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乳香、制乳香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乳香及制乳香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80∶2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在0.1535~2.456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2%,RSD=1.36%。结论本法专属、快速、准确,可用于乳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乳香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的治疗,其主要成分为乳香酸类化合物。本文概述了乳香和乳香酸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并简单总结了26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初步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3.
乳香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金云  崔锐 《药学学报》2002,37(8):633-635
目的研究乳香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IR,NMR,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乳香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乙酰乳香酸(1),β-乙酰乳香酸(2),羽扇-20(29)-烯-3α-乙酰氧基-24-酸(3),α-乳香酸(4),β-乳香酸(5),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6)。结论化合物3为新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香中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对其醋酸乙酯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α-乙酰氧基-甘遂-7,24-二烯-21-酸(1)、3α-乙酰氧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2)、3-羰基-甘遂-8,24-二烯- 21-酸(3)、3β-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4)、3-乙酰基-11-羰基-β-乳香酸(5)、3-乙酰基-α-乳香酸(6)、3-乙酰基-β-乳香酸(7)、incencole oxide acetate(8)、棕榈酸(9)。结论 化合物1是首次从天然资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乳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乳香药材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乳香药材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建立有效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柱(250×4.6mm,5μm);以乙腈-水-冰乙酸(79∶21∶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在12μg.mL-1~495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为1.51%(n=6)。结论所测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符合标准,本法可作为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乳香酸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以乳香的提取物3-乙酰基-11-羰基-β-乳香酸(AKBA)为先导化合物,通过3位及24位结构修饰合成3-烷氧基-11-羰基-β-乳香酸酯类衍生物.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AKBA为起始原料通过氯化、水解、烃化共3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采用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和溴化乙啶(ethidium bromide,EB)双染色法,测定乳香酸类似物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NB4)的凋亡活性;采用MTT检测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NB4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共合成10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3的活性较先导化合物有明显地提高;化合物2、3的细胞存活率也较先导化合物AKBA有一定程度地提高.结论合成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MS确证.2、3的凋亡活性和细胞毒性优于AKBA,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徐亚  郑用琏  陈平  任冰  徐玲 《中国药师》2014,(6):952-954
目的:建立西黄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定性定量检验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西黄丸中乳香类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方法.结果:运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检测12个生产厂家提供的17批西黄丸,均含有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但含量差别大,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其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最低为0.27%,最高为1.05%.结论:建立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西黄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定性定量检验,可作为西黄丸现行法定检验标准中乳香显微鉴别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小活络丸中乳香的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妍  张亚双  闵春艳 《中国药事》2013,27(2):183-187
目的 建立小活络丸中乳香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小活络丸中的乳香和乳香主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结果 运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检测15个厂家66批次的小活络丸,有16批次小活络丸未检出乳香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检测,最终确定有15批次小活络丸未检出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51批次检出乳香和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小活络丸中乳香的定性鉴别,可作为小活络丸现行法定检验标准中乳香显微鉴别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乳香酸(Bas)是乳香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乳香酸在治疗炎症方面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以及慢性发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已经显示出显著的药理活性。数据表明,3-乙酰基-11-酮-β-乳香酸(AKBA)被认为在各种乳香酸中是最强大的。AKBA被发现和确认为5-脂肪氧合酶(5-LOX)强大的抑制剂;AKBA的其他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它还充当了p38-MAP激酶强大的抑制剂。为了得到更多的AKBA,它的衍生物BA、KBA、ABA经过一系列化学修饰乙酰化和烯丙基氧化转化为AKBA,从而AKBA的量根据乳香树种和相应树脂质量从0.1%~3.0%上升到25%~35%。  相似文献   

10.
王瑞忠  何轶  张聿梅  戴忠  鲁静 《中国药事》2013,27(4):389-39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西黄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及检查掺伪物松香中松香酸的方法,为评价西黄丸质量和监测掺伪掺假问题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1nm(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241nm(松香酸)。同时采用液-质联用(HPLC-MS)方法,对检测出松香酸的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确证。结果松香酸的检出限为0.11mg.g-1;线性方程:Y乳香酸=1.2779×104 X-4.8896×103(r=0.9994)Y松香酸=2.5069×104 X+4.8678×103(r=0.9995);线性范围:松香酸为1.254~50.16μg.mL-1;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为1.217~48.67μg.mL-1;回收率: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为101.5%;松香酸为103.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西黄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测定及松香酸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修饰、结构改造和药理活性,为甘草次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荚果蕨属植物属蕨类球子蕨科,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酚类、香豆素、甾萜类等,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病毒、驱虫、抗菌等活性,本属植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综述了荚果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荚果蕨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龙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属植物中含有环烯醚萜和裂环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及(口山)酮类等主要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抗炎、抗氧化、抗抑郁、抗肿瘤、肝脏保护、降血压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现查阅和整理龙胆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文献资料,综述其研究现状,为该属植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降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根据降香的药理作用,对其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仙鹤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仙鹤草中含有酚、酯、黄酮、鞣质、糖苷、有机酸、挥发油、三萜皂苷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镇痛抗炎、止血、降血压、抗疟、抗心律失常、杀虫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仙鹤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D-奎尼酸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在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部分衍生物已被证实有多种重要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D-奎尼酸来源、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及其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对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仁Alpinia oxyphylla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12年,迄今为止共分离得到85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占52个,其中从该植物中分得新化合物28个,均为倍半萜.益智仁的药理活性包括神经保护、提高学习记忆、抗肿瘤、抗衰老、抗炎及抗过敏等.通过对益智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便对益智仁进行更好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钩藤的主要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较全面地论述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材钩藤的研究进展。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对钩藤的主要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钩藤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并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结论钩藤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应加强对其活性成分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家独行菜是世界多个地区的传统药物,从中分离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黄酮类、萜烯和芥子油苷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家独行菜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治疗胃肠病和骨折等活性.综述了家独行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明确其药效成分以及作用物质基础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