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能否选到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要求,观察1年存活率和1年复发率厦手术创伤程度。方法同期进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31例设为观察组,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34倒设为对照组,比较二组围手术期情况、淋巴结清扫个数厦1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二组在淋巴结清扫个数、阳性率、1年生存率和1年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食管癌根治术中能选到常规开胸的治疗效果,且有胸部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两种径路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二切口与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7月-1996年7月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78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左颈胸二切口594例,经右颈胸腹三切口192例。结果 三切口组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明显高于二切口组(P<0.05),术后1、3、5年生存率偏低于二切口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阴性与阳性之间比较,5年生存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三切口组术后进食量、进食后胸闷不适、体重下降等3项指标与二切口组之间判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代食管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三切口组表现更为明显,采用胸胃缩缝、并与纵隔胸膜缝合固定可明显改善术后近期生活质量。加强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现代二野清扫术在胸中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30例可手术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完全随机分成两组(n=15):A组(研究组):经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食管次全切除左颈吻合+现代二野清扫术;B组(对照组):经左胸食管次全切除左颈吻合+标准二野清扫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切除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切除率均为100%。两组在胸部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喉返神经链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经右胸三切口行现代二野清扫操作安全可行,可更彻底清扫胸中段食管区域淋巴结,术后病理分期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清扫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评价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淋巴结清扫术范围分为2组,三野组:45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颈一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二野组:42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隆凸水平之下胸一腹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对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CT检查结果及3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9%)高于二野组(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野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1%,颈、胸、腹野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44%和58%;二野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4%,胸、腹野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与60%。三野组的3年生存率(55.2%)高于二野组(46.3%)(X^2=6.73,P〈0.05)。但二野组中下颈部及上纵隔CT检查显示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8%,其3年生存率(54.6%)与三野组相比无明显差异(X^2=3.24,P〉0.05)。结论食管胸下段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呈区域性和上、下双向转移,三野组预后较二野组好。但若中下颈部、上纵隔CT检查显示阴性,选择经左胸径路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暴露喉返神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的意义。方法将92例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病例分为两组:A组45例,右颈吻合,术中不暴露喉返神经;B组47例,左颈吻合,在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并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结果A组喉返神经损伤9例(20.0%),B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部加上纵隔清除淋巴结个数A组为3.7±0.6个,B组为11.4±1.1个,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时,建议采取左颈吻合,术中暴露喉返神经,既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又有利于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胸中下段食管癌二野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碧洋  黄绍华  罗强  张晓安  马汇斌 《广西医学》2011,33(10):1270-1272
目的比较经左胸单切口、右胸胸腹二切口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手术二野淋巴结清扫的优劣,探讨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最佳手术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手术切除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左胸入路组(A组)80例和右胸入路组(B组)105例,比较两组的胸/腹淋巴结清扫数、各区域淋巴结转移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病死率、生存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经左胸单切口、右胸胸腹二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度分别是7.69%和11.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病死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经右胸胸腹二切口入路对上纵隔淋巴结清扫、腹腔淋巴结清扫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经左颈胸二切口术与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探求临床上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术式.方法将392例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1例接受经左颈胸二切口术,对照组141例接受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量减少、进餐后胸闷不适感、体重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食欲不振、吞咽困难、腹泻、反酸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右颈胸腹三切口术相比,经左颈胸二切口术治疗食管癌具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术后生活质量较高等优点,该术式是治疗食管癌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肺功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左胸两切口及右胸三切口两种不同手术路径在胸中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右胸入路组和左胸入路组各57例,分别选择右胸三切口和左胸两切口的路径行食管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左胸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右胸入路组,右胸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左胸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右胸入路组3年复发率低于左胸入路组、生存率高于左胸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三切口路径虽然相对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增多,但以其良好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可显著提高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戴伟  柯怀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57-57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径路以及治疗方法。