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芦荟在预防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按照系统评价PRISMA流程,运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按标准流程筛选,本研究最终纳入10篇有关静脉炎预防的文献和6篇治疗的文献,共涉及临床病例4 7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常规方法比较,芦荟外敷处理组化疗性静脉炎总发生率较低,OR值为0.13[95%CI(0.08,0.20),P0.000 01]。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芦荟外敷处理组Ⅰ度、Ⅱ度、Ⅲ度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OR值分别是:0.53[95%CI(0.21,1.33),P=0.18],0.10[95%CI(0.07,0.14),P0.000 01]和0.10[95%CI(0.03,0.34),P=0.000 2],提示芦荟外敷可降低各种程度静脉炎的发生;与硫酸镁处理组相比,芦荟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总有效率与治愈率RR值分别为:1.29[95%CI(1.19,1.39),P0.000 01]和2.38[95%CI(1.27,4.47),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芦荟外敷在化疗性静脉炎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内针刺对照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国内针刺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BM(1978-2008)、CNKI(1979-2008)、VIP(1989-2008)、WF(1998-2008),收集相关文献,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合格文献,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RevMan4.2.8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49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疗法对照西药,治愈率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合并RR=2.16,95%CI(1.80,2.60),P0.00001];腧穴注射对照西药,治愈率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合并RR=2.48,95%CI(1.93,3.19),P0.00001];针刺或配合西药对照西药,治愈率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合并RR=1.81,95%CI(1.38,2.38),P0.0001]。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呃逆安全、有效,优于常规西药。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部分质量较低,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芦荟在预防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按照系统评价PRISMA流程,运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按标准流程筛选,本研究最终纳入10篇有关静脉炎预防的文献和6篇治疗的文献,共涉及临床病例4 7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常规方法比较,芦荟外敷处理组化疗性静脉炎总发生率较低,OR值为0.13[95%CI(0.08,0.20),P<0.000 01]。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芦荟外敷处理组Ⅰ度、Ⅱ度、Ⅲ度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OR值分别是:0.53[95%CI(0.21,1.33),P=0.18],0.10[95%CI(0.07,0.14),P<0.000 01]和0.10[95%CI(0.03,0.34),P=0.000 2],提示芦荟外敷可降低各种程度静脉炎的发生;与硫酸镁处理组相比,芦荟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总有效率与治愈率RR值分别为:1.29[95%CI(1.19,1.39),P<0.000 01]和2.38[95%CI(1.27,4.47),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芦荟外敷在化疗性静脉炎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合并OR=3.64,95%CI=(1.70,7.77),统计量Z=3.34(P=0.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控制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合并OR=3.15,95%CI=(2.11,4.69),统计量Z=5.6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可提高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样本量有限,且其方法学质量评价普遍偏低,尚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lsevier(Science Direct)、Pub Med、OVID系列医学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临床对照研究,共696例糖尿病足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足部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WMD=5.07,95%CI=3.22~8.00,P0.00001),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足部基本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WMD=-5.58,95%CI=-6.95~-4.22,P0.00001)。结论目前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率高,且足部愈合时间短,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数据库筛选纳入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再使用RevMan5.4对结局指标、不良反应事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5,95%CI[1.18,1.34],Z=6.90,P<0.00001);与单纯西药组比较,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更有效(RR=1.24,95%CI[1.15,1.33],Z=5.54,P<0.00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RR=0.71,95%CI[0.03,17.93],Z=0.21,P=0.83)。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含黄芪中药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各大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VIP)、万方(Wanfang)、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以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2年9月含黄芪中药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采用Rev Man 5.4软件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RCT文献,研究共涉及1 3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含黄芪中药制剂作为观察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OR=4.01,95%CI(2.77,5.81),P<0.000 01],骨密度[MD=0.10,95%CI (0.05,0.15),P=0.000 2],中医证候评分[MD=-2.51,95%CI (-3.70,-1.33),P <0.000 1],疼痛评分[MD=-0.87,95%CI(-1.33,-0.41),P=0.000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乳房按摩结合中药治疗乳痈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关于乳房按摩结合中药治疗乳痈的完全随机对照试验,并追溯合格研究、主题相关研究及综述的参考文献。2名评价员独立检索、筛查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交叉核对后,用RevMan 5.3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完全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26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1)实验组(乳房按摩结合中药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西药抗菌药物组),(OR=18.22,95%CI为7.64~43.48,P<0.01);(2)实验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OR=7.34,95%CI为3.91~13.77,P<0.01);(3)次要结局指标如肿块消失率、起效时间等,实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ta分析结果均显示乳房按摩结合中药治疗乳痈的临床效果确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分析中医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以期对治疗方法作出客观、可信的评价,以指导临床.