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东莞某社区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对东莞某社区1 350名中老年人群进行膳食生活方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本次调查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0.4%(546/1 350),男性患病率(46.3%)高于女性(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患者与尿酸正常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情况、饮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年龄、性别、吸烟、饮茶可能是高尿酸的危险因素。调整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饮茶为高尿酸的危险因素(OR=1.717,95%CI:1.332~2.215);饮酒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41,95%CI:0.415~1.705);与从不/偶尔吸烟者相比,戒烟者(OR=0.786,95%CI:0.512~1.208)和每天都吸烟者(OR=1.125,95%CI:0.666~1.901)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患病率较高,饮茶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为NAFL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至2016年的北京健康管理队列随访人群为研究对象,以48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暴露组,4825例血尿酸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均衡两组的混杂因素后,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匹配前后高尿酸血症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匹配前,除了吸烟、饮食习惯、锻炼程度外,其他因素在两组分布不平衡。按1∶3匹配后,45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成功匹配1235例血尿酸正常人,所有协变量在两组间达到均衡。匹配前,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高尿酸血症会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OR=1. 84,95%CI (1. 45,2. 33),P<0. 0001]。匹配后,这种关系依然有统计学意义[OR=1. 46,95%CI (1. 14,1. 88),P=0. 0028]。结论高尿酸血症对NAFLD的发病有影响,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尿酸水平可以防治NAFL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妍 《浙江医学》2020,42(24):2672-2674
目的分析肾功能指标对脑小血管病负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脑小血管病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小血管病负荷评分结果分为高、低负荷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患病情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以及肾功能相关检测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小血管病负荷的危险因素。结果低负荷61例,高负荷22例。高、低负荷患者在年龄以及肌酐(Cr)、尿酸(UA)、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以及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升高(OR=3.018,95%CI:1.156~5.042,P<0.05)、UA升高(OR=2.947,95%CI:2.093~3.828,P<0.05)、Cys-C升高(OR=3.326,95%CI:1.035~6.501,P<0.05)以及Ccr降低(OR=5.893,95%CI:1.072~8.394,P<0.05)是影响脑小血管病负荷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异常(Cr、UA、Cys-C水平升高和Ccr水平降低)是影响脑小血管病负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4 229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对照组4 133例均经内镜检查排除了早期ESCC和其他上消化道肿瘤,全部调查资料输入EXCEL表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烟、饮酒与ESCC发生无明显关联;经性别、诊断年龄、高低发区、家族史等因素调整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体重(I级BMI)人群ESCC发病风险高于正常体重者(II级BMI)(P<0.05,OR=4.87,95%CI=4.09~5.82);超重及肥胖(III+IV级BMI)人群ESCC的发病风险低于正常体重者(II级BMI)(P<0.05,OR=0.32,95%CI=0.28~0.37)。结论 ESCC的发生与吸烟、饮酒无关,与体重指数有关,低体重可能增加ESCC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索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高尿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从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选取2010~201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参加年度体检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参与者1401例,其中男性876例,女性525例。在男性中,脂肪肝(OR=2.196,95%CI:1.282~3.760)、体重指数(OR=1.091,95%CI:1.012~1.177)、高甘油三酯(OR=1.658,95%CI:1.077~2.551)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女性中,脂肪肝(OR=3.715,95%CI:1.494~9.241)和高甘油三酯(OR=2.604,95%CI:1.114~6.086)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脂肪肝、体重指数增高、高甘油三酯的人群更易患高尿酸血症。