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重症VA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泡灌洗联合吸痰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痰治疗,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肺部感染评分(CPIS)、白细胞计数、呼吸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肺部感染评分(CPIS)、白细胞计数、呼吸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明显改善重症VAP患者呼吸功和血气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杨杰  陈建 《中国临床医学》2023,30(6):999-1004
目的观察急性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患者外周血液中的细胞和分子免疫变化,并系统评估这些变化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设ICH组和健康对照组,ICH组共25名,系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ICH患者;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ICH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入院GCS评分和发病90天mRS评分)和血常规检测数据,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和亚群细胞。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CH组IL-4、IL-6、IL-10和TNF-a水平显著上升(p<0.01);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的计数和比例明显上升(p<0.05);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细胞的计数和比例显著下降(p<0.001)。GCS评分与单核细胞计数、IL-17A呈负相关(p<0.05);出血量与IL-4、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呈现正相关(p<0.05)。根据ICH患者90天mRS评分,预后不良组的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5)。结论ICH对外周免疫系统有着显著影响,GCS评分和出血量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有一定的相关性,高血压病史是影响ICH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不同预后全身炎症因子及外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比值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就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134例,据发病后90天mRS患者功能评分,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入院时急查C反应蛋白、IL-6、TNF、血常规等指标,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急性炎症情况与预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功能恶化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入院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P 0. 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IL-6等血清学炎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入院时血肿体积大小及出血破入脑室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不同预后与入院时炎症反应指标存在一定差异,预后不良患者炎性指标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肺炎严重度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CAP患者146例,根据是否行机械通气分为非机械通气组44例和机械通气组102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20例)与存活组(126例).入院后24 h内根据PSI进行CAP严重度评估,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NT-proBNP水平并比较.[结果]①机械通气组血浆C反应蛋白及NT-proBNP等水平明显高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浆NT-proBNP水平随PSI评分增加而升高(P<0.05),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ESR、CRP等指标的增高不如NT-proBNP明显;③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血浆NT-proBNP水平在入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死亡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ESR及CRP等指标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结合PSI评分有助于更准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在评价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取2014-01—2017-01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128例,根据心肺复苏后90d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类(CPC)评分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n=50)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n=78)。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心肺复苏时间、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对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差异。结果: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机械通气时间与心肺复苏时间明显短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GCS评分明显高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均P<0.05)。心肺复苏后,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直线负相关(r=-0.521,P<0.05);GCS评分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0.905)明显高于A PACHEⅡ评分(0.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GCS评分在评价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应用价值明显优于APACHEⅡ评分,可作为理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4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予以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后1 d的营养指标(总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WB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预后,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 d的总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67.83±5.60) g/L、(224.15±26.75) mg/L、(144.13±8.77) g/L、(1.64±0.52) mmol/L,均高于对照组[(6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及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腹内压(IAP)增高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在此过程中的IAP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行肠内营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以膀胱测压法对其入院1 w之内的IAP进行监测,并对与IAP增高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监测IAP 1680次),发生IAP增高的共有21例(294次);此类患者IAP增高的危险因素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分、给予机械通气(P<0.05),腹胀和IAP表现为正相关(P<0.001)。结论一旦重症脑卒中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过程当中出现了GCS评分≤8分、机械通气、显著腹胀,则应将IAP监测即刻停止,这些影响因素不但为护理监测指标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在患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的确保方面也极具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颖  刘汉  周仪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23-392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对本院ICU收治的40例AE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AECOPD组)进行研究,测定其入院时和治疗后外周血Th1、Th2细胞及Treg细胞计数,并与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比较。测定入院时降钙素原(PCT)值,计算入院24h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40例AECOPD组患者入院时Th1、Th2细胞计数明显升高,Treg细胞计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出现PIC窗较早的患者,Th1、Th2细胞计数下降,Treg细胞计数上升,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在病程第7天时测定的Th1、Th2细胞计数和Treg细胞计数与入院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h1、Th2细胞计数与PCT值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Treg细胞计数与PCT值及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AECOPD患者感染早期存在细胞免疫异常,外周血Th1、Th2细胞和Treg细胞的表达将有助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缺血性脑梗塞(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60例AIS病患者和61例健康个体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检测结果。用Spearman法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出院时的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之间的关系。结果:A IS患者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均较健康个体增高(P均小于0.01),淋巴细胞计数则降低(P0.01)。这些指标均与患者出院时的m RS评分相关,其中以NLR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NLR是预测AIS患者预后的有益指标,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较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分析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肺水肿(AP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AMI合并A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通气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外周静脉血浆中的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动脉血酸碱度(p 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氧饱和度(Sa O2)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7%,经通气治疗后,患者的HR、R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p(O2)、p(CO2)、Sa 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血浆h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前的血浆BNP、h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有效的患者(P0.05)。结论在AMI和APE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其心脏和呼吸肌负荷,缓解患者的心肌损害和系统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的SIRS患者按是否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机械通气组(35例)和非机械通气组(43例)。