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于凤英  张素云 《医学争鸣》2005,26(Z1):11-12
目的:TCT联合阴道镜、宫颈环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治.方法:对门诊病人TCT筛查,对有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宫颈环切术,比较病理与细胞学的符合性.结果:TCT为ASCUS患者90.6%为宫颈慢性炎症,只有2.3%为CIN3.对LSIL的诊断符合率较高,HSIL时病理证实100%为CIN3及浸润癌.结论:TCT筛查具有必要性,对不同报告,采取阴道镜、宫颈环切可防治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镜宫颈活检与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 )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妇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TCT)检查异常的483例患者,并同时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TCT检查报告采用TBS 诊断系统,结合病理检查报告,作出诊断。结果 TCT结果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351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出CINⅠ~CINⅢ223例(63.53%),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82例中,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检出符合CINⅠ~CINⅢ75例(91.46%),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44例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出符合CINⅠ~CIMⅢ41例(83.67%),在SCC 6例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检出符合SCC 6例(100.00%)。结论 TCT检查与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较高,对高级别 CIN及宫颈癌诊断准确率高,采用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TCT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筛查的安全、可靠、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治中的可靠性。方法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146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的患者进行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其中112例患者完成了6-25个月的随访,对术后病变持续存在率及复发率进行总结。结果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CINI的诊断符合率为59.70%,高度病变(CINⅡ,CINⅢ)的诊断符合率84.81%。治疗后6个月治愈率为98.21%,病变持续存在率为1.79%,复发率为2.68%,其中高度CIN病变持续存在及复发率为6.78%。结论LEEP对于各级CIN患者的治疗是安全可靠的,但术后需要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4.
宫颈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宫颈TCT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病理及宫颈锥形切除病理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2001年1月-2003年3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细胞学实验室采用膜式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测系统(TCT)收集宫颈细胞总计31634人次的检测,报告结果使用TBS分类系统。其中细胞学筛查为异常结果根据临床医师建议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和(或)宫颈锥形切除。描述上述TCT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将阴道镜宫颈组织病理证实为CINⅡ-Ⅲ和CINⅢ/CIS的患者按年龄构成进行了分组分析,并对T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行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1634人次的TCT检测中,948例有明确的阴道镜宫颈组织病理结果,其中病理证实为CINⅡ-Ⅲ的患者共计70人,病理证实为CINⅢ/CIS的患者共计56人。不同的异常细胞学结果提示CINⅢ/CIS的风险系数(RR)分别为:ASCUS,14.7(95%可信区间8.0—27.0,P为0.00);CINⅠ,13.9(95%可信区间6.3—30.9,P为0.00);CINⅡ,44.2(95%可信区间15.5—126.5,P为0.00);CINⅢ,272.2(95%可信区间161.6—458.6,P为0.00);Cancer的RR无法计算。其中TCT提示ASCUS及CINⅠ两组间检出CINⅢ/CIS病变的RR值无显著差异(P为0.951)。结论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可以较好地检出TCT异常病例中的CINⅡ-Ⅲ及CINⅢ/CIS组织学类型,其病理结果与宫颈锥切病理结果符合满意。TCT提示异常细胞学结果的病例,其组织学病理为CINⅢ/CIS的风险远大于正常人群;其中TCT为ASCUS的病例,与TCT为宫颈低度病变(CINⅠ)的病例,其组织学病理为CINⅢ/CIS的风险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LEEP治疗宫颈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及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圈切除术(LEEP)在对宫颈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4年9月。2006年10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行液基细胞学(TCT)筛查,TCT结果异常(≥ASC-US)者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为CANⅡ、CINⅢ的患者共为78例,均采用LEEP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1个月、2个月随访,术后每3个月行TCT细胞学检查,连续2次细胞学阴性后每6个月行TCT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细胞学阳性和(或)HPV阳性者,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图象异常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结果 LEEP治疗CANⅡ、CINⅢ治愈率为97.43%,术后1年复发率为2.70%。治疗CIN Ⅱ57例,切缘全部为阴性,治愈率为1130%,随访3—21个月,其中12个月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1.75%。LEEP锥切治疗CINⅢ/21例,切缘阴性16例,随访3—18个月,复发1例。切缘阳性5例,4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随访12个月无复发,CINⅢ治愈率为90.48%,术后1年复发率为4.76%。结论 LEEP治疗CINⅡ、CINⅢ治愈率高,术后1年复发率低,近期疗效好,但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筛查与病理分析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颖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1):5-5,18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中液基细胞学检测(TCC)患者的组织病理,为临床上宫颈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81例-TCT检测患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并作对照研究。结果TCT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为68.38%。TCT诊断宫颈上皮内瘤(CIN)和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6.19%,特异性为21.01%,阳性预测值为31.66%,阴性预测值为93.55%。结论,TCT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的符合率,对CIN和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适合作为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丹球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1182-1183
