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髋关节镜下矫形联合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镜下手术治疗FAI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7例采用髋关节镜手术联合关节内注射PRP (PRP组),15例采用单纯髋关节镜手术(非PRP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8±0.9)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Harris评分、伸-屈ROM及内-外旋ROM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个月,PRP组在VAS评分[(3.1±1.5) vs (4.2±1.3), 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钉固定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7月96例踝部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8例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联合局部PRP注射,另外48例仅行下胫腓螺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前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RP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肿胀评级、术后3 d瘀斑评级、切口愈合、术后24 h至出院时VAS评分、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非PRP组(P<0.05)。随访12个月以上,PRP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非PRP组(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AOFAS评分和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PRP组的VAS、AOFAS评分,以及ROM均显著优于非PRP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TCS和MCS均显著减少(P<0.05),而TFO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PRP组的上述影像指标均显著优于非PRP组(P<0.05)。[结论]螺钉固定联合PRP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可减轻术后早期损伤反应,加速韧带愈合,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PT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41例PTO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3例采用关节镜术联合PRP治疗,18例采用关节镜术联合透明质酸(hyaluronate acid, H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切口愈合等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AOFAS评分显著改善(P<0.05),踝背伸-跖屈ROM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12个月PRP组的VAS评分[(1.3±0.6) vs (2.7±1.1), P<0.05]和AOFAS评分[(80.9±6.5) vs (71.0±5.6), P<0.05]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medial knee osteoarthritis, MKO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MK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29例行HTO (HTO组),31例行PRP (PRP组),28例行HTO和PRP治疗(复合组)。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均获随访18个月以上。复合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HTO组(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三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膝关节屈伸ROM和KOO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前三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合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末次随访,HTO组及复合组患者各评分均显著优于PRP组(P<0.05),而复合组与HTO组各评分差异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骨髓间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10月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缝合组80例仅给予镜下肩袖修复术,联合组80例予以镜下肩袖修复联合局部BMSCs与PRP注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主动活动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早期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随访时间平均(13.6±0.8)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前屈上举、外展上举与体侧外旋ROM均显著减少(P<0.05),而UCL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随时间推移,两组AHI...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1年9月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C4~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33例行常规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常规组)。比较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1.3±1.8)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NDI评分显著减少(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6、12个月改良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C2~7Cobb角显著减小(P<0.05),而C2~7SVA显著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C2~7Cobb角、C2~7S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计算机辅助(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 CAS)和便携式导航(portable accelerometer-based navigation device, PAD)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1年8月于本院接受导航辅助TKA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2例采用CAS,18例采用PAD。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第3 d累计失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膝关节HS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H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HKAA均显著减少(P<0.05);术前、术后两组HKA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mMPTA角均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辅助和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减压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1年6月本院采用TLIF术治疗64例单节段中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内镜辅助下TLIF,32例采用传统开放TL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但是内镜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术后并发症内镜组早期并发症为1/32(3.1%),开放组为8/32(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64例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内镜组的O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手术治疗Bennett骨折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24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钢板组术中透视次数、恢复主动活动时间显著优于克氏针组(P<0.05),但前者术中失血量显著多于后者(P<0.05)。平均随访时间(18.4±3.6)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推移,两组DASH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个月钢板组DASH评分显著优于克氏针组(P<0.05),但术后1年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对合和第一掌腕对线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骨折对合及第一掌腕对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钢板组上述影像指标均显著优于克氏针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8月手术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44足)的临术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足采用跗骨窦入路结合埋头螺钉及微创锁定接骨板(跗骨窦组),23足采用传统外侧L形入路结合跟骨解剖锁定接骨板(L形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跗骨窦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L形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AOFAS踝-后足评分、足内-外翻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第1 d跗骨窦组VAS评分显著小于L形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足内-外翻RO...