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亚市黎族学生龋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该地区今后开展牙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三亚市黎族地区10所学校1680名年龄6~13岁的小学生,由经过培训的牙科医生采用口内直视法进行口腔龋病检查。调查内容包括龋病患病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及问卷调查。结果:受检学生患龋率为35.53%,龋均为3.12颗;7~8岁年龄段患龋率及龋均最高,13岁以上年龄段患龋率及龋均最低,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龋病治疗率仅为4.12%,恒牙龋治疗率高于乳牙龋。黎族小学生刷格率仅为14.30%。结论:海南省三亚市黎族地区小学生龋病发病率较低,但龋病的预防与治疗情况较差;替牙期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恒牙的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上升。其原因是学生及家长对龋病危害认识不足;农村口腔保健工作亟待加强,要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口腔清洁。学校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加强替牙期学生龋齿的防治及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123-125+169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罗湖区小学生龋病流行状况,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罗湖区21个小学进行整群抽样,随机抽取5个小学,对7772例小学生进行龋病检查,通过深圳市学生口腔防治管理系统收集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小学生乳牙患龋率44.9%,恒牙患龋率14.2%,乳牙龋均(1.45±0.41),恒牙龋均(0.24±0.07),乳牙填充率12.0%,恒牙填充率24.8%。女生恒牙患龋率(16.5%)高于男生(11.9%)(χ~2=33.051,P0.01);女生恒牙龋均(0.30±0.08)高于男生(0.19±0.05)(t=-74.069,P0.01);女生乳牙龋均(1.59±0.48)也高于男生(1.48±0.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64,P0.01)。7~12岁儿童随年龄增长,乳牙患龋率先增长后下降,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恒牙患龋率、恒牙龋均呈上升趋势。12岁儿童患龋率27.0%,龋均(0.53±0.17),恒牙填充率为29.7%。结论深圳罗湖区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较好,龋病流行处于较低水平,龋病治疗状况较好,但各小学学生间差异较大,需要重点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长治市城区小学7~9岁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治市城区6所小学7~9岁儿童龋病的发病情况,为儿童龋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采用视诊、探诊等方法,对长治市城区6所小学的5 515名7~9岁在校小学生龋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 515名受检儿童患龋率为63.64%,龋均为1.8506,充填率为44.88%;随着年龄的增长,龋均、患龋率逐渐降低,各年龄组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9岁组儿童充填率明显高于7、8岁组儿童,有统计学差异(P〈0.01);男女生的患龋率、龋均及充填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治市城区6所小学7~9岁儿童的患龋情况突出,故应加强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现状,为该区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该区12所幼儿园抽取1 56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全口龋病调查,统计乳牙患龋率、龋均、患龋牙位分布。结果 1 564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36.83%,患龋者龋均为3.87。男女患龋率分别为35.86%和37.82%,患龋者龋均分别为3.61和4.12,男女患龋率和龋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5、6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分别为12.70%、25.50%、53.39%、57.38%,差异显著(P〈0.05),但患龋者龋均分别为3.00、3.42、4.19、3.97,差异不显著(P〉0.05)。下颌乳磨牙高于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前牙高于下颌乳前牙。结论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太乐观,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行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伊宁市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六龄齿)患龋率水平及其主要原因,为预防和治疗儿童龋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 306名7~9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由接受过口腔健康调查培训的口腔专业医师使用常规口腔检查器械对龋病现况进行调查记录,按照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分为7、8、9岁组和民、汉男女童组,并对各组患龋率进行分析。结果 (1)伊宁市7~9岁儿童患龋率为29.94%,各年龄组患龋率分别为13.92%、28.30%、36.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儿童间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宁市7~9岁儿童六龄齿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童患龋率高于男童,少数民族儿童患龋率高于汉族儿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内江地区青少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探讨青少年恒牙患龋原因,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参考"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内江市五个区县及市区,随机抽取12个调查点,分12岁和15岁两个年龄组,各调查600人,男女比为1:1,共调查1200人。结果:内江地区12岁组总患龋率38.3%,龋均为1.02;15岁组总患龋率为48.3%,龋均为1.38。12岁组与15岁组的患龋率与龋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总患龋率为40.00%,龋均为1.05;女生总患龋率为46.70%,龋均为1.35。