目的探讨提高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的检出率,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TCT筛查阳性143例,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结果143例TCT筛查阳性中,LSIL、HSIL、SCC与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的符合率分别是71.05%、84.21%、88.89%。结论TCT筛查阳性者,必须遵循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三阶梯诊断程序。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10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8月~2007年8月我院阴道镜室行阴道镜检查1048例,其中967例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82例,包括CIN I级273例,CINⅡ级161例,CIN III级48例,宫颈鳞癌3例。活检CIN检出率49.8%。TCT假阳性率39.0%,TCT假阴性率22.3%,LSIL符合率41.2%,HSIL符合率32.7%。CIN发病年龄25~44岁,占75.9%。宫颈光滑者CIN I级占10.6%,CINⅡ级占11.8%,宫颈轻度糜烂患者CIN I级占42.1%,CINⅡ级占44%。接触性出血患者CIN占58.7%,白带多有异味者CIN占61.9%。TCT阳性CIN检出率60.9%。结论 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可以提高筛查阳性率。采用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能及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年来在本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1685例,所有患者均行TCT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对其中128例TCT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细胞学异常阳性检出率为7.60%(128/1685),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6例(3.32%),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U)42例(2.49%),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U)26例(1.54%),宫颈鳞癌(SCC)3例(0.18%),宫颈腺癌(ACC)1例(0.06%)。阴道镜下病理诊断慢性炎症48例,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41例,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1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CINⅢ)18例,宫颈鳞癌3例,宫颈腺癌1例。结论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明显提高了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联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及癌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liquid—based thin—lay cytology test,TCT)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9月在我院行TCT检查的1508例妇女,对其中148例结果异常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和定位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TCT检查结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计算TCT结果对宫颈病变的阳性预测值,评价其在筛查中的作用。结果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tion,ASCUS)103例患者中,阴道镜活检病理为慢性宫颈炎7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19例,C1NⅡ3例,CINm2例,无宫颈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24例,其中慢性宫颈炎7例,CINⅠ9例,CINⅡ5例,CINⅢ2例,宫颈鳞癌1例,阳性预测值为70.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9例,慢性宫颈炎0例,CINⅠ4例,CINⅡ8例,CINⅢ6例,宫颈鳞癌1例,阳性预测值为100%。2例TCT结果为鳞状细胞癌患者经病理证实全部为宫颈鳞癌。结论TCT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结合阴道镜定位活检,有利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叶颖 《四川医学》2018,39(1):44-46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CT)与LEEP联合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诊的疑为CIN患者275例,TCT检查后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TCT对CIN诊断价值,并对确诊患者采用LEEP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 TCT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对CIN的诊断敏感度为96.7%,特异度为57.3%,诊断准确性为79%。2例浸润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随访2年,CIN治愈率为91.63%,复发率为8.3%,23例复发患者再次LEEP治疗后治愈。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LEEP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金笛  桑占发 《当代医学》2022,28(7):40-42
目的 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宫颈环行电切术手术(LEEP)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接受宫颈癌疾病筛查诊治的患者800例,对患者进行TCT及阴道镜下病理活组织检查,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安排LEEP,分析宫颈癌筛查结果.结果 TCT检查提示受检异常者行阴道镜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loop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诊治宫颈癌前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及TCT异常、而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指宫颈鳞柱交界不可见)的患者75例采用LEEP术进行诊治;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疗效及诊断符合率。结果LEEP术治疗CIN一次成功率高,时间短,出血少,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标本的病理诊断有差异。结论LEEP诊治CIN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效果佳,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尤其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 442例子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测,2 147例患者进行HPV杂交捕获法二代或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检测),其中783例患者同时进行TCT和HPV检测。