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曝光指数在CR照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尉迟以浩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29-1230
<正> 计算机X线摄影(CR)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成像技术,它明显优于传统的屏-片成像系统,如:实现了图像的数字化;利用窗宽、窗位调节技术,它可在一次成像后清晰显示不同的组织;宽容度好,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投照条件的要求不象屏-片系统那么严格,等等。但是,由于图像噪声的存在,不严谨甚至随意的投照过程仍会对图像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废片和次级片,因此,对CR照片的质量控制是影像工作者面对的新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我院自2002年9月使用CR至今,摸索出利用曝光指数对CR照片质量控制的方法,获得满意结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次成像摄影法(Polaroid photography)由美国波拉公司首先研究成功,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发展。本院于1984年2月与杭州照相研究所协作,研制成一次成像X线摄片,应用于临床。一次成像X线摄片法(Polaroid radiography)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将术中体内肾脏一次成像X线摄片的原  相似文献   

3.
肺癌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成像技术:即传统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平片)、断层片、支气管造影、支气管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DSA)等;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此外,还有B型超声、核素扫描等。不管采用何种成像技术检查肺癌,其成像原理都是以波的形式进入人体组织器官,人体组织对这些波产生不同形式的吸收与反射,并在接受器上形成不同形式的图像。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立位全脊柱与全下肢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数字化立位全脊柱和全下肢成像技术。方法:在数字化X线成像设备上,检查28例全脊柱和18例全下肢患者,共得到68幅全脊柱和全下肢图像,评价图像的效果。结果:按照合格图像标准衡量图像,62幅图像一次成像合格。结论:在图像工作站实现全脊柱和全下肢成像技术,对普及全脊柱和下肢检查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计算机放射系统(CR)图像的特点.通过对我院一年的CR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屏一片系统在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与后处理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比较.说明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CR)以其高灰阶分辨率、强大的计算机图像后处理功能、小辐射剂量等优势,己成为医学成像技术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收集骨折病例48例,比较CR片、CT轴位图像、MPR和SSD成像检查所见结果。③结果螺旋CT轴位图像及MPR和SSD成像对骨折诊断准确率高于CR片,以MPR成像对骨折诊断准确率最高,SSD成像对显示骨折块之间、关节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明显优于CR片和CT轴位扫描。④结论螺旋CT可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重建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均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 并行MSCT扫描。X线和CT图像均通过PACS局域网传送至工作站, 由一位副主任医师根据X线正侧位片, 以及CT原始图像和后处理重建图像(包括多层面重组、容积成像等)分别独立进行骨折诊断, 并按AO系统分型。结果 64例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 8例漏诊, 56例诊断骨折, 包括A型23例, B型17例, C型16例。MSCT扫描及后处理图像的64例均发现骨折, 包括A型15例, B型25例, C型24例。两种检查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检查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对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和分型更为准确和详细, 尤其对复杂性关节内骨折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传统屏-片成像和数字化成像在静脉肾盂造影(IVP)的应用,探讨数字化成像在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数字化IVP检查及传统X线IVP检查者各100例,从摄片曝光量、细节显示、照片质量方面对比两种摄片系统在IVP中的运用。结果运用数字化IVP检查的曝光剂量显著减少,图像质量配置提高,结石及微小钙化检出率较高,对整个泌尿系统的显示也优于传统屏-片成像。结论运用数字化成像行IVP检查具有:辐射剂量少;图像清晰;整个泌尿系统显影清晰、完整;此外,还有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可组合打印显示,节省胶片,图像资料还可数字化存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传统B型超声成像系统只能提供扫描物体的断层二维图片,观察只能将这些断层图片通过大脑将它们重构成三维形体,这就要求观察要有相当的经验和图形空间想象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说以这种方式重构出的—燕维图像影响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而超声三维显示技术较传统二维成像  相似文献   