建议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等危险因素以改善人体血尿酸水平,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族史、BMI、吸烟、饮酒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记录16605例贲门癌患者和26053例非癌就诊者的家族史、吸烟、饮酒情况,并测量其身高和体质量。对贲门癌患者中电话或住址明确的2000例进行电话或入户随访,以死亡或搬迁为随访中止事件。生存分析及死亡风险评估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结果:家族史阳性明显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P<0.001,OR=2.012,95%CI=1.874~2.160);不同BMI患癌风险有较大差异,低体质量组的患癌风险是正常组的近4倍(OR=3.864,95%CI=3.459~4.317),超重组的患癌风险低于正常组(OR=0.323,95%CI=0.293~0.357);吸烟明显提升贲门癌的发病风险(P<0.001,OR=1.979,95%CI=1.785~2.194),而饮酒对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影响较小(P<0.001,OR=0.749,95%CI=0.678~0.827)。家族史阳性患者生存期优于阴性者(P=0.010,RR=0.677,95%CI=0.502~0.912)。结论:家族史阳性、吸烟和低体质量均提示较高的贲门癌发病风险,而饮酒的作用较弱;家族史阳性可能是贲门癌患者预后较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Meta分析探讨癌症家族史联合吸烟、喝酒等因素与食管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SpringLINK、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进行文献电子检索,搜索截止到2014年10月公开发表的家族性及散发性食管癌发生危险因素有关的文献,再运用Stata软件,采用可信区间方差分析法计算各相关因素的OR及95%CI。结果有7篇文献符合标准而被纳入分析,共包括8270名食管癌受试者,其中有癌症家族史者2146名,无癌症家族史者6124名。Meta分析结果:癌症家族史联合性别因素(OR=1.016,95%CI:0.763~1.354)以及联合吸烟因素(OR=0.997,95%CI:0.621~1.316),均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并无明显相关性;而癌症家族史联合饮酒因素(OR=1.231,95%CI:1.099~1.379),提示有癌症家族史的饮酒人群,其食管癌的发生风险要高于无癌症家族史人群。结论已患食管癌的患者,有家族史人群与无家族史人群,其发病情况可能不存在性别差异,吸烟与不吸烟的发病情况也无明显差异,但酒精对食管癌的影响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酒精对食管癌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王云锋  田飞飞  文静  郭秀花  杨兴华   《四川医学》2018,39(4):383-389
目的基于纵向数据分析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及变化情况对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影响,为HUA防治的膳食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6年至2009年数据,按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有膳食调查记录和血尿酸水平检测的对象,膳食调查采用24h膳食回顾询问法,每轮连续3d,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对象4111例,其中男1871例,HUA患者361例,患病率为19.29%;女2240例,HUA患者194例,患病率为8.66%。(2)男性HU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饮酒是男性HUA危险因素,且饮酒频率越高,风险越大[(OR=1.26,95%CI(1.08,1.48),P=0.004)];男性HUA患病率受膳食营养素影响相对较小,研究仅发现脂肪摄入大幅度增加是其危险因素[(OR=1.54,95%CI(1.05,2.27),P=0.017)],总能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及变化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3)女性HU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受膳食影响相对较大,总能量摄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Q3)[(OR=0.57,95%CI(0.36,0.92),P=0.03)]、碳水化合物摄入较高(Q4)[(OR=0.45,95%CI(0.26,0.77),P=0.004)]、蛋白质摄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Q2)[(OR=0.54,95%CI(0.35,0.82),P=0.004)]患病风险最低;脂肪摄入增加幅度较大[(OR=1.70,95%CI(1.02,2.85),P=0.043)]和蛋白质摄入增加幅度较大[(OR=1.65,95%CI(1.00,2.73),P=0.050)]均是女性HUA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男性人群中,控制体重、减少饮酒频率,控制脂肪摄入增加幅度有利于降低HUA患病率;在女性人群中,控制体重,保持适量的蛋白质和较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脂肪、蛋白质摄入增加的幅度有利于降低HUA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肥城市男性食管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肥城市一食管癌高发乡镇40~69岁队列人群中,采用染色内镜和活检病理诊断方法确诊男性食管癌64例,另选取肥城市人民医院男性食管癌住院患者116例,将其作为病例组;选取内镜检查正常者2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食管癌家族史、吸烟、饮酒等与食管癌的关联,以OR及95%CI作为评价关联强度的指标。结果 将年龄和文化水平作为调整因素,未发现食管癌家族史与食管癌有统计学关联;以吸烟指数=0为比较的基线水平(OR=1.0),吸烟指数<550和≥550的OR分别为1.552(95%CI 为0.844~2.851)、2.273(95%CI 为1.248~4.142);以饮酒指数=0为比较的基线水平(OR=1.0),饮酒指数<130和≥130的OR分别为2.887 (95%CI 为1.468~5.679)、3.281 (95%CI 为1.780~6.045);以不吸烟+不饮酒为比较的基线水平(OR=1.0),吸烟+饮酒的OR为2.907 (95%CI 为1.372~6.162)。