723例因细胞学异常或细胞学正常而HR-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R-HPV阴性临床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CT联合HPV检测的样本中,TCT正常或炎症、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5例,合并计算)、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22.39%、48.09%、74.47%和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R-HPV阳性率显著上升。阴道镜下多点活检、LEEP病理结果:正常或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 2、CIN 3、鳞状细胞癌和湿疣中HR-HPV阳性率分别为23.72%、83.87%、85.19%、88.10%、92.86%、7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的HR-HPV阳性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R-HPV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电子阴道镜(EC)检查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1 125例妇女行TCT筛查,744例TCT检测结果异常或可疑宫颈病变者行EC检查,并对706例异常EC图像者或可疑病变者行镜下多点活检.结果 TCT、EC和EC联合TCT检查诊断SPI、CIN和宫颈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8.74%、88.79%和90.63%;特异度分别为85.44%、80.38%和96.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06%、68.90%和91.1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93.61%和96.21%.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单独采用一种检查明显增高(P<0.05).结论 TCT适合作为筛查官颈病变的参考指标,联合Ec对宫颈病变定位并镜下活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对宫颈SPI和CIN的早期诊断率,是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妇科门诊临床可疑患者610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338例行TCT联合阴道镜活检(实验组),272例直接阴道镜检查并镜下取材活组织检查(对照组)。最终以病理组织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率。【结果】TCT联合阴道镜检查与病理组织阳性符合率为71.30%(241/338),直接阴道镜下取材活检阳性率为31.25%(85/272)。【结论】TCT联合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率,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王晖  张长虹  张晓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68-1569,1572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2~3)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03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2~3的患者行阴道镜LEEP,对比LEEP前后病理符合结果.结果:10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病理仍为CIN2~3者80例,符合率77.67%;术后病理级别下降者21例(20.39%),其中16例为慢性宫颈炎,5例为CINⅠ;术后病理级别上升者2例(1.94%),均为宫颈浸润癌.结论:阴道镜取材有限,且无法取得宫颈管内的病变,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LEEP切除病变范围和深度足够,两者联合使诊断和治疗CIN2~3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江卫红  贺晓红  赵勤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85-1886,1888
目的:探讨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al test,TCT)结果正常的慢性宫颈炎患者行电圈切除术(loopelectrosurgical excisionprocedre,LEEP)病理送检的意义。方法:临床工作中经TCT检测结果正常的慢性宫颈炎、有临床症状且自愿行LEEP治疗患者350例,LEEP术后予送病理检查。结果: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治愈率在92.31%~100%;慢性宫颈炎的病例中有近20%为宫颈上皮内变(cervical m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尤其12%为重度CIN。结论:TCT为较好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方法,但仍有一定的假阴性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 V)检测联合TCT检查已成为子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案;慢性宫颈炎LEEP术治疗一方面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避免了重度上皮内瘤变的漏诊;单纯型宫颈炎行消融术达到很好疗效,但因无病理标本,术前宜联合TCT检测及HR-HPV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和肿瘤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阴道镜合用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1376例育龄非孕妇女,采用TCT、HC-Ⅱ(杂交捕获二代)定量检测宫颈HPV—DNA含量。对宫颈细胞学异常和HPV—DNA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诊刮术,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评价TCT、HC-Ⅱ的诊断价值。结果:1376例受检者中,TCT阳性82例(6.0%1,HPV—DNA阳性74例(5.4%1,96例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诊断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L)28例、高度病变(HSL)21例、鳞状细胞癌(SCC)2例。阴道镜活检对CIN(宫颈上皮内瘤变1诊断符合率为85.4%,TCT检测率,HPV检测与组织学级别基本一致。结论:本组患病人群符合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病特点:TCT和宫颈HPV—DNA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规筛查的方法,配合阴道镜及病理检验,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TCT、HPV—DNA检测筛查的1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CT、HPV—DNA检测可疑的368例患者同时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测和TCT、HPV—DNA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TCT检测结果与HPV—DNA比较,正常和炎症患者的HPV检测阳性率和TCT检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检测阳性率和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TCT检测结果级别分类越高,HPV检测阳性率越高。病理学诊断与TCT、HPV—HPV检测结果比较,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组和鳞状细胞癌(SCC)组与其他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TCT、HPV同时检测阳性率高,全部患者通过单一或者协同检测能达到无漏检,但是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组有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筛查中采用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癌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