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左右,在病理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要鉴别的病例,有时会令病理医生感到很棘手。我科联合检测CK19、HBME-1、Galetain-3及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贾万钧  郭艳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443-144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HBME-1和Ret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LSAB法检测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40例癌旁正常滤泡中的表达。结果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乳头状癌组织的阳性率为100%(70/70)、97.2%(68/70)、94.3%(66/70)和88.6%(62/7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19、galectin-3、HBME-1和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加,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细胞角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CK19、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1例甲状腺病变中CK19、CK20蛋白的表达。结果 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3%(26/27,经典型)和83.3%(5/6,滤泡变异型),且多为强阳性表达;结节性甲状腺肿(0/23)和甲状腺腺瘤(1/15)基本不表达或仅弱阳性表达。与CK19相比,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率低且其阳性病例CK19也均阳性。结论 CK19阳性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别是滤泡变异型具有辅助诊断作用,并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有鉴别诊断作用。而CK20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则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冲并乳头状增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乳头状增生25例、乳头状癌25例及正常人25例血清中CK-19的表达。结果CK-19表达水平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高,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居中,正常人低,三者差异有显著性(F=8.371,P〈0.05);CK-19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比无伴淋巴结转移者更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5.371,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表达率增高;CK-19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中galectin3、cytokeratin19(CK19)的表达及对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癌正常甲状腺组织,14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中galectin3、CK19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galectin3、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3%(60/65)、100%(65/65),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很低且呈弱阳性。结论:galectin3、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很高的表达,对判断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识别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特异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腺瘤(TA)、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状况,探讨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VisionTM plus两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lectin-3、CK19和TPO在55例PTC、40例NGWPH和40例TA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在55例PTC中,Galectin-3、CK19和TPO阳性率分别为92.73%、96.36%、18.18%.Galectin-3、CK19在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GWPH和TA组(P<0.01);而TPO在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GWPH和T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TC组中Galectin-3、CK19及TPO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NGWPH和TA组,三种抗体同时表达在PTC与甲状腺良性疾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alectin-3、CK19和TPO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TC的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帅  任建强  潘炯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692-3694
目的:通过比较Gal-3 (Galectin-3)、CK19、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甲状腺病变中表达的差异,探讨这三种分子标志物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80例良性甲状腺组织中Gal-3、CK19、HBME-1三者的表达情况.结果:Gal-3、CK19、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5% (73/80)、97.5%(78/80)、96.3%(77/80),绝大多数强阳性表达;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5%(22/80)、16.3%(13/80)、13.8%(11/80);正常甲状腺组织均表达为阴性.三种分子标记联合检测用于区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良性病变其灵敏度为:76.0%,特异度为100.0%,正确率为88.0%.结论:Gal-3、CK19、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其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之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基因突变和D2-40、CK19、cyclinD 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63例PTC和3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D2-40,CK19,cyclinD 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BRAF基因突变率和D2-40、CK19和cyclinD 1蛋白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显著高于乳头状增生组(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BRAF基因突变率和D2-40、cyclinD 1蛋白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K19蛋白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BRAF基因突变和D2-40、CK19,cyclinD 1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同时可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分化性甲状腺癌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状腺癌中分化性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占90%左右,美国国家癌症资料库(National Cancer DataBase)资料显示乳头状癌占80%,滤泡状癌占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是指肿瘤直径≤1.0厘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TMC),生存率高,预后好。十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随着近年来诊断水平的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国外报道[,PTMC约占甲状腺癌的6%-63.7%;国内报道为11.0%-47.7%,我院2008年-2013年4月间,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治患者共2225例,微小乳头状癌占55.9%。关于微小乳头状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指征及范围仍有争议。本文对我院2008年-2013年5年间1244例初治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TC)只占所有恶性肿瘤总数的1%,却占了内分泌恶性肿瘤的90%和所有内分泌肿瘤死因的60%。TC多起病隐匿,常以无痛性甲状腺结节为早期临床表现,而在以甲状腺结节为症状的患者中有5%~10%被诊断为TC。根据TC的组织学特点,TC可分为乳头状癌(PTC)、滤泡状癌(FTC)、髓样癌(MTC)和未分化癌(ATC)。其中PTC是最常见的一种TC类型,约占85%,其次是FTC,最少见的是MTC和ATC。调查显示我国TC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1],故此研究TC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对甲状腺结节作出正确的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周亚萍  王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6):2445-2448