方法: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手术128例,随机分成两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A组)66例和右胸后外侧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颈切口(B组)62例。结果:128例中手术切除120例。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1%。结论: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的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选择的常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贲门癌的最佳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78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动脉氧分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清扫淋巴结数和术后并发症等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胸贲门癌根治术优于胸腹联合贲门癌根治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est choice to treatment of cardia carcinoma. Methods Seventy-eight patients after resection of gastric cardia were evaluated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in operation and PaO2 after surgery.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resected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s The approach of the thoracoabodminal incis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horacic incision to radical operation of cardiac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腺样体刮除术的手术指征和手术径路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诉以睡眠不安、打鼾、憋气、张口呼吸、鼻塞、经常性咽痛、多涕、反复听力下降为主;根据手术径路的不同分为传统组(15例)和经口-鼻内窥镜组(34例)。结果:术后13d,患者睡眠呼吸恢复正常,2—6周后听力较术前提高10-30dB,术后3个月纤维鼻咽镜检查:经口-鼻内窥镜组无腺样体残留。结论:纤维鼻咽镜检查及头颅侧位摄片有助于手术适应证的确定,经口—鼻内窥镜引导下腺样体刮除术具有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晰、开阔,切除彻底,可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方缙  杜良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500-501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我院2000年1月 ̄2005年10月间收治的23例外科急腹症患合并糖尿病病人作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6例,均治愈出院;急诊手术17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无酮症酸中毒及死亡病例。结论对外科急腹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只要严格控制血糖,联合采取必要的外科治疗手段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国产医用胶水在急诊外科伤口处理中的疗效。方法对2008-2010年急诊外科收治的90例皮肤伤口应用医用胶水进行粘合,与另外90例使用常规清创缝合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胶水粘合组愈合情况比清创缝合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医用胶水对某些急诊伤口进行粘合处理是安全的,且疗效较好,简单方便,瘢痕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徐海涛 《医学综述》2013,19(7):1240-1243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对它的研究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热点,其治疗视损伤程度及类型而不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内固定器械及手术技巧的改进,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该文就胸腰椎骨折的骨折类型、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案、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对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求听神经瘤手术的科学、实用的分级方法,量化手术难易程度并对预后作出较为准确的估计,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142例经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均行MRI及CT影像学检查.据影像学肿瘤的大小、与中线的距离、颅神经受累的条数、与脑干的关系、与基底动脉的关系5个方面进行记分,根据总分进行ANS手术分级;将分值大小与手术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级肿瘤均行肿瘤全切;C级全切53例,全切率84.1%;D级全切37例,全切率67.3%.A,B级于C级、D级呈显著差异(P〈0.05).术后出现新发颅神经损伤(不包括听神经)、肢体功能受限、共济失调及面神经功能(术后10d左右)较术前加重等并发症,A级0例;B级7例(31.8%);C级36例(57.1%),D级42例(75.0%).结论 ①随着ANS分级增高,手术全切率明显下降(P〈0.05).②随着ANS分级增高,出现新发颅神经损伤(不包括面听)、肢体功能受限、共济失调及面神经功能较术前加重等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低肺功能肺结核外科治疗手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8年10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47例低肺功能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治愈例数为46例,治愈率为97.8%,其中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5%,术后有33例患者痰菌阴性,阴转率为86.8%,随访期间1例患者持续微量排菌。结论:经研究结果显示,对低肺功能肺结核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与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GP)的手术时机与方法。方法 :对 8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据其是否存在胆道梗阻及轻重分型分为四组进行分析。结果 :轻型非梗阻型AGP 3 7例及轻型梗阻型AGP 15例均治愈 ;重型非梗阻型AGP 11例治愈 10例 ,死亡 1例 ;重型梗阻型AGP 2 0例治愈 17例 ,死亡 3例。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根据其具体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非梗阻型尽量保守治疗 ,梗阻型如不能自行缓解则早期手术。保守成功者于出院前行胆道手术 ,同时处理胰腺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0月间收治的23例外科急腹症患合并糖尿病病人作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6例,均治愈出院;急诊手术17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无酮症酸中毒及死亡病例。结论 对外科急腹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只要严格控制血糖,联合采取必要的外科治疗手段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外鼻恶性肿瘤切除后,用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重建外鼻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近10年诊治的30例外鼻恶性肿瘤患者,记录其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30例外鼻恶性肿瘤切除缺损修复后患者鼻外形满意,无并发症,成功率100%。结论: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重建外鼻缺损,操作简便,方法合理,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