方法 检索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中医复方、中西医结合治疗AAD的随机或半随机试验,所有检索均截至2009年2月.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单纯中药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3篇文献,治愈率的相对危险度(RR)为1.75,95%可信区间(CI)为1.02~3.01;有效率的RR为1.28,95%CI为1.09~1.49,均P<0.05];中西药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亦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4篇文献,治愈率的RR为1.47,95%CI为1.24~1.75,有效率的RR为1.34,95%CI为1.18~1.52,均P<0.01).结论 采用中药或中西药治疗AAD患者较西医治疗具有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数量有限,尚需开展更多大规模、高质量、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四君子汤类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四大中文数据库四君子汤类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全面收集及追溯纳入研究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个随机对照试验,总计2688例患者,涉及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3个方剂。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单用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组优于对照组(OR=3.04,95%CI2.16?4.29,P<0.00001);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组优于对照组(OR=3.68,95%CI 2.73?4.96,P<0.00001)。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面,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OR=4.59,95%CI 2.39~8.79,P<0.00001。在减少复发率方面,治疗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OR=0.24,95%CI 0.13~0.42,P<0.00001;治疗后1年OR=0.27,95%CI 0.16?0.45,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32,95%CI 0.21~0.50,P<0.00001)。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四君子汤类方单用或联合西药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在临床疗效、预防溃疡复发、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方面疗效可能更佳,但这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估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PubMed、OVID、Springer、ClinicalKey等数据库中关于ESWT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共计1 404例患者,其中男610例,女674例(部分文献无性别分类数据);观察组肩关节周围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1,95%CI=2.93~6.33,Z=7.44,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01,95%CI=-1.11~-0.91,Z=19.93,P0.05);观察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量表(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9.11,95%CI=7.56~10.65,Z=11.58,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内旋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30,95%CI=3.26~5.33,Z=8.14,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外旋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5.59,95%CI=4.16~7.02,Z=7.64,P0.05)。结论采用ESWT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佳,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2019年10月,应用Re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条件的文献,共涉及患者1 165例,其中观察组605例,对照组5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使用中药穴位敷贴敷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OR 5.15,95%CI(3.57,7.44),P0.000 01];在中医症候评分方面,中药穴位贴敷能更好地缓解中医临床症状[MD=-2.75,95%CI(-3.47,-2.03),P0.000 1];在疼痛评分方面,穴位贴敷相比药物治疗更能有效缓解疼痛[MD=-4.07,95%CI(-6.05,-2.09),P0.000 1];在血浆前列腺素F_(2α)、前列腺素E_2水平方面,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观察组血浆前列腺素F_(2α)[MD=-9.63,95%CI(-10.41,-8.86),P0.000 1]和血浆前列腺素E_2[MD=3.96,95%CI(1.49,6.43),P=0.002]水平相比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外科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各数据库1980年1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便秘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筛选,采用Jadad评分和Rev 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计1445例。Meta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综合疗效[OR=9.40,95%CI(6.21,14.22),P0.000 01],提高治愈率[OR=3.46,95%CI(2.05,5.83),P0.000 01]和总有效率[OR=7.93,95%CI(4.69,13.40),P0.000 01],缩短恢复排便时间[SMD=-1.37,95%CI(-2.41,-0.33),P=0.010],改善大便性状[OR=6.48,95%CI(3.10,13.56),P0.000 01],减少排便困难感[OR=0.05,95%CI(0.02,0.16),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外科术后便秘较常规治疗更有效,但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需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该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对小儿输液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差异。方法检索2005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查找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并运用Stata 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随机对照性试验,合计1426例患者,其中路径组715例,对照组7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可降低液体残留量(SMD=-1.88,95%CI(-2.35,-1.42),P0.01),并能提高满意率[OR=5.00,95%CI(3.45,7.24),P0.01]方面。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小儿输液后输液瓶中液体残留量,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小儿输液中应用推广。但研究中纳入的13篇文献质量不高,文章结果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还需进行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验证在小儿输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531-4533