结论 吸烟、饮酒是男性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其影响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二者共同暴露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在食管癌高发区,应提倡戒烟戒酒,以减少和预防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肥城市食管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肥城市一食管癌高发乡镇40~69岁队列人群中,采用染色内镜和活检病理诊断方法确诊食管炎357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食管癌家族史、吸烟、饮酒、营养成分等与食管炎的关联,以OR及95%CI作为评价关联强度的指标。结果 将性别、年龄作为调整因素,以无食管癌家族史为比较的基线水平(OR=1.0),一级亲属患食管癌的OR为1.830(95%CI :1.183~2.833);以吸烟指数=0为比较的基线水平,吸烟指数≥500的OR为1.852(95%CI :1.142~3.005);以饮酒指数=0为比较的基线水平,饮酒指数<130和≥130的OR分别为1.789(95%CI :1.141~2.804)、1.642(95%CI :1.029~2.621);将吸烟(吸烟、不吸烟)、饮酒(饮酒、不饮酒)情况进行组合,以不吸烟+不饮酒为比较的基线水平,吸烟+饮酒的OR为1.889(95%CI :1.143~3.122);将各营养成分年摄入量划分为3个层次,以最低水平为比较的基线水平,发现脂肪、叶酸、铁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OR均小于1)。结论 食管癌家族史、吸烟、饮酒是食管炎的危险因素,营养成分对食管炎的影响不明显。在食管癌高发区,特别是在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中,提倡戒烟戒酒,对预防食管炎进而减少食管增生和食管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3):1780-1786
目的:比较新疆农牧区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的血浆叶酸水平,探讨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1~12月,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塔城额敏县年龄≥15岁的人群进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采集血样,共纳入研究对象1 807例,其中高血压组420例(23.2%),正常对照组1 387例(76.8%)。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叶酸水平,比较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血浆叶酸水平。对叶酸与高血压进行偏相关分析,采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高血压的风险因素,对其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调查对象其年龄、性别、民族构成、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吸烟量、饮酒量、超重和肥胖比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病情况(HHcy)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组叶酸缺乏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03);收缩性合并舒张性高血压组的叶酸缺乏率最高(P=0.008);高血压合并HHcy组的叶酸水平最低(P<0.001),叶酸缺乏率最高(P=0.023)。偏相关分析显示,叶酸水平与收缩压和脉压差均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59岁(OR=3.78,95%CI:2.45-5.82)、年龄≥60岁(OR=6.87,95%CI:4.35-10.87)、男性(OR=6.96,95%CI:3.86-12.54)、哈族(OR=2.12,95%CI:1.52-2.96)、蒙古族(OR=2.38,95%CI:1.25-4.53)、吸烟(OR=4.21,95%CI:2.05-8.63)、饮酒(OR=6.36,95%CI:3.00-13.48)、超重和肥胖(OR=2.11,95%CI:1.58-2.81)、叶酸缺乏(OR=1.72,95%CI:1.05-2.80)是高血压风险因素。结论:新疆农牧区高血压人群的叶酸缺乏率高于非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HHcy人群的叶酸缺乏率最高。因此,给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哈萨克族患者,在降压过程中补充叶酸,同时戒烟、戒酒、减重,对降低新疆农牧区人群高血压水平、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增城市荔城农村老年高尿酸血症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社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分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抽取荔城街农村60岁以上老人1036名,进行问卷调查、常规体检(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尿酸、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调查时间为2013年1~6月。根据血尿酸结果进行分组,结果大于标准值的作为高尿酸血症组。另外在血尿酸结果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等量的人群作为正常组。结果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8.3%(190/1036).其中,男患病率为22.5%(86/383);女患病率为15.9%(104/653)。与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P〈O.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OR=9.746,95%CI:4.911~19.342)、血脂异常(OR=5.281,95%CI:3.277。