男女生组的患龋率与龋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江地区青少年恒牙患龋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龋病广泛存在,须加强防治,普及口腔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银川市兴庆区城市小学生的龋病患病情况。方法抽取银川兴庆区5所小学6、7、8、9、10、11、12岁7个年龄组6167名学生的进行龋病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银川市兴庆区城市小学生6-12岁患龋率42.74%,患者龋均为2.11。男生患龋率为41.06%,女生患龋率为44.43%。结论银川市兴庆区城市小学生患龋率较高,应依年龄、性别等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和口腔健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建省宁德市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及流行趋势,了解龋病在宁德市的分布规律,为今后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德市5,12,35~44及65~74岁4个年龄组的牙齿患龋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与龋均呈上升趋势;12岁年龄组女性的患龋率和龋均均高于男性(P<0.05),35~44岁年龄组农村患龋率高于城市地区(P<0.05),5,65~74岁年龄组农村人群龋均均高于城市(P <0.05),其他年龄组城乡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65~74岁年龄组龋均与患龋率均高于沿海地区(P<0.05)。结论福建省宁德市居民的患龋情况不容乐观,需加大口腔预防保健的力度,增强口腔健康意识,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蚌埠市部分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乳牙龋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蚌埠市6所幼儿园共计9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调查,统计乳牙龋病例数、患龋率、龋均并对此进行分析。 结果934名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为42.4%,龋均为1.5。男童和女童的患龋率分别为40.7%和44.3%,龋均分别为1.5和1.4。不同性别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患龋率、龋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母亲的最高学历、睡前或刷牙后喝奶吃零食、过去一年是否有牙痛或不适、过去一年是否看过牙、监护人营养《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得分和甜饮料摄入频率等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的龋病患病发生有显著影响(P < 0.05~P < 0.01)。 结论蚌埠市3~6岁的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乳牙龋病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为减少乳牙龋病发病率,应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甜饮料的摄入,注重口腔卫生,加强监护人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同一地区汉藏儿童龋病发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抽取青海省尖扎县388名(3~6)岁汉藏儿童调查龋病发病情况。结果:汉族儿童患龋率为80.15%,龋均为3.19;藏族儿童患龋率为77.38%,龋均为2.79。结论:同一地区汉藏儿童龋病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别,但是汉族儿童的龋均明显高于藏族儿童。该地区汉藏儿童龋补率很低,没有明显差别。藏族女孩龋均明显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苏州市沧浪区小学生患龋情况,为该市小学生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沧浪区20所小学1~6年级学生的龋齿情况进行调查,以视诊为主。结果苏州市沧浪区小学生患龋率为47.25%,龋均1.306;其中恒牙患龋率为15.19%,龋均0.23;乳牙患龋率32.06%,龋均1.077。8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P〈0.05)。结论苏州市小学生的患龋率达到我国2000年制定的口腔健康目标。8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率较高,这一年龄段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云南省昭通高氟区35~44岁人群氟斑牙和龋病患病的流行情况,比较不同程度氟斑牙人群与正常人群患龋率及龋均的情况,探究不同程度氟斑牙龋病患病率、龋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高氟区中年人的氟斑牙和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龋病诊断标准及Dean氟牙症诊断及分类标准,抽取高氟区35~44岁中年人200名,调查其龋病和氟斑牙的患病情况,与正常人群组进行比较,记录分析结果.结果昭通高氟区35~44岁人群总患龋率为53%,氟斑牙患病率为100%,社区氟斑牙指数Fci为3.49,与正常组比较,轻度氟牙症龋病患病率及龋均均略低于正常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氟牙症龋病患病率及龋均均高于正常人群,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度氟牙症组、中度氟牙症组、轻度氟牙症组间循环比较患龋率和龋均,三组患龋率和龋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昭通高氟区中年人氟斑牙患病率极高,为氟斑牙重度流行区域;轻度氟牙症人群龋病患病率及龋均均略低于正常人群;中度组和重度组的患龋率及龋均高于于正常人群,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氟斑牙人群各分度间患龋率及龋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昆明市区35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和软垢情况, 观察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昆明市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昆明市区30家幼儿园共6 958名儿童, 检查患龋率和软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昆明市35岁儿童患龋率为58.68%, 龋均 (XDMFT) 为2.61, 不同年龄间的患龋率、龋均和简化软垢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同性别间的患龋率、龋均和简化软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口腔软垢情况和患龋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昆明市35岁儿童的患龋率较高, 应加强乳牙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杨俊勋  吕凌峰  何静  江平 《华夏医学》2013,26(3):542-545