采用Meta分析评价益生菌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通过检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各大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国际Conhrane数据库中的有关应用益生菌治疗肠文献和论文,并依照一定标准进行筛选,选取其中的10个随机分组对照试验,共计患者852例,然后对其进行数据学Meta分析,本次采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是Rev Man 5.0。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RR=1.10,95%CI(1.01,1.25),P=0.005];腹泻改善情况,两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2,95%CI(1.05,1.25),P=0.0005];腹痛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总体具有统计学意义[RR=1.09,95%CI(1.02,1.20),P=0.003];腹胀改善情况,两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96,1.22),P=0.1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体差异不大[RR=1.20,95%CI(0.65,2.40),P=0.50]。经过Meta分析,益生菌制剂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方面有一定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腹泻、腹痛的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系统评价西药常规加参麦注射液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9.04)、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2009.0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78~2009)、PubMed(1978~2009.04)和e 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3期),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搜集西药常规加参麦注射液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等的相关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1 1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用参麦注射液后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RR=1.27,95%CI(1.19,1.35),P〈0.000 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WMD=7.17,95%CI(4.65,9.70),P〈0.000 01],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权重较小文献:WMD=0.38,95%CI(0.32,0.45),P〈0.000 01;权重较大文献:WMD=0.38(0.32,0.45)];此外,分别有1项研究显示参麦注射液有使心衰患者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及降低血BNP、IL-6、TNF-α水平的作用。结论西药常规加参麦注射液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国内主要医学数据库中,搜索有关泌尿系结石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1.0进行Meta分析。结果(1)纳入文献26篇,共4 807例患者,临床路径组2 333例,对照组2 474例;(2)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以下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护理服务满意度(OR=3.15,95%CI:2.43~4.08)、健康教育达标率(OR=4.03,95%CI:2.68~6.07)、并发症发生率(OR=0.53,95%CI:0.32~0.56)、结石清除率(OR=1.91,95%CI:1.27~2.88);(3)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健康知识评分满分30分(SMD=1.46,95%CI:0.93~2.00)和100分(SMD=3.33,95%CI:1.76~4.90)两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法,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不高,以及Meta分析自身具有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8.
刘秦宇  黄惠榕  刘芳  余李强  王俊蕊  方素珠  韩雪琪 《全科护理》2020,18(22):2798-2802,2806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脑卒中病人便秘的效果,为艾灸治疗脑卒中病人便秘的临床运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艾灸治疗脑卒中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的文献,运用RevMan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1 151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两组病人便秘临床疗效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OR=7.09,95%CI(2.61,19.26),P=0.0001]、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OR=2.42,95%CI(1.25,4.66),P=0.008]、便秘临床症状积分[WMD=-1.64,95%CI(-2.72,-0.56),P=0.003]、便秘发生率[OR=0.38,95%CI(0.18,0.81),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便秘,降低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临床应用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其效果是否优于西药尚不明确.目的:系统评价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ighwire数据库,手工检索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及相关会议论文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0-07,收集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采用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等作为结局评价指标.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总有效率[RR=1.26,95%CI(1.19,1.34)]、临床治愈率[RR=1.93,95%CI(1.64,2.27)]、疼痛目测类比评分[WMD=3.13,95%CI(2.38,3.87)]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类比较显示,夹脊穴结合围针的效果与物理治疗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60,95%CI(0.43,6.02)],但明显优于卡马西平[RR=1.45,95%CI(1.22,1.72)].说明夹脊穴结合局部围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西药,但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 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盐水行 PICC冲管的效果。方法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ENTRAL、CINAHL英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6年1月,比较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盐水静脉冲管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合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570例研究对象。 Meta分析显示,在减少堵管率(OR=1.92,95%CI为1.25~2.95,P<0.01)、静脉炎的发生率(OR=2.77,95%CI为1.61~4.75,P<0.001)上肝素钠盐水优于生理盐水,而在延长导管使用时间(MD=-10.82,95%CI为-31.45~9.80,P=0.30)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素钠盐水在PICC冲管中减少堵管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上优于生理盐水,但两者在延长导管时间上差异不明显,有待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