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纪宁  杨雍  吕汝琦 《华西医学》2014,(6):1032-1033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重要性及转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转运策略。 方法 总结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20 352例危重患者的急救及院内转运的实践及资料,探讨转运中的医疗人员组成、急救设备、转运流程、转运风险的评估、应对方案。 结果 20 352例危重患者中,除136例因病情危重在抢救室抢救无效死亡,5 756例因抢救后病情相对平稳由抢救室转送急诊科留观室留观治疗或暂因患方及医院主客观原因不能转送专科住院治疗由抢救室转送急诊科监护室治疗,其余14 460例危重患者经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全部实现院内安全转送。 结论 合理的救治医疗人员组成、积极对危重患者的救治、作好病情评估、把握好转运的时机是实现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危重患者院内转送的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危重患者院内转送途中发生意外的原因,提出相应安全管理的对策。发生意外的主要原因为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全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无预见性、护送人员抢救能力差、抢救物品准备不齐全等。安全管理对策: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重视转送前的安全评估,规定护送护士资质,完善危重患者转送中的设备配置,制定危重患者交接核查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机械通气转送危重患者所需做的基础工作、可行性及注意点,以提高转运成功率.方法:对56例在院前院内抢救的危重患者应用便携式呼吸机机械通气配合镇静、止血、升压药等抢救措施,观察其转运和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在转运中病情稳定,8例患者出现病情变化经处理后好转,转送成功率100%.结论:便携式呼吸机机械通气转送危重患者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送风险,规范院内转送行为,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分析2008年5月658例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送情况。结果658例患者均安全送至病房,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送行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效的方法,通过院前诊断、急救、转送及有效的院内急诊救治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方法:2009-01-2012-04共出诊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7例,予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低颅内压、生命体征监护等治疗,并及时转运至医院。结果:107例脑出血患者经现场紧急处理后,均安全转送至医院,为院内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11例经入院后抢救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为10.28%。结论:120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快速联系,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正确高效的院前急救对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亦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因之一。一旦发生,基层医生必须通过现场做出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急救和及时有序的转送患者,缩短患者起病至到达医院的时间,为院内进一步抢救创造条件,真正体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7.
院内病人转送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绮慈 《护理学报》2003,10(4):36-37
目的 降低院内转送病人途中的险情发生率。方法 把从急诊科转送住院部及从病房转送ICU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00年6月~2001年5月转送的病例设为传统转送组,采用传统方法转送。2001年6月-2002年5月转送的病例设为改良转送组。采用改良方法转送。改良转送法主要包括设置合理的转送程序,提高护士对病情综合评估准确度,预先设计途中发生险情时常用的紧急处理预案。结果 院内转送病人险情发生率从0.25%下降至0.03%,抢救成功率上升,险情发生的类别以呼吸系统险情居首位.占62.5%。结论 改良转运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病人因病情评估不当而引发的转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锋  周胜华  潘家义  王振河  白中乐 《临床荟萃》2010,25(24):2187-2189
我国医疗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集中住城市大医院。当基层医院住抢救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应考虑将危重患者转送到上级医院进行救治。但院际远程转送危重患者风险极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高龄开放性肺结核危重病人院外转送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2007年3月至5月,对5例高龄开放性肺结核危重病人在严密监护下实施了院外转送。对转送前及转送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高龄开放性肺结核危重病人均被安全转送至专科医院。结论实施转送前的护理风险评估及转送中的风险管理,可确保病人及时、安全的转院治疗及抢救,为危重症呼吸道传染病病人的院外转送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立然  罗翠英 《现代护理》2007,13(23):2213-2213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转送途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近年来6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送期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强调充分的准备阶段、正确合理的护送过程,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后送过程的护理,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交流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体会。方法 分析281例急、危重患者抢救中施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281例急、危重患者经气管切开等抢救成功269例,成功率95.73%。结论 及时果断的气管切开可提高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对其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感染率34.67%,观察组感染率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制订并实施严格的操作制度、感染患者隔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培训及考核制度等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危重烧伤转送途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近年来6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送期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强调充分的准备阶段、正确合理的护送过程,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论 做好后送过程的护理,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评估ICU危重病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持续改进ICU患者安全转运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ICU 415例危重病患者院内转运。结果转送成功率为99.3%,出现意外发生率为0.7%。结论对危重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处理,熟练掌握抢救技术,不断完善转运流程,各种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可提高危重病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肖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79-2380
急诊科是接诊各类危重患者的前沿窗口,急诊患者经过抢救、复苏、早期处理病情相对稳定后,常因诊断或治疗的需要,要转运至检查室、手术室或专科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虽然院内转运只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却存在许多对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不安全隐患,有人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平常高9.6%。我院急诊科加强了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转运患者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院前远程转诊危重病48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院前远程转诊危重病人的转送流程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及安全性。方法:综合分析483例危重病人转诊过程的院前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结果:483例危重病人安全成功转送到确定性专科重症监护病房,无一例途中死亡和发生医疗纠纷。结论:我们认为:做好(1)转运决定(2)病情评估、风险沟通(3)车载监护抢救设备(4)及早干预,途中严密监护(5)院前院内链式流程密切配合是保证危重病人院前远程转诊安全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谭雯  孟玲利  张洋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31-1332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转送过程中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优势。方法对82例院前急救转送的老年危重患者给予恰当型号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效果。结果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利于老年危重患者的抢救,现场救治和转运过程中漏针的发生率为零,护理人员无一例发生针刺伤。结论在老年危重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8.
<正>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是指各种危重患者经过初步处理、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为了明确诊断,或得到在目前科室无法得到的专业治疗,在院内科室间转运的过程~([1]),也是抢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转运安全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1相关概念1.1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院内转运(intrahospital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3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行CT检查的监护体会,主要包括:转送前评估与准备,转送途中的病情观察及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管理等.认为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患者的转送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院急诊科设抢救床一张,观察床20张,来院的急诊患者多且病种复杂,病情危重。1994年急诊科工作重点是抓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对院内感染控制不够,使有的急诊患者原发病治愈后又出现了其它感染性疾病,平均院内感染率为15.7%。为控制急诊科的院内感染。1994年,我们结合创二级甲等医院活动,针对急诊科的特点,制定了控制院内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