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和聚集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贵州省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中贵州省88个县(区)2015—2020年肺结核发病数、发病率和常住人口资料,在ArcGIS软件中与贵州省矢量化电子地图关联,建立贵州省肺结核发病率地理信息数据库,然后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再采用SaTScan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以年均5.53%的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 = 3 369.487,P<0.05);年均发病率为114.41/10万,88个县区年均发病率为54.47/10万~254.83/10万。2018—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发病整体呈空间聚集性,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63、0.289和0.294(P<0.05)。2015—2020年“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黔西南部,呈现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同时“低-低”聚集区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时空扫描结果发现,2015—2020年肺结核一级可能聚集区发生以望谟为中心的西南部等地,二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以汇川为中心的北部地区。结论 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全省整体存在时空聚集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望谟等地的西南部,呈现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防控工作应统筹兼顾,重视聚集区同时加强巩固非聚集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宁海县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特点,为完善老年人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15年宁海县肺结核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该县≥60岁老年人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结果 2011—2015年宁海县老年人肺结核报告发病32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3.10/10万,高于全人群的36.73/10万(P0.05)。其中涂阳肺结核140例,年均涂阳报告发病率为27.27/10万,高于全人群的12.89/10万(P0.05)。70岁~组老年人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7.02/10万,其涂阳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51/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3.42/10万(涂阳39.35/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12/10万(涂阳14.45/10万)。结论宁海县老年人肺结核发病仍较多,建议针对老年人群,特别是老年男性人群开展肺结核常规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1 - 2016年抚州市肺结核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 - 2016年抚州市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 - 2016年抚州市共报告肺结核14 47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0.74/10万,涂阳率为62.41%,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 = 27.06,P<0.05)。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依次为黎川县(101.24/10万)、广昌县(83.37/10万)和南丰县(71.82/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35~69岁年龄段,占63.86%,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177.90/10万)。病例中,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2.62∶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 = 2 448.43,P<0.05),以农民为主(占75.08%)。结论 抚州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涂阳率居高不下,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仍然较高,农民依然为肺结核的高发人群。应重点针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制定有效措施,以控制肺结核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那曲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和完善我市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性病学方法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 - 2018年那曲市肺结核报告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4 - 2018年那曲市累计报告肺结核4 166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3 489例、确诊病例607例、疑似病例70例,死亡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8.51/10万,涂阳患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54 /10 万。每年均有2个发病高峰期,1 - 4月为1个高峰期,11 - 12月为另1个高峰期。年均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县为;聂荣县、索县、那曲县。发病率最高的为15~19岁年龄组、其次为20~24岁年龄组和50~64岁年龄组。男性报告发病数2 363例,女性报告发病数为1 803例,男性报告平均发病率为199.04/10万,女性报告平均发病率为157.60/10万,男性高于女性。农牧民及学生是2014 - 2018年肺结核报告发病主体人群。结论 西藏那曲市肺结核高发人群以农牧民及学生为主,应对农牧区及学校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涂阳肺结核发现率,落实结核病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县肺结核病疫情报告的动态变化和流行特征,为探索肺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县2001~2012年肺结核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2年高县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人4266例,死亡10例,涂阳病人208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涂阳发病率分别为74.71/10万、0.16/10万和36.55/10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2006年最高为91.84/10万,2003年最低为39.90/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年均发病率,男性为109.24/10万、女性为40.17/10万(P〈O.01);涂阳肺结核年均发病率,男性为53.06/10万、女性为20.03/10万。