得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Millicell体外侵袭试验观察LNCaP和ARCaP系IF-11、IA-8细胞株转移潜能的差异情况,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法和逆转录PCR鉴定这3种细胞株中Smad4蛋白及mRNA的差异表达。结果:ARCaP系IF-11、IA-8细胞株的体外侵袭潜能明显高于LNCaP细胞(P<0.01);但Smad4蛋白在低转移潜能的LNCaP细胞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潜能的IF-11、IA-8中表达缺失(P<0.01),Smad4 mRNA表达结果与蛋白一致。结论:Smad4在转移潜能不同的前列腺癌细胞系间存在差异表达,Smad4表达缺失可能是晚期前列腺癌发生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表达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基因的由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启动子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双调控的特异性增殖溶瘤腺病毒SG504-SEA.方法 从前列腺癌组织基因组DNA中获得522 bp大小的PSA启动子序列,将PSA启动子克隆到由hTERT启动子调控的特异性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SG502中.得到靶向前列腺癌细胞的双调控溶瘤腺病毒载体SG504.将已构建好的含有771 bp大小SEA基因片段的病毒骨架质粒PPE3-cdb-SEA与SG504用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至293细胞.共转染后9~14 d出现病毒空斑,经过3次病毒空斑纯化,经鉴定正确的腺病毒命名为SG504.SEA,即携带SEA基因的双调控靶向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溶瘤腺病毒.结果 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酶切鉴定,SEA基因成功克隆到病毒载体中,可以表达SEA基因,且病毒滴度为2.0×10~(10)pfu/ml.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超抗原SEA基因的双调控选择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04-S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