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功能、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MPP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均为1~9岁。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测定PCT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PP组患儿血清IgG、IgM、CRP、PCT水平及CD8~+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gA水平、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PP患儿免疫功能、PCT及CRP水平紊乱,改善患儿免疫系统相关功能对其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炎症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RRT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匹多莫德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等免疫指标水平,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变化,CD3+、CD4+及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gA、IgM及IgG等免疫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WBC、TNF-α、PCT及NEU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及血清中IFN-γ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IL-4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匹多莫德可有效抑制RRTI患儿体内炎性反应,提高免疫能力,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拉米韦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效果及对机体免疫、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及咽喉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gA、IgG、IgM、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A、IgG、IgM、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CRP、SAA、ICAM-1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血清IgA、IgG、IgM、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RP、SAA、ICAM-1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未行特殊处理,随病情好转逐渐缓解并消失。结论帕拉米韦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患儿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症状,并可改善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脾氨肽冻干粉口服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过程中对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脾氨肽冻干粉口服,对照组患儿仅采取常规治疗。分析患儿治疗效果及对患儿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IgG、IgA、IgM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相比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CD3~+、CD4~+、CD4~+/CD8~+升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升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CD8~+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8~+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8~+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且能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降低IgE水平,调节免疫平衡,利于控制喘息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与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ALL)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对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6例白血病患者,其中ALL患者48例(ALL组),N-ALL患者58例(N-ALL组),并同期选择在本院健康体检的人员5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进行检测,并通过细胞生物玻片法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进行测定。按照治疗后有无改善将106例患者又分为非改善组55例(其中ALL患者25例,N-ALL患者30例)与改善组51例(其中ALL患者23例,N-ALL患者28例)。结果:106例白血病患者IgA、IgG和IgM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外周血CD3~+、CD3~+CD4~+/CD3~+CD8~+比值与CD3~+CD4~+T细胞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8~+T细胞绝对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改善组IgA、IgG和IgM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外周血CD3~+、CD3~+CD4~+/CD3~+CD8~+比值与CD3~+CD4~+T细胞绝对值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未改善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CD3~+、CD3~+CD4~+/CD3~+CD8~+比值和CD3~+CD4~+T细胞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3~+CD8~+T细胞绝对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治疗后ALL和N-AL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T细胞)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明显改善,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4(TLR4)通路与病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HFMD的患儿并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对象PBMCs中TLR4、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含量。分析HFMD患儿TLR4的表达水平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gM、IgG、IgA、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PBMCs中TLR4、NF-κB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gG、IgA的含量及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重症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较轻症组更为显著(P <0.05);TLR4与CRP、TNF-α、IL-6、IgM呈正相关,与IgG、IgA、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呈负相关。结论手足口病患儿PBMCs中TLR4通路的过度激活与病情加重、炎症反应激活、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指标变化,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诊断为RRTI的62例患儿的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同期的2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清IgG、IgA、CD4+/CD8+水平RRTI组低于对照组,CD8+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gM、CD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CD8+、IgG、IgA、IgM指标1项以上异常者,RRTI组60例(96.8%),对照组5例(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RTI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可通过免疫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曲肽注射液与无乳糖配方奶喂养联合干预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血清前蛋白(PA)及胃泌素(MTL)水平、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6月NEC患儿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注射液,研究组采取奥曲肽注射液~+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均持续干预14 d。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PA及MTL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及体液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水平、体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94%)较对照组(75.76%)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A及MTL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联合采取奥曲肽注射液及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可有效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血清MTL含量,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增加体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作为实验组,同院同期体检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在实验组中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20例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 25 000 U/d(补充组),未补充维生素A的患者则作为未补充组(2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维生素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D3~+、CD3~+CD4~+、CD3~+CD8~+的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并分析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对照组(0.23±0.08μmol/L vs.0.31±0.10μmol/L,P0.05)。实验组血清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87±0.37 vs.1.32±0.30 g/L,6.63±1.21 vs.7.75±1.08 g/L,P0.05),实验组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和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37.20±3.13%vs.41.23±3.54%,1.73±0.11vs.1.92±0.13,P0.05),两组血清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未补充组相比,补充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血清维生素A、IgA、IgG水平以及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和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提升,并且,其血清维生素A、IgA、IgG和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显著高于未补充组(0.29±0.09μmol/L vs.0.22±0.07μmol/L,1.22±0.29 g/L vs.0.86±0.34 g/L,7.31±1.00 g/L vs.6.55±1.11 g/L,1.88±0.13 vs.1.71±0.10,P0.05)。