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青海省结核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探究其分布的聚集性和发病热点,为青海省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ArcGIS 10.2,对青海省2011-2015年结核发病资料进行专题地图输出、空间自相关分析、高/低聚类分析、热点分析和Kriging插值预测。结果 青海省结核病5年平均登记发病率地理分布图显示:发病率高的县是曲麻莱、玛多县、杂多县、久治县,低发病率主要分布在格尔木市、乌兰县、平安县、湟中县、互助县。青海省结核病高发病率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都有趋势存在,结果与结核地区分布图相符合。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oran's I指数为0.32,Z=7.22,P=0.001;高/低聚类分析显示:Getis Gi系数为-0.13,Z=-2.00,P=0.045;热点分析显示:青海省结核病发病的热点集中在杂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达日县、玛沁县、班玛县。结论 2011-2015年青海省结核病地理分布呈现不均衡分布,全省结核病疫情分布呈现正空间自相关,主要以"低-低"模型聚集,并存在发病热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青海省从高海拔牧区搬迁定居城镇的藏族牧民中MS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 尤其是膳食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 纳入920名藏族成年人(男性419名, 女性501名), 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膳食频率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问卷调查包括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食物消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鉴定膳食模式,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及其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 MS及组分的患病率分别为32.8%(MS)、83.7%(HDL-C降低)、62.1%(中心性肥胖)、36.7%(血压升高)、11.8%(TG升高)和7.9%(血糖升高)。超重率为31.2%, 肥胖率为30.3%。吸烟是HDL-C降低(OR=1.239, 95%CI:1.025~1.496)及TG升高(OR=1.277, 95%CI:1.038~1.571)的相关因素;饮酒是TG升高(OR=1.426, 95%CI:1.055~1.927)的相关因素;体力活动是中心性肥胖、HDL-C降低和TG升高的相关因素。城镇膳食和西方膳食模式依从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牧区传统膳食模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按膳食模式得分五分位数分类, 城镇膳食和M...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南州育龄妇女TORCH的感染情况,探讨不同因素与TORCH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青海省海南州3县194名育龄妇女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ORCH各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抗体IgM与IgG。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TORCH的感染情况。结果 194例育龄妇女TORCH(TOX、RV、CMV、HSV-Ⅰ及HSV-Ⅱ)IgM阳性率,分别为7.22%、10.82%、5.15%、2.58%、0.52%;IgG阳性率分别为5.15%、67.01%、75.26%、83.52%、6.70%;TORCH的IgM和IgG同时检测的结果:IgM(+)IgG(+):RV例数最多为19例,IgM(-)IgG(+):HSV-Ⅰ例数最多为157例,IgM(+)IgG(-):TOX例数最多为14例,lg M(-)IgG(-):HSV-Ⅱ例数最多为180例。职业分布上,HSV-Ⅰ的IgM阳性率有差异,以学生最高,为12.50%;年龄分布上,HSV-Ⅰ的IgM阳性率以20岁以下最高,为16.67%;HSV-Ⅰ的IgM阳性率在无孕育史的妇女中明显高于有孕育史的妇女(χ2=13.86,P<0.05);IgM和IgG阳性率在不同县、民族、文化程度及有否妇科疾病均无差异(P>0.05)。结论海南州育龄妇女TORCH的阳性率比较高,尤其是HSV-Ⅰ的感染较为明显,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并做好早期筛查,以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冲剂"对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方法选择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用"健脾补肾冲剂"对其治疗,并设西沙比利治疗60例作对照,从临床主要症状按照统一拟定的疗效标准采用症状积分法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平均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5).两组脾肾阳虚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健脾补肾冲剂"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血浆内皮素与老年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汪海静 《临床荟萃》1996,11(2):77-78
1988年日本学者首次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纯化分离出内皮素(Endothelin,ET)。现已知内皮素有三种,即ET—1、ET—2、ET—3,ET—1仅产生于内皮细胞,而神经组织可产生ET—1和ET—3。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提示,ET作用广泛,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有关。本组测定30例老年急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血浆ET水平,以探讨ET与老年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贝那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108例CHF患者给予贝那普利2.5mg/d,1周后增加至5~20mg/d,疗程4周,检测用药前后血浆BNP含量的变化。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浆BNP水平(462±318)pg/ml较对照组(22±8)pg/ml明显增高(P<0.01),CHF组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r=0.762,P<0.01)。贝那普利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意义,依次为IV级>III级>II级(P<0.01)。而不同病因CHF患者血浆BNP水平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时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而贝那普利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青海高原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磷脂酶C基因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北京家族结核菌株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6年青海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共250株,采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磷脂酶C基因(phospholipase C,plc)的多态性。结果 250株临床分离结核杆菌中,北京家族菌株184株占73.60%,非北京家族菌株66株占26.40%。该地区结核杆菌的plc基因呈多态性,250株结核杆菌中分别有13.20%,15.20%和16.40%的菌株含突变的plcA,plcB和plcC基因,突变率较低,而plcD基因突变率高达97.20%。北京株与非北京株的plcA,plcB和plcC基因突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plcD基因突变率未发现差异(χ2=0.322,P=0.571)。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plc基因突变可能会减弱菌株毒力,而北京株中该基因突变较少,可能因此导致该家族菌株在本地区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青海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及与Spoligotyping基因型的关系,为结核病有效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比例法对分离的251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等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并对菌株进行Spoligotyping分型,对药敏试验和基因分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51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总耐药率为56.2%;对INH、RFP、SM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43.0%(108/251)、37.1%(93/251)、39.0%(98/251)和27.9%(70/251);耐多药率为31.5%(79/251)。所有菌株经Spoligotyping分型,分为北京基因型185株(73.7%)与非北京型菌株66株(26.3%)。未发现北京型与非北京型结核菌株与耐药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青海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及多耐药率较高,Spoligotyping分型显示北京基因型为主要流行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次研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男性乳腺癌(MBC)的预后因素进行定量合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 Fang)等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提取所需数据。采用R 3.5.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1 04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各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放疗者的总生存率差于不放疗者(HR=2.08,95%CI=1.17~3.71),TNM分期越晚越不利于总生存率(HR=1.83,95%CI=1.05~3.21),肿瘤直径越大者越不利于总生存率(HR=1.17,95%CI=1.03~1.32),淋巴结转移者劣于未转移者(HR=1.63,95%CI=1.37~1.9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者的总生存率差于阴性者(HR=2.83,95%CI=1.55~5.15)。结论放疗、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HER-2阳性是男性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尚不能说明对男性乳腺癌的预后产生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