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分析肾母细胞瘤术后患儿血清中Bim和ULBP2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患儿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肾母细胞瘤切除术患儿60例,根据不同分期分为2组,分别为中期组(Ⅱ~Ⅲ期,43例)和晚期组(Ⅳ~Ⅴ期,17例),人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Bim和ULBP2的含量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复发及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与中期组瘤组织相比,晚期组瘤组织中BIM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ULBP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瘤旁组织相比,两组瘤组织中BIM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ULBP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均<0.05)。与术前1 d和术后1 h相比,术后1 w两组患儿血清中Bim含量均显著上升,ULBP2含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而两组患儿术前1 d和术后1 h相比,两指标变化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中期组相比,晚期组术前1 d、术后1 h以及术后1 w,患儿血清中Bim含量均显著上升,ULBP2含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与中期组相比,晚期组术后复发、肺转移以及死亡等不良预后状况的总发生率显著上升(P<0.05)。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状况与其根治性瘤肾切除术后血清中Bim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中ULBP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肾母细胞瘤术后可通过患儿血清中Bim和ULBP2的水平变化对其复发及预后进行评价,其预后状况与根治性瘤肾切除术后血清中Bim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中ULBP2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中体温保护对老年患者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TURP)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URP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温组(对照组)和体温保护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棉被覆盖非手术区域,静脉输注液和电切冲洗液为室温液,观察组患者给予电热风加温毯覆盖非手术区域,静脉输注液和电切冲洗液为38℃加温液。术前1天(D1)、术后第1天(D2)、术后第3天(D3)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定,同时检测患者脑损伤标志物(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POCD发病率,及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在术后D2、D3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OCD发病率分别为26.67%、6.67%,均较观察组POCD发病率6.67%、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1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时,观察组患者血清MBP、NSE和S-100β蛋白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体温保护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TURP术后POCD的发病率,降低脑损伤特异性血清标志物MBP、NSE、S-100β蛋白水平,是一种有效的防治POCD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与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俊强  杨金升 《医学综述》2008,14(8):1153-1155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包括由NR1、NR2A~D及NR3A~B等7个亚型,已有证据表明,NR2B受体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和前脑扣带回,在痛觉敏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而NR2B选择性拮抗剂可抑制NR2B在脊髓和前脑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疼痛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nstructive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阿替普酶)静脉治疗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选择2017-01-2019-11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70例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未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0.6 mg/kg,A组)与标准剂量组(0.9 mg/kg,B组)。记录实验组溶栓前和溶栓后7 d NIHSS评分,记录对照组入院时和入院7 d NIHSS评分,记录3组患者7 d内的颅内出血发生情况和90 d病死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各组患者90 d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患者溶栓后7 d较溶栓前NIHSS评分改善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静脉治疗后,低剂量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和90 d病死率均低于标准剂量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90 d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剂量rt-PA与标准剂量rt-PA在功能恢复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具有潜在较低的脑出血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是否通过抑制素2(prohibitin 2,PHB2)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方法第一个小实验选取3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观测艾地苯醌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第二个小实验选取2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MPTP组、shRNA-PHB2组及shRNA-PHB2+MPTP组4组,每组5只,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脑组织酪氨酸脱氢酶(TH)的改变。第三个小实验选取3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hRNA-PHB2组、MPTP+idebenone组、shRNA-PHB2+MPTP组、shRNA-PHB2+idebenone组和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每组5只,观测艾地苯醌对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将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构建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然后给予200 mg/kg艾地苯醌灌胃21 d,侧脑室显微注射腺相关病毒9(AAV9)shRNA-抑制素2(PHB2),抑制脑内PHB2的表达。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抑制PHB2对酪氨酸脱氢酶(TH)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LC3、PHB2在小鼠中脑黑质中的蛋白表达。采用GraphPad 7.0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第一个小实验中的水迷宫测试数据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测试1~7天小鼠逃避潜伏期组别-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时间×组别=20.51,P<0.01);通过简单效应分析,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第5、6、7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测试第7天,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5,-21.81,28.14;均P<0.001)。第三个小实验中水迷宫测试数据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及组别交互作用显著(F时间×组别=42.11,P<0.01)。