4266例中,农民为最高,占79.4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5岁占88.2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5岁,合计1763例,占总发病数的84.48%。结论近年来高县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农村为高发地区,15~65岁男性农民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2015年肺结核发病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15年活动性及痰涂片阳性(涂阳)肺结核发病的时空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山东省2015年活动性及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信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采用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Moran’s I)分析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采用SaTScan分析发病的时空聚集性。结果 2015年山东省共报告活动性及涂阳肺结核患者31 776例和8 631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3.09/10万和8.99/10万。在县级水平上,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病整体上呈现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219,P<0.001),高发病-高聚集区为鲁西北、鲁东南和鲁中南地区;涂阳肺结核发病在整体分布上也呈现聚集型分布(Moran’s I=1.178,P<0.001),高发病-高聚集区为鲁东南和鲁西北地区。时空扫描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在第2、3季度存在发病聚集性,聚集区为鲁中南、鲁东南及鲁西北的部分县(区);涂阳肺结核发病在2、3季度亦存在聚集性,聚集区域为鲁东南以及鲁西北的部分县(区)。结论 山东省2015年活动性及涂阳肺结核发病在整体上均呈现空间聚集性;鲁西北、鲁东南地区是肺结核高负担聚集区同时也是传播高风险聚集区,鲁中南地区是肺结核高负担但非高风险传播聚集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5—2018年宁波市江北区活动性肺结核流行特征,为肺结核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8年江北区活动性肺结核病例资料,对发病情况、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和地区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8年江北区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830例,年平均发病率55.88/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涂阳肺结核292例,年平均发病率19.66/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率为73.71/10万,高于女性的37.07/10万(P0.05)。6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03.92/10万;其次为75~90岁组的79.29/10万。病例前三位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农民,分别为219例、127例和118例,占26.39%、15.30%和14.22%。外地户籍病例较多,472例占56.87%。各街道(镇)均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前三位为洪塘街道、甬江街道和庄桥街道,分别为78.26/10万、71.99/10万和63.82/10万。结论男性、流动人口、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和老年人是江北区活动性肺结核主要发病人群,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8.
黄诚  施丹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88-2089
目的评估崇明县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病特征,探讨进一步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崇明县2008—2009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全县共报告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214例,发病率2008年为17.55/10万,2009年为13.27/10万;男性发病情况明显比女性严重,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69:1;地区分布不均衡,城桥镇发病人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18.22%;病例全部为青壮年和老年;职业分布以农民和离退人员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3.55%和14.02%;3月份为发病高峰时间,占18.22%。结论崇明县涂阳结核病疫情2009比2008年有明显缓解,但仍很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农民和离退休老人为主,应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涂阳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来宾市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宾市2011—2016年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来宾市2011—2016年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23472例,死亡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2.73/10万;全市累计涂阳检出数3528例,年均涂阳检出率为15.03%.发病主要高峰在1月,次高峰在5月.男女发病比为2.23:1,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病例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1.42%;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发病总数的4.55%.来宾市6个县(市、区)累计报告发病例数最多的地区是兴宾区(1042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忻城县(251.19/10万).