8.513)、吸烟(OR=2.035,95%CI:0.989-4.191)、高血压(OR=1.810,95%CI:1.197~2.736)、超重肥胖(OR=1.572,95%CI:1.103~2.239)及性别(OR=O.661,95%CI:0.456~0.959)均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结论增城市荔城农村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广州其他地区低,影响因素可能包括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超重肥胖及性别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RAN多态性与广西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位于RAN启动子区rs7132224和3’非翻译区rs14035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遗传标记;采用SNPstream对340例HBV相关的HCC和361例对照个体进行基因分型;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和95%CI。结果①rs7132224、rs14035和HBV相关HCC遗传易感性相关性评价结果分别为OR=1.43,95%CI=1.04~1.98,P=0.02;OR=1.43,95%CI=0.57~4.11,P=0.40;②对人群进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态、一级生物学亲属HCC家族史分层分析,发现rs7132224、rs14035和各亚人群HBV HCC发生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s7132224和HBV相关HCC遗传易感性显著相关,而rs14035与HBV相关HCC遗传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rs7132224、rs14035与性别、年龄、饮酒状态、吸烟状态、一级生物学亲属HCC家族史在HBV相关HCC发生风险中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州地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患病率,探讨影响MC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州市区和农村各两个社区进行调查。结果 2 164名老年人中MCI的患病率为14.33%,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状况、饮酒和吸烟状况老年人MCI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03,95%CI(1.417,2.908)]、年龄[OR=1.155,95%CI(1.125,1.185)]、文化程度[OR=1.554,95%CI(1.212,1.992)]、吸烟状况[OR=1.154,95%CI(1.039,1.588)]、饮酒状况[OR=1.519,95%CI(1.322,2.439)]、体育锻炼时间[OR=0.757,95%CI(0.629,0.911)]、食用保健品[OR=1.539,95%CI(1.190,1.991)]、邻居交往[OR=1.474,95%CI(1.074,2.021)]和子女交流[OR=1.540,95%CI(1.111,2.135)]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女性、高龄、文化程度低、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少、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将44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中低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纳入该项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对其行血尿酸检测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并根据CACS将其分为三组(A组:CACS=0;B组:CACS=1-100;C组:CACS>100),观察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存在的相关性。结果:CACS与年龄、吸烟、血尿酸水平、冠心病十年平均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依次分别为:年龄(OR,1.11;95%CI,1.07-1.16)、吸烟(OR,3.83,95%CI,2.06-7.09)、血尿酸水平(OR,1.26,95%CI,1.04-1.54)、冠心病十年患病风险(OR,1.13,95%CI,1.04-1.09)。结论:血尿酸水平是CAC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CACS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关系,为预防脑梗死寻求新的途径。方法随机抽取已确诊为脑梗死的新发病例的住院患者200例做为病例组,并抽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两组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病史、血尿酸、血压、血脂、血糖、脑梗死病例基线神经功能评分(依据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和梗死面积(梗死区直径>50mm为大面积梗死,梗死区直径<20mm为小面积梗死,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面积梗死)等。对两组间高尿酸血症的阳性率、血尿酸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对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梗死面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高尿酸血症阳性率(24.5%)明显高于对照组(8%),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χ2=15.946,OR=3.09,95%CI=1.76~5.24),尤其对女性差别更显著(P=0.001,χ2=13.91,OR=6.3,95%CI=2.38~16.71)。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修正其它已确定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后,这种关联依然存在(P=0.006,χ2=15.946,OR=3.06,95%CI=1.63~5.94)。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平均水平(336.9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76.11μmol/L)(P=0.0297)。