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男,29岁,2004年8月无诱因出现全身多处瘀斑, 1周后出现头痛。9月2日来我院就诊,血常规检查:Hb 112 g/L,WBC 2.24×10~9/L,BPC 29×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以异常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占0.810,该细胞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1-3个,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颗粒,可见柴束状Auer小体,红系各阶段及淋巴细胞减少,形态正常,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少见,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95%,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对初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未经治疗的 32例患者进行相关溶血检查。发现 1例MDS继发血红蛋白H病。一、病例资料患者 ,女性 ,31岁。 2 0 0 2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2月因“肛周脓肿”就诊于当地医院。当时血常规 :WBC 2 .0× 10 9/L ,Hb 81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给予硫酸亚铁治疗 ,1周后因胃肠反应而停药。 6月 ,头晕、乏力症状加重 ,并伴头疼、心慌 ,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检验 :WBC2 .3× 10 9/L ,RBC 1.6 8× 10 12 /L ,Hb4 1g/L。骨髓检查示 :“MDS待排”。给予输血 80 0ml。为明确…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5岁。因咳嗽、心悸伴乏力1个月于1998年 12月31日入院。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6.3℃,血压135/ 75 mm 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胸骨无压痛,双肺无(口罗)音,脉率94次/min,律齐,肝、脾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Hb 64 g/L,BPC 59×10~9/L,WBC 42.9×10~9/L,原始细胞0.61,幼稚细胞0.05,中性粒细胞0.13,淋巴细胞 0.21。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0.880)。过氧化酶染色:(+/-)15%,(-)85%:糖原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72岁。因头昏、乏力、腰背酸痛2个月于2004年6月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缘下未及;四肢关节、脊柱正常。血常规:WBC3.1×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0,单核细胞0.03,Hb56g/L,BPC130×10^9/L;血沉111mm/1h;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原幼浆细胞占0.640。免疫球蛋白:IgG9.08g/L,IgA9.46g/L,IgM0.35g/L,κ轻链4.40g/L,λ轻链13.6g/L。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7岁。2004年4月无诱因乏力、腹胀。血常规:WBC 63.82×10~9/L,Hb55g/L,BPC180 × 10~9/L,分类:原始粒细胞占0.01,早幼粒细胞占0.02,晚幼粒细胞占0.50,嗜酸粒细胞占0.01,嗜碱粒细胞占0.01。多次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为(3.4~2.5):1,原始粒细胞与早幼粒细胞占0.070~0.100,嗜酸粒细胞0.015,嗜碱粒细胞0.010。腹部 B 超提示肝、脾肿大(肝脏最大斜径13.40cm,脾脏8.24cm×18.00cm)。染色体检查结果:骨髓细胞分裂相均可见Ph 染色体 t(9;22) (q34;q11),少部分为46,XY,t(9;22),  相似文献   

6.
张静  房芳  邵常岩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8):1048-1049
患者女,35岁,因乏力、头晕、心悸4个月加重2d收入院。患者神志淡漠,精神差,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质韧无触痛,脾未触及,双上肢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自感头晕加重,尿液呈浓茶色,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WBC6.2&;#215;10^9/L.Hb33g/L,PLT175&;#215;10^9/L。骨髓穿刺报告:红系明显增生,HJ小体。Coombg试验阳性。符合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沙利度胺和哌拉西林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6岁。因进行性腰痛5个月于2005年11月14日入院。入院前在外院 MRI 检查示脊柱 T_(12)~L_2压缩性骨折,L_2~L_3椎间盘突出。胸部 CT 示两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既往有吸烟史30余年,无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体检: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较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无明显异常,律齐;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腰部活动受限,T_(12)~L_3椎体两侧压痛。血常规:Hb 80g/L,WBC 9.8×10~9/L,BPC 80×10~9/L。  相似文献   

