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劲松  王一庆  张彩霞  毕学汉 《新中医》2014,46(11):179-182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1例退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采用益气通腑灌肠方保留灌肠,术后采用敷脐促通膏脐部外敷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采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3天血浆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术前及术后第1天2组血浆MTL及VI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3天实验组血浆MTL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VI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1天MTL含量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TL含量术后第3天与术前及术后第1天比较,实验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1天VIP含量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实验组第3天VIP含量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术后第3天VIP含量升高,与术前及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医外治法能够显著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用冠通方煎剂对单纯球囊扩张术(PTCA)及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60例。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冠通方煎剂(由三七、丹参、地龙、瓜蒌、生晒参、绞股蓝、陈皮、麦冬组成);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术后6月的心绞痛复发,高敏C反应蛋白及冠脉造影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8.33%,治疗组复发率5.0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术后第1天、治疗6月后与术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6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冠通方煎剂可预防PTCA及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冠脉再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通方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在支架植入术后予常规西药(肠溶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片,倍他洛克片)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冠通方,两组均治疗6个月;于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通方对冠状动脉内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12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冠通方,两组均治疗6个月。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术前、术后即刻和治疗结束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比较治疗后两组再狭窄率及支架植入血管段内径情况。结果对照组再狭窄率为23.73%,治疗组为9.84%,两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晚期内径丢失小于对照组(P0.05),支架植入血管段最小内径、管腔内径净获得、管腔面积净获得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冠通方可减少冠状动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杨木强  闫俊强  张沛  张红军  郭丹 《新中医》2018,50(9):192-195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治疗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TU RP)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拟行TU RP手术治疗的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5例。对照组予术前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预处理百会穴,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2组均在术前连续治疗3天。比较2组术后第1天、第3天POCD发病率和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 0β蛋白含量。结果:术后第1天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24.4 4%,观察组为13.3 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POCD发病率对照组为11.11%,观察组为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均较术前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较术前升高(P0.05),但较术后第1天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比较仍降低(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治疗前列腺增生TU RP术后认知障碍,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降低术后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针刺预处理降低了围手术期麻醉手术等因素对脑组织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6.
朱雁珍  冷嫦娥  陈碧玲 《新中医》2014,46(8):208-209
目的:观察中医芳香疗法结合手指点穴干预人工流产术后抑郁症护理效果。方法:将124例纳入观察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4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处理。空白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处理,不加用其它任何干预措施。芳香疗法组29例予芳香疗法干预,干预方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后进行:手术日待患者完全清醒常规休息1 h后进行第1次干预,随后每天下午干预1次,每次30 min,7次为1疗程。手指点穴组32例采用中指点穴法。综合治疗组32例先进行芳香疗法之后,再进行手指点穴疗法。分别于术前(N1)及术后第7天(N2)、术后第14天(N3)、术后第21天(N4)采用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量表进行4次抑郁症状评分。结果:不同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时间增加,各组抑郁评分均在逐渐降低,不同组别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芳香疗法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指点穴组与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指点穴组、综合治疗组分别与芳香疗法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纯芳香疗法不能减轻人流术后抑郁情况,但单纯手指点穴及芳香疗法联合手指点穴均能有效减轻伴随人工流产术后的抑郁症,有利于促进人流术后身心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及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于术后第7天给予高压氧(HBO)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21天。观察2组不同时间点(24h、7d、14d、21d)血浆NO和ET水平。结果:24小时及微创术后7天,2组NO、E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值术后第14天、21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值术后第14天、21天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治疗可调节脑出血微创术后血浆NO、ET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肺癌放疗患者血浆TGF-β1和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GF-β1和ET-1水平的变化变化情况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血浆TGF-β1、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TGF-β1、ET-1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5%和3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明显抑制其放疗过程中血浆TGF-β1和ET-1水平的升高,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现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GF-β1和ET-1水平的变化变化情况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血浆TGF-β1、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TGF-β1、ET-1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5%和37.5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明显抑制其放疗过程中血浆TGF-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成功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汤,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于术前、术后及服药6个月后观察两组血浆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绞痛症状积分的变化,并比较术后支架再狭窄支数。结果两组术后hs-CRP、ox-LDL、TC、TG及LDL-C、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绞痛症状积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减低,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服药6个月后hs-CRP低于术后,ox-LDL、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高于术后,而对照组hsCRP、TC、TG、LDL-C、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术后,HDL-C低于术后(均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hs-CRP、ox-LDL、TC、TG和LDL-C低于术前,HDL-C高于术前(均P0.05),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服药6个月后hs-CRP、ox-LDL、TC、TG、LDL-C、心绞痛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明显减低,而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普通支架(1支)、药物洗脱支架(0支)及总支架再狭窄数(1支)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5支、2支、7支)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情况,明显缓解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血脂及降低血浆ox-LDL、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苏毅强  王强  易自刚  何劲松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387-1388,1399
目的观察冠通方对冠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冠通方组及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冠通方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冠通方煎剂。观察患者治疗后1周血清TNF-α水平,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随访观察心绞痛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冠通方组优于对照组;冠通方组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冠通方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冠通方能明显降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有预防心绞痛复发及冠脉再狭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超  陈彬 《新中医》2017,49(1):43-46
