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优化新生脉散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及UniProt数据库查询优化新生脉散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CHF相关靶点,通过OmicShare网站分析并结合Cytoscape-v3.6.0软件构建优化新生脉散方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根据类药性(DL)、口服吸收利用度(OB)、参数评分(Scorecutoff)筛选出与CHF相关的潜在化合物85种及靶点89个,其中,化合物有quercetin、luteolin、kaempferol等,靶点包括SCN5A、ADRB2、NOS2等。功能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的GO条目共497个,主要参与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及缺氧、炎症反应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得到139条,主要与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 优化新生脉散方治疗CHF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优化新生脉散方治疗CHF的潜在复杂机制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优势及有关疗效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尚缺乏大量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证据支持,通过科学方法对中医药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表达与阐释,是提高冠心病临床防治水平及中医药贡献度的关键环节。系统总结中医药在缓解心绞痛、干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防治再灌注后无复流、调节心律失常、改善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等方面的临床优势,通过对临床优势的总结及思考,指出目前临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开展冠心病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均从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月。纳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西医常规与西医常规对照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使用统一资料提取表提取患者一般资料、干预措施、观察指标等信息,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6对患者临床综合疗效、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氨基末端前脑钠尿肽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1939例患者,文献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综合疗效[OR=3.63,95%CI(2.22,5.93),P0.001],改善心功能[OR=1.98,95%CI(1.48,2.65),P0.0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WMD=4.35,95%CI(3.32,5.38),P0.001],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WMD=-2.59,95%CI(-4.97,-0.21),P0.03],降低氨基末端前脑钠尿肽[WMD=-298.41,95%CI(-453.86,-142.97),P=0.0002]。结论在纳入研究的范畴内,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心力衰竭的病证结合防治研究实践,通过对近20年心力衰竭理、法、方、药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总结和分析评价,结合31位当代相关专家的咨询问卷及24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集成心力衰竭中医分期辨治方案:气(阳)虚兼血瘀和/或水饮者,治以益气温阳,兼以活血和/或利水,急性加重期选用静脉制剂参附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等,慢性稳定期选用口服制剂芪苈强心胶囊等;气阴虚兼血瘀和/或水饮者,治以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和/或利水,急性加重期选用静脉制剂参麦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等,慢性稳定期选用口服制剂补益强心片等.该方案初步规范了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可为规范地开展心力衰竭的病证结合治疗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气温、相对湿度、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影响的规律。[方法]同期筛选天津市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每日规定时间点测量并连续记录血压1 a;同步记录血压测量期间天津市的气象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级高血压组日均收缩压(SBP)、日均舒张压(DBP)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日均SBP与候均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r-0.5,P0.05);1级高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晨SBP与候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负相关程度均最高(r-0.6,P0.01)。1级高血压组SBP、DBP与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升高与雾霾相关(P0.05)、降低与雨天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有明显影响,需加强气象因素变化时对该两组人群早晨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阶段所表现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现代医学的综合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以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是当前慢性心力衰竭防治的热点.结合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成果及临床经验,从其病变特点、病机变化、辨证分型、治疗用药等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7.
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系统评价西药常规加参麦注射液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9.04)、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2009.0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78~2009)、PubMed(1978~2009.04)和e 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3期),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搜集西药常规加参麦注射液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等的相关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1 1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用参麦注射液后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RR=1.27,95%CI(1.19,1.35),P〈0.000 01],增加左室射血分数[WMD=7.17,95%CI(4.65,9.70),P〈0.000 01],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权重较小文献:WMD=0.38,95%CI(0.32,0.45),P〈0.000 01;权重较大文献:WMD=0.38(0.32,0.45)];此外,分别有1项研究显示参麦注射液有使心衰患者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及降低血BNP、IL-6、TNF-α水平的作用。结论西药常规加参麦注射液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气温、相对湿度、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影响的规律。[方法]同期筛选天津市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每日规定时间点测量并连续记录血压1 a;同步记录血压测量期间天津市的气象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级高血压组日均收缩压(SBP)、日均舒张压(DBP)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日均SBP与候均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r<-0.5,P<0.05);1级高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晨SBP与候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负相关程度均最高(r<-0.6,P<0.01)。1级高血压组SBP、DBP与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升高与雾霾相关(P<0.05)、降低与雨天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有明显影响,需加强气象因素变化时对该两组人群早晨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未病""欲病""已病""瘥后"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时点,与现代心血管事件链中的不同阶段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中医"治未病"是体现预防、治疗、康复三阶段于一体的中医特色诊疗观念,此观念将三阶段视为承前启后的有机整体,又注重按照不同的分期区别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制定心衰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量表,对我国华北地区10家医院的34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建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对问诊、望诊、舌象采用双百分法进行权重系数分析,对脉象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并据此分析其证候要素、证候(证素组合)、病位分布规律.结果 34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问诊症状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依次为气短、憋气、乏力;望诊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分别为精神倦怠、面色无华、口唇紫绀;舌象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分别为舌质紫暗、舌红、舌苔少;脉象频次最高的前3项分别为沉、细、弦.虚证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339(99.7%)、阴虚193(56.8%)、阳虚147(43.2%);实证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340(100%)、水饮298(87.6%)、痰浊190(55.9%).出现最多的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证339例(99.7%),在此基础上合并水饮或痰浊者为314例(92.4%).累及病位按照频数排序分别为心(100%)、肾(100%)、肺(98.2%)、脾(75.0%)、肝(66.8%),累及3脏者占98.2%以上、累及4脏者占74.4%以上、累及5脏者占50.6%.结论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最基本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气虚血瘀兼水饮或痰浊,病位以心肾为主,五脏皆可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