结论维生素A缺乏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之一,补充维生素A有助于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艾灸防治缓解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RRTI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细菌提取物(泛福舒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期1年,观察指标有年发病次数、平均病程、病种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 两组治疗后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气管支气管炎发生次数及病种减少,病程缩短,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治疗后气管支气管炎发病次数、病程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D3+、CD4+、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提高,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CDZ/CDs+、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s+、CD4+/CDs+、IgG改善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推拿配合艾灸防治RRTI虽然在改善免疫指标方面不占优势,但具有同药物治疗相当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145例MPP患儿纳入观察组,其中重型MPP患儿62例,轻型MPP患儿83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5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儿童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补体C3、C4,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结果 2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WBC、CRP、Ig A、Ig G以及C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C4、Ig 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PP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下降使得细胞免疫功能下降,B淋巴细胞存在异常活化状态说明体液免疫被激活,常规治疗时,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于MPP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2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1例(糖尿病组),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1例(非糖尿病组),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CD3^+、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值低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CD8^+T细胞水平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在治疗14 d后的血清PCT、CRP、IL-6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CD3^+、CD4^+T细胞水平、CD4^+/CD8^+值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与单纯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比较,细菌性肝脓肿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免疫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锌对婴幼儿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7月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患儿96例随机分成锌辅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锌辅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锌制剂。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各进行一次血清锌水平和免疫功能检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婴幼儿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的血清锌水平及免疫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锌、IgA、IgM、IgG水平及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细胞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D8+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锌辅助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锌、IgA、IgM、IgG水平及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常规治疗组,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锌、IgA、IgM、IgG水平仍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锌、IgA、IgM、IgG水平及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细胞比值仍低于健康对照组,CD8+细胞百分比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可以有效地改善婴幼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辅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40.0%(χ~2=45.90,P<0.05),观察组血清IgG、IgA、IgM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而CD8~+较对照组下降(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RRTI发作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32.22%比65.50%,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改善预后,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对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6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薄芝糖肽治疗。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后采血检测外周血CD19~+B、CD20~+B、CD4~+T、CD8~+T、CD4~+/CD8~+、IgA、IgM、IgG表达水平。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在发热时热性惊厥发作情况。结果:薄芝糖肽治疗后,治疗组CD19~+B、CD20~+B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T、CD4~+/CD8~+比例明显升高,CD8~+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同时体液免疫指标IgA、IgG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以上免疫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结束随访1年治疗组临床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芝糖肽能调节热性惊厥患儿的免疫功能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878-880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辅助热毒宁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2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热毒宁治疗,研究组予以奥司他韦辅助热毒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流感症状持续时间、CD3+、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P<0.05)。研究组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D3+、CD4+、CD8+、IgA、IgG、IL-8及IFN-γ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IL-8、CD3+、CD4+、IgA、IgG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IFN-γ及CD8+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IL-8、CD3+、CD4+、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及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与对照组(12.9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司他韦辅助热毒宁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疗效确切,可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RRTI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抗感染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治疗。另选健康儿童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结果常规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0%、9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P=0.015)。常规组与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25-(OH)D、IgG、IgA、IgM、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但常规组与观察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62、0.59、0.11、0.70、0.67);给予维生素D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结论 RRTI患儿存在血25-(OH)D、IgG、IgA、IgM、CD4+、CD8+水平降低,25-(OH)D能增强患儿自身免疫功能,口服维生素D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的变化特点与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RRTI患儿(RRTI组)、同期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急性感染组)、体检健康儿童6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3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的水平。结果RRTI组的IgG、IgM、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于急性感染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组的IgA、IgE均显著高于急性感染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感染组的IgM、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感染组的IgE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组的外周血红细胞C3b花环率(RBC-C3bR)、红细胞免疫花环率(ATE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感染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组的RBC-ICR均显著高于急性感染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感染组的RBC-C3bR、ATER、FEER均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TI患儿除了免疫功能出现明显的低下表现外,同时伴有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支原体感染诱发上呼吸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接受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的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指标IgG及T细胞亚群指标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指标IgM、IgA及T细胞亚群指标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症状及体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多药在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莫西沙星+常规化疗)和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常规化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肝功能。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免疫指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IgA)与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免疫球蛋白G(IgG)与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多药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