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团队合作为基础、运用ECS设置临床模拟病例(emergency care simulator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对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进行考核的新模式下,构建出一套客观、全面的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将护理程序和护理管理学有效结合为理论框架,形成初步专家咨询问卷,选取山西省内两所高等医学院校及五所三级甲等医院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带教、医学教育等相关领域的资深、权威专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专家咨询,对特殊问题进行深度访谈。参与三轮专家咨询的人数为31名、30名、30名。结果:构建出由专业综合知识、护理综合技能操作质量、人文素质、终末质量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构成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并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结论:研究构建出的指标体系对今后国内规范、统一ECS评价护理本科临床综合能力的指标构建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临床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不断促进临床路径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归纳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集;应用专家咨询法和熵权法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建立的基于熵权法的临床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临床路径管理指标体系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可作为临床路径管理评价中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应用于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的评价,并促进整个口腔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实习生临床综合素质。 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筛选出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比权重法确定权重。结果 经过两轮 Delphi 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 55个二级指标的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结论 本次研究在合理应用 Delphi 专家咨询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适合应用于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的评价,能较好反应出实习生的临床能力水平,有利于发现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策略,对提高实习生临床能力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Delphi专家咨询法,确立了37项临床医师能力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模型,经数学加权确定了内、外科2个学科的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明确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比重,构建某三级医院临床医师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三级医院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医院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运用多种方法(文献检索法、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收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特征条目,经两轮专家咨询后构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特征条目、行为表现和权重。结果: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具体评价标准。结论:本临床教学医院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临床教师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院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院长的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院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别为能力素养(0.4729...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评价实施效果。方法成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小组,制定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草案,采用改良的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问卷咨询,在临床42个科室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使用前后的综合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79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信度较高。实施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后,护理综合满意度由92.22%上升至95.34%,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提升。结论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护理活动各个环节的关键点进行有效质量控制,使护理人员的行为活动更加符合工作要求,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胡晓林  游桂英  苏勇林  王世平 《西部医学》2010,22(9):1764-1765,1768
目的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导向明确、量化可比、简单易行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等筛选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各评价指标,确立各级指标分级评价标准及权重,建立指标体系,并对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检验。结果构建了覆盖职业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教学与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五大维度共23项条目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协调系数为0.9262,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27,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结论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眼科医师为例探索构建临床医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为临床医师执教能力的量化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初步确定临床医师教学评价指标框架, 运用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由专家分配教学评价指标权重, 初步构建临床医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 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同一亚专科(青光眼科)承担教学任务的8名临床医师的执教能力。结果专家咨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 初步构建的评价框架共涵盖3个一级指标, 10个二级指标, 27个三级指标, 所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判断矩阵一致性比率CR<0.1, 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的权重最高为"专业水平"(0.490), "教学能力"(0.280)及"教学效果"(0.230)的权重相当。8名临床医师的教学综合评价分数均在80分以上, 总体在"教学效果"的平均分(83.4分)低于"专业水平"(86.6分)和"教学能力"(86.1分), 个例分析发现①号临床医师在"授课表达"方面得分最低(82.0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科学、实用、客观的《精神科护理学》本科课程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及专家访谈法初步确定指标草案,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专家咨询筛选,综合分析专家建议形成评价体系。应用SPSS 19.0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8;两轮咨询中,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100.0%和88.3%,专家咨询协调系数为0.235(P<0.01)。拟制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及41个三级指标,计算并赋予了各级指标权重。结论 本研究拟制的《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精神科临床见习时专科护理的要求与特点,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及临床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见习评价提供客观量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32-136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实习生80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研究组应用改良的Delphi法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观察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形成性评价体系指标及权重;比较两组在2017年第2季度及2018年第2季度的护理部考核评价成绩;比较两组在自身就业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估得分。结果最终确定一级指标3个: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师生因素;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29个。两组在2017年第2季度的综合能力评估得分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2018年第2季度,综合能力评估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理想研究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责任意识及适应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构建并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可显著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考核成绩。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对未来卓越医师的医者精神、爱心仁术和综合人文素养培养价值不可限量,且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是课程思政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是当前医学院校课程思政育人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在探索中。文章采用专家询函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思政育人评价主体和全链条评价,分别设置了学校领导管理评价指标、学校教务管理评价指标、学校督导委专家和同行评价指标、教师自评指标以及学生评价指标5个维度,14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共同构成山西医科大学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通过全方位和全流程的评价,达到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的目的,促进各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为其他院校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课程设置和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职能部门确立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模式和制定统一规范提供参考依据,实现临床护理专家培养和评价的系统化、规范化。方法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研究选择的30位专家涉及儿科护理管理、儿科临床护理、儿科医学专家3个领域。结果儿科CNS认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然后计算出的各级指标的权重分配,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出各级指标的组合权重。结论从整体看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对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胜任力理论及能岗匹配理论为导向,构建临床护理责任组长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查阅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和李克5分度量法确定了护理责任组长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条目及内涵。结果:确立了责任组长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6个。结论:护理责任组长胜任力评价指标的研究,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相对集中,咨询结果可靠,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可作为临床责任组长选拔、培训及绩效考核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评价内蒙古基层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现代化指标系统。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面对面访谈、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法选定指标,指标权重的确定应用YAAPH软件,采用STAAY标度,构建出评估基层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结果 最终建立的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系统划分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分别为4个、18个和52个。结论 运用面对面访谈及德尔菲法等综合方法构建的内蒙古基层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于中小型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遴选评审、阶段考核和周期验收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头脑风暴法提出评价指标体系雏形,用专家咨询法等方法修订完善.结果:所构建的中小型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评价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量化的二级指标说明以及权重.结论:成功构建中小型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孔燕  左延莉  申颖  李虹  刘江华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4):4362-4371
背景 社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在全科医学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其质量评价存在局限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使得评教工作很难开展,亟待建立社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解决这一困难。目的 构建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分别从熟悉医学教育管理、全科医学教学、从事基层医疗服务和管理的3类人员中遴选咨询专家22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确定社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 从社区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带教教师及全科医学生/规培生三方面构建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管理方面,包括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实施3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510 5、0.282 9、0.206 6;带教教师方面,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475 2、0.200 7、0.177 5、0.146 5;全科医学生/规培生方面,包括全科诊疗服务能力、临床技能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综合素质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318 3、0.188 0、0.189 5、0.304 1。最终构建的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1个一级指标、57个二级指标、110个三级指标。结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全面提高社区实践教学质量的决策、干预和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卫生领域的护理部主任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0个省市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及护理心理5个领域的30名专家针对指标的选择及权重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243(P0.01)。最终确定的护理部主任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部主任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护理部主任的选拔、培训、考核及淘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信效度检验分析。方法 首先成立研究小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研究小组成员反复讨论并邀请影像专科护士讨论、修改、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形成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构建的指标体系为依据编制问卷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结果 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72,一级指标影像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影像专科护士护理实践技能、相关能力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5、0.934、0.924。指标体系总体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指数(S-CVI)为0.977,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2~1.000。一级指标与指标体系总体相关系数为0.800~0.936(P<0.05),二级指标与相应一级指标相关系数为0.562~0.972(P<0.05),三级指标与相应一级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362~0.914(P<0.05)。结论 构建的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问卷信度良好,内部结构一致,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靠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影像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20.
地方医学院校教育经费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经费资源管理绩效的衡量手段,可为管理决策分析提供依据.采用逐级分解目标要素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为指标权重赋值,最终构建了以教育经费筹集能力、教育经费运作能力及教育经费增长潜力三个一级指标为准则层维度,下设8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