甲状腺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1%~5%,近年来,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甲状腺癌发病率随之上升,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数量也在迅速增加[1].根据美国癌症中心发布的 2020 年肿瘤调查数据显示,预计 2020 年女性甲状腺癌新发人数在新发肿瘤总人数中的占比可上升至 4%[2].我国癌症中心最新公布的 2019 年相关数据表明,2015 年我国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高达8.49%,已成为女性人群第4 大常见肿瘤.按照病理组织学分类,甲状腺癌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髓样癌(MTC)、甲状腺滤泡状腺癌(FTC)和甲状腺未分化癌(ATC).PTC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 85%,相对于其他病理类型,PTC的病灶可侵袭至甲状腺以外的组织器官并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研究显示,约有 1/3 患者会发生术后复发转移,且大部分于术后 10 年内发生.所以,必须长期随访甲状腺癌患者,实时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夏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8):1163-1167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发病率增加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4[1]。甲状腺癌有4种病理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癌(二者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PTC最常见。PTC的总体病死率较其他恶性肿瘤低,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接受了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后仍出现复发和转移。虽然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诊断等检查手段使大部分甲状腺结节得到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漏诊或过度治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和Foxp3+Treg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正常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TSLP在甲状腺癌诱导Tregs分化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以期为临床甲状腺癌的防治措施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组织标本,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标本中TSLP及Foxp3+Tregs的表达,同时分析PTC中TSLP表达与肿瘤局部Tregs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TSLP及Foxp3+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的良性病变;TSLP表达阳性的患者其肿瘤局部的Foxp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TSLP阴性组。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存有Foxp3+Tregs的表达,但在甲状腺癌发生时表达明显增强;TSLP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可能与肿瘤局部Tregs细胞增多有关;TSLP的病理性上调表达可能通过诱导Foxp3+Tregs的生成而促使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原发恶性肿瘤,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70%以上[1]。其中经典型PTC,即典型或成人型乳头状癌是PTC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全部PTC的55%~66%[2]。根据2017版WHO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分类,除经典型PTC外,又可分为其他多种亚型,包括滤泡亚型、弥漫硬化性亚型、包裹亚型、实体亚型、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器官肿瘤,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PTC)最为常见,早期手术预后较好,因此及早做出诊断有重要意义。病理检查是PTC确诊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近年提出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及滤泡型乳头状癌等特殊类型的存在,使PTC诊断变得困难,尤其是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和乔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滤泡上皮良性增生病变难以鉴别。目前免疫组化仍是诊断PTC的主要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免疫组化联合检测CK19、HBME-1、Galectin-3、TPO、CD56在PTC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galectin-3、CK19和CD56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3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galectin-3、CK19和CD56的表达。结果 galectin-3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中等或强阳性表达,仅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galectin-3呈弱阳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galectin-3和CK19均呈阴性表达,仅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部CK19弱阳性。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阴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中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和CK19表达有增高,而CD56表达缺失。3种蛋白联合标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癌基因产物p21ras表达的意义及在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10例甲状腺腺瘤、10例不典型腺瘤、20例乳头状癌、20例滤泡癌、10例髓样癌、10例未分化癌。结果 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周边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但阳性细胞的量和染色强度有所不同。其分布特点是:癌组织区〉腺瘤区〉正常组织。良恶性肿瘤组间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ras基因的活化和21ras的过量表达关系密切。p21ras的过表达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孟慧君 《检验医学》2013,(11):1048-1049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两步法测定30例PTC、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G)、15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结果PTC组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6.67%、83.33%、93.33%;NG组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22.22%、11.11%,且无强阳性结果;癌旁正常甲状腺组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表达均为0.00%;PTC组三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NG组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P〈0.01)。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细胞角蛋白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记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PT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BME-1、RET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中表达的特点,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标记物。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4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未分化癌、5例髓样癌、4例滤泡性癌、1例低分化岛状癌及1例鳞状细胞癌中单克隆抗体HBME-1、RET的表达。结果HBME-1、RET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69%和27.69%,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34%和0。结论HBME-1、RET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增加对明确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