结论 来宾市近6年来肺结核病以散发为主,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肺结核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农民仍然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农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2014—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活动性和痰标本涂片阳性(涂阳)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其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ArcGIS 10.2软件,对内蒙古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发病率)资料进行地图可视化、三维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高/低聚类分析、“热点”分析。 结果 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高发病主要位于东部呼伦贝尔市。三维趋势分析显示: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均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由东向西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U形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性肺结核( Moran's I=0.099,Z=3.98,P<0.001)和涂阳肺结核(Moran's I=0.148,Z=2.61, P=0.009)发病在整体上均呈空间聚集性。高/低聚类分析显示:活动性肺结核(G=0.104, Z=-2.614,P=0.009)是低值区域聚类,涂阳肺结核(G=0.048,Z=1.779,P=0.075)是高值区域聚类。热点分析显示:活动性肺结核发病 “热点”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和兴安盟;涂阳肺结核发病 “热点”主要位于东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兴安盟和中部锡林郭勒盟。 结论 2014—2018年内蒙古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发病整体上呈现空间聚集性,东部地区为重点防控地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青海省结核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探究其分布的聚集性和发病热点,为青海省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ArcGIS 10.2,对青海省2011-2015年结核发病资料进行专题地图输出、空间自相关分析、高/低聚类分析、热点分析和Kriging插值预测。结果 青海省结核病5年平均登记发病率地理分布图显示:发病率高的县是曲麻莱、玛多县、杂多县、久治县,低发病率主要分布在格尔木市、乌兰县、平安县、湟中县、互助县。青海省结核病高发病率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都有趋势存在,结果与结核地区分布图相符合。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oran's I指数为0.32,Z=7.22,P=0.001;高/低聚类分析显示:Getis Gi系数为-0.13,Z=-2.00,P=0.045;热点分析显示:青海省结核病发病的热点集中在杂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达日县、玛沁县、班玛县。结论 2011-2015年青海省结核病地理分布呈现不均衡分布,全省结核病疫情分布呈现正空间自相关,主要以"低-低"模型聚集,并存在发病热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学生肺结核(tuberculosis,TB)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安徽省2008-2016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有关学生结核病发病资料及《安徽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资料。结果 2008-2015年学生活动性肺TB患者平均发病率为13.58/10万,其中涂阳患者平均发病率为4.89/10万,涂阳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趋势2=678.71,P<0.001)。2008-2016年报告的学生活动性肺TB患者共11 880例,男女性别比为1.75:1。以15~岁患者为主,春季为高发季节。患者以涂阴肺TB为主,占59.74%,涂阳肺TB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χ趋势2=1 091.46,P<0.001),涂阴肺TB及结核性胸膜炎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趋势12=711.69,P<0.001;χ趋势22=145.55,P<0.001)。学生患者平均就诊延迟率和确诊延迟率分别为53.71%和13.59%。患者发现方式以转诊为主,占45.20%,健康体检发现方式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趋势2=64.70,P<0.001)。结论 2008-2016年安徽省学生涂阳肺TB患者发病率逐年下降,15~岁为重点发病人群,春季为高发季节,健康体检等发现方式逐年增加。下一步将根据重点人群及高发时间,加强学生TB防控工作,继续关注健康体检在学生肺TB发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6—2017年贵州省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全省肺结核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2006—2017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用动态数列法分析9个市/州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 2006—2017年全省肺结核总发病617 115例,平均发病率为142.15/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932.07,P<0.01);遵义、铜仁、安顺市,黔南州平均发病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后黔南、黔东南州,六盘水市平均增长速度均>0;≥61岁人群、农民发病率最高,分别为:270/10万、102.55/10万;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男:198.00/10万,女:108.34/10万);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构成比在20.3%~24.6%之间,总体呈增长趋势(χ2趋势= 131.47,P<0.01);PTB/HIV共感染率在0.11%~0.36%之间。