8.
王彩霞  张新莲 《临床荟萃》2010,25(17):1550-1551
患者,女,69岁,反复皮肤紫癜4年。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紫癜,以双下肢为主,在当地查血常规,血小板(PLT)(30~40)×10^9/L,白细胞及血红蛋白(Hb)正常,末行相关诊治。2009年6月初,皮肤紫癜加重,在当地县医院查Hb102g/L,PLT30×10^9/L,就诊于我院门诊,检查白细胞(WBC)、Hb正常,PLT23×10^9/L,行骨髓穿刺术检查示:骨髓涂片无小粒,增生减低,巨核细胞不少,考虑骨髓有稀释,按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者,男性,67岁。主诉:双下肢关节疼痛,头昏乏力二月余,近加重就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病二月余,出现四肢乏力,近一周来,症状加重,并出现头昏,活动时胸闷,气促。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劳损”。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无黄染,腹平,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侧第四、五肋骨有压痛,牙龈有出血。门诊血常规检查: Hb48g/LRBC1.6×1012/L WBC5.8×109/L,血片可见幼浆细胞。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占10%,红系占2.5%,淋巴系4.5%,浆细胞占83%。其中:原浆细胞占5.5%,幼浆细…  相似文献   

10.
病例:男性,63岁,汉族。1980年出现头晕、乏力,在某医院诊断为贫血,经叶酸、维生素 B_(12)、铁剂治疗无效,间断输AB 型血1200ml,无输血反应。1990年9月24日因贫血而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Hb37g/L,RBC1.0×10~(12)/L,网织红细胞30×10~9/L,WBC1.3×10~9/L,血小板16×10~9/L,骨髓象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治疗经过:入院次日输 AB 型血300ml,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  患者 1 ,女 ,5 3岁 ,以“周身乏力一年半 ,加重伴心悸 ,气短半个月”入院。体检 :神清 ,重度贫血貌 ,肝脾无肿大。查血常规 WBC2 .0× 1 0 9/L,RBC1 .1 0× 1 0 1 2 /L,PLT 2 1 5× 1 0 9/L,Hb 5 9g/L,入院后经骨穿后诊断为骨髓异常综合征 (MDS-RA )。住院治疗期间 ,给予间断输新鲜全血 7次 (共 2 0 0 0ml) ,无不良反应。第 8次输血时 ,输血后 2 5 min,患者出现高热 (T3 9℃ ) ,考虑为输血反应 ,停止输血给予对症处理 ,大约 1 h后缓解。第 9次输血时 ,输血后 5 min,患者出现寒战 ,高热 ,(T40℃ ) ,面色潮红 ,周身不适 …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2007年4月因乏力,牙龈、鼻出血进行性加重,活动后心慌、头晕到医院就诊.入院时查血常规:Hb 47g/L,RBC 2.1×10~(12)/L,WBC 11×10~9/L,幼稚细胞占60%.做骨髓涂片及免疫组化诊断为:AML-M2.无输血史.临床申请输血,血型鉴定时发现正反定型不符,遂将血样送至本站检定.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4 6岁。因全身乏力伴周期性发热、皮疹、双足疼痛 1个月 ,加重 2周于 2 0 0 1年 10月 2 2日入我院。患者于2 0 0 1年 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发热 ,体温高达 4 0℃ ,双足疼痛、肿胀 ,伴全身皮肤散在红色皮疹 ,颜面及四肢多见。曾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 :WBC 15 .9× 10 9 L ,RBC 1.84×10 1 2 L ,Hb 75g L ,BPC 39× 10 9 L ,给予多种抗生素、消炎止痛及输血治疗无效。入院查体 :体温 38.5℃ ,脉率 10 5次 min ,血压 12 5 85mmHg(1mmHg =0 .133kPa) ,中度贫血貌 ,颜面部及四肢散在暗红色圆形隆起性红斑 ,直径 1~ 6cm…  相似文献   