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血尿酸水平越高,脑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青年冠心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方法:将本院内科收治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冠心病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64例非冠心患者群作为非冠心病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冠心病组患者的高血压比例、使用降血压药物、糖尿病、口服降糖药、TG增高、TC增高、LDL-C增高、HDL-C偏低、UA增高、吸烟、饮酒、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高血压(OR=11.112,95%CI:2.124-24.709)、糖尿病(OR=3.155,95%CI:0.929-14.207)、TG增高(OR=7.249,95%CI:1.681-20.540)、TC增高(OR=5.755,95%CI:1.328-17.805)、LDL增高(OR=5.540,95%CI:1.221-17.709)、HDL降低(OR=7.478,95%CI:1.702-22.160)、吸烟史(OR=4.536,95%CI:1.286-15.918)、饮酒史(OR=4.442,95%CI:1.270-15.692)及高尿酸血症(HUA)(OR=2.855,95%CI:0.740-10.981)为中青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TG增高、TC增高、LDL增高、HDL降低、吸烟史、饮酒史及HU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麻疹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该人群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09年广州市白云区的麻疹病例进行1:1配对,配对因素为性别、年龄和居住地,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病例中71.43%的病例为流动人口;28.57%的病例或其监护人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2.80%的病例或其监护人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15岁以上病例既往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仅占4.65%;24.87%的病例病前3周曾与麻疹病人有过接触;32.80%患者病前3周曾去医院就诊,就诊医院级别中省市级、区县级、卫生院分别占62.29%、20.97%和17.74%,就诊科别中以儿科、内科为主,分别占70.97%和25.81%;38.10%的病例病前3周内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单因素分析显示,经济水平低(OR=0.59,OR95%CI=0.37~0.94)、未种麻疹疫苗(OR=0.32,OR95%CI=0.19~0.52)、有麻疹病例接触史(OR=0.22,OR95%CI=0.13~0.36)、流动人口(OR=0.22,OR95%CI=0.13~0.36)、就诊史(OR=0.30,OR95%CI=0.18~0.51)、就诊医院类型(OR=0.33,OR95%CI=0.18~0.51)和就诊科别(OR=0.34,OR95%CI=0.22~0.52)等因素与麻疹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经济水平低(OR=0.49,OR95%CI=0.28~0.87)、未接种麻疹疫苗(OR=0.67,OR95%CI=0.52~0.86)、有麻疹病例接触史(OR=0.14,OR95%CI=0.08~0.25)、流动人口(OR:0.25,OR95%CI=0.15~0.43)、就诊史(OR=8.51,OR95%CI=2.65~27.30)、就诊科别(OR=0.15,OR95%CI=0.05~0.46)等因素与麻疹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 经济水平低、未接种麻疹疫苗、病前3周内有麻疹病例接触史、流动人口、病前3周内有就诊史和就诊科别等因素可能是影响非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麻疹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以84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人体参数和相关生化指标。男性和女性分别以血尿酸>420 μmol/L和>360 μmol/L为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比例分别为77.14%和46.35%(P<0.001)。按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分组,第1至第4四分位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比例分别为32.55%、45.58%、52.38%和70.67%(P<0.001)。按代谢综合征组分1、2、3、4个分为4组,4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39.88±6.46)、(277.89±5.00)、(301.38±5.42)和(330.74±7.99) μmol/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校正性别和年龄后,高尿酸血症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是尿酸正常者的3.85倍(OR=3.85,95%CI为2.39~6.22,P<0.001)。结论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0.
吸烟、饮酒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上海市1997年1月-2002年12月确诊的、年龄30~69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995)和全人群对照(n=1 087)的一般情况、月经及生育史、饮食及营养素、个人生活习惯、体力活动、疾病及家族史等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及饮酒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与从未吸烟者相比,目前吸烟者患子宫内膜癌的OR值为0.48(95%CI:0.22~1.06),但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吸烟年限、开始吸烟年龄等因素与子宫内膜癌有关.与从未饮酒者相比,目前饮酒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后者调整后OR为0.19(95%CI:0.09~0.41),P<0.01;以从未饮酒者为参比组,开始饮酒年龄≥30岁及<30岁组的OR分别为0.63(95%CI:0.34~1.16)和0.41(95%CI:0.19~0.86),趋势检验P=0.006 1.结论饮酒可能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吸烟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