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成人慢性难治性ITP患者6例,采取中药联合小剂量美罗华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无出血倾向,血小板较治疗前升高。2例患者发生静脉输注相关事件,经减慢滴注速度及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并坚持输注完毕;6例患者至今均无复发。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40例ITP患者口服中药 1个月 ,观察疗效及血小板数。结果 :总有效率 95 % ,治疗后血小板数显著升高。结论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对慢性ITP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6例ITP患者口服中药2个月,观察疗效及血小板数。结果:显效10例,良效16例,进步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治疗后血小板数显著升高。结论: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对慢性ITP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之中药方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增加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减少毒副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中药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6例ITP患者口服中药2个月,观察疗效及血小板数。结果:显效10例,良效16例,进步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治疗后血小板数显著升高。结论: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对慢性ITP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已确诊为ITP的患者给予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复方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总有效率以判断该复方对ITP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4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以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复方治疗IT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益气养血中药配合泼尼松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将 5 1例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的ITP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给予泼尼松加益气养血中药治疗 ,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提高 ,治疗组提高尤为明显 (P <0 .0 5 ) ,且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益气养血中药配合泼尼松治疗ITP可显著提高疗效 ,且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采用虚实辨证方法内服中药联合强的松口服,必要时以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慢性ITP29例,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血小板均明显上升,总有效率为94.7%,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结论:以虚实辨证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ITP疗效较好,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持续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现代研究表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欧美国家年发病率为5~10/10万人口。我国尚无ITP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慢性和难治性ITP具有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等特征,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以下就慢性和难治性ITP的治疗谈一点我们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自身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使人体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增加和生成障碍所致。临床以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经正规治疗的慢性病例中约有15%~30%的病例不能被控制,临床称为难治性 ITP。近年来,我们治疗的慢性 ITP 病例中遇到难治性患者24例,经中药益气养血活血清热解毒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  相似文献   

11.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血液科的常见病,多为慢性型,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二线治疗有免疫抑制剂、切脾等方法,常易复发,且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比较大.因此,许多ITP患者考虑中药治疗.中药治疗ITP多采用清热凉血、益气养阴等法,或辅以活血化瘀,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由于近年来国内外诸多文献提示ITP与生物因子相关,特别是部分ITP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笔者尝试对ITP患者用中药辨证治疗时加入清热解毒药,收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联合环孢素A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ITP诊断标准的32例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生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川萆薢等)联合环孢素A治疗,至少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72%,且无明显肝肾毒性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生血、行血、凉血、止血。  相似文献   

13.
治疗对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40例。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25~67岁,平均46.0岁。病程约1~2年。上述患者中,15例为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而欲停药者,25例为各种治疗均无效者(包括已摘除脾脏的4例)。慢性ITP的诊  相似文献   

1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过多的临床综合征,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出血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危重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生命。ITP患者因出血风险增大、疾病转归的不可预测性、对疾病的恐惧感、需长时间治疗、社会活动减少、影响工作等各种因素导致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甚至低于癌症患者。ITP目前尚无法根治,西医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但随着激素的撤减许多患者出现激素依赖,易复发,治疗效果差,严重增加患者负担。近年来,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在治疗ITP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近5年来常见单味中药及提取物防治ITP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指导临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为特征。笔者采用免疫造摸的方法建立慢性ITP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脾脏巨噬细胞FcγRII-β(CD32)的表达,以了解中药复方牛角地黄汤治疗ITP的作用环节与机理。  相似文献   

16.
郭素丽  陈娜飞  焦宗久 《河北中医》2013,(12):1819-1821,184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老年ITP患者,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给予口服中药及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对照组52例,仅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71.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老年慢性ITP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陈娜飞  陈铁虎 《河南中医》2013,33(2):258-260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将116位老年慢性ITP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平均数[(89±25)×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平均数[(64±26)×109/L];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减少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43.33%),治疗组有效患者复发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中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伴成熟障碍为特征.笔者采用免疫造摸的方法建立慢性ITP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脾脏巨噬细胞FcγRⅡ-B(CD32)的表达,以了解中药复方牛角地黄汤治疗ITP的作用环节与机理.  相似文献   

19.
胃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清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57-1157,116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为特点的出血性疾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ITP在临床中治疗较为棘手,虽然现代医学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促血小板生成剂等对部分慢性ITP患者有效,但因其价格昂贵、副作用大、停药后复发率高等因素制约了上述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多见的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慢性ITP具有反复发作倾向,长期应用激素效果不理想,且有明显副作用。我们自1993年1月~1998年10月用中药治疗29例慢性ITP患者,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9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按照1986年12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ITP。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5岁~61岁,平均31.5岁;病程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