14.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男 ,72岁。因乏力、消瘦、低热 2 a余加重 1个月入院。查体 :t 37.5℃ ,P 77次 / min,R 2 0次 / min,BP 139/ 98mm 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心肺未见异常 ,腹部膨隆 ,肝肋下 2 cm,脾肋下 2 .5 cm,无触疼 ,皮肤无黄疸及出血点。血常规检查 :Hb115 g/ L ,RBC 2 .99× 10 1 2 / L ,WBC 2 7.1× 10 9/ L ,PL T 189×10 9/ L ,白细胞分类 ,中性成熟粒细胞 0 .9,淋巴细胞 0 .1。骨髓检验 :原粒 0 .0 1,中幼粒 0 .0 2 ,晚幼粒 0 .0 5 5 ,杆状核 0 .2 2 5 ,分叶核 0 .4 5 ,淋巴细胞 0 .17,中晚幼红 0 .0 6 ,网状细胞 0 .0 5…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 女,45岁。因咳嗽6个月、咯血2d于2006年4月8日入院。入院前2d肌肉注射胸腺五肽2支(1mg/d),随后出现痰中带血,继而咯鲜血而入院。入院查体:T37.3℃,P78次/min,R20次/min,BP100/60mm Hg(1mm Hg=0.133kPa);急性面容,右肺呼吸音增粗,心界不大,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4月6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9×10^9/L,N0.68,L0.30,RBC4.13×10^12/L,Hb130g/L,BPC214×10^9/L;  相似文献   

16.
张文艺  胡晓梅 《临床医学》1991,11(3):125-126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合并妊娠者,临床上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83~1989年收治资料较全的三例分析如下:例1.26岁。1983年8月怀孕后出现面黄乏力等贫血症状,未经治疗,孕2~+月时在当地医院查 Hb70g/L,给 VitB_(12),后到北京市人民医院就诊,诊为缺铁性贫血,给硫酸亚铁口服.效果不明显.1983年12月6日来我院就诊,已孕4~+月.查 Re1.2%,Hb70g/L,BPC8.4×10~(10)/L,RBC2.1×10~(12)/L,WBC4.0×10~9/L。分类计数:N60%,L40%。溶血象:Coomb(?),Ham(?)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32岁,主因全身乏力4年余,加重伴发热4个月,面色苍白,双下肢出现出血点,腹痛,肉眼可见血尿,来我院门诊,行“骨髓穿刺术”,诊断为骨髓纤维化。于1991年4月4日入院。查体:T 38.5℃,BP 18/3kPa(135/25mmHg),心率80次/分。化验:Hb 69g/L,WBC1.7×10~9/L,BPC80×10~9/L,尿常规,红细胞满视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3岁。因头昏、乏力3年,加重2个月于1999 年1月28日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胸骨压痛(+),肝、脾、淋巴结不肿大。血常规:Hb 66g/L,WBC 13.5×109/L, BPC 15×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 0.480,早幼粒细胞0.270。原、幼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98%,积分141。骨髓细胞24 h培养后按常规制备染色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性,20岁。主因进行性突眼1个月,发热5天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双手掌及足心可见散在环形红斑,压之退色。右颌下、右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淋巴结,质地中等,无触痛。双眼球明显前突,以右眼为甚,双眼视力1.5,眼底检查未见异常。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象:Hb 94g/L,WBC 44.0×10~9/L,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0.93,PC 22.4×10~9/L。骨髓原始粒细胞0.054,早幼粒细胞0.588。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_(2)a型。脑脊液检查:初压1.57kPa(160mmH_2O),蛋白3.0g/L,白细胞总数2.0×10~9/L,幼稚细胞0.94,符合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道1例成人特发性慢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经一个疗程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取得持续的临床和血液学缓解。患者为25岁已婚女性,因进行性乏力2月入院,曾服用乙酰水杨酸盐治疗头痛4个月。无其他疾病史。除贫血体征外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4.3g/dl,平均红细胞体积95.2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33pg,白细胞总数2.1×10~9/L,中性粒细胞47%,淋巴细胞45%,两者形态无异常,网织红细胞O。血沉3mm/小时。血小板110×10~9/L。胸片和CT检查未见胸腺瘤,胸、腹部无异常发现。骨髓涂片及活检除缺乏红系前体细胞外未见异常。骨髓培养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4个集落,33个簇(正常20-60个集落,60-140个簇)。外周血和骨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