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职业疲溃感与离职倾向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疲溃感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217名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17名ICU护士职业疲溃感及离职意愿得分分别为(53.75±10.62)、(14.26±2.64)分,处于中等水平。相关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疲溃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离职意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161~0.398,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工龄、人事关系、月均收入、夜班情况及自评健康状况的ICU护士离职意愿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事关系、工作压力及自评健康状况ICU护士职业疲溃感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工龄、月均收入、夜班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及情绪疲溃感是ICU护士离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5.9%。结论: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离职意愿水平较高,职业疲溃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具有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因素分析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疲溃感是指个体由于长期工作压力所产生的以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1].随着医学技术和护理服务范围的拓展,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成为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长期过高的压力易产生工作疲溃感.手术室护士作为护理工作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如不及时应对,不仅可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导致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退化、对工作漠不关心,严重者会离职或更换工作[2].国内对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已有相关研究报道[2、3],但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研究却较少.因此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工作压力,排除工作中的不良因素,从而降低工作疲溃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35名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为2.01,属中等水平,其首要工作压力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方面,最大压力源为工作量太大;护士的情绪疲溃感与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及工作冷漠感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2和0.363;应对方式对护士工作疲溃感有影响,积极应对有助于降低护士长的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可以加重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产生.结论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严重,并受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影响,建议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减轻护士的非护理性工作,制定合理的人员编制方案,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4.
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0,自引:7,他引:50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35名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为2.01,属中等水平,其首要工作压力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方面,最大压力源为工作量太大;护士的情绪疲溃感与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及工作冷漠感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2和0.363;应对方式对护士工作疲溃感有影响,积极应对有助于降低护士长的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可以加重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产生。结论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严重,并受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影响,建议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减轻护士的非护理性工作,制定合理的人员编制方案,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及其与工作源、个性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Mash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B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简化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两所医院的98名在职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常模[(7.12±5.22)分,(22.19±9.53)分,(36.54±7.34)分]比较,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冷漠感[(14.13±4.89)分]为高度,而情绪疲溃感[(16.59±7.93)分]与工作无成就感[(15.09±7.61)分]均为轻度;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密切相关(r=0.239~0.545,P<0.05~0.01);个性倾外向且情绪不稳定的护士易于产生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积极应对有助于减轻工作冷漠感与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则会加重情绪疲溃感.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相对较轻,并受工作压力及个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关注引起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特殊成因,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塑造良好的个性,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发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转为中度耗竭,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显著性相关. 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工作疲溃感较严重,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工作疲溃感.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及其与工作源、个性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M ash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B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简化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两所医院的98名在职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常模[(7.12±5.22)分,(22.19±9.53)分,(36.54±7.34)分]比较,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冷漠感[(14.13±4.89)分]为高度,而情绪疲溃感[(16.59±7.93)分]与工作无成就感[(15.09±7.61)分]均为轻度;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密切相关(r=0.239~0.545,P<0.05~0.01);个性倾外向且情绪不稳定的护士易于产生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积极应对有助于减轻工作冷漠感与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则会加重情绪疲溃感。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相对较轻,并受工作压力及个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关注引起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特殊成因,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塑造良好的个性,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疲溃感干预效果.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工作经验,对护士工作疲溃感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实际工作中减轻护士疲溃感的若干建议.结果:护士疲溃感的发生是普遍存在的,对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结论:通过综合干预可以减少疲溃感发生,促进护士身心健康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现状、原因、预防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信息与方向,有助于获得预防和降低工作疲溃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全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疲溃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原因。方法:采用资料收集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全院的50名高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高年资护士工作者普遍感到工作无成就感、心理负荷过重、身体健康的危害、自我追求受限、情感受挫。结论:全院高年资护士工作疲溃感程度较高,医护管理者应该重视全院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以提高全院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护士职业疲溃感的相关因素,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根据临床经验及文献资料,对产生护士职业疲溃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护士职业疲溃感是由社会、职业及个体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对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工作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有效的综合干预可减少职业疲溃感的发生,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及职业倦怠现象.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以发放问卷方式对我市2所三甲综合医院及3所二甲综合医院的80名急诊科护士及75名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在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压力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而且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象也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重视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现象,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以保持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来源及应对策略。方法:122名手术室护士完成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量表中的测试后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疲溃感均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主客观支持的利用度与疲溃感的产生呈负相关。结论:手术室护士疲溃感主要与个人成就感的缺失及个人应对方式低效有关。社会支持度、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个人应对方式等因素均对手术室护士的疲溃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手术室女护士与普通病房女护士工作倦怠程度.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马氏倦怠问卷对163名手术室女护士和150名普通病房女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 在情感枯竭(EE)方面,52.8%手术室女护士有中高度疲溃感,低于普通病房女护士(6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437,P=0.040);在去人格化(DP)方面,20.2%手术室女护士有中高度疲溃感,而48.0%的普通病房女护士有中高度疲溃感(χ2=27.477,P=0.000);有74.2%的手术室女护士有中高度个人成就感(PA)丧失,高于普通病房女护士(68.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443,P=0.295).结论 手术室女护士和普通病房女护士均有较高程度的工作倦怠,手术室女护士在情感枯竭(EE)和去人格化(DP)的疲溃感低于普通病房女护士,而个人成就感(PA)丧失的疲溃感与普通病房女护士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胡博 《当代医学》2011,17(19):121-12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和经济制度的改革人们生活质量要求升高,对护士的要求也不断升级,这就给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护士,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对压力,进行自我调节,就很容易产生高工作疲溃感。对护士工作疲溃感产生的原因及症状进行分析,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护理职业压力持续增高的趋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解析护理职业压力源和疲渍感产生的原因、保护或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从岐山县医院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98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国内认可护士压力源量表、工作疲溃感量表作为调查工具,量化结果通过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计算,寻找影响护理工作压力和产生疲溃感的的主要因素及分布关系,进而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影响护士长工作疲溃感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采用工作疲溃感量表对200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工作疲溃感受个人对管理工作的喜好、家庭成员的态度、管理知识的掌握、因工作影响家庭、担任管理工作的意愿及自我健康感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应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心理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面对压力的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18.
赵艳红 《吉林医学》2007,28(12):1399-1400
21世纪的到来给护士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工作疲溃征候群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可严重影响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现状以及与工作压力、职业疲溃感的关系,为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运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心理韧性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疲溃感量表对352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两两之间的关系分析,运用温忠麟的依次检验法、线性回归对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得分为(71.67±16.51)分,工作压力得分为(82.64±26.77)分,职业疲溃感的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为(19.l55±11.46)分;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10.43±6.52)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6.45±9.82)分.心理韧性及各维废与工作压力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韧性会因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消耗以及去冬格化的加剧而弱化(P<0.01),也会因个人成就感的增强而增强(P<0.01);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有着中介效应.结论 良好的心理韧性更有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体验较低水平的职业疲溃感.  相似文献   

20.
周迎娣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34-135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疫溃感,并设法减少压力源,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主要压力源为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几方面压力源均与疲溃感有相关性。结论护理管理者及护士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或缓解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