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智能干预促进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b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智能发育、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的远期效果。【方法】将同期住院的5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接受相同的HIE常规治疗,干预组从生后7~10d开始接受早期智能干预。两组患儿均按双盲原则.于2岁时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5岁时行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测试,以评价早期智能干预促进中重度HIE患儿神经康复的远期疗效。【结果】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有关生物学及环境因素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岁时Bayley智测。干预组心理发展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5岁时WPPSI智测.干预组总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智能干预可促进中重度HIE患儿智能发育,促进神经康复.明显改善患儿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成药小儿智力糖浆对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患儿运动、语言与认知行为发展的影响。方法:90例C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神经生理学疗法,疗程3个月;治疗组45例,采用常规神经生理学疗法加小儿智力糖浆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Gesell儿童发育量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Gesell儿童发育量表的应物能、应人能、语言能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智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P<0.01)。结论:小儿智力糖浆可能对CP患儿的认知行为和语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第Ⅰ版(BSID Ⅰ)联合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筛查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效果,为基层儿保系统开展ASD早期筛查提供临床数据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参与“0~3岁儿童早期发展风险和异常筛查项目”采用BSID Ⅰ评估的6~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年卫生部颁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婴儿期孤独症警示指标对6~12月龄阳性患儿进行BSID Ⅰ评估。对认知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异常(MDI或PDI <80)的婴儿追踪随访,18月龄进行M-CHAT-R/F评估,后由专科医师进一步根据DSM-5进行ASD确诊。结果 纳入研究3 096例,警示指标阳性患儿535例,BSID Ⅰ发育异常421例,占13.60%。18月龄时进行M-CHAT-R/F评估阳性共38例,初筛总阳性率为9.97%,最终确诊ASD 16例。将BSID Ⅰ MDI<80作为预测因子,其在ASD组与非ASD组筛查中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1),BSID Ⅰ对ASD筛查的阳性预测值为0.076,联合M-CHAT-R/F阳性预测值可提高至0.42。结论 BSID Ⅰ联合M-CHAT-R/F可提高对婴幼儿ASD筛查的阳性预测值,建议对婴儿期BSID Ⅰ MDI<80的患儿进行18月龄M-CHAT-R/F筛查,为ASD早期筛查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配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方法脑性瘫痪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单纯功能训练组和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组,每组各60例,采用任永华制定的婴幼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量表及评价标准。结果治疗后,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组运动功能评分[(53.67±10.32)分]较单纯功能训练组运动功能评分[(47.52±10.41)分]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和单纯功能训练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且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影响. 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13年5月,Pubmed、Medline、Science On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有关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对婴幼儿大脑发育影响的RCT文献.根据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配方奶粉中添加LCUPFAs为LCUPFAs组,配方奶粉中未添加LCUPFAs为对照组,以Bayley婴儿发育量表(BSID)、Fagan婴儿智商测试量表(FTII)、麦克阿瑟语言沟通及发展量表(MCDI)的测量结果为效果判定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3篇(n=1 577)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12篇文献中的BSID测量结果合并,智力发育指数、精神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足月产儿和早产儿,12月龄和18月龄分别进行亚组分析,18月龄早产儿亚组MDI和12月龄足月儿亚组P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TII和MCDI量表的测量结果合并后,婴幼儿新异偏好、熟悉事物的平均注意时间、对新异事物的平均注意时间、14月龄时婴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现有研究结果不足以证明配方奶粉中添加LCUPFAs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鉴于研究间的异质性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结论需谨慎看待.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如何使婴幼儿早期智力潜能开发社会化,分析社区干预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推广全脑开发技术;制定干预措施并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干预组抽取8-16个月小儿247例,对照组抽取8-18个月小儿100例,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测验两组小儿的精神发高效能 指数(MDI)。结果:自1999年3月-2000年5月从新生儿开始接受干预人数达5275人,社区覆盖率达100%。抽样调查结果,干预组MDI均值比对照组高13.02,系统干预组小儿的MDI高于不系统干预者。结论:婴幼儿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可提高儿童整体的智力水平,坚持全脑开发、建立干预措施及网络并由母亲亲自训练孩子是成功的关键。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玩具的选择影响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国际通用的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在陕西关中农村进行标准化,制定出陕西关中农村BSID的常模。