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MG7Ag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单抗MG7相关抗原 (MG7Ag)对胃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PCR技术对 16 1例患者血清进行胃癌MG7Ag检测 ,其中胃癌 6 8例 ,胃癌前病变 30例 ,食道癌 32例 ,慢性胃炎 31例。结果 胃癌组有 5 6例阳性 ( 82 .35 % ) ,胃癌前病变组有 9例阳性 ( 30 % ) ,食道癌组有 6例阳性 ( 18.75 % ) ,慢性胃炎组有 3例阳性 ( 9.6 8% )。经统计学处理 ,胃癌组与其他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胃癌前病变组与慢性胃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8例胃癌患者术后血清MG7Ag阳性率比术前明显下降 ,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胃癌单克隆抗体相关抗原MG7对胃癌诊断有特异性 ,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也可作为监测病情、判定疗效之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腺癌中调控因子Notch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35例膀胱腺癌患者,同期12例健康体检者,收集3组膀胱组织标本,并用S-P法检测Notch1表达情况。结果腺性膀胱炎组Notch1阳性表达率为45.3%,膀胱腺癌组Notch1阳性表达率为68.6%,健康对照组Notch1表达均为阴性。腺性膀胱炎组、膀胱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性膀胱炎组、膀胱腺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腺癌GⅠ期+GⅡ期组阳性表达率为55.0%,膀胱腺癌GⅢ期组阳性表达率为86.7%,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病理学来看腺性膀胱炎是正常膀胱组织发展为膀胱癌的中间阶段,早期膀胱癌诊断可将Notch1作为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 2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 - 2 )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与乳腺癌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 ,以寻找能够有效判断乳腺癌转移潜能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 6 0例乳腺癌组织中MMP - 2和TIMP - 2的表达情况。结果  ( 1)MMP - 2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5 ) ,MMP - 2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 ( 80 .0 % ,2 4 30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 5 6 .7% ,17 30 )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TIMP - 2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P =0 .0 4 9) ,TIMP - 2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 ( 16 .7% ,5 30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 5 0 .0 % ,15 3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7)。 ( 2 )MMP - 2和TIMP- 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r=- 0 .4 0 2 ,P =0 .0 0 1)。 ( 3)患者的总生存率在MMP - 2有表达组明显低于MMP - 2无表达组 (P <0 .0 0 5 ) ,在TIMP - 2有表达组明显高于TIMP - 2无表达组 (P <0 .0 1)。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TIMP - 2可能对MMP - 2有抑制作用 ,MMP - 2可作为不良预后指标独立检测 ,TIMP - 2可作为良预后指标独立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检测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异常女性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同时行TCT检测、高危型HPV DNA检测及脱落细胞学HPV E6/E7检测,其中TCT异常且高危型HPV DNA阳性或者HPV E6/E7阳性患者252例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行宫颈活检。结果随着宫颈组织学病变的加重,HPV E6/E7 mRNA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病理组织学诊断≤LSIL组(包括宫颈炎及LSIL)中HPV E6/E7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病理组织学诊断≥HSIL组(包括HSIL及宫颈癌),病理组织学诊断≤LSIL组中HPV E6/E7 mRNA的阳性表达率低于HPV DN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病理组织学诊断≥HSIL组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HPV E6/E7 mRNA检测预测组织学诊断≥HSIL病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PV D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两者的灵敏度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 05)。HPV E6/E7 mRNA、HPV DNA对诊断≥HSIL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77、0. 594,HPV E6/E7mRNA检测≥HSIL者的准确性高于HPV 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危HPV E6/E7 mRNA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在TCT异常患者中,结合高危HPV E6/E7 mRNA检测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HPV DNA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更有助于宫颈病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中细胞角蛋白7、20(CK7、CK2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女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组织、30例女性腺性膀胱炎组织、20例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进行检测。结果 CK7的表达在女性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5.36;P<0.05),与正常膀胱组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09;P>0.10),但是其在腺性膀胱炎中表达率(60.00%)较正常膀胱组织(45.00%)高。