结论 贵州省肺结核发病率仍处较高水平,男性、≥61岁、农民、流动人口为重点人群,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有效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尤其发病率较高、呈上升趋势区域,完善肺结核中HIV高危人群筛查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贵州省HIV/AIDS、结核病(TB)及TB/HIV双重感染报告病例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相关性及发病情况的“热点”地区,为我省HIV/AIDS、TB及TB/HIV双重感染的重点地区防控及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经国家疾控中心统一制定的“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年度报表”进行数据收集,应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6—2020年HIV/AIDS双重感染登记报告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趋势=109.953,P<0.001); HIV/AIDS、TB、TB/HIV双重感染报告病例数历年环比增长率均呈负增长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5年全省9个市州TB/HIV双重感染报告发病率只有2018年存在空间负相关,为随机分布; 全省88个县区HIV/AIDS和TB报告发病率均存在空间正相关,为聚集性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5年来贵州省HIV/AIDS热点区域主要以西南部4个县区和南部3个县区为主,并向周围地区辐射; 结核病TB病例报告热点地区以西南部4个县区为主,并且不断向外扩展; TB/HIV双重感染病例报告热点地区较不稳定。结论 贵州省HIV/AIDS、TB及TB/HIV双重感染报告病例近年虽然有所减少,但依然存在疾病流行热点区域,建议加强对高发地区的监管力度和对重点人群的主动发现工作,同时完善诊疗和保障水平,关注周边地区疾病发生情况,避免热点地区不断向外辐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合肥市乡镇痰检点2006~2009年工作开展情况,为制定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9年合肥市乡镇痰检点设立、工作开展、经费使用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2006~2009年,合肥市乡镇设立痰检点6个,自2006年全部开展工作以来,乡镇痰检点涂阳检出率为2.73%;发现的涂阳患者数占全市涂阳患者数的2.28%;乡镇痰检点痰检标本经市级复核后,阳性符合率79%。结论合肥市乡镇痰检点设立后在患者发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调整。对保留的痰检点应从乡级人员培训、明确乡镇痰检点职责、经费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真正发挥乡镇痰检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北京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肺结核病例数据来源于2008-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采用ArcGIS 10.2软件可视化肺结核发病率的时空分布;街道/乡镇尺度上分析(Getis''s Gi*统计量)发病率的空间聚集性;贝叶斯时空模型分析影响其时空分布的因素包括城市化率、人均GDP、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常住外来人口和人口密度。结果 2008-2018年北京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从58.64/10万下降到30.43/10万。通州区、昌平区等城市发展新区的发病率较高,热点集中在其局部地区;东城区、西城区等功能核心及拓展区的发病率较低,冷点也集中在该区域。肺结核发病风险与城市化率和常住外来人口相关,其中,城市化率每增加1%,患肺结核的RR值也会增加1%;常住外来人口每增加1万人,患肺结核的RR值会增加0.6%。结论 北京市肺结核的防控重点区域需关注城市发展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需加强常住外来人口中的结核病防控,以期降低当地结核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的意义。方法对莱芜市2007—2011年间登记的2 487例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均进行痰涂片(夜间痰、晨痰和即时痰)检查和X线胸部拍片检查,对年龄≤15岁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2 487例密切接触者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9例,检出率0.764%。密切接触者中患活动性肺结核的几率与所接触的涂阳患者的排菌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对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有助于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对此人群开展结核病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贵州省学生涂阳和其他类型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趋势,为完善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学生肺结核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采用Joinpoint 4.9.1.0软件分析登记率的变化趋势;采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环形地图制作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7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1-2020年贵州省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32 682例,其中涂阳5 949例(18.20%);发病年龄以16~18岁高中生为主(43.99%,14 376/32 682);年平均登记率为36.22/10万,2018年最高(52.90/10万),登记率呈上升趋势,涂阳和其他类型登记率变化趋势相同;学生肺结核发病呈现聚集性分布,涂阳和其他类型的高-高聚集区均主要位于毕节市;时空扫描分析共探测到涂阳和其他类型聚集区各6个,每个聚集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1-2020年贵州省学生肺结核发病呈上升趋势和聚集性分布,应加强对高中生的结核病监测,定期在高风险地区开展筛查,积极发现潜在的学生结核病患者,控制传染源和降低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保山市2004~2010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成效。[方法]对保山市2004~2010年结核病就诊查痰情况、归口管理(发现登记情况)、病人来源渠道、涂阳病人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累计可疑肺结核者初诊16 210例,平均可疑初诊率为0.94‰;平均查痰率为63.65%,痰检平均阳性率为42.55%。累计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4 276例,平均登记率为24.89/10万;累计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3 842例,平均新涂阳登记率为22.35/10万;累计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 838例。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来源渠道为转诊追踪的占77.70%,因症就诊的占9.61%,因症推荐的占11.32%,其他占1.38%。累计检出3 842例初治涂阳病人,其中,男性占68.32%,15~64岁占91.51%;累计检出434例复治涂阳病人,其中,男性占68.20%,15~64岁占94.26%。治疗1年时,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为93.54%,平均结核病病死率为1.12%;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88.94%,结核病平均病死率为0.99%。[结论]保山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