目的:了解桂东北瑶族聚居地区12~16岁青少年的恒牙龋病流行状况,为制定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升学体检、随机抽样、口腔问卷调查等方法,在桂东北瑶族聚居地区抽取12~16岁青少年791名进行患龋状况调查。结果:桂东北瑶族聚居地区12~16岁青少年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均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患龋率和龋均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东北瑶族聚居地区青少年恒牙龋病的流行状况与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调查的结果相比,龋患率和龋均均较低,但龋齿的充填率很低,不应忽视,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汉壮族3~5岁儿童龋患情况,探讨生活习惯对患龋率的影响。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调查广西南宁2个主要民族(汉、壮)957名儿童。结果:汉族的患龋率59.55%,壮族为61.49%;汉族儿童的龋均与壮族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儿童的龋均低于壮族儿童,汉族儿童猛性龋发生率(86%)低于壮族儿童(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期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的两个民族的患龋率相近;混合喂养中,汉族的患龋率(58%)低于壮族(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南宁汉壮族儿童的患龋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与本地区的饮食习惯、经济情况以及重视程度有关,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口腔保健意识,从基层抓起,是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所中小学校,年龄在7~15岁的3 005名不同民族的学生行第一恒磨牙龋病患病率的调查.结果: 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13.58%,总体龋均为2.07.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有明显升高趋势(P<0.01);男性患龋率(10.70%)明显低于女性(1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维吾尔、哈萨克和回族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分别为16.95%、10.07% 、9.80% 和1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龋失补牙数为844颗,其中龋齿数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结论: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儿童少年)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较高,患龋程度严重,应加强对第一恒磨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章淑艳  李兵  朱丹 《黑龙江医学》2005,29(5):391-391
目的抽样调查哈市城市地区小学一年级1052名学生乳牙龋病的患病率。方法按照龋病流行病学普查标准,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格,由口腔专业医生到学校进行普查与登记,进行乳牙龋病的调查。结果得出哈市城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患龋率85.39%,龋均4.94。结论哈市城市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患龋率、龋均与国内其他几个城市相比,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石河子市1371名民、汉中小学生的龋齿调查结果是:总患龋率54.7%。患者龋均2.9个。少数民族儿汉族轻,汉族中女生比男生重。少数民族男女患病相近。被治疗的龋齿数很少。  相似文献   

19.
长沙市开福区2~4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长沙市开福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长沙市开福区5所幼儿园的459名2~4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调查患龋率和龋均等指标,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59名受检者中,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39.65%和1.32;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龋均和龋面均逐渐增加,各年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第二乳磨牙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构成比为7.57%,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充填构成比逐渐增加.婴幼儿龋患病率为17.21%,男性17.90%,女性16.3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沙市开福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较早,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20.
符云 《医学新知杂志》2013,23(2):114-115
目的 了解河源市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情况,为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对全市幼儿园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由专业的口腔医师对儿童患龋情况进行普查.结果 78所幼儿园共有20320名3~6岁儿童,平均患龋率为55%,3~岁组为32%,5~6岁组为79%,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乳牙龋齿的牙位分布:上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高(23.6%),下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低(2.1%).结论 河源市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有必要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被保健人员及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降低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