目的:观察腹部术后应用中药汤剂通腹汤对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80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中药汤剂组、常规组各90例。常规组以常规疗法治疗,中药汤剂组以常规疗法联合通腹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中药汤剂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出大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5、10天,2组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较术前下降(P0.01)。术后1、3、5、10天,中药汤剂组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常规组(P0.01)。术后10天,2组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中药汤剂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应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有利于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在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50例,随机分为中药熏洗加常规康复组(治疗组)和常规康复组(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术后2周切口拆线后第3天采用中药熏洗膝关节、西乐葆口服和常规康复,对照组口服西乐葆和常规康复;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2、4、5、10周进行膝关节HSS评分,术后第5、10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方面比较无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前、术后2、4、5、10周各自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术后2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4、5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0周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10周治疗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能加快膝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髋部手术后肠屏障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髋部术后肠屏障的影响,将40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组(参附组)各20例,参附组于术前第1天至术后第5天每天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则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时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血浆内毒素(LPS)水平.结果显示术前第1天对照组与参附组比较,血浆DAO、LPS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2、5天时参附组LPS、DAO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1);组间相比较,术后第2天时血浆中DAO水平显著高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5天(P<0.01).表明老年髋部围手术期应用参附静脉滴注可有效减轻或抑制血中LPS、DAO水平,减轻肠粘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破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全髋置换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速碧林治疗,B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并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天、3天、7天、10天,14天进行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测定.结果:A、B 2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前与术后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2组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1天与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2组之间术后3、7、10,14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有降低作用,对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药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镜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白药膏外敷,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周径、白介素-1(IL-1)、关节积液量。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静止状态VAS评分、屈曲45°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天,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膝关节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天,两组膝关节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天,两组患者膝关节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液中IL-1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药膏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痛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临床操作简单、便利、经济,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人,分别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组(PCNA组)、静脉自控镇痛联合针刺治疗组(PCIA+A组)、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联合针刺治疗组(PCNA+A组)。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PCIA组比较,PCNA组、PCIA+A组、PCNA+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NA组比较,PCNA+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A+A组比较,PCNA+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天各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7天PCIA+A组、PCNA+A组血小板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PCIA组比较,PCNA组、PCIA+A组、PCNA+A组血小板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天、第7天各组D-二聚体指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7天PCIA组、PCNA组D-二聚体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PCIA组比较,PCIA+A组、PCNA+A组D-二聚体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7天PCIA+A组、PCNA+A组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A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PCIA组比较,PCIA+A组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A组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连续阻滞术后镇痛与传统静脉镇痛比较能降低DVT发生率,而联合术后电针穴位刺激治疗后能进一步降低术后DVT的发生,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痔病围手术期益气行气活血法配合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胃肠功能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益气行气活血法和肠内营养组(治疗组,n=30例)、单纯肠内营养组(对照组,n=30例),治疗组在观察期内给予桃枳术煎合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检测两组患者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情况。结果:(1)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各免疫指标与同组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各免疫指标均高于同组术后第1天,其中IgA、IgG、淋巴细胞总数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gA、IgG、淋巴细胞总数较同组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IgA、淋巴细胞总数术后第5天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治疗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病围手术期益气行气活血法配合肠内营养能更好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手术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蔡晓航  李征  马金霞 《新中医》2020,52(17):55-57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浆内皮素-1(ET-1)、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溶栓、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PCI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注射液治疗,治疗7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ET-1、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9,P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短轴缩短率(FS)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观察组LVEF、FS均高于对照组(P0.05),LVDd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ET-1、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ET-1、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血浆ET-1及BN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活血通脉法在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脱落2例,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活血通脉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胫后及足背动脉内径和血流速、经皮氧分压(TcPO_2)、踝肱指数(ABI)及生化指标内皮素(E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术后1周患者的胫后及足背动脉内径和血流速、TcPO_2、ABI及ET-1和MMP-9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治疗组胫后及足背动脉内径和血流速、TcPO_2、ABI及ET-1和MMP-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脉法应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可提高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ABI、TcPO_2,降低ET-1和MMP-9水平,改善下肢微循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UK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分别于术前2 d和术后第3、7、10天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术口局部肤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并发DVT。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APTT,PT及D-二聚体均增加;术后第7、10天,两组患者APTT,PT及D-二聚体均降低;术后第3、7天,治疗组患者APTT,PT及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术口皮肤温度均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口皮肤温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WBC计数均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治疗组患者外周血WBC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0天,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降低UKA术后患者术口皮肤温度,减少炎症,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