【方法】按照整群抽样原则随机抽取陕西关中地区10个县区,共计430名健康婴幼儿。用BSID测评智力发展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结果】430名小儿的MDI和PDI呈现正态分布,说明常模的样本代表性好。测试者间信度智力与运动量表条目的相关系数为0.94和0.96,P值均<0.01。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智力量表为0.88及0.79,运动量表为0.92及0.86。BSID量表和盖塞尔(Gesell)发育量表得分之间呈中度相关(r=0.65,P<0.01)。城市版量表内容基本适合陕西省关中农村的婴幼儿,部分条目的年龄定位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智力量表163个条目有30(18%)个条目的次序后移。运动量表81个条目中有35个(43%)提前,有15个(17%)推后。【结论】修订后的量表与Gesell量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及智能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彩虹集团公司彩虹医院儿保康复科就诊的158例无合并症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编号和家长自愿的原则,73例早产儿从纠正胎龄40周开始进行早期医疗康复干预结合家庭干预(综合干预组),85例早产儿只行常规的家庭干预(常规干预组),两组患儿均在3、6、9、12个月用发育量表检查发育商,1岁时进行脑瘫诊断和排除诊断。结果从9月龄后,综合干预组儿童各能区得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儿童,且综合干预组儿童6月龄时的社交能力( t=2.53,P<0.05);9月龄时的社交能力(t=2.50,P<0.05)和语言能力(t=2.04,P<0.05);12月龄时的大运动(t=4.00,P<0.05)、精细运动(t=2.40,P<0.05)、适应能力(t=2.34,P<0.05)和社会行为(t=2.12,P<0.05)得分都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儿童脑性瘫痪的检出率为4.1%(3/73),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的12.9%(11/85),χ2=6.10,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早产儿脑性瘫痪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对婴儿期智能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远期预后的高危因素,及急性期临床表现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3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342μmol/L的高胆红素儿,分别在6、12个月,应用Infants Motor Screen(IMS)和婴幼儿应物、应人和言语能发育的“里程碑”进行监测。结果:63例中6个月10例、12个月5例(其中脑性瘫痪3例)生长发育异常,无死亡。同正常组比较,12个月早期高胆儿的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后(P〈0.05),以早期新生儿因感染所致者发育水平较低(P〈0.01)。结论:黄疸原因、新生儿日龄是影响高胆儿远期预后的重要参数;急性期拥抱反射等5项临床表现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动态观察对脑性瘫痪的预测价值大。  相似文献   

10.
气质特点与婴幼儿发育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目的:主要探讨气质特点与婴幼儿智能发育之间的联系。方法:对233名婴幼儿的气质和发育水平进行评价。采用Carey儿童气质问卷《婴儿气质问卷修订版》(RITQ)和《幼儿气质评估表》(TTQ),以及《Bayley婴儿发育量表》评价智能发育。结果:气质类型分布无性别差异,虽然不同气质类型婴幼儿的发育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积极的气质类型相比,消极气质类型儿童的智能发育可能倾向于落后或较高,智能发育指数与节律性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发育水平高者生物规律性高。结论:气质与儿童的发育水平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由于婴幼儿的生物学特征未充分分化,发展,且社会化程度低,因而这种关系未明显地表现出来,对气质特点多消极的婴幼儿应重视采取恰当的抚养方法,以利于智力潜能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早期发育是儿童生命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早产儿和高危儿是发生神经发育障碍的高危群体,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对改善婴幼儿神经发育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常用的婴幼儿神经发育评估诊断量表进行综述,包括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发育量表、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中国儿童发育量表的发展史、应用现状及优缺点等,为儿科医生的临床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婴幼儿昼夜节律的建立对其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湖南省浏阳市选择城乡各一个点作为项目点开展调查工作,共抽取2~30个月的婴幼儿156人。采用国际通用的简易婴儿睡眠问卷( BISQ)评估婴幼儿睡眠状况;同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婴幼儿认知发育进行评估。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1.69±7.81个月(2~30个月)。男童占55.8%,智力发育指数(MDI)为88.83±11.98,运动发育指数(PDI)为90.64±13.51。女童MDI为90.84±11.93,PDI为92.56±12.82。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儿童夜间睡眠占每天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增加( r=0.47,P=0.000)。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影响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因素后,夜间睡眠比例仍然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有独立的影响,即夜间睡眠占全天睡眠比例越高,婴幼儿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发育水平越好( MDI:r=0.29,P=0.000;PDI:r=0.29,P=0.000)。此外,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婴幼儿的发育也呈显著相关性,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的MDI(F=3.61,P=0.03)和PDI(F=3.29,P=0.04)都明显越高。结论婴幼儿睡眠昼夜节律,尤其是夜间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率对婴幼儿认知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多关注早期培养婴幼儿形成成熟的昼夜节律,逐步提高夜间睡眠的占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一般儿童中进行脑性瘫痪筛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2010年8月-2011年1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常规进行儿童保健的婴儿1776例,应用安徽医科大学陶芳标教授编制的“婴儿异常运动功能评定表”,在3、6、9、12月龄时分别检查运动发育里程碑,对筛查被发现有1项异常的婴儿,按该评定表的标准检查原始反射和姿势反应。对至少有1项运动里程碑发育落后和至少1项原始反射和(或)姿势反应异常的儿童,由小儿康复科专家进行小儿脑瘫的诊断。结果:通过运动发育里程碑检查,发现运动发育异常婴儿81例,筛查阳性率为4.56%,到12月龄时共确诊脑性瘫痪5例,诊断率为0.29%。