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对11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及康复教育,术后监测、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术后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并发症下降,复查假体位置正常,膝功能恢复,生活活质量提高。结论:康复护理能促进全膝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终极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仅靠手术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然而由于术后疼痛使患者不愿康复训练,为此有必要采取镇痛措施,以促进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我院骨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74例膝关节疾患的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且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术后康复锻炼效果满意。现将康复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终极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仅靠手术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然而由于术后疼痛使患者不愿康复训练,为此有必要采取镇痛措施,以促进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我院骨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74例膝关节疾患的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且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术后康复锻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功能锻炼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80例,患者全部行全膝置换术,术后随机分为40例研究组和4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膝关节功能锻炼护理,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护理前、术后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HSS评分和膝关节的活动角度。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HSS评分和膝关节的活动角度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HSS评分和膝关节的活动角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膝关节功能锻炼护理能够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对提高膝关节的活动角度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杜蕾  李锦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153-15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及系统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结果:35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认真做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地防治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董列军 《中医正骨》2012,24(4):75-76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依照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不引起患者疲劳和加重患膝疼痛为度,为22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术后康复锻炼,观察康复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22例28膝,术后1周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1膝,良5膝,可2膝.术后2周,置换膝关节主动活动度90°~105°,中位数99°;被动活动度100° ~ 120°,中位数112°.术后6个月,所有置换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下肢肌力均恢复良好,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无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59膝),其中单膝置换33例,Ⅰ期双膝置换13例;选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6膝,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后稳定型假体53膝。Depuy假体40膝,爱康4膝,威高9膝。半年后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HSS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股胫角。结果患者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前痛,对症处理后缓解。HSS评分较术前增加明显(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较好选择,术中截骨、软组织平衡、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至2009年间4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临床护理效果满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佳。讨论:良好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合理的康复锻炼,完善的出院指导,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康复疗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主动康复组、被动康复组和系统康复组。主动康复组采用主动康复训练,被动康复组采用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康复组治疗则以主动康复训练联合CPM机的被动康复训练为主,在进行患者主动康复训练前,先使用CPM机进行锻炼。治疗后采用AKSS标准对康复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三组疗效。结果: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观察中,在改善膝评分方面,主动康复组与采用CPM的被动康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被动康复组在膝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主动康复组,而集主动康复与CPM锻炼于一体的系统康复疗法可收获最佳的膝评分与功能恢复效果。结论:主动康复疗法与被动康复疗法各具所长,而系统康复疗法可综合二者优势,在改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膝关节屈伸膝肌群整体肌力等方面疗效显著,并可尽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随访6—12个月,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39膝,良9膝,优良率达100%。结论:正确的围术期护理是确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顺利进行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膝评分平均85分,功能评分平均84分。结论良好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可以加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全膝置换术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肢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与术后科学的康复活动密切相关。我们不仅应该提高对术后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更应该加强对病人术后锻炼的指导,有条件时给病人配备专门的康复医生,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在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膝痹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膝痹病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12.67±4.21)d明显少于对照组(15.32±4.86)d;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32/43);患者满意度为100%(43/4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35/43),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膝痹病中医护理,更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并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退行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术前康复指导以及术后康复锻炼。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20例患者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且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疗效显示优15例,良3例,中2例,差0例。结论:对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具有安全高、切实可行的特点,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比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4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2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患者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48个月(6个月~6 a),HSS评分由术前(42±7.68)分提高为术后(91±8.48)分,其中优34膝,良6膝,可2膝,优良率为95%,活动度由术前平均64.53°改善至术后平均95.37°,总外翻角平均5.8°(0~10°)。结论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术中矫正膝内翻畸形时应遵循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对称的原则,术后应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在围术期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在围术期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2周、4周、12周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进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与康复方法。方法对本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5例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与康复训练,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半年膝关节评分优3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TKA患者围手术期在重视消除肿胀及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提高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关于重度膝骨关节炎治疗中采用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课题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集50例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予以患者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由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后其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显著异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经由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后均无假体松动、假体脱位及感染等相关因素的发生;患者术后6个月经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恢复优良率为88.0%。结论于重度膝骨关节炎治疗中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短时间内缓解疼痛及活动限制等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4 例老年患者人工全膝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 年3 月~2011 年2 月行人工全膝置换术的患者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及康复组4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手术期专业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护理疗效.结果:术后1 个月、3 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做好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