通过简单效应分析,与MPTP+idebenone组相比,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潜伏期均明显延长(均P<0.05);与shRNA-PHB2+MPTP组相比,除第4天(P<0.05)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7天,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与MPTP+idebenone组小鼠相比,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停留时间明显增加(t=-34.36,P<0.01),而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与shRNA-PHB2+MP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4,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MPTP组、shRNA-PHB2组、shRNA-PHB2+MPTP组四组小鼠中脑组织中TH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41.03±3.01)、(24.20±4.18)、(38.39±3.31)和(13.12±2.6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MPTP组小鼠TH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8,P<0.01);与MPTP组小鼠相比,shRNA-PHB2抑制组中的TH的表达下调(t=-6.73,P<0.05)。(3)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shRNA-PHB2组、MPTP+idebenone组、shRNA-PHB2+MPTP组、shRNA-PHB2+idebenone组和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小鼠中脑组织中LC3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86±0.07)、(0.77±0.08)、(0.42±0.05)、(0.21±0.05)、(0.66±0.09)和(0.27±0.07);PHB2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1.13±0.14)、(0.56±0.11)、(1.08±0.14)、(0.27±0.07)、(0.68±0.14)和(0.24±0.10)。与MPTP+idebenone组相比,shRNA-PHB2+MPTP+idebenone组LC3和PHB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t=3.54,11.06,均P<0.01)。结论艾地苯醌能够通过PHB2增加PD小鼠线粒体自噬水平,从而改善行为学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肌力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148例多发性肌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4%,高于对照组的77.03%(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力≥3级比率为82.43%,高于对照组的56.76%(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2、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可显著提升病人的肌力,改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体温保护对老年患者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TURP)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URP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温组(对照组)和体温保护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棉被覆盖非手术区域,静脉输注液和电切冲洗液为室温液,观察组患者给予电热风加温毯覆盖非手术区域,静脉输注液和电切冲洗液为38℃加温液.术前1天(D1)、术后第1天(D2)、术后第3天(D3)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定,同时检测患者脑损伤标志物(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POCD发病率,及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在术后D2、D3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OCD发病率分别为26.67%、6.67%,均较观察组POCD发病率6.67%、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1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时,观察组患者血清MBP、NSE和S-100β蛋白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体温保护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TURP术后POCD的发病率,降低脑损伤特异性血清标志物MBP、NSE、S-100β蛋白水平,是一种有效的防治POCD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对不同类型脑梗死中的影响。方法 2011-05—2012-05住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完成超声、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123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全部经头颅CT或MRI及MRA确诊为脑梗死。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123例患者,男72例(59.13%),女51例(40.87%),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2.54±13.57)mmol/L。有血管病的患者71例,Hcy(23.67±13.61)mmol/L;无血管病的患者52例,Hcy(18.04±6.86)mmol/L;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Hcy(24.70±14.47)mmol/L;非进展性脑梗死Hcy(19.89±10.67)mmol/L,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其水平与有无血管病、是否进展性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原缺氧对外训官兵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缺氧对高原外训官兵的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对由低海拔地区(海拔1000 m)急进高原(海拔4500m)进行演训的46名官兵进行脑电图监测.结果:在海拔1500 m(驻地),3200 m和4500 m和回到驻地2 mo后4个时间点,a波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2.37±3.21,91.74±3.26,84.67±8.46,92.26±3.44;β波超过5%的人数分别为3,15,12,4人.3200 m和4500 m处与外训前相比,α波百分比、平均波幅、β波超过5%的人数和0波超过5%的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200 m和4500 m处相比,α波的平均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00 m时有2例出现轻度异常脑电图,4500 m时有9例.回到驻地2 mo后脑电图与外训前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α波减少,β和θ波增多,α波幅和频率降低是高原外训官兵脑电图变化的特点,高原脱适应2 mo后,脑电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缺氧对急进高原外训官兵睡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海拔4500 m)外训官兵的睡眠状况以及与血氧的关系. 方法:对由低海拔地区(海拔1000 m)急进高原(海拔4500 m)进行演训的46名官兵进行脉搏传导时间(PTT)监测. 结果: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夜间睡眠时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最小血氧饱和度、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呼吸性事件总指数及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均有明显改变,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最显著的为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分别为13.5±5.4和2.2±0.9,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 其次为呼吸性事件总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分别为高海拔9.9±4.1和51.5±13.6, 低海拔4.3±2.3和29.6±6.6. 平均血氧饱和度与呼吸性事件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r=-0.713, -0.785, P<0.05),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与呼吸性事件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r=0.717, 0.625, P<0.05). 结论:高海拔地区外训官兵的睡眠状况较差,缺氧可能是主要原因,合理给氧可能是改善睡眠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