分别于入院1 d和7 d抽取静脉血,测定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内皮素-1(ET-1)水平及外周血内皮细胞(CEC)数量。结果入院后机械通气组不同时间点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均<0.01)。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与APACHEⅡ评分均显著相关且回归系数近似。协方差分析显示,除NO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均为显著正相关。入院1 d两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而入院7 d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比较,除NO显著降低外,ET-1、ACE及CEC均显著升高(P均<0.05)。NO及APACHEⅡ评分对预后的预测有显著意义,可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SIR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高度相关性,说明机械通气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APACHE Ⅱ评分及脑钠肽等床旁快速检验、评估指标与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99例2009年11月-2011年3月期间入住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有无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将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和机械通气组,采用生命体征监测、APACHE Ⅱ评分以及床边快速检测脑钠肽、血乳酸等生化检查方法,观察指标变化与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率和30 d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机械通气组患者共63例(32%),机械通气组呼吸、心率等体征异常变化较一般治疗组显著,且APACHE Ⅱ评分、脑钠肽、血乳酸以及肌酐水平明显增高.APACHE Ⅱ评分>8,BNP>667 ng/L、Cr>142 μmol/L、Lac>2 mmol/L与需机械通气治疗以及死亡率显著相关.结论:重症肺炎APACHE Ⅱ评分、脑钠肽水平等是评估患者需行机械通气治疗以及预测死亡率的易操作且安全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必净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2 h 1次,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时间等器官功能指标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Marshall评分、胃肠功能评分、中医体征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28 d病死率.结果 142例脓毒症患者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血清促炎因子浓度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PLT)降低等凝血异常状态,合并肺损伤者EVLWI增高.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氧合指数、PLT较对照组升高显著,白细胞计数、体温、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总胆红素(TBil)、EVLWI、APACHEⅡ评分、中医体征评分、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升高的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保护器官功能,改善预后,降低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常规治疗+参麦注射液)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NK T细胞、CD_4~+T细胞、CD_8~+T细胞、CD_4~+/CD_8~+)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首次排便、尿及血淀粉酶正常及病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χ~2=5.584,P=0.02)。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SA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因肺炎病死率、相关炎症因子指标以及ICU天数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5%)(P0.05);观察组患者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死亡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5%)(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ICU天数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因肺炎死亡率,减少ICU天数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肠内营养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7例感染性休克伴AGI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液体复苏、机械通气、抗感染、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肠内营养(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APACHE Ⅱ评分等临床指标与病死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肠功能屏障指标变化情况,炎症因子指标包括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肠功能屏障指标包括D-乳酸、内毒素(ET)和二胺氧化酶(DAO)。结果研究组 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 <0.05);2组治疗1周后血清TNF-α、IL-6、CRP、D-乳酸、ET、DAO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5),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 P <0.05);2组治疗4周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0%比32.26%,χ^2 =0.432、 P > 0.05 )。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合并AGI患者给予小剂量肠内营养治疗可减轻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改善肠屏障功能,促进患者恢复,但对患者短期预后并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赵飞  刘志光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1965-1968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意识障碍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9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意识障碍患者8≤GCS评分〈15在急性发作期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与机械通气后2h、d。、d2、ds的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氧合指数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无创通气治疗前GCS评分分为两组,A组为(10≤GCS评分〈15),B组为(8分≤GCS评分〈10分),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无创呼吸治疗39例AECOPD意识障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10)d,住ICU的时间为(9土5)d,APACHE-Ⅱ评分平均(15.4±2.2)分。上呼吸机2h后GCS评分较机械通气前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1),动脉血气指标的PaCO2值明显低于机械通气前(P〈0.01),治疗后pH高于机械通气前(P〈0.05)。对NIPPV治疗前GCS评分A组(10≤GCS评分〈15)同B组(8≤GCS评分〈10)相比,在APACHE-Ⅱ评分(P〈0.05)、pH值(P〈0.01)、PaCO: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NIPPV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意识障碍有效,临床上能减少AECOPD及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预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01—2018-08期间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收治入我院急诊科的患者149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83例)与死亡组(6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肌酐、PSI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血红蛋白、ALB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LB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其曲线下面积为0.711,与PSI评分联合后曲线下面积提高至0.793,曲线下面积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B是影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以提高PSI评分预测病死率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重度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仰卧组(行仰卧位机械通气,30例)和俯卧组(行俯卧位机械通气,32例)。记录两组肺通气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情况,观察不同卧位通气对心肺超声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通气前,两组肺通气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动脉血气情况、心脏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气3天后,两组患者肺通气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俯卧组肺通气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清乳酸水平低于仰卧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仰卧组(P<0.05)。通气3天后,两组右心室舒张末面积/左心室舒张末面积、肺动脉收缩压、下腔静脉内径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明显升高,而俯卧组右心室舒张末面积/左心室舒张末面积、肺动脉收缩压、下腔静脉内径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均显著小于仰卧组(P<0.05)。俯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停留时间均明显小于仰卧组(P<0.05);俯卧组28天内死亡率低于仰卧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重度ARDS患者肺功能和氧合情况,减少对右心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炎症及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其肾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淮安第一医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将患者分成糖尿病组(C组,55例)与糖尿病肾病组(D组,51例),糖尿病肾病组又分为预后较好组(E组)与预后不良组(F组)。观察各组患者血脂、炎症指标以及免疫学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 D组患者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F组患者TG、HbA1c、TC以及LDL-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组(P0.05)。炎症因子中,D组患者IL-6、IL-1、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情况明显高于C组(P0.05);F组患者IL-6、IL-1、TNF-α、hs-CRP表达情况明显高于E组(P0.05)。在体液免疫指标中,C组患者IgG表达水平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IgM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组(P0.05);E组患者IgG表达情况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A与IgM表达情况明显低于F组(P0.05)。在细胞免疫指标中,C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以及B细胞表达情况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D组(P0.05);E组CD3~+T细胞、B细胞水平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5),CD8~+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免疫学指标IgA、IgM、NK细胞与炎症因子IL-6、IL-1、TNF-α、hs-CRP高度表达,可能与患者发生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