10.
SLOT Scan 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摄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技巧地应用一种新的窄缝曝光采集(SLOT Scan)技术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摄片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使用日本岛津公司Sonialvision Safire II设备, 采用SLOT Scan技术对60 例身高1.50 米以上的青少年患者进行摄片。通过1次连续的曝光采集所有数据, 再利用无缝全景拼接软件对图像缝合。结果:颈、胸、腰骶椎通过无缝拼接能同时在1张X 线片上清晰地显示, 达到了颈胸腰骶椎一次成像片的满意效果。结论:SLOT Scan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 能有效地去除拼接伪影, 使全脊柱能同时在1张X 线片上完整无缝地呈现, 更有利于脊柱外科医生对侧弯的整体观察与计算测量, 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在技术上一直是一种挑战。关键是心脏的快速连续运动给成像带来极大的困难。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应归功于电子束CT(Electron—beam。简称EBCT)和多层螺旋CT(Mulddetector—row CT,简称MD—CT)的发明以及心电门控同步扫描和重建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容积覆盖面积成像、实时成像和空间分辨力的速度。目前使用的64层MD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上已经获得了非常满意的图像,几乎与DSA血管成像相媲美,其优点主要表现为一次簿层(亚毫米簿层)快速大容量采集,这样就使病人在一次屏气下能获得高质量的连续的CT血管造影图像,再经过工作站快速后处理,就会形成一幅幅高质量的心脏冠状动脉图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31例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 ,在心电门控多层自旋回波序列下行横轴位、左前斜位、冠状位MRI扫描。结果  31例均获得满意效果 ,其中Ⅰ型10例 ,Ⅱ型 3例 ,Ⅲ型 18例。在常规SE图像上可观察到破口位置、真假腔、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以及应用心电门控技术是确保获得高质量MRI影像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B型超声在常见胆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凯鸽 《广西医学》1997,19(2):213-218
B型超声在常见胆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广东省南海市西樵医院凯鸽综述自1952年Blis首先研究B型超声切面成像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其发展已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1)。第一次为B型超声从双稳显示到“灰阶”显示,使图像层次丰富,提高了分辨力;第二次为“实时”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患者的扫描心率对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289疑有冠心病或冠心病治疗后复查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连续病例进行分析,实际扫描心率43~90次/分。将不同扫描心率分为四组,应用Ⅰ~Ⅳ级图像评分标准将所得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比较不同扫描心率时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9例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扫描心率〈60次/分时,Ⅰ级图像百分比为82.92%;心率60次/分~70次/分时,Ⅰ级图像百分比为76.9%;心率70次/分~80/分时,I级图像百分比为39.1%;心率80次/分~90次/分时,Ⅰ级图像百分比32.2%。不同扫描心率成像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主要受患者扫描的影响,扫描心率在70次/分以下的图像质量较心率70次/分以上的图像质量好,扫描心率越快,图像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全数字化多功能X线摄影系统(DR)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医院,在临床影像诊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特点是摄影流程少,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后处理功能强,获取信息多。临床应用中与传统X线片比较有明显优势,现就其图像特点和传统X线图像对照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选择我院采用的是进口美国GE飞天6000型  相似文献   

16.
胸部摄影中DR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R在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方法对300张DR图像进行评判,并统计出各级片所占比率,从中得出影响DR成像的相关技术因素。结果 300张DR图像中优级片率占90.3%,无劣级片;肺部基本病变通过处理后能清楚显示,对肺内各部位细微结构的显示率为100.0%;影响DR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摄片技术参数、机器性能、量子噪声、图像后处理技术和激光相机等。结论 DR图像比传统胸片图象质量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99m)Tc标记磷酸盐类的广泛应用和全身骨核素显像仪的发展,全身骨能一次成像,且图像清晰、分辨率高。本文将70例同时作了全身骨核素显像及X线骨平片检查的病例作对比分析。1 检查对象本院自1987年8月至1990年4月对各类诊断为骨外恶性肿瘤病人568例进行全身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普通X线胃肠造影比较,分析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的优缺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综合X线机对50例患者进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30例行上消化道造影(做食道造影同时又行胃造影,共60人次),20例行钡剂灌肠造影。同时摄取普通X线造影图像及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普通X线图像优良质量达Ⅰ-Ⅱ级者占83.75%,较差者占16.25%。而数字化成像胃肠造影图像优良质量Ⅰ-Ⅱ级者占95.00%,欠佳者占5.00%。二者差片率有统计学差异。数字胃肠图像在清晰度、对比度及细微结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线,连续摄影图像可作动态观察,病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普通X线胃肠造影。结论数字化成像图像质量高于普通X线胃肠双对比造影,在病变的检出及细节显示具有优势,可明显减少差片率,从而提高胃肠道造影诊断准确率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有专家认为,阴道和腹部B型超声是鉴别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直肠阴道膈内异症的重要手段。B型超声优点是结构的平面图像,形象化、直观性能好。仪器有以下种类:静态成像法,主要用于不活动脏器,成像速度慢,需数秒钟。其优点是图像范围大,图像清晰。实时成像法,可观察活动脏器,每秒钟成像24~30幅。图像显示范围受探头长度或扫描角度限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多种不同分辨率、不同安装部位的透射电镜成像设备的主要性能和它们的应用,列出了它们的典型参数.着重描述和比较了侧装型和底装型数字成像产品在视野、实时成像、图像传感器等方面的特点,还详细讨论了低剂量成像和大面积高分辨率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