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桥接内固定系统结合Nice结与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科收治的6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桥接内固定系统结合Nice结治疗(桥接组),3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桥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主动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早期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桥接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Constant-Murle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桥接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钢板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慕尼黑骨科医院(Orthopadische Chirurgie Munchen, OCM)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direct lateral approach,DL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8年1月—2022年1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8例采取OCM入路,35例采取DLA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OCM手术时间显著长于DLA组(P<0.05),但是,OCM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DLA组(P<0.05)。随访时间平均(15.0±3.2)个月,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髋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Harris评分、髋伸屈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OCM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均显著优于DLA组(P>0.05),但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内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TE)与椎板间内镜(interlaminar endoscopy, IE)往复磨钻治疗腰椎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6年4月—2019年5月使用脊柱内镜磨钻治疗的腰椎后缘离断症的41例患者。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8例采用TE,另外23例采用IE进行减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损伤等并发症。TE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IE组[(5.1±0.1)次vs(1.0±0.1)次, 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椎管矢状径显著增大(P<0.05),而椎间隙高度无显著变化(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上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截骨器械矫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AS后凸畸形手术矫正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9例采用3D打印辅助手术(3D组),28例采用常规徒手手术(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截瘫等严重并发症。3D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异体输血量、术后2 d Hb、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是,两组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27.7±3.3)个月。3D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ADL、VAS、ODI和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3D组的ADL、VAS、ODI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3D组置钉准确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UBE)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 flavum, TOLF)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本科收治的29例TOL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2例行UBE治疗(UBE组),17例行传统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开放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UBE组切口总长度、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4.0±1.3)个月,UBE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开放组(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的ODI评分、JOA评分、锥体束征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胸椎后凸角、椎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和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CFL)重建与镜下ATFL修复治疗慢性踝外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踝不稳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9例采用经皮重建(经皮组),16例采用镜下修补(镜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经皮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多于镜下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24个月以上随访,经皮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长于镜下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均显著减少(P<0.05),而AOFAS和KAFS评分显著增加(P<0.05),踝背伸-跖屈ROM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两组内翻应力位距骨倾斜角、前抽屉应力位距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混合植骨与颗粒植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无菌性骨不连病例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混合植骨治疗,20例采用颗粒植骨治疗。比较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混合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总长度显著长于颗粒植骨组(P<0.05),但混合组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颗粒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程度及总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5.9±2.6)个月,混合组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颗粒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AOFAS评分和踝关节背伸-跖屈ROM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AOFAS评分、踝关节背伸-跖屈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混合组的AOFAS评分及踝关节背伸-跖屈ROM显著优于颗粒组(P<0.05)。末次随访时,混合组的AOFA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空心钉固定与切除治疗痛性SaupeⅢ型二分髌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0年1月因二分髌骨就诊本院治疗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0例行空心钉固定(固定组),9例采用关节镜行副髌骨摘除(切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固定组的切口长度显著大于切除组[(3.5±0.4) cm vs(1.8±0.3) cm, P<0.05],但前者在术后5 d VAS评分[(2.6±0.2) vs (3.6±0.1), P<0.05]和下地行走时间[(3.5±1.3) d vs (6.7±1.0) d, P<0.05]均显著优于后者(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36.1±2.5)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膝关节Kujala评分、Hungerford评分、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固定组在VAS评分[(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扣板与垫圈桩螺钉线袢固定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3月在本院行关节镜下线袢固定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折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1例采用胫骨隧道前口扣板固定,另外22例采用垫圈桩螺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扣板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螺钉组[(51.0±5.2) min vs (58.4±5.2) min, P<0.001],但两组在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20.2±4.6)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两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而后抽屉试验等级显著减少(P<0.05)。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两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和后抽屉试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股骨颈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 FNS)与传统3枚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 compression screw, CCS)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6月内固定治疗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6例采用FNS,48例采用CCS。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FN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CCS组。两组患者随访(15.5±1.6)个月。FNS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CCS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术后1个月FNS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CCS组,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Garden对线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Garden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