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由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等的诊断,在用PCR方法对早期孕妇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吸取绒毛提取DNA,用PCR进行基因诊断仅需<0.1μg的原基因组DNA,DNA的提取不但直接影响PCR的实验结果,而且相对快速实验来说是一个限速步骤。本室对三种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二种简单、快速、特别适用于PCR的绒毛DNA提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学贞 《山东医药》2007,47(8):61-62
对16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组)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TME)直肠癌根治术,与92例行传统手术直肠癌患者(对照组)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保肛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及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3a生存率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提示TME能降低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局部复发率,改善术后排便及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5岁,未婚,因原发性无月经于1982年来我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就医。幼年未患过任何严重疾病。双亲健康,母足月产9次,患者最小。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病理结果,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胃间质瘤27例,均经手术完整或部分切除,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免疫组化均呈CD117和/或CD34阳性表达。随访时间6~46个月,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5例,死亡9例。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困难,其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胃间质瘤的主要手段,一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视动整合训练开发儿童智力,即让小儿通过手的动作达到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对2岁组、3岁组和纵向观察组(0~5岁)共计86名儿童的实验结果表明,接受训练的2岁组,3岁组儿童平均智商显著高于同龄散居儿童组和同一幼儿园同龄儿童组(P<0.01);尤以纵向观察组儿童智力发展最好。本文提示小儿从出生后即由家长对其进行视动整合训练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有力措施;向家长传授视动整合训练开发儿童智力的原则,而不只是一种方法,家长能够根据这一原则因人而宜、就地取材地创造多种训练方法和教具是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间6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经原切口置管冲洗引流,3例经腹腔引流管置管冲洗引流,1例经手术近端回肠造瘘,辅以抗炎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术前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及减轻肠梗阻症状,可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充分有效的引流及营养支持是治愈吻合口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如何使婴幼儿早期智力潜能开发社会化,分析社区干预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推广全脑开发 技术;制定干预措施并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干预组抽取8~16月小儿247例,对照组抽取8~18月 小儿100例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测验两组小儿的精神发育指数(MDI)。结果:自1999年3月~2000年5月从新生儿开始接受干预人数达5 275例,社区覆盖率达 100. 00%。抽样调查结果,干预组MDI均值比对照组高13.02,系统干预 组小儿的MDI高于不系统干预者。结论:婴幼儿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可提高儿童整体的智力水平,坚持全脑开发、建立干 预措施及网络并由母亲亲自训练孩子是成功的关键。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玩具的选择影响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2005年间26例肠外瘘的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26例中治愈23例,非确定性手术18例,确定性手术5例。死亡3例。结论:肠外瘘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的应用,69.2%能在非确定性手术治疗下治愈。确定性手术时机的选择主要决定于腹腔感染的控制与营养状态的改善,多选择于瘘发生3mon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15例的原因、治疗方法,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胆漏中单纯胆囊切除术11倒,胆总管痛切除胆肠吻合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本组11例采用保守治疗治愈,4例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胆漏发生多见于胆囊切除术:主要原因与胆囊肝床毛细胆管或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手术操作不当等有关。胆漏发生后首先通畅引流,禁食,补液,营养支持和抗生素等治疗,同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根据腹膜炎的轻重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1999年5月至2006年4月,作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145例(无张力组),同期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113例(传统组).现将2组临床资料回顾并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