CK20的表达在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癌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7.41;P<0.01),与正常膀胱组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63;P>0.10);腺性膀胱炎的CK20表达率(53.33%)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35.00%)。结论女性腺性膀胱炎转变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倾向性较低,是具有一定恶变趋向的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否增加血清骨桥蛋白(OPN)浓度及OPN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研究对象分为6个组:HBsAg无症状携带者组(ASC组)、HBsAg阳性慢性肝病组、HBsAg阳性肝癌组、HBsAg阴性其他肿瘤组、HBsAg阴性肝癌和慢性肝脏病组、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HBsAg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OPN浓度,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组研究对象共241名。HBsAg阳性肝癌组与HBsAg阴性其他肿瘤组、健康对照组血清OPN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在HBsAg阳性肝癌组与ASC组、HBsAg阳性慢性肝病组间,以及在HBsAg阴性肝癌和慢性肝脏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清OPN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0、0.588和0.07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BsAg浓度是与OPN浓度有关的唯一变量(P=0.0001)。结论血清OPN浓度可能与肝癌本身无关,而与HBV慢性感染有关,在HBV感染者中,可以用血清HBsAg浓度预测血清OPN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 ,以及对于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病例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孕激素治疗而来观察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10 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 ,均采用手术及术后以PAC方案为主的化疗 ,手术标本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其中 37例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卵巢癌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安宫黄体酮 (MPA)口服。结果 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为4 2 4 % ,与临床分期、剩余肿瘤大小等一样是有意义的预后指标。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r =0 .6 0 ,P <0 .0 0 0 1)予以孕激素治疗的晚期病例生存期长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卵巢癌术后化疗联合内分泌疗法有助于提高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MMC)与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8月~2006年8月间在我院手术的1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者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2.7(6.6~122.0)个月,总的复发率为21%,从手术到肿瘤局部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3.8月(3.6~71.8)个月。5年和10年总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0.7%和71.3%。MMC组与BCG组的总复发率分别为21.8%和18.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87)。对于高分级肿瘤,MMC组的复发率(24.0%)显著高于BCG组(17.5%),BCG膀胱灌注能显著降低高分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P=0.046)。BCG组患者出现膀胱炎等毒副作用的机率较高(P=0.0316)。结论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无明显优势,且出现膀胱炎等毒副作用的机率较高,但可显著降低高分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鉴别良恶性腹水的新方法。方法 比较几组患者 15 2例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 (AFP、CEA、CA19-9及CA12 5 )的情况。结果 恶性腹水组血清AFP、CEA、CA19-9及CA12 5水平较良性腹水组显著升高 (P <0 0 1)。血清AFP、CEA、CA19-9及CA12 5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分别为 75 0 % ,73 8% ,63 6%及 66 7% ,特异性分别为 86 4% ,77 6% ,88 4%及74 1%。在鉴别结核、肝硬化与恶性腹水时 ,以CA12 5≥ 40 0KU/L为阳性界值更为适当 ,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以AFP≥40 0ng/ml为阳性界值可提高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血清AFP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至 94 7%。结论检测肿瘤标志物 (AFP、CEA、CA19-9及CA12 5 )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血清AFP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非慢性牙周炎患者45例为对照组,均行血清脂联素、hs-CRP、IL-6、TNF-α检测,比较2组牙周指数及血清脂联素、hs-CRP、IL-6、TNF-α水平,并分析牙周指数和血清脂联素、hs-CRP、IL-6、TNF-α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牙周袋探针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及临床附着丧失水平(CAL)值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均高于对照组,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 0. 05);经Pearson分析,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与牙周指数(PD、PLI、SBI、GI及CA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987、0. 568、0. 645、0. 798、0. 854; 0. 495、0. 854、0. 798、0. 645、0. 567; 0. 673、0. 567、0. 512、0. 671、0. 598,P 0. 05);经Pearson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与牙周指数(PD、PLI、SBI、GI及CAI)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498、-0. 567、-0. 786、-0. 823、-0. 793,P 0. 05)。结论血清脂联素、hs-CRP、IL-6、TNF-α联合检测可明确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进展,为早期诊断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