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讨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Pubchem、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射干麻黄汤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基于OMIM、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得到的重复靶点视为射干麻黄汤作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测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靶点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Hub蛋白,通过Reactome对预测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95个化合物,219个射干麻黄汤验证靶点及513个预测靶点和224个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映射后获得54个射干麻黄汤作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测靶点,拓扑分析得到NR3C1、HPS90AA1、PARP1、TGFB1等9个Hub蛋白。Reactome信号通路共239条,其中14条显著富集,主要涉及免疫、信号转导、代谢3种生物途径。HPS90AA1、TGFB1、NFKB2、MMP9可能是射干麻黄汤作用于免疫性炎症通路的关键靶点,NR3C1、PGR可能是其治疗难治性哮喘的关键靶点。结论: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为今后进一步实验验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71-118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射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射干化学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射干的预测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靶点将射干的预测靶点与哮喘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得到射干治疗哮喘的预测靶点。通过Cytoscape(3.6.0)软件,生成射干治疗哮喘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网站(基因百科全书)进行KEGG通路分析,运用systems Dock网站对预测靶标与其对应的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射干活性化合物有17种,筛选出射干可能与哮喘相关的靶点74个,关键靶点共16个,包括雌激素受体α(ESR1)、蛋白激酶C-α(PRKCA)、醛糖还原酶(AR)、蛋白激酶C-delta(PRKCD)、蛋白质激酶C-β(PRKCB)等。通过KEGG通路分析得到128条通路,结合文献检索,筛选出治疗哮喘的可能通路为20条,主要分为以下四类,①气道炎症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②气道平滑肌相关通路:Ras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③血管增生相关通路:VEGF信号通路;④免疫相关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射干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哮喘,其机制可能与气道炎症相关通路、气道平滑肌相关通路、血管增生相关通路、免疫相关通路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靶标及信号通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利用TCMSP筛选中药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靶点信息。利用Uniprot数据库和Excel找出有效成分靶点信息基因名。在Gene 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搜集疾病相关靶标,采用Venny软件对中药靶点基因与疾病靶点基因取交集,得到Venny交集图。将各个中药靶点基因共同输入Cytoscape软件,得到中药-靶标调控网络。通过String软件构建中药-疾病共同靶标的蛋白互作网络。将中药-疾病共同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做出共同靶点通路。结果:筛选得到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活性成分17个,中药-疾病共同靶点基因114个,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途径、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并且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玉屏风散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有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射干-麻黄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收集刘小虹教授门诊病例,并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得出最常用射干-麻黄药对,利用TCMSP、Drug bank、TTD等数据库查找射干-麻黄药对化合物及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通过Draw Venn Diagram软件取化合物靶点与哮喘靶点交集,使用String 11. 0平台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最后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共有40个化合物作用于15个哮喘靶点,主要涉及PTGER3、CHRM4、SERPINE1、ADRA2C等;GO分析主要涉及IL-4和IL-13信号传导、钙信号通路等;KEGG信号通路共8条,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调节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c AMP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射干-麻黄通过调节IL-4和IL-13信号传导、钙信号通路、c AMP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通路,从而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麻黄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机制。方法:从TCMSP、TCM-ID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麻黄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检索Pub Chem数据库得到每种活性成分的SMILES结构并导入Swiss数据库得到预测靶点;采用CTD数据库筛选得到ARDS的已知治疗靶点,使用Uniprot数据库对所有靶点进行名称校正后,取靶点的交集部分导入String数据库筛选得到网络核心靶点;再采用Cy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进行数据可视化,通过CTD数据库进行GO的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从麻黄汤中筛选得到78个活性成分、24个潜在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809条;信号通路分析得到249条显著相关通路。结论:麻黄汤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和多条信号通路,协同干预ARDS进程,从而实现对COVID-19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获取小青龙汤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OMIM、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得到小青龙汤作用于哮喘的预测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及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预测靶点的基因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结果预测结果表明,小青龙汤作用于哮喘的有效成分有96个,靶点47个,关键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麻黄碱等,关键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肿瘤坏死因子、过氧化氢酶等。通路富集分析得到CGMP-PKG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7条信号通路。结论小青龙汤主要通过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重塑和平滑肌收缩等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宣白承气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支气管哮喘的疾病相关靶点,获取二者交集靶点,即宣白承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分析网络中的核心活性成分;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潜在核心靶点;运用R语言软件包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得到34个活性成分及64个潜在作用靶点(交集靶点);获得香叶木素、羟基芫花素、泽兰黄醇素、α-菠菜甾醇等核心活性化合物,IL-6、MAPK3、MMP-9、PPARG和ICAM1等核心靶点;共筛选得到67条信号通路,关键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c 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h1/Th2细胞分化等。结论 宣白承气汤可能是通过香叶木素、羟基芫花素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IL-6、MAPK3、MMP-9等潜在核心靶点,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药效成分的可能靶点,为其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查询9味组方药物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在Gene Cards、OMIM、PharmGkb、TTD和Drug Bank数据库中查询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疾病相关基因;将药物靶点与疾病相关基因取交集并用Cytoscape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查找网络核心基因后用R语言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使用Vina对蛋白受体和小分子配体进行对接。