结论:运用“婴儿异常运动功能评定表”在一般儿童中进行脑性瘫痪筛查,可早期有效发现脑性瘫痪患儿,科学、实用、简便易行,适合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配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方法 脑性瘫痪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单纯功能训练组和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组,每组各60例,采用任永华制定的婴幼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量表及评价标准.结果 治疗后,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组运动功能评分[(53.67±10.32)分]较单纯功能训练组运动功能评分[(47.52±10.41)分]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和单纯功能训练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作用,且高压氧辅助功能训练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川农村地区婴幼儿智力、运动发展水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四川经济水平按随机抽样方法分层抽出558个长期居住在四川省6个县18个镇(乡)农村地区的2~30月龄的健康汉族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BSID)测评智力发展指数( MDI)和运动发展指数( PDI)。结果父母亲文化程度与婴幼儿MDI、PDI具有相关性。父母亲文化程度与MDI的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085、0.127,父母亲文化程度与PDI的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099、0.084,均P<0.05;家庭经济收入与婴幼儿22月龄前MDI无相关性,与23~30月龄呈低到中度相关,且相关性逐渐增强( r=0.398~0.502,均P<0.001)。家庭经济收入与PDI无相关性(r=0.251~0.028,均P>0.05);家庭刺激因素中家庭亲密性、矛盾性、知识性均与婴幼儿的MDI相关(r值分别为0.256、0.085、0.101,均P<0.05)。 PDI与家庭亲密性、矛盾性、知识性及组织性等家庭刺激因素均无相关(均P>0.05);上臂围、头围和体重三者均与MDI有相关性( r值分别为0.296、-0.324、0.175,均P<0.05)。结论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环境刺激因素、婴幼儿的营养状态均对婴幼儿智力运动的发育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脑瘫(CP)常见高危因素构成比例及其与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中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高危因素对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交大一附5%92保科就诊的0-1岁CP高危儿60例。采用BSIDⅡ评估受试对象智力与精神运动发育水平,用GE公司3.0T磁共振仪进行颅脑MRI检查。将高危因素与精神运动发育水平和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P高危儿最常见高危因素为早产(41.67%),最常见影像学异常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占46.81%。低出生体重与PVL均于早产儿多见,与足月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4.06和4.06,均P〈0.05)。BSID显示受试对象中31.67%智力发育迟滞(MDI≤69),58.33%精神运动发育迟滞(PDI≤69)。MDI与PDI评级分布区间有显著差异(χ2=11.26,P〈0.01)。胎龄与PDI微弱负相关(r=-0.28,P=0.03),但与MDI无相关性(r=-0.11,P〉0.05)。结论①早产作为CP常见的高危因素,常合并低出生体重;②早产较足月更容易导致PVL;③与智力障碍相比,CP高危儿运动障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肌酸激酶(CK)水平,并分析其与大运动功能及痉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89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及69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治疗前两组均检测其血乳酸及CK水平,对比组间的差异性;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水平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及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的关系。结果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均高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乳酸水平与GMFCS呈正相关(P〈0.01),与C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血乳酸及CK水平高可能与肌肉痉挛有关,血乳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大运动功能及痉挛程度,可作为参考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生孕周数与儿童智力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儿童智力行为的发育提供建议.[方法]采用随访研究,以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中国修订版作为智力行为的评价量表;采用Access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进行相关的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出生孕周数的增加,3月龄儿童的MDI标准分、PDI标准分、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操作能力、竖头运动、表现兴趣的感觉区、合作性、活动性、反应性以及对玩具的兴趣评分增长差异有显著性;但是在40.5周以后增长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孕40周左右出生的儿童智力行为发育上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表现、临床诊断和鉴别方法。方法:对2001年10月~2003年10月问来我院儿保康复科就诊后被确诊的小儿脑性瘫痪68例漏诊和误诊患儿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68例患儿首诊时均被漏诊或误诊,使患儿失去了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结论:提高和加强对小儿脑瘫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误诊率,是提高脑瘫患儿早期全面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如何使婴幼儿早期智力潜能开发社会化,分析社区干预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推广全脑开发 技术;制定干预措施并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干预组抽取8~16月小儿247例,对照组抽取8~18月 小儿100例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测验两组小儿的精神发育指数(MDI)。结果:自1999年3月~2000年5月从新生儿开始接受干预人数达5 275例,社区覆盖率达 100. 00%。抽样调查结果,干预组MDI均值比对照组高13.02,系统干预 组小儿的MDI高于不系统干预者。结论:婴幼儿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可提高儿童整体的智力水平,坚持全脑开发、建立干 预措施及网络并由母亲亲自训练孩子是成功的关键。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玩具的选择影响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