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254个药物靶点;筛选到网络核心基因9个,分别为TNF、MAPK14、AKT1、ESR1、STAT1、MAPK1、EGFR、TP53和MAPK3;GO富集分析氧化应激反应富集最明显;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分子对接发现槲皮素与TNF和AKT1基因具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 本研究体现了中药复方射干麻黄汤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黄芩汤的潜在活性成分(OB≥30%,DL≥0.18),采用Swiss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与Disgenet数据库获得的UC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黄芩汤治疗UC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芩汤-活性化合物-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芩汤的作用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黄芩汤治疗UC关键靶点58个;甘草苷(Liquiritin)、甘草吡喃香豆酮(Licopyranocoumarin)、黄芩黄素(Baicalein)、黄连碱(Coptisine)、汉黄芩素(Wogonin)、鲨烯(Supraene)等可能是黄芩汤治疗UC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作用于ESR1、PTGS1、PTGS2、PTPN2、ABCG2等靶点,参与转录调控、低氧反应以及药物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Ras-PI3K-Akt通路、Ras-PI3K-Akt-HIF-1α通路、NF-κB通路及MAPK-PI3K/AKT通路等发挥治疗UC的作用。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在黄芩汤抗UC的作用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调节炎症通路及干预炎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黄芩汤抗UC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哮喘宁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潜在分子机制,并采用卵蛋白(OVA)致敏诱发的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对关键信号通路之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利用传统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络(BATMAN-TCM)筛选哮喘宁颗粒的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靶点数据库(OMIM)等5个疾病数据库获取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疾病靶点。筛选并通过韦恩图获得两者的共同靶标,使用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化合物-疾病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用Cytoscape 3.8.0建立“哮喘宁关键活性成分-核心靶基因”网络。通过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制备OVA刺激诱导的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支气管与肺组织炎症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结果。结果 该实验分别获取哮喘宁活性成分232个,相关靶点4 687个,收集哮喘宁与支气管哮喘的共同靶点233个,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1(EDN1)、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Akt1等。KEGG通路分析筛选了186条相关信号通路,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哮喘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动物实验表明,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哮喘宁组可明显减轻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和平滑肌增生,并明显下调PI3K、Akt蛋白表达(P<0.05)。结论 哮喘宁治疗哮喘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其中哮喘宁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发挥抗炎症的药理效应,为后续深入研究哮喘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复杂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患者用射干麻黄汤配合西药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射干麻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配合西药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为寒哮)急性发作期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射干麻黄汤汤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剂布地奈德混悬液,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及疗效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配合西药雾化对于支气管哮喘(寒哮)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疗效较好,临床控制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采用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中药治疗。结果:临控28例,显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结论: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何蕊  程玉峰  李艳彬 《陕西中医》2021,(9):1211-1214
目的: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免疫球蛋白E(Ig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BC、EOS、N、CRP、PCT、血沉、FeNO、Ig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贵要略》射干麻黄汤治疗冷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冷哮发作期主要是由于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气阻塞气道,喘咳气逆,喉中有声。根据病因病机,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温肺祛痰,降气平喘,辨证治疗。结果:哮喘控制或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哮鸣音消失。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味能够有效控制冷哮发作期哮喘发作,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黄俊华  程平 《光明中医》2016,(19):2887-2888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的适应证、用药特点及变异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采取射干麻黄汤治疗的422例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其证型不同分组,风寒咳嗽组122例、风热咳嗽组60例、燥火咳嗽组80例、痰湿咳嗽组82例、体虚咳嗽组78例,对比治疗效果,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射干麻黄汤的适应症、用药特点、变异应用。结果体虚咳嗽组、风寒咳嗽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疗效显著,应熟练掌握射干麻黄汤的用药特点及其变异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循征医学方法对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同时手检相关杂志专业资料.结果:共查及文献94篇,7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每篇文章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属低质量文献,共收入病人470例,总优势比(OR) =2.99,95%置信区间(CI)为(1.90 ~4.71),合并效应检验Z=4.71 (P <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属低质量文献,其疗效须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对慢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即哮喘模型组(A组)、射干麻黄汤低剂量组(B组)、射干麻黄汤高剂量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及反复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同时B,C组在每次雾化前30 min分别予以射干麻黄汤ig(分别为0.96,3.84 g·kg-1)进行干预,A,D组则同时予以等量生理盐水ig,共8周.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总管壁厚度(Wat/Pbm)、气管内壁厚度(Wai/Pbm)及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免疫组化检测气道壁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RT-PCR观察大鼠肺组织内HIF-1α,VEGF mRNA的表达.结果:图像分析显示,模型组Wat/Pbm,Wai/Pbm,Wam/Pbm分别为(68.19±4.48),( 38.27±1.62),(7.61±1.33) μm2/μm,正常组分别为(34.76±1.38),( 16.25±2.20),(2.89±0.45)μm2/μm,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射干麻黄汤低、高剂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HIF -1α,VEGF mRNA及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射干麻黄汤组H1F-1α,VEGF mRNA及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可抑制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及VEGF的表达有关,且其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程